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党文化:谁在监督!谁能监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党文化:谁在监督!谁能监督!   
春秋战国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党文化:谁在监督!谁能监督! (397 reads)      时间: 2005-5-23 周一, 上午1:1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党文化:谁在监督!谁能监督!

执政党自建立起自己的新中国之后,就一直在谋求建立健全一套不能取代自己的监督机制。总合他们的想法,是要如同当年的皇帝手下的“言官”“监察御史”相类的东西,以为其服务。

便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在执政者的历史上也是有着两边路线的不同。一条是右的路线,以刘少奇加强党外监督为代表,他在讨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时首次阐明要与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合作,互相监督”政策。他说共产党员是应当“善于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和批评中得到帮助”,表示对以国家官员身份出现的党要被党外所监督起来。另一条是左的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在表述上是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即“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集中制,来实现党内的自我净化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领导地位。在1956年的党章中写到:“党的领导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党能否在分析和研究之后系统地部结群众的经验和意见,变成党的意见,然后又回到群众中去宣传推广,化为群众意见。”

相比较起来,刘少奇的想法是有明显的精英统治的成份,而毛泽东要更加的合乎于无产阶级专政至上的理论。刘少奇最终成为了专政的牺牲品,而毛泽东的无产阶专政在他身后又被否定掉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斗争,以加强精英统治的“善于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和批评中得到帮助”的制度得以强化。

具体分析起来,这些监督的机制包括如下组织:信访、新闻媒体、政协、人大、纪检委、反贪局以及现在的网络留言板。还有一些,是在流亡于海外被控于国内的民运分子,国外的政府与媒体也同样的被列于这个监督制度之内。

新闻媒体、人大、纪检委、反贪局等机构在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指导之下,没有通过党内勾通就得到支持的事情也有所发生,但基本上是为我英明的党委委员们所严厉打击的。《南方周末》、《东方时空》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媒体,但自从他们被中宣部所指导之后我基本就不看了。人大作为中央与地方利益的调节机构而存在,不断的权贵化是它的命运,而且在立法中为党的生存打下空间也是它的任务之一。中纪委作为一个党内的组织,领导检察院、反贪局、法院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为党所控制的组织中,在没有独立性的条件下,他们能完成自己的所谓的监督任务。只是问一下,他们对于中央书纪们有没有监督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系列产品的功能如何。

政协中是存在八个花瓶政党的,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党纲,另一方面查一查他们各自的简例,我们就可以花瓶是什么意思了。以我们的大陆“国民党”主席为例,就是一位根红苗正、久经锻炼的共产党员。而无党派人士们,在我所见过的几位,大多是在政府中退休的官员,认为以无党派的身份可以在政协内多吃几年政府饭。加以执政者“多帮忙,还添乱”的教训,这一机关的作用就更加的明白了。

网络的作用,这几年被炒的很利害,但也无论是谁也不要忘记,这几年因为反动方论而被加以刑罚的所谓网络写手。和对于IP的控管,以及对于 外国地址的控制。北大的一塔糊涂好像是被关了,清华的校园网也给独立了,这也许正是我们的现在所存在的环境。

信访,一直是作为独立于一切系统之外下情上达的管道的。但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人员——于建嵘所写的《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中指出:“自1992年开始,H县20多个乡镇的一些农民因负担过重和干部作风等问题多次上访县市省和中央,并逐渐形成了一支500多人的减负上访骨干队伍,其中被称为“减负代表”或“减负上访代表”的核心人员有80多人。”他们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XXX,还有后来人。”“只要我还有命在,只要共产党不垮台,我就上访到底。”“三不怕:一不怕抓(被抓了一次),二不怕打(被打过一次),三不怕死。”他进一步的认为现在“上访是宣传队。农民在上访途中获悉对他们有用的中央政策和文件,并转而把这样文件变成与地方政府抗争的武器;上访是加速器。农民因为在上访过程中屡遭挫折。进而意识到必须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上访是大学校。农民在上访中看尽各级政府官员的脸色,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地位;上访是联络站,减负上访代表们在上访中实现跨村、跨乡、跨县的横向联合;上访是催生婆。农民在上访中得出上访是死胡同的结论,从而转向组织集体抗争;上访还是农民领袖的摇篮,很多农民起初上访是为个人,在上访过程中意识到要发动和组织群众。”这一监督机关,成为这个样子,怕是设计者想也没有想到的过吧。

而被打出海外的一此民运分子与在国内生存的一些异议人士,因其生存空间有限并长期为执政者打压,所反映的问题与下的结论也往往是很不得执政者认可的偏激。对于一些现实的资料并不足够,虽然一些党内人员有意识的去放一些资料,而在于这一点来说并得不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同样的,一些国外政府与媒体,虽然能以独特的角度得出一些精彩的意见,但是因为他们同样的对于中国的资料与现实内幕的不了解,而难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总结上述事实,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的现实中,执政党就如同一个大的保险箱,如果你能进入到里面,就可以所到保护。而如果你能进入到这个保险箱的内部越深,你所被监督的可能就越小,得到的保护也就越多。所以,在中国一切的监督制度基本上都是形成虚设,根本就起不到清化党的肌体,为执政党的天下长治久安服务。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534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