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阶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阶级   
春秋战国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国阶级 (628 reads)      时间: 2005-1-23 周日, 上午10:4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阶级

一九二六年毛泽东以生产资料占有为标准划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会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实践证明在一九五八年之前,这套阶级分析为中国革命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到一九七八年,实践证明在新经济关系下,这套阶级分析结论不在适用。文革后中国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论,也无法充分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关系。

一九七八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推进了中国社会关系的变革。原于特殊的变革方式,中国存在的多种不同的分配标准,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核心分配标准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拥有权力的大小,确定了分配的多少,作为一个党委书记自己没有一台机器,却能通过一支笔对于其生产的剩余价值进行分配,同样对于银行内的贷款也是可以凭你在政府中的权力来进行控制的。因此,以政治权力所有为标准来对中国的现有阶级进行划分是比较准确的。

权力阶级

包括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

这个阶级所占人口比例大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比例大约为0.5%。

附权阶级

包括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无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无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无实际行政管理职权及以下行政级别的干部;政协与人大中可得到多种特权的退休干部、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私有企业所有人及管理人中为权力阶级买办、或是根本就是权力阶级的亲属的人员;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有一定特权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部分在作协、大学、科技部门的专业和行政人员。

这个阶级所占人口比例大约14~15%,这个阶级分布广泛,但主要是其中于所在地的繁华部分。

无权阶级

包括从事与政府无直接关系的各种小商业者、手工业者、;无法成为权力阶级附庸的中小企业主;独立的专业技术人员,独立文人;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工人;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的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惟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业为惟一收入来源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失业农民、失学儿童、下岗工人等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这个阶级占总人口数的70~80%,是中国当今社会的主体阶级,及分布广大大,成分繁杂。

阶级矛盾

权力阶级是中国唯一拥有权力的阶级,他们垄断立法、司法、行政权,拥有控制军队、公安、城管等暴力机构的权力,拥有对于思想文化媒体的控制权;

附权阶级有参政权、议政权甚至于监督权,与权力阶级之间是合作关系,因此得以分享权力阶级的权力,并可以表达自己的要求,通过权力阶级达到目的;

无权阶级无权参与关系自身利益的一切政治、法律事务,但得到部分被限制的自由流动权。在被动接受各种法律、政令、地方规定时,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在当地生存或是离开哪里。同时,也无法保证自己人身、财产与经济利益得到司法的保证。

因此,中国现阶段的主要阶级矛盾是:“权力阶级”及其“附权阶级”同“无权阶级”的矛盾。权力公有化,无权阶级与权力阶级的斗争核心。

阶级流动

权力阶级与附权阶级在阶级地位之间是可以互换,相互认同感强,相互流动性大,子女通过权力的运作表现为代际继承性强,代内流动向无权阶级流动性小,出多进少。

在中国无权阶级流向有权阶级、附权阶级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接受大学完成自己的阶级飞跃,但是因为城乡二元化结构,无权与权力阶级得到的,教育的成本与教育质量的反差巨大,而且地区分数线的不同,也给了中国无权阶级向权力阶级的流动进行了阻碍。同时,通过大学也不是确实的可以得到飞跃,近年来的失业问题,很多的无权阶级子弟通过大学之后又回归于无权阶级。再就是无权阶级也可以通过加强经济地位,进而同权力阶级合作,以金钱的方式完成得到附权地位。但近年来,完成通过权力阶级与附权阶级地位的门槛明显增高。

随着,阶级的固化,无权阶级只有通过对于权力的再分配,实现权力公有制,才能保证自己在各社会资源分配中的发言权与选择权,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

各阶级对民主的态度

权力阶级对于民主持否定态度,但认可在他们专制之下的法治化,认为无权阶级的素质低不能很好的运用民主权力,要以权力阶级来统筹一切。把权力阶级内部达到的协议,通过法律化,来治理国家、调节社会、分配资源;要求权力阶级内部问题通过其内部协议不公开的黑箱处理。

附权阶段对于民主态度分为两派,以否定态度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是怀疑态度,认为要民主化,但又怕民主化过度进入文革式的大动乱,也怕在民主过程失去现有的特权。

以上两派是现阶段的利益群体,他们主要的是担心他们的地位与特权在民主化过程中失去;怕自己在几十年的特权生存中的问题,被无权阶级清算;但对于民主社会有很高的认同度并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子女等送到西方国家生活。

无权阶级对于民主的要求是强烈的,并依其经济成分的不同有多种的具体要求。对于经济成份与知识比较高的分子来说,他们要求立法权与尊重他们的财产;对于失业工人、失地农民他们要求得到社会保障;对于有工作的工人和小职员,他们要求对于他们的流动权、房产权利加以保证等等。总的来说,无权阶级对于权力的要求是强烈的,但是有认识不清的地方,以为民主化就是只为自己服务不计其余了,特别是,也有一些泛权力论的苗头。

综上所述,在无权阶级争取权力进程中防止出现暴力乱国的发生是重要的工作,强团结与组织,抵消对于无权阶级没有能力控制自己权力与义务的怀疑。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74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