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你用什么态度看待 "民主"? - 网上民主之争有感 |
 |
NOEQ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民主的概念在中国已经争论了整整有100 年以上的时间了. 可看看我们的网民们,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对很多关于民主的概念, 不仅不能达成一致的看法,甚至是相对接近的共识都没有. 这真是令人感到有些悲哀. 这里面, 我想除了意识形态上的不同所带来的分歧之外,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也有一些问题?
我们在讨论 “民主”的时候,通常都是围绕在民主的 “价值”层面上进行探讨,譬如说民主 “好”还是 “不好”, “适合”,还是 “不适合”中国人, 这个角度来探讨它的.
因此,这里面就难免带有许多的个人色彩,及主观的因数在里面. 甚至,我读到一些网友关于民主的议论时,我感到那种无可言喻的幼稚, 纯粹是一种个人感觉无理的发泄而已. 离开社会科学上公认的一些标准, 距离何止10 万八千里.
大概很多中国人都觉得, 社会科学不是一门科学,所以可以任意信口开河,自说自话吧?
或真地以为,象民主这个东西, 就真的是一位 “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样, 想怎么涂脂摸粉都成?
实际上, 如果我们真的想研究一下“民主”究竟是什么? 那么我们首先就必须承认民主是一个社会学或政治学上的概念,我们完全应当,也必须以一种研究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 以一种研究科学的精神来研究民主的概念究竟包括一些什么.
不是以自己的 “感觉”, 来代替科学的研究.
大多数中国人, 大概都不习惯将 “民主”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 在他们的观念中,民主,就是政治.既然是政治, 那就是一种类似于“婊子” 一类的东西. 你想怎么对待它都不为过. 既然在中国, 政治仅仅是某个大人物口中吐出的 “象牙”, (譬如说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论等等) 那么, 民主这个三岁小儿都会咿呀的东西,自然没什么 “尊严”可言了. 似乎人人都可以上前猥渎一把.
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可悲之处, 似乎人人都能 “搞”政治,人人都能 “搞”民主.但却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理解到政治, 尤其是到民主政治, 实际上也是一门科学. 你必须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们.
不信我们可以问问大多数的网民, 如果你是搞科学研究的, 如果有人将你研究的课题与 “民主”摆在一起 ,放到你面前的话, 你相信绝民主, 跟你研究的专业课题一样,同样也必须用一种 “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去对待它吗? 我想大概很多中国人不相信这一点. “民主”,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大概和炒股票差不多吧, 只要你 “敢”, 那么你就 “会”.
那么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现在如果我们将 “民主”作为一个 “物体”, 摆放到我们面前, 我们开始用一种科学方式来考察它的话, 那么, 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我不是搞科学的,但是我知道一个 “科学”的态度与方式必须包含下列的一些原则:
1. 必须是以一种 尽可能的“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 也即不能有任何的主观的,感觉的成分在内. 你必须完全撇开 类似于“对” “错”, “好” “坏”之类的主观价值判断. 虽然说民主不是一个 “物体”, 但我们在研究这一个社会现象的时候,必须尽量地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不代价值判断的态度.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换言之,你必须以对待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那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科学. 而不能以 “想当然”的随便的态度,来研究它. 否则的话,探讨到最后,你地结论就变成了毫无价值的自说自话.
2. 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 就 “民主”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抽象的,包罗万象的 “民主”. 当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好先问一句: 我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民主? 是美国的民主吗, 还是日本的民主? 还是中国人的 “社会主义民主”. 我们都生活在美国,所以我们自然习惯以美国的民主为对象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就必须以美国的事例来说明问题. 以美国的社会民主特点来说明问题.而不是笼统地,杂乱无章地,没有边界地任意发挥. 以物理学来说, 你必须具体地说,这是经典物理学呢,还是量子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呢,还是地球物理学. 你不可能笼统地将它们统统放到一个框架底下. 对 “民主” 的研究探讨, 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不进行分类研究,势必就要导致牛头不对马嘴似的,没有共同尺度的迂回论证. 搞出中国人的 “炒杂碎”似的, 一锅浆糊般乱糟糟的东西出来.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而不是分析式的, 因此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 往往总是掉到一个将问题简单化的死胡同里面,因而不能得到一个公正的答案. 中国人 “大杂烩” 似的思维方式在美食上是有价值的,可是科学研究来说, 其结果永远只能是死路一条.
3. 必须对研究的对象有分析,对比,与归类的工作. 譬如研究生物学的人都知道,生物学上对所有的动, 植物都有所谓的门, 纲,科,种, 属,等等分类和归类的工作. 同样,对于 “民主”,我们也必须进行类似的 “分析” 和 “分类”的工作. 就每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 譬如, 我们可以以美国的民主为例, 将 “美国的民主”分为以下这些方面 : 美国的民主精神的起源在那里 , 美国民主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 美国民主精神的原则是什么? 民主作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美国民主制度的神学,道德基础是什么 ?美国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美国人为什么选择民主制? 美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和它的民主体制有关吗 ? 美国的民主与美国人的素质的关系? 最后我们可以问一下, 美国人自己,是如何 “定义”美国的民主的? 等等. 如果对这样一些基本的 “家庭作业”我们都不能有最必要的研究, 并且可以有一些起码的共识的话. 那我的结论必然是 : 目前在中国实施民主体制的时间和时机都还为时尚早.
4. 总结与归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科学分析与分类都只是一种手段,说到底,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归类的工作, 从中找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也就是说,某些可以由一定的方式进行验证的的规律性的东西. 譬如民主制度与社会稳定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 : 美国的民主制度对美国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了吗? 如果答案是 “YES” 那原因在那里? 如果答案是 “NO”的话,那原因又是什么.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 你总必须总结出一些普遍的, 对人类具有广泛价值的, 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出来. 我们必须相信,社会科学,也和自然科学一样,可以有一些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和适合性的. 正如万有引力可以普遍地解释为什么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里的苹果都会落地的原因一样. 同样地,如果说民主作为一种 “存在的现实”, 它没有一个有普遍适用的规律的话,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说,民主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 我们也不必花力气再争论什么了.
我绝对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可以对某些看似 “非科学”的问题, 进行一番科学的研究. 以一种相对 “中立”的态度和方法研究一些问题. 不仅包括民主的问题,也包括法治,人权, 和自由等等许多问题,都可以以一种比较客观的, 中立的态度来研究它们.通过分析, 归类, 及对比而找到它们内在的规律和法则出来. 尽量避免人意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以老卢的 “法治先行论”为例. 我在一篇半开玩笑的帖子 ( “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一个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设想”)中, 以香港开拓法制的过程为例 ,例举了为什么香港可以实现 “先法治,后民主”的6 大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一些根本的,带规律性的东西.不管你喜欢也好, 不喜欢也好. 它们是事实 (FACTS). 它们存在在那里,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谁都无法抵赖. 我们试看这6 大 “规律”:
(1) 港,澳,台法制体系的 “泊来”性.- 它们是外国人的法律体系.
(2) 港,澳,台法制体系的依附性:它们的法制系统, 是殖民母国法制大体系的一个局部的延伸. 它不具备,也不可能有独立性.
(3) 非主权国家化: 这三地都不是主权国家.
(4) 彻底地非政党化:这三地都没有中国人自己的政党
(5) 完全的非军事化: 这三地的中国人都没有自己的军队.
(6) 绝对的财产私有制: 这三地都没有公有制.而是完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6 大因数,因此这三地的中国人才有机会实现老卢说的 “先法治,后民主”的设想.我是完全以一种客观的方式从, 香港,台湾,澳门三地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分析归纳出这6 条最基本的,最有普遍性的东西来.完全具有一种真理的共性特征.换句话说, 老卢要想在中国实现 “法治先行”, 他必须打破这些规律的制约才行. 他必须证明,在这些规律以外,中共可以不受这些法则的制约,可以有一个 “例外”. 但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别说老卢, 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研究而已.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就是探讨某个事物存在,生成的基本条件. 这些基本条件如果不存在的话, 那么这 些事物当然无法存在下去.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 譬如说, 鸡蛋一定能孵化出小鸡来. 在一般的条件下是对的 ,可是你如果将鸡蛋放在100度的滚水里会怎么样呢? 还会有小鸡吗?
这就是包括老卢在内的许多 “同志”们在研究诸如民主,人权,法制,自由这一类问题时最常见的 “反科学”的思维方式. 他们在研究学术问题时,可以有一种相当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可以反复研究某个事物存在的客观的条件是什么, 可是一到了社会学领域的时候就好象是可以完全地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了.连 “研究前提条件”这样最基本的科学要求都可以视而不见了.
我想,这也是中国的帝王们,还有我们的老共们长期糟蹋政治,所我们的后代所留下的后遗症吧.
你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凭着感觉走. 也许你出于偶然的侥幸你可以成功,但是,如果在你前面的人,过河时不幸有百分之99 的机会被河水冲进鱼肚子里的话, 你还不放弃这百分之一成功的可能,那我只能说,你是不幸中的不幸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