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紫禁城宫廷的「鬼子六」情结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紫禁城宫廷的「鬼子六」情结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紫禁城宫廷的「鬼子六」情结 (255 reads)      时间: 2005-3-07 周一, 下午1:49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紫禁城宫廷的「鬼子六」情结

特首董建华连辞职也议而不决,酿成大风暴。继任人曾荫权到底一做五年,还是只「过渡」两年半,成为风眼焦点。

自由党拥戴唐英年,亲中的民建联不想「港英馀孽」上位,两党合流力阻曾荫权晋位。即使曾荫权继承特首,也只能让曾做两年半,缓兵另行选举把曾荫权拉下马。如不能「激流倒曾」,至少也来个「暗流制曾」。

两年半还是五年,全凭胡锦涛一人决定。若胡锦涛批决曾荫权任期两年半,则是「用中带疑」;若是五年,则是「用中存信」。特区亲中拥董传媒透露,其「中央」的倾向是两年半。胡锦涛费煞思量,或许他心中明白,此一中国式钦点之抉择,祸福系於一念,轻则冲击特区兴衰,重则影响中国安危。

满清道光皇帝,临终时钦点继位的皇子,也面临重大的抉择。道光有九个儿子,立储时头叁个儿子已夭亡,论资辈本应立四皇子奕言宁继大宝,四皇子老实,六皇子奕欣聪明,奕欣虽不由皇后嫡出,但满清家法传嗣,不分嫡庶,加之道光更宠爱奕欣的生母孝静贵妃,优柔寡断的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

後来,继承皇位的终於是四皇子奕言宁,改元咸丰。道光为何舍弃奕欣?野史传说:道光请几个皇子到承德围猎,奕言宁的宫廷老师杜受田事先教他:「等一会打猎时,不要与其他皇子争先,你要告诉父皇:现在是春季,是鸟兽孕育的季节,你就说不忍伤害生灵好了。」结果六弟奕欣猎得的鸟兽最多,满以为父皇会赞赏,但奕言宁却告诉道光:「时方春,鸟兽兹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听了大为高兴,说:「此真帝者之言!」继皇位之议遂定。

道光一生人,做对了一件事,就是把香港割让给英国,也做错了一件大事,就是舍弃奕欣,把帝位传给奕言宁。

咸丰即位,娶了贵妃慈禧,却又天天狩猎玩女人,不理政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败走承德,叁十一岁就一病不起,临死立与慈禧生的儿子为皇储,皇储只有六岁,又委任八位顾命大臣辅政。本来,八大臣之中应以奕欣为首,但奕欣虽已受封为恭亲王,却留在北京与外国人外交谈判、兴洋务教育。恭亲王由於懂得与洋人打交道,思想较为开放,反而为八名顾命大臣所忌。八大臣之首肃顺,本来也是个人才,曾国藩就是他一手提拔的,但肃顺忌恭亲王强势,就说恭亲王「通外国」,恭亲王得了个外号,叫做「鬼子六」。结果慈禧不但从中挑拨,欺瞒咸丰,令咸丰遗命:以後凡有谕旨,除了由八大臣的军机处批核,还必须由两宫的慈禧、慈安一起盖章才生效。「鬼子六」被排挤,慈禧利用恭亲王打击顾命大臣集团,把八大臣杀的杀、囚的囚,是为辛酉政变。

如果道光当年选中六皇子继位,就轮不到咸丰,那麽就没有後来的慈禧干政。恭王登位,即使会与肃顺等顾命大臣权力冲突,但肃恭两人其实政见相同,如果是恭王当了皇帝,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步,少了慈禧的阻力,满清的现代化即使不成功,也断不致有後来的甲午海战之败,主张维新的梁启超、康有为,是一定会受重用的。道光虽逢鸦片战争之辱,如果由恭王接位,中国还有第二次得救的机会。道光一念之差,造就了慈禧太后出台,不但毁灭了清室,以後还出现了苏俄资助的共产党。中国近代一百五十年至今未绝的大灾难,道光选错皇子,要负主责。

道光舍弃奕欣,只因为杜受田教咸丰在御前装扮仁慈?野史之说不可尽信。我猜想:道光吃过英国人鸦片战争的大亏,几个皇子自幼在宫中读书,其时西风早已东渐,少年的恭王,一定早已流露出「崇洋」的革新思想,反而奕言宁惧怕洋人,性格内向。在咸丰身上,道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作出了影响了今天每一个中国人命运的关键决定。

慈禧上台後,「鬼子六」恭亲王设立了总理衙门,开创中国有史以来的「外交部」,还开办京师学堂,聘洋人来教导西洋理工科学。「国光中兴」的功臣,许多人以为是曾国藩和门生李鸿章,其实恭亲王这位总设计师才是曾李的保护伞,「鬼子六」是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先驱。

但恭亲王老来权力还是被慈禧架空,目睹大清倾颓,慈禧对「鬼子六」的「通外国」始终疑忌,「鬼子六」回忆年少时如果能与肃顺等八人合作,必可避过亡国之祸,惟悔之已晚。

清王朝崩溃了,恭亲王的幽灵犹在。紫禁城出了一个「鬼子六」,宫廷的恐惧是会遗传的倡导民主的胡适,是蒋介石眼中的「鬼子六」;主张现代化的周恩来,是毛泽东眼中的「鬼子六」;与索罗斯基金合作办教育、对议会民主大有兴趣的赵紫阳,是晚年邓小平眼中的「鬼子六」。香港的陈方安生,也成为土共和董建华眼中的「鬼子六」。陈方安生辞职,特区土共还要寻觅最新的「鬼子六」,舍一个人,尚有其谁?

美日联盟,围抗中国,在「鬼子来了」的心魔之中,在香港这个中国的後庭,亲中政党必会高喊:「鬼子六来了!」

其实恭亲王之被叫做「鬼子六」,是有点抬举了。他虽然力主保送清朝第一批小留学生留学美国,当随行的清官打报告回京,说小留学生的思想行为愈来愈像「洋夷」的时候,恭亲王也慌了,他也认为「祖宗家法」不可废,附和慈禧下令召回留学生。「鬼子六」到底还是一个中国人。香港自称「国际都市」,骨子还是中国的一条农村。

曾荫权该做两年半还是五年,不是法理问题,而是防制「鬼子六」的政治问题。香港就此进入了董建华之後的「新时代」了吗?还是紫禁城的一抹斜阳,也照射这个小小的海港。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0528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