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现代包身童工:比旧社会更惨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现代包身童工:比旧社会更惨zt   
叶酸酸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现代包身童工:比旧社会更惨zt (292 reads)      时间: 2004-12-18 周六, 上午12:2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现代包身童工:比旧社会更惨


严亮


广州市康乐村,狭窄昏暗的地下工厂,数百名稚气未脱的孩子在日夜颠倒中劳作,他们一年才能结到一次工钱,一年也未必能添置一套衣服,还经常挨饿,有些甚至疾病缠身。

繁华的旁边

康乐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连广州大道,北邻中山大学,处广州繁华地区。2003年底,记者开始在此租房暗访。据了解,康乐村中多为成衣厂,旁边的鹭江村中多为钉珠厂,两村交界处多为电脑绣花厂。这些家庭作坊一般都在出租屋的一二层,面积大多在8到40平方米之间,九成以上为“三无厂”。

尽管与繁华闹市仅一墙之隔,但作息时间却与外界相反。入夜8点,紧闭的卷闸门陆续打开,睡眼惺忪的人们开始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凌晨1点左右,工人们要吃点儿东西充饥,村中街道上便开始热闹起来。一脸疲惫的孩子随处可见,三五成群怯生生地去买2块钱一笼的包子,或是各自买5毛钱一瓶的奶茶……

村里一家名叫“艺春”的钉珠厂是记者重点关注对象。8月份,厂里的14名女工中有13名是童工,现在是12名,其中一位女孩刚刚在9月28日中秋节度过她的16岁生日。

无本的买卖

“痒死了,怎么办啊?”每当黄水如说痒的时候,老板就发急,怪她自己不讲卫生、不自觉擦药,还威胁要赶她走,不给工钱,“不要叫,多钉点珠”。

患疱疹的钉珠工人很多,很多新衣服刚印过花,拿来钉珠时,仍满是刺鼻的药水味,皮肤接触多了就得病,老板已经司空见惯。

27岁的老板杨汉宏是广东惠来华湖镇人,这些孩子也都是他从家乡的农村一块招来的。钉珠厂的生意基本上是“无本的买卖”,老板只发两样东西给员工,一把剪刀,2块钱;一包针,5毛钱。只要付得起房租,认识几个制衣厂的老板,能拿到货做就可以。而钉珠这活却特别难做,一位曾做过钉珠活的影吧老板娘说,“简直不是人干的活!”细如米粒的珠子要在衣服上整齐地钉出各种图案,干活的人很关键。“最好是童工啦”,影吧的老板娘说,她自己钉珠的速度远不及童工,“她们听话、眼尖、灵活……”

珠孔大小仅容一根针穿过,孩子们的手每天都会被扎几十次。艺春厂中,手艺最好的是15岁的少萍,钉珠速度飞快。她左手将珠子往衣服上一摁,右手一划,就钉好了,仿佛不是在钉,而是用胶水粘上去似的。就是少萍,每天手也会挨上十针八针,她的手“久经磨练”,长满了老茧。“最怕不小心扎到指甲里”,少萍说,她也会痛得流眼泪。

由于眼睛总是离不开针与珠孔,孩子们都长着“熊猫眼”。眼睛睁不开,痛,怕光刺痛眼睛。厂里有个小药袋,没有眼药水,只有安乃近,止痛的。长时间日夜颠倒的工作,很多孩子都会有头痛的症状。

13岁的刘奕峦已经离不开安乃近了,每晚都会吃上两三次。每次从老板手里拿药的时候,老板都会丢下一句“你怎么老是头痛”。

在厂里做饭的老板的母亲经常会善意地阻拦,“这药一天只能吃一片,你每天吃这么多,会吃坏脑子的!”


简单的三餐

白粥、白饭、榨菜、青菜,这是孩子们三餐的全部。早餐是11点半开始,清炒白菜和白粥;傍晚5点半是正餐,白饭和清炒白菜;凌晨1点左右,白粥和榨菜。孩子们常常五六分钟就吃完,匆忙干活。

孩子当中,欧阳晓娟比较单纯,动作也慢,被大家认为是“好吃懒做”的“典型”。吃饭时,她总会第一个抢过去,而且最后一个吃完。她12岁的妹妹晓红就经常训斥她。懂事的晓红有她自己的道理:两人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种田的父母难以养活五个孩子,她和姐姐出来就是为帮家里挣点钱,钉珠虽苦,但总能减轻家里负担。每次被妹妹训斥过后,晓娟都会委屈地流泪,“我真没吃饱!”对这些正处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自然不够吃。




黄水如、黄水红两姐妹已经一年未添新衣服了,每个人只有两套衣服换来换去。今年,两姐妹总共花了四百多块钱,都花在吃的上面。

乏味的娱乐

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地方有3只日光灯管,两台电风扇,两张桌子,一台VCD配一只音箱,这是艺春厂的“硬件”。

音乐是孩子们夜半驱赶“瞌睡虫”的有效武器。晚8点上班到次日早11点下班,货多的时候,工作时间还会延长。凌晨1点左右,孩子们困了,就会打开音响听歌,大家也会摇头晃脑地跟着唱起来,一般都唱得跑调。

老板杨汉宏喜欢听节奏感强的歌,比如DISCO,而且每次听的时候都会特别兴奋,有时还会从躺椅上蹿起来,跟着节奏扭几下屁股。

歌也不会让听很久,因为老板要睡觉。老板睡着后,孩子们会谈笑起来,说话声音大的时候,被吵醒的老板就会起来拧声音最大的那个家伙的耳朵,大声骂人:“吵死了,发神经,你们哪有那么多话说,赶快干活。”15岁的欧阳晓娟话比较多,耳朵也被拧得最多;当然,打瞌睡的被老板发现,也会被拧耳朵,以示惩罚。

孩子们住的宿舍离工厂较远,走路要10分钟,是一出租屋的4楼,很小的三室一厅。两间小卧室是孩子们的“天地”,上下铺的行军床,每床睡两个人。这里,最让孩子们眼馋的是一台17英寸的彩电,但老板不许看,“看什么看,晚上工作又要打瞌睡。”

未知的收入

辛辛苦苦的孩子们一年到头能挣多少钱,一切由老板说了算。老板从制衣厂拿来货,按厂家为每件出的价,与钉珠的孩子**分成。至于厂家出的这个价是多少?只有老板知道,他说多少就是多少。

工钱年底结算,平时走人,一分钱不给。平时用钱,可向老板支一些,最多一百。老板的理由很充分:平时吃住都免了。

老板自己有个账本,每天每个孩子干活多少,都记着。老板说,这是凭证,年底凭这个发钱。到目前为止,账本上显示,薪水排在第一位的是少萍,也就是1700元左右。

“孩子们年底能拿到钱吗?”对这样的问题,开了多年重庆酸菜鱼店的陈老板嗤之以鼻,“这一带很多工厂都宣称年底会付薪水,到了年底,很多黑心的老板还不是一走了之!”

康乐的秘密

“你们不要乱跑,不然,警察抓童工时会把你们抓走!”这是艺春厂老板吓唬孩子们的话。孩子们当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只上到五年级,欧阳晓娟、晓红两姐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如绵羊般听话,在康乐村老老实实地生活着,广州的繁华,他们还未曾见识过。

经过半年多的了解,记者掌握的雇用童工的工厂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大串,其中,很多工厂根本没有厂名,甚至门牌号都没有。

康乐东约南4家钉珠制衣厂中,至少有30名童工;康乐南四巷七八家工厂至少有30名;德胜围院式管理区内六七家厂约有20名;康乐南新街68号的工厂至少有4名……

大量经这些自广东、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孩子们之手,生产出的西装、婚纱、袜子等成品被运往广州大型批发市场,然后流向全国。

那么康乐村的“三无”作坊到底有多少家?童工到底有多少呢?这里的很多工厂被层层铁栅封锁,外人无法接近,也无人知晓。这就是康乐村的秘密!


(南方日报记者严亮实习生卢政)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14516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