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满清没落殖民政权焉能不亡?!---- 为芦笛而贴及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满清没落殖民政权焉能不亡?!---- 为芦笛而贴及评   
天天天天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满清没落殖民政权焉能不亡?!---- 为芦笛而贴及评 (843 reads)      时间: 2005-1-04 周二, 上午9:1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4天注:满清政权,是个彻头彻尾的殖民压迫政权。随着汉民族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该殖民政权的覆灭是注定的。---- 除非他能自救,自行转变为承认汉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君主立宪或共和政权。
---- 事实上,满清蛮族从西太后到王室贵族,根本没有这个自救意识和行动 (除了戊戌政变外,还有那个最后的预备立宪的皇族内阁,都彻底暴露了满清蛮族的无知蛮横和葬送了满清和平演变的机会)。

满清灭亡,首先要“归功”于西太后。----- 西太后,即慈禧,把所有亡国的错误统统地犯了:

1. 不能顺应民族、民主、变法自强潮流:戊戌政变

2. 目光短浅、盲目排外,即主持了对西方世界宣战的扶清灭洋义和团之庚子事变。惨败后,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对比鲜明的两下子,彻底葬送了满清政权的人心。

3. 出于自私的目的,立3岁小儿赙仪继位。“幼主不立”,乃是被历史深刻应验过了的政治真理。慈禧,为了让自己的侄女(即隆裕)成为新慈禧,立了这么一个娘家的小娃娃... 本来已是风雨飘摇的王朝末路了,谁会“紧密团结”在小娃娃的周围?!---- 结果,满清军事重臣袁世凯的倒戈,给了满清致命的最后一击!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三点,光绪都是慈禧的对立面。 也就是说,如果慈禧放手让光绪执政,满清或可被挽救。

至于芦笛百般辱骂的“龟孙中山”:统治者是占绝对优势和主动的。孙中山固然也有作用,但若不是慈禧太后的三点亡国措施,孙中山不会有作为。所以,关键在于统治者要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化解危机。孙中山或有种种缺点,但他是汉族的民族英雄。---- 假如芦笛是满人,我可以理解他的感情。假如芦笛是汉人,我不得不愤怒!---- 你自己一味地主张龟缩和逆来顺受,有什么脸来对着英雄叫骂?!都是苟且偷生的脓包的话,中国人就真的只配做劣等民族、真的没希望了!

---- 我们汉族,幸亏有了孙中山、林觉民这样的汉子!我们汉族就要歌颂他们的功绩 ---- 带领汉人推翻了欺压了汉人260多年的满清蛮族殖民政权。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民国的主张是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是要平等,不是要复仇。

至于袁世凯。袁世凯,做民国大总统的时候,是举国归心。他的失败,在于做皇帝;不在于孙中山。---- 袁世凯(称帝),才是军阀混战的祸首。

(鉴于时间有限,下次再批驳芦笛供认状的另外两点内容。敬请期待。谢谢!)

*** 鲁迅评满清之于中华: 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 ***

与蒙元简单粗野的赤裸裸的“四种人”制度相比,满清推行的是“全方位的民族主义”,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的“民族主义”,这种满清民族主义成为中国近代动荡和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历史后果至今危害着中国。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不说了,因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对汉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破坏却是长远的。从文化角度看,满族在努儿哈赤时才创立了满文,但在入关后,清政府却最重视利用文化精神武器统治汉民族,达到几千年来少数民族的顶峰。也达到对汉民族精神文化破坏的顶峰,这首先表现在对汉民族自尊和民族传统的全面绞杀的剃发令。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入主中原,如虽有”乱以氐、羌、突厥、契丹、蒙古之风”(《孔子改制考》)但多被拥有悠久文化积淀的汉民族同化。元朝也曾试图改变汉民族的服装,结果成为元末汉族大暴动的重要诱因之一。

清政府的剃发令,让有着崇高自尊的汉民族改发易装,招致了强烈的反抗,仅江阴一县,为反剃发起义、战死、自尽、被清军屠杀就多达17万人。全中国为反剃发而被清军屠杀又有多少人,实难统计,剃发令不仅是对汉民族的极大污辱,更是对汉民族集体自尊和自信力的毁灭性打击。直到太平天国时,号召起义的有力动员辞仍是“复我衣裳”!剃发令使汉民族数千年的发式,衣裳传统陡然蒙难。“唐制衣冠荡然无存”还是其表,使汉民族从此失去了骄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境界,其影响无论怎么估价都不过分,“此固我皇汉人种为牛为马,为奴为隶,抛汉唐之衣冠,去父母之发肤,以服从满洲人之一大纪念碑也。”(《革命军》)。


比剃发令更阴毒的精神统治是祭孔,多尔衮刚一入关,就祭拜孔庙,一边杀人一边祭拜孔庙,孔子的地位也达到“集千圣,等百王”的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但这一切都是假的,孔子后人曾请求保留延续3000多年孔家衣冠,“一乃旧制未之或改”,但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清政府特别重视利用理学这一太监学说奴役宰制汉民族的精神。

理学第一次由在野成为官学,就是在异族入主中原的蒙元之时,做为非凡的政治家,忽必烈有着敏锐的嗅觉,把理学做为官学,极有利于统治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忽必烈并以“儒教大宗师”的名义号令天下。但忽必烈的后代少有他这样的智慧,蒙元一朝,文治相当差劲,甚至连科举这一收买人心的举措也常常荒废。清则承继了蒙元的铁血政策,更比蒙元大大的狡猾,使有清一朝267年”右文之盛,前古罕见”。

这右文之胜不仅表现在康熙的《举博学鸿儒诏》,特别的盛举是四库全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汉民族英雄史进行空前绝后的荼毒,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的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其实这大家早忘了血史,四库全书还是功不可没的。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阴毒,不是焚书,而是”全毁、抽毁、剜去之类的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确,即“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应该说,经过清267年的精神奴役,清政府基本上达到了使汉民族忘记血史,永不会觉得汉民族中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的目的。在此就不转录那些中国古书与被删剜套改的对比原文了,只要稍加对比,即足以令人惊骇,总之“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亡的岂只是古书,失去了的岂止是发式、衣冠,这是汉民族精神传承的大断裂和大毁灭。清政府虽口唱“满汉一体”又特别特别的推崇理学但都不过是用理学去奴役汉民族的精神,清统治者自己则清醒的很,决不喝理学这副毒药。

康熙训谕诸子“宜以时娴习骑射”,即不许汉族尚武,但念念不忘训喻诸子尚武,对于个别的经不住诱惑的迷途羔羊,沾染了汉族文人的不良习气的,则大加严惩。乾隆三十一年,皇子永星在一幅题扇诗中落款“镜泉”,被乾隆发现,大动肝火遂杖责并训谕皇子,不可仿效汉人陋习而改变满洲世代淳朴,重骑射的传统,若任其发展则衣冠尽改(注意衣冠尽改!)国体败坏,并告诫皇子师傅不可助长皇子重文之气。清统治者对汉族有骨气,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恨之入骨,象雍正那样不惜把吕留良挫骨扬灰。

到近代,满汉矛盾也成为阻止中国前进的一个重大阻碍和动荡之根源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八旗军队就曾和绿营火并,原因不用说就是长期种族压迫所制,太平军召令起义的口号之一即是“兴复久沦之境”,“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夷其九族,是欲绝中国英雄之谋也”(杨秀清《奉天讨胡檄》),直到孙中山,从早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到三民主义,其第一主义乃是民族主义。“那民族主义,却不必要什么研究才会晓得的……满洲人入关到如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我们汉人就是小孩子,见到满人也是认得,总不会把来当做汉人,这就是民族主义的根本。”陈天华也说:”这种族感情,是从胎里带来的”(《警世钟》),正是这种种族观念,使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辛亥革命首先是民族革命,从军事早看,辛亥革命十分混乱,草率,苍惶,但民族意识,一旦觉醒则如星火燎原。我们大家都在中学课本上读过林觉民的《与妻书》,林觉民参加起义,虽有建立共和的志愿,但主导的精神力量还是“克复神州,重兴祖国”。这民族压迫,不仅表现在精神思想文化领域。对现实的经济政治,军事更有实际的作用。百日维新,维新诏书象雪片一样传出,但不曾有一纸诏书要改革八旗,其实这八旗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一群废物,满清对此一清二楚,否则也不会有湘军,淮军了,但八旗和绿营每年耗银达2000万两,约占清廷财政收入的1/4,实在高的吓人,而湘军每年经费只有15万两。本人在《白银舰队》中已算过一笔帐,诸位再算算每年2000万两,几十年下来是十几个亿?可以再建多少个白银舰队,清廷将国库收入的1/4用于百无一用的八旗和满人控制的绿营,仅从经济上讲,就是阻碍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的最大阻力,而日本把每一个铜板都用于舰队建设,这甲午之战焉能不败?败了之后,则“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刚毅说的更明确,更透骨“与其授家奴不如赠邻友”!“汉人强,满人亡”!清267年对汉民族精神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绞杀,使我汉民族道统中殂,在近代又防汉甚于防贼(如前述每年2000万两养八旗),在文化和实际利益上都给今天中国留下了难以弥合的深创巨痛。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1648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