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悼紫阳(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悼紫阳(三)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悼紫阳(三) (1674 reads)      时间: 2005-1-20 周四, 下午7:1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悼紫阳(三)

芦笛


学领拒绝撤出的话一出口,紫阳的厄运就已铸就。我党和历史上的统治者共同的一条,便是把自己看成是封建家长,人民只能作24孝。世上哪有中国父亲向儿子低头的?如今“父亲”做了这种史无前例的重大让步,“儿子”还不依不饶,那面子上下得去么?

最大的问题还是,此事一定诱发了老邓心中深重的paranoia。我党的发家史让他深信世上绝对没有什么单纯的自发的学生运动,他这辈子经历过的群众运动包括学运在内,又有哪一场后面没有我党操纵(不包括他没赶上的五四)?文革经历更使他对暴民政治深恶痛绝。此时学生这种乖张背谬的举动,一定让他深信学运后面就是有政治势力在操纵,其目的就是要推翻这个政权。这就是学生那种怪异举动的唯一说得过去的解释。

吊诡的是,老邓这么想,其实并没有一般人想像的那么错得离谱,因为学领确实把党国政府看成了敌人。试问柴玲辈若不把政府看成敌人,怎么会使用“投降”、“招安”一类只能在对敌斗争中使用的话语?难道公民对本国政府还会存在这种“气节”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谣传老邓说什么“退一步就全完了”,我看完全有可能。

悲剧就在这儿:冲突双方都没看出,自己是陷在了我党的“斗争哲学”的死胡同里出不来。

这其实是说了又说的老话了:我党的“斗争哲学”,本来是专门设计出来去颠覆国民党那个执政党的。有趣的是,我党在自己做了执政党后,竟然会昏聩到去手把手地教全国人民学会这把戏。在那本教科书中,凡是“妥协”、“退让”都是“变节”、“投降”、“怯懦”、“背叛”、“出卖”的同义词,而“斗争”就绝对只是最机械、最僵死、最死硬、最道学的“对敌斗争”。等到党民发生冲突时,人民自然就只会本能地使用这套把戏去对付我党,想都不用想就把《红岩》一类烂书上学来的童子功使了出来,下意识里就是把我党当成了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敌人。于是冲突双方便就此成了过河卒子,双方都没有后退功能,撞上了就跟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比拼内力一般,只能以生死决胜败。

悲剧在于,学领们虽然在潜意识中把党国政府看作敌人,却绝对没有推翻它的动机、设想、计划,遑论决心、能力与行动,他们只是始则为“胜利”冲昏头脑,继而不知如何体面而且安全地下台而已。那夥人不过是群乳臭未干、P事不懂、激素分泌空前活跃、精神狂躁骚乱得一塌糊涂、半疯不癫的“挺能杰儿”,犯这种低级错误毫不足奇。怪只怪咱们过去有全民崇拜儒生的传统,后来又由老毛把“革命小将”吹到了天上去。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再加上我党那个阴谋诡计党党魁们的阴暗心理发作,最后的结果就是如鲁迅所说,学生和市民们口中没有毒牙,却在印堂上贴上了“蝮蛇”的字样,引来了杯弓蛇影的乞丐的打杀。

即令情势如此恶变,紫阳仍有自救余地。“议和”不成,他只需引咎自责,迅速转舵,转过来作“平暴”积极分子,仍然部分保留权位,不至于如后来那样一抹到底。至不济他也可如乔石一般,投弃权票就完了。邓共有别于毛共的一大进步,就是对党内持不同政策主张者一般并不以铁腕整肃。所以老赵如果此时深自韬晦,完全可以做胡耀邦第二,并不至于弄到丧失人身自由的地步。但他在议和失败后还坚持反对镇压。这问题就严重了。

最致命的还是他此时犯了个无法挽回的大错,也就是在亚银会议上把老邓当家的党内机密泄露出来。世间纷传这是鲍彤给他出的馊招,此说真假与否,局外人当然无从判断。可以肯定的就是这绝对是致命错误。

类似的致命错误是赵的那夥“智囊”此时上窜下跳,把政府机关的一大批人弄到街上去示威。“体改办”那夥人最扯淡,著名白痴“政治学者”严家其居然写出篇烂文字来流布海内外,公开声讨“皇帝”邓小平。这完全就是给紫阳下催命符了。

当然,后面这件事可能是那夥人事急时自作主张,未必是老赵自己的意思。但无庸置疑,此举和老赵在亚银会议上公开卖邓那一招加在一起,从此便注定了赵的毁灭。

此中荒谬,不待智者而后知。邓本是赵在强敌环伺之中唯一能为他保驾护航、让他免遭元老毒手的后台,而邓则需要赵这种忠于改革的干材来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两个人其实是给捆死在改革这根绳子上的蚂蚱,谁离开谁都不行。老赵昏聩到居然去自断经络,全不想想他就算真能把老邓搞下来了,难道与军队毫无渊源的他就能镇住大局?光一个李先念他就招架不了,更别说共军那夥悍将了。

此举一出,邓赵之间就再没有修好余地。共产党人最推崇的美德就是忠诚,最痛恨的大罪就是背叛主子。不仅如此,此举更加重了老邓的疑心并促成了他的杀机。如果说他过去对镇压还可能有什么犹豫的话,那么此时那决心是再不会改变了。赵的“出卖”以及其部下的跳梁,一定会让他坚信那确实是有党内势力介入的旨在推翻他的统治的“动乱”。最后公开的紫阳的罪名是“分裂党、支持动乱”,这大概就是那时老邓给定的。

说来可悲,紫阳此误,无论是否鲍高参之过,其实都是拜我党教育之赐。大概他们看到了学运那轰轰烈烈的声势,产生了“民心可用”的错觉,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紫阳和那些利令智昏、被自己呼风唤雨的神通冲昏头脑的学领一样,都是毛共党文化的受害人。

凡是在大陆长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不可救药的“拜民教徒”,以为所谓“人民”真是伟大领袖说的“上帝”,能派神仙下凡把太行王屋二山搬走。凡见识过文革那种暴民运动的同志,恐怕没谁不会对人民群众“改天换地、摧枯拉朽”的神力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知道,暴民只有破坏力而无建设力,即使是破坏力,也只有在绝对权威指挥下,在以众暴寡、对付毫无抵抗力的弱者时才能释放出来并奏效。

如果光从表面上看,文革中老毛的确成功地利用了暴民来改朝换代。但那成功的前提,首先是他在文革前借助林副统帅把自己造成了上帝,其次是枪杆子紧紧捏在他手里。暴民不过是他放出来的一群狗,去咬毫无还手之力的乞丐而已。如果倒过来,用暴民去对付枪杆子,则绝对只能是肉包子打狗。而这就恰好是89年夏季发生的事。

如今再度追思往事,我不能不为现代中国人丧失起码智力和常识到了何等地步再一次深感骇异,想想看:上到党总书记,下到吾尔开希、柴玲之类跳梁小丑,竟然一个个如同中了邪法似的,以为中国人民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难道他们学毛著时就只看见讨好愚弄人民那些媚俗马屁,没看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难道他们活那么大,竟然连不须费吹灰之力,扣一下扳机就能打死人都不知道?那些人不都是大学生么?怎么一个个都成了义和团那些无知农民?

党宣传对全民智力的摧残,当真是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最无奈的还是,即使紫阳有心利用人民,人民也不会买他的账,当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晚期毛共党教条熏陶出来的“儿童团”们别的长处没有,这“革命的坚定性”可是从不紧缺。人家从小就听熟了“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绝对忌讳的就是“被招安”,“出卖学运”,这调调儿可是柴玲女士那历史性证言的主旋律。透过那历史文件,不难看出当年那学运完全是“骨气大赛”,专门选拔“硬嘴”(约等于“硬骨头”)。不管你地位有多高,资格有多老,只要一被指为“出卖学运”、“接受招安”、“投降”,立刻就得从领袖的高位上跌下来。柴英叉不就是专靠那“硬嘴功”和“揭发投降派功”上去的么?

所以,无论从那方面来看,紫阳都是个悲剧人物,那悲剧决不仅仅在于他个人的得失荣辱,甚至也不在于无辜受屈,而是在于共产党中国的政治人文生态大背景,决定了他必然要成为人民斗争的错误冲击对象,决定了他根本就得不到自己想保护的人民的谅解和认同,决定了他用文明方式解决朝野冲突的尝试必然落空,决定了他的部下想挽救危局的一切努力都只能适得其反,悲剧还在于紫阳虽然是党内难得的先知先觉,是我党内睁开眼睛看世界、尝试进行文明化的第一批人中的佼佼者,但他毕竟还是个半新不旧的过渡人物,这才会犯下最后那个错估形势的致命错误。

当然,紫阳毕竟在风云莫测的宦海中浮沉了一生,要说他事后仍然对自己的致命失误一无所察,恐怕不大可能。我想,他肯定知道大势已去,血洗京城已成定局,只恨自己无力回天而已。而这大概就是他一生最大的痛苦。

在这点上,紫阳最后一次露面非常耐人寻味。如所周知,他跑到广场上去,老泪纵横,说的话字字暗藏机锋。什么“我老了,无所谓了,你们还年轻”,云云。依我的解读,那完全是暗示学生,中央已经决定举起屠刀,他本人也已凶多吉少,他反正老了,死了也没什么,但学生年纪轻轻犯不上贴进去。因为这是党内绝密,他当然无法直接说出,只能用那种曲折隐晦的方式暗示之。那群低智商学爷听得满头雾水,赶来监视他的李鹏却岂有不明白的?自然要恨得咬牙切齿,此后他特地把此事当成了赵的一大罪状,发表在《人民被日报》上。

就是赵的这次最后表演,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其实我也知道,“洪洞县里无好人”。在陶铸治下,广东“土改”左得出奇,完全是血流成河,紫阳既能在宦途中窜升那么快,手上没有血迹是不可能的。而且网友燕南人先生还在此坛揭发过他的屠民大罪,但不管怎样,他毕竟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先行者之一,亲手把比较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回了共党中国那个超级野蛮国家。在执政的最后一年,他能有足够的胆识试图突出“屠民治国论”的陷阱,并尽己所能阻挡即将砍下来的屠刀,在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之后,还能以待罪之身,不顾严重政治后果,亲自出面警告学生。这所作的一切应该完全能够将功折罪了。

当然,紫阳是个非常复杂的悲剧人物,不是我这个草民票友可以盖棺论定的。说实在的,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他的功过。历史上的是与非、功与过,常常并不是如愤青们眼中那样黑白分明,一目了然。

例如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上挺身出来“为人民鼓与呼”,在后毛时代一直得到史家的正面评价,但新近有人出来说,如果彭不出来这么闹一下,不伤了老毛的面子并引发他根深蒂固的疑心病,庐山会议可能就会按原定方向去“纠偏”了,那后来也就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尽管我对彭元帅此举一直深怀敬意,但也不能不承认此说非常有理,并不是可以靠肾上腺就能轻易驳斥的。

类似地,紫阳当初出来反潮流,从道义上来看当然是正确的,可是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呢?说到“功利”,良心家们一定深恶痛绝,可所谓“道义”,说到底,不也就是人民的长远利益么?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紫阳此举,到底是对人民有害还是有利?

这问题当然不可能得出准确答案,因为要探讨就得引入虚拟:当初紫阳如果采取不同的决策,对今日中国的政经形势会发生何等影响。虽然违背我朴素的道义感,我仍然觉得,或许,紫阳当初的决策并非最佳决策。无论是从人民还是党国的长远利益来看,紫阳保住权位都要比丧失权位有利。这道理很简单:改革随紫阳而去,紫阳既黜,改革也就名存实亡,唯有尸居余气了。自紫阳以后,由泽民而锦涛,于今中国终于一步步完成了向左转,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而这才是紫阳陨落的最大民族悲剧所在。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7573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