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毋须怀疑反日情绪 公平看待历史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毋须怀疑反日情绪 公平看待历史问题   
秦涧






加入时间: 2004/03/27
文章: 166

经验值: 57


文章标题: 毋须怀疑反日情绪 公平看待历史问题 (255 reads)      时间: 2005-4-20 周三, 下午2:09

作者:秦涧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毋须怀疑反日情绪 公平看待历史问题

梁文道 (梁文道--牛棚书院院长)

一提到近日席卷中国各地的反日浪潮,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一个思想陷阱:
要不义愤填膺地在旁呐喊打气,全力支持;要不就是站在一边,抱着怀疑犬儒
的态度冷嘲热讽。以上两种非此即彼的立场并不足取。此外,当然还有很多论者会
同情中国民众的情绪和立场,同时呼吁游行人士和部分激烈的「愤青」保持冷静理
性;但又往往失之於缺乏思想的深度,点到即止。究竟我们应该怎样看这场反日浪
潮,又怎样确切地去掌握在它背後浮现的所谓「日本问题」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怀疑各处反日游行和行动的诸种论点有什么问题。有些论者(包括
我的好友)认为发生在过去一周内的各处游行只是官方暗中发动的虚假「民间行动」,
因为中国政府根本不可能允许真正由人民自主发起的抗议集会。我觉得这种说法实
在太过想当然耳,纯粹来自对於中国社会的刻板印象,脱离实际甚远。凡有机会采
访过当年在北京抗议美军「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集会的记者,都知道那一
次游行不只得到了官方默许,甚至还有学校加入组织,派校巴接送学生到美国大使
馆。可是这一趟游行却大不相同,不只没有官方介入的迹象,甚至找不到一些像样
的组织单位(如「爱国者同盟」),完全是一次由三两个网友以网上留言和手机短
讯动员起来的「聪明群众」(Smart Mob)行动。而且几条游行路线的设定也是临时
「走」出来的,充满了随机应变的色彩及意外。
其实只要看多点大陆新闻就知道,这一两年来由民间发起,但政府事先一无所知的
群众运动简直多不胜数。有的是官方不能容忍的,有的是官方默默接受但又不愿正
式称之为「示威游行」,於是叫做「上访」和「请愿」的。我并不是要说中国政府
已经大开游行自由之门,只是想指出今天的中国的确可能出现既非官方策动,亦非
官方可预先阻止的民间群众集会。最近的反日游行就是这样一种集会,只是官方明
显地没有干预介入。
也有些人强调政府不介入就是一种默许,并联想到中国当前的反日情绪可能来自官
方有意鼓动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从90年代「中国可以说不」的潮流开始,一股
势力愈来愈大的新民族主义就日渐成形,并且助长了所谓的「愤青」现象。在这个
过程里面,官方的确有一定的角色。倒不一定说是积极的倡导,而可以是透过传媒
报道资讯的种类和范围的细致左右,就可以构成助力。不过如果过度重视官方的角
色,可能就会忽略了民间自主及社会内在的种种因素,可能就会轻视了政府以外还
有什么东西构成了当前民族主义的热潮。关於这点,我以後还会另文细谈,现在暂
且不表。
当然,还有朋友提出历史反省的责任问题,认为中国不能一方面要求日本反省历史,
认真道歉,同时却掩盖自己政府历史上的错误和罪恶。我赞成这个说法,可是在同
意之余也有必要指出,中国自己的历史忏悔意识不足,不等於日本也自动地不用忏
悔。同样地,就算当前民间反日情绪是由中国官方鼓动,就算北京、深圳、成都和
广州的游行是由官方组织,也不等於批评日本新订教科书就是错误的。我实在看不
出有什么理由只是因为「官方默许」和「官方引导」,就要否定中国民间的反日情
绪,和它所针对的问题。
还有一种看法在内地也相当流行,就是主张「抗日不如自强」。与其罢买日货,不
如先搞好国货的品质和信誉;与其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散布仇日言论,上街焚烧日本
国旗,不如集中精神检讨自己的社会体制,壮大国家实力。这种想法的第一个问题
是假设了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强化中国本身,於是可以漠视仍然在世的慰
安妇继续得不到合理赔偿,而且还要受到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的侮辱(按该书的说
法,慰安妇其实是自愿的军妓)。其第二个问题更是严重,因为它很容易就会导致
一种「今天我且哑忍,瞧明天我强了之後谁狠」的复仇心态。什叫做「自强」?
我们「壮大国力」之後要干什么呢?这里脱不掉一种把中日历史问题看成两个彼此
竞争总得分出敌我高下的简化国际观,不只解决不了眼前的历史罪恶如何分析如何
解脱的问题,且徒添了威权式的国家主义。我们根本随时都要反省中国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状况,目的是为了民众更民主更理想的生活,既不因日本而起,更不因胜
过日本就可终止。
简单地说,所有怀疑反日情绪的看法就算全部正确,也无法遮盖明摆在这里的「日
本问题」。但这是否意味

作者:秦涧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秦涧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4567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