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华社郑重警告:可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 (亚洲新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华社郑重警告:可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 (亚洲新闻)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新华社郑重警告:可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 (亚洲新闻) (332 reads)      时间: 2005-4-14 周四, 上午7:55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新华社郑重警告:可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


消息源:亚洲新闻


北京消息,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引述一些经济学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中国未来20年会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

新华网今天也据这篇文章发出报道。

报道引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主要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不良债务,可能引起的银行兑付风险。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报告,尽管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一直努力消除不良资产,改善银行运作,但是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去年底还是达到15.6%。

吴敬琏还警告,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股市泡沫也可能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新华网说,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上海综合指数3月30日下跌至1172.57点,是1999年5月19日以来的最低点。

针对国内特别银行界目前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文章引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融学者谢业华日前进一步指出,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银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贷款结构不合理如房贷和车贷增长过快、信用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独立性不够等原因,国内的金融风险隐患正呈不断加重的趋势。

新华网说,中国的利率系统最近以来更有弹性,上个月中国对住宅贷款作出调整,以防止住宅市场的泡沫,抑制房价的过度上扬。

谢业华对《经济参考报》说:“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普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体体现为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掩盖了潜在的资产质量问题,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破产法的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负债的很大一部分将会转化为银行账面上的不良贷款。”

1999年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政策性因素造成的1.4亿的不良贷款、在2002年动用1127亿元冲销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一直在高位徘徊。

与此同时,贷款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融学者黄燕芬在受访时表示,加入WTO以后,由于银行业面临外资银行的竞争和商业化经营的压力,各大银行都在争抢高回报、低风险的客户,而地产信贷(包括投资者、开发商、建筑公司和抵押部门)一向被认为是优质客户,导致银行近年对房地产的贷款额大幅上升。

根据中央银行研究局的《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支持》报告数据表明,2003年房地产投资开发资金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较2002年增加 29.7%;同时,房地产信贷在银行业整体信贷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2000年房地产信贷比重为6%,2001年上升到13%,2002年达17%, 2003年已高至21%。

吴敬琏建议,要建立有效的警报机制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家也要对现有的金融系统继续改革,经济参考报说。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7128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