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文化”?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文化”?   
信天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什么是“文化”? (964 reads)      时间: 2005-4-11 周一, 上午9:5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什么是“文化”?


信天翁


今天看见“一聊百了”网友的帖子,有的话说的很有意思。若撇开写作背景不论,只是泛泛而谈,则那绝对是深刻的人生见解。例如:


“受教育程度高≠有思想、有文化。你在学校所教授的各种专业里头
学到的只是专业技能,还不一定有实用性,靠著文凭混口饭吃还行,
文化素养高、见识水平高谈不上。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并没有直接联系,高知高学
者辛苦营生,‘不学无术’者发家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说受教育程度高没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

“拥有高学历文凭的人不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就强,有才能的人往往还
得勤勉工作,出卖才能和劳力,有财产的人日子就过得比较轻松惬意。
可见它们之间重要度的关系是:学历<才能<财富。

人一旦富有了,对生活就完全满足,绝对幸福了吗?精神上就十分充
实了吗?显然不是,……。精神上的充实、满足和喜悦需要什么呢?
──文化。有很多优美的东西光靠钱是无法拥有的,人类文明中的很
大一部分不是物质性的,那些是什么呢?──文化。 ”


这些问题我早就有感觉了。当初在国内大学当了两天教书匠,给学生们批卷子,看多了病句错别字,当真是厌烦之极,于是便在最后那份卷子上愤然批道:“理工干面包真是没文化!”

后来在网上看多了文科学人的表演,又觉得那话不完全,合起来说似乎应该是:

“理科学者无文化;文科学者无思维。”

其实这话还是不完全,理科学者真就会思维了么?未必。除了掌握那点狭窄的专业技能之外,优秀的理科学者顶多也就只会在狭窄的专业里进行专业思维,一旦出了那个圈子,则立刻要闹笑话,偏偏还特刚愎自用,以为方程式是洛书河图一类的东西,想以数理方法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简直成了他们的偏执狂。当真是没治了。这大概是没文化的痞子党崇拜数理化洋货、强调“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吧。

这其实也能解释老断木的疑惑,他问道,为何吹捧法轮功的人中还有众多理工科硕士博士?那有什么奇怪的?那些人不过是匠人,并非知识分子。学位证书和电工的执照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我认识的几个台湾博士都亲口向我说,算命就是准。

总而言之,在中国,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受的都是“技能教育”而非“文化教育”。文科谋生不需要思维,理科谋生不需要文化,于是便造出了上述那个公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 ”?那其实也就是后来海龟们回去后,学习西方提出来的“通才教育”,也就是在培养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对人类所有文明财富的广泛认识,这就是“文化”。如果文科学者能知道点起码的数理方法,理科学者能知道点历史、文学、戏剧、艺术,哪怕再肤浅都没关系,本人的学养立刻就能呈指数曲线式增长。这种人才能称为“知识分子”,不再是烫金文凭包装起来的匠人。

但这么做究竟有什么好处?学者比匠人又强在哪里?用通行的标准也就是“几位数收入”来衡量,前者还不如后者,这点就连一网都不能不承认。论文化积淀造成的国民素养,老美比起欧洲人来简直差得没法提,但大家还是一个劲儿地往美国跑。哪怕在欧洲,美国大使馆也从来比上海城隍庙还热闹,排队办签证的长龙绕屋三匝,无枝可依。历史上从来是没文化的民族灭了有文化的民族,罗马灭了迦太基,北欧野蛮人又颠覆了罗马帝国,中国的例子就更不用说了。

据一网说:“精神上的充实、满足和喜悦需要什么呢?──文化。”Nonsense.那不过是自欺而已。苏东坡早说过了:“人生识字忧患始。”越有文化,烦恼便越繁复、越精细。有文化的贵族小姐林妹妹见花堕泪,感月伤怀,没文化的老粗焦大塞了满嘴马粪也能在马厩里酣然大睡。安眠药在农村是从来没有市场的。

因此,我觉得,文化完全是有闲阶级的奢侈品,鸦片一类的东西。它只能给你带来短暂的快感,却培养了你的依赖性。最后便成了得之无趣,失之则无法活下去。知青下农村比贫下中农更难受,关键原因就在这里。

好在如今整个文明世界都处于“去文化运动”的大趋势中。老跛今天上贴说新一代日本人是看卡通长大的,西方人又何尝不是?

我家小芦的中学和大学教育都是在西方接受的,他绝对是文化盲。几年前他回家度假,我无比震骇而懊丧地发现他最爱看的电视居然是卡通频道。我暴怒,大骂文盲,他却振振有词:我比同学好多了,我是唯一一个看点书的同志,周末还去画廊转转。每次我去美术馆都得编造个借口,不然同伴得知就会怪怪地看着我,认为我有病。

所以阿,再过一世纪,世上大概就没有文化,只有“几位数收入”作为唯一的价值标准了罢。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98191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