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闻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为一个军事威胁?--《软力量,硬选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闻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为一个军事威胁?--《软力量,硬选择》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新闻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为一个军事威胁?--《软力量,硬选择》 (259 reads)      时间: 2005-3-04 周五, 上午8:32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新闻周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为一个军事威胁?--《软力量,硬选择》

近来曾向一位中共官员问起中国的外交蓝图,其回答听起就象参加选
美的小姐所承诺的那样--去建设一个和谐世界。这位参与国际外交事务
的中国官员称,“和平解决全球问题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风格”,中
国没兴趣去变成一个军事超级大国,中国的确想成为“一个大国,但不是
一个超级大国”,这名官员接着表示,中国不想与任何人为敌。

将于3月7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发表一篇题为《软力量,硬选择》(Soft Power, Hard Choices)
的文章,针对欧盟欲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引发军
备的增长以及美国专家们所担心的台海之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对比和分
析。文章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力量,但是能把这些翻译成
一个军事威胁么?台湾将是一个考验。

文章说,外交政策专家们所关心的一个最热点的话题,是中国迅速成
长的“软打击力量”。软打击力量(Soft Power)这个词,是15年前哈佛大
学政治学者约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针对从吸引力和主张中所增
加的影响而不是威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谈的是已伸展到全球的美国艺术
和思想,以及美国过分炫耀武力却忽视着其它国家的文化和智力所存在的
危险。(按:就是文斗和武斗的分野。)那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了拥
有核工厂和庞大而落后的军队外,还没有什么国际影响。但今天中华人民
共和国已变成了一个经济巨人,正在重组世界经济格局。美国地球政策研
究所在今年2月所发表的研究报告曾宣布,中国对肉类、粮食、煤炭和钢铁
的消费,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

在美国的特使正忙着打击暴政和恐怖主义,并誓言在全球传播民主之
际,北京的外交官已变成毫不疲倦的推销员,但他们不会推动任何意识的
改变,也不会对人权问题“吹毛求疵”,他们已同缅甸、古巴、苏丹等国
家停止了交易。现在北京所求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为中国的各大企业寻找
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但要求它的外国朋友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用
中国共产党官员的话说:“我们不会象美国那样鼓吹自己。”

那麽,看起来已经驯服的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了么?欧盟似乎就是这
么想的。因此它的部分成员国正渴望结束实行长达15年的武器禁运,以此
来改善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用欧洲研究所亚洲问题专家的话说,“一个由
贸易驱动的软力量不存在军事威胁”,就是欧洲人对今日中国的看法。但
美国总统布什和他的顾问们却不如此确定,在其欧洲之行时他已表达了对
欧盟解禁的“深切担忧”。

新闻周刊说,欧盟解不解除武器禁运,其实对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来说
都已为时已晚,因为中国人早已开始使用他们的新财富来装备自己的军队
,他们从俄罗斯和以色列购买了顶尖水平的武器,而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加
入制裁中国的行列。但在绝大多数地方,中国人只想做生意赚钱,而不为
战争。

布什政府所担心的则是台海之间的战争风险,这也是美国一些政治观
察家们所担忧之处。美国着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指出,海峡两岸“令人担心的基本原因就是双方既不信任也不相互理解”
。去年李侃如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系中国研究部主任兰普顿(David Lampton)
,曾联合发表一份警告称:“除非两岸接受一个改善的框架,否则台海之
战将会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文章说,去年,一位跟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美国专家警告说,中国军
方已在台海之战的风险上表现得“趾高气扬”,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
如何取胜,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导弹猛攻的同时战争迅速升级。这名美国
专家称,中国的新战略似乎已提出先对美军航母和美军驻日本的关键军事
基地发动打击。五角大楼称,中国的导弹数量已在过年几年提高了20%。此
外,支持台独的陈水扁在去年3月赢利总统大选并成功连任,已让北京深感
震惊。为此,中国已提出了一部针对台湾独立的《反分裂法》,预计将于
本周召开的人大会议上获得通过。

不过许多分析家却一直在淡化台湾战争的风险,他们称北京近来的举
动无非是吓唬一下台湾,以阻止其正式宣布独立。台北一名军事分析家称
,北京正在推选强制性外交,而此类的心理战争正给人留下北京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想对台动武的印象。

文章最后指出,“软力量”其实与事无助,有时需要有一些能力来摆
出一种似乎有道理的威胁;但“硬力量”最后却能造成破坏,除非出现为
了和平合作的积极动机;而能保证一个和平未来的,则需要另一种特别的
力量--智能力量(brainpower)。


时代周刊:台日领袖已成沈默夥伴

(中央社台北3日电)最新一期时代周刊报导说,台湾和日本的领导人
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却已隐然成为夥伴,形成事实上结盟,日本外
交上虽不承认台湾,但至少它已不再忽视台海做为可能威胁到亚洲稳定的
事实。

这篇题为「沈默夥伴」的文章中说,在处理敏感的台湾问题时,世界
上大多数政府都遵循美国模式,即承认「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假商业之名派外交官驻节台北,和台湾贸易并维持低调官方接触。

文中说,至于维持台海和平,包括确保中国不用武力攻打台湾,及台
湾不去挑□中国来攻击,此一沈重任务则完全落在美国肩上。

两周前,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华府和东京共同发表美日联合公报,公
报中特别指出台海和平是两国的共同目标。公报签署之际,中国人大即将
制定「反分裂法」、美国总统布希也正准备前往欧洲,劝说欧盟国家不要
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以免中国将武器用来对付保护台湾的美军。

时代周刊说,两岸的棋盘因此变成围棋,更加微妙、也更难以预测。

柯林顿政府的白宫国安会亚洲资深主任李侃如说,美日会发表这样的
公报,「我确实觉得意外。如果以前你问大多数专家,他们会告诉你,日
本人不会这么做。」

时代周刊说,日本如今会这么做,反映出三件事:日本渴望重新宣示
自己是亚洲的强权、它忧心中国的崛起,以及日本和台湾的传统关系。

日本人形容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叫「政冷经热」。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
西辉政说,美日联合公报「是对北京的警告」,代表着「对台湾采取军事
行动是中国不得跨越的一条线」。

布鲁金斯研究所北韩问题专家普莱查德说:「小泉和布希相互访视、
相互交谈、相互喜欢对方。这对日本人如何看待他们和美国的关系产生重
大变化。」

时代周刊说,日本人喜欢台湾。

台湾第一大外来观光客就是日本人,日本也是台湾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大外资来源。同时,台湾也喜欢日本,台湾前资深新闻人员及驻义大利代
表洪建昭,曾撰写台湾史,他说,「日本人(为台湾)带来安全、和平与法
制。那开启了台湾的现代化。」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8.16970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