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鲁迅先生主张的“遵命文学”实质上是政治投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鲁迅先生主张的“遵命文学”实质上是政治投机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鲁迅先生主张的“遵命文学”实质上是政治投机 (402 reads)      时间: 2004-12-05 周日, 下午3:43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迅先生主张的“遵命文学”实质上是政治投机

南柯

鲁迅为什么主张“遵命文学”呢?他自己说:“诺贝尔奖赏金,梁启
超不配,我也不配。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的的人,瑞典人最好
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若因为黄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
国人的虚荣心,以为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鲁迅这段落
话不是对诺贝尔文学奖说“不”的,而是看透了自己和中国作家的思想水
平和写作能力都低劣,不仅得诺贝尔奖金“不配”,连作者自由选择主题
思想“也不配”,只能老老实实地写“遵命文学”。如果“以为可与别国
大作家比肩了”,去“自由创作”,“结果将很坏”。
我是一直把鲁迅当偶像崇拜的。读书必读鲁迅,开口必言鲁迅,就像
每个中国人在说话或写文之前必须背一条毛主席语录一样。随着年龄和知
识的增长,我心里产生了一个“谜”:如此高尚伟大的鲁迅,如此没有一
点“媚骨”的鲁迅,曾和陈独秀、胡适一起呐喊过“德先生、赛先生”的
鲁迅,为什么偏偏失去独立人格去主张“遵命文学”呢?难道仅仅是因为
“不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而“不配”自由写作的伟大谦虚么?我又不敢
作非份推测:鲁迅是个心怀鬼胎的政治投机商。我带着这个“谜”去拜访
李衡权先生。
李衡权先生是跟着孙中山从辛亥革命走过来的文化老人,走到文化大
革命中期消失了身影。李老先生听了我提出的问题笑着说:“你能提出这
个问题,说明你还能独立思考。有些人研究鲁迅,钻进圈套一辈子也出不
来,还找不到正确答案。鲁迅的生平和著作明明白白地摆着,用不着多作
考证。只要跳出鲁迅圈套,研究半年就能看清鲁迅,找到谜底。”
我请老先生明示。
李老先生讲出一番话来:
“研究鲁迅,不能仅仅把鲁迅当成一个文学家,更重要的是:鲁迅是
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共产主义战士。
“五?四时期,鲁迅拥护陈独秀、胡适的‘新文化运动’,写了一些有
价值的作品,小有名气。但是,鲁迅比不上陈独秀的创新精神,勇不如人
;比不上胡适的研究学问和梁实秋的写作能力,技不如人;始终是一个跑
龙套的配角。陈独秀与胡适发生了‘主义’与问题的分歧,去当了苏共扶
植的共产国际远东支部——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鲁迅跟在陈独秀的后面
。北伐后,国共分裂,陈独秀向斯大林闹党权独立,被斯大林罢工了总书
记的职。鲁迅没人可跟了,一下子失去了政治方向。正如鲁迅自己所说: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迅彷徨着,寻找政治方向。如果鲁迅是
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真正的文学家,用不着在政治方向上彷徨,写他的暴露
文学就是了。可是,鲁迅要在几种政治势力角斗中寻找政治机遇,就像姜
子牙、诸葛亮那样择主事之,进行一次政治赌博,摆脱‘配角’的地位,
来当主角。鲁迅冷静地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势力,认为:国民党与远在万里
之外的美国友好,与近在咫尺的强大比邻苏联做对头,败绩无疑;陈独秀
与已经下台了的托洛茨基混在一起,主张中国共产党摆脱斯大林控制,放
弃武装斗争,搞二次革命论,肯定没有好下场;唯有毛泽东上井岗山搞‘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才合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国情,合了斯大
林暴力革命论,定会得到斯大林的全力扶植,闹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鲁迅预见说:‘唯有新兴的无产阶级才有将来,却是的的确确的。’鲁
迅的政治方向‘的的确确’了:投靠斯大林和毛泽东;鲁迅的文学主张也
随着‘的的确确’了:以苏联文学为榜样,从高尔基那里‘拿来’了‘遵
命文学’。鲁迅就把笔变成了匕首、投枪,从胡适的‘旧营垒里’杀出来
了,从陈独秀的‘半是营垒里’杀出来了,大杀回马枪,向一切反对和干
扰斯大林、毛泽东帝王伟业的人杀去。鲁迅又在大城市组织‘左联’,做
盟主,与在井岗山的山大王毛泽东遥相呼应,一文一武,珠联璧合:毛泽
东搞暴力武化,鲁迅搞暴力文化;毛泽东有全歼阶级敌人的铁手腕,鲁迅
有‘痛打落水狗’的决斗精神;毛泽东搞军事反围剿,鲁迅搞文化反围剿
……在鲁迅的杂文里,凡是不合自己政治主张的人都当作阶级敌人遭骂挨
打,连鸳鸯蝴蝶派、‘第三种人’、搞‘小摆设’的游闲文人也不放过。
唯有日本人幸免,唯有斯大林独裁政权被称颂为‘人类之希望’,唯有毛
泽东被称颂为‘足踏在地上’的‘中国脊梁骨’。
“当然,枪杆子强硬于笔杆子,只有握枪杆子的毛泽东为握笔杆子的
鲁迅盖棺定论。毛泽东得天下了,鲁迅的政治赌博赢了,鲁迅就成了‘文
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
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是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倘若毛泽东败则为寇了,鲁迅也就赌输了,
不但成不了伟人,反而会成为小丑。”
李老先生说话时,情绪沉稳,声气平缓。我这听话人却似屋顶上掉下
了一根火线,落到头上,触得全身痉挛,心跳怦怦,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
耳朵。
李老先生的话匣打开了,喝了两口开水,继续说:
“其实,‘遵命文学’发明者是高尔基,鲁迅只发明了‘拿来主义’
。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
成为新文艺。’‘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俄国阶级文学的奠基
人是高尔基。高尔基说:‘文学家是阶级的喉舌和耳目。’鲁迅就意译为
:‘无产者就因为是无产阶级,所以要做无产文学。’由此看来,鲁迅是
不能与高尔基‘比肩’的。高尔基有‘遵命文学’的发明专利权,创作出
《母亲》那样的长篇小说;鲁迅只是‘拿来’,拾人牙慧,只有一篇中篇
小说《阿Q正传》。高尔基的文学活动是为本民族、本国政府服务,无愧于
‘俄罗斯民族魂’,‘爱国主义者’称号;而鲁迅的文学活动是为斯大林
和斯大林扶植的毛泽东服务,颠覆当时的民国政权,其罪行远比五七年的
大右派大百倍,定个‘俄奴’、‘卖国贼’、‘汉奸’、‘民族败类’的
罪名,判个死刑,是不过分的。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真窝囊,容忍鲁迅
乱说乱动,还允许在鲁迅的棺木上覆盖‘民族魂’的布条。倘若蒋介石像
毛泽东一样,恐怕鲁迅就不鲁迅了。当然,鲁迅也有高于高尔基的方面。
高尔基有资产阶级的人性,‘有时跟随不上革命的形势’,同情受打击的
富农,对党内残酷斗争感到困惑,有‘变节行为’。鲁迅则是‘站在革命
前沿的猛士’,毫无资产阶级的人性,连阿Q也毫毛不怜悯,至死也‘不宽
恕’对手,具有无产阶级的‘彻底战斗精神’。”
“现在有人说:‘如果鲁迅活到一九五七年肯定是个大右派。’这是
不懂鲁迅的人说的幼稚无知的话。鲁迅可不是刘宾雁、王若望、吴祖光、
胡风、彭子冈(女),更不是罗隆基、章伯钧、储安平、费孝通、谭惕吾
(女)。鲁迅的本性不是引蛇出洞的‘蛇’,而是紧跟毛泽东的打蛇人。
鲁迅的政治嗅觉灵敏得很,回避政治风险的能力强得很,权衡利弊的法术
高得很,绝不会把赢来的巨大名利作赌注,去说一两句有利‘阿Q’的愤满
的右派言论,将自己一生跟党走的伟大英名毁于一旦。”
“剖析了这些,鲁迅的心迹就显露出来了,谜底被猜破了:主张‘遵
命文学’,为文学是假,为个人政治前途是真。你再不会相信鲁迅用来掩
饰自己心迹的许多‘墨写的谎言’,正如你不相信毛泽东用来掩盖自己政
治阴谋的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漂亮话那样。值得悲哀的是:中国现当代
文人的精神支柱——鲁迅精神,没有中国的善根,是靠枪炮监狱维护着的
。你绝莫在研究鲁迅上白花心血和时间,干你应该干的事去。”
李衡权老先生一席话,震撼了我的心灵,震碎了我心中的鲁迅偶像。
后来,我去查看“左联”时代的史料,证实了李衡权先生所说不假。那时
凡是写“遵命文学”的“左联”大作家,为文学、为救国救民是假,为个
人的政治前途而搞政治投机是真。譬如茅盾写《子夜》,不是为了文学,
而是为了“回答托派:中国并没有走向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在帝国主
义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茅盾话)。一些在梁实秋、徐志摩那
边出不了名的作家,都来投靠“左联”,跟着鲁迅学写“遵命文学”,后
来名利双收。一些有英雄理想主义的青年学生,在国统区“大米白面反饥
饿”,不够刺激,就跑到解放区去“小米窝头扭秧歌”,学保尔?柯察金,
既当革命英雄,又成了革命作家。当然,在延安冤死的人也不少。到了毛
泽东《文艺讲话》出来,“命”更明确了,“遵”者只需图解《讲话》就
行了。到了毛泽东坐龙庭了,大陆作家都“左翼”了,不用像鲁迅那样遥
相遵命了,而是跪在殿前,耳提面命,唯命是从。姚雪垠先生受毛泽东支
持写了《李自成》,曹禺先生遵周恩来遗嘱写了《王昭君》。其它人更不
必说了,争相去附共产党那张“皮”。由于“毛”多,难免为所附的地位
发生磨擦,互残互杀,但都是“窝里斗”,无甚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中国
文坛那种“万马齐喑”的景观,曾使有人激愤地说:“中国现当代文坛上
没有小说家,只有文化政客。”这话人偏激了。写“遵命文学”的人也是
作家,并且有些人语言和艺术功底很深厚。当然他们也都是文化政客。只
有王实味、白桦、刘宾雁等辈,不愿做文化政客,想保持独立人格,为文
学写些东西,却被杀、被监、被逐。
在鲁迅死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国文坛没有出现过“遵命文学”的
“最伟大的和最英勇的旗手”。尽管郭沫若、茅盾、周扬、巴金等人位高
权重,名满天下,但在文艺理论上无所建树,只知道抬出鲁迅这尊石福神
来恫吓青年人,搬出鲁迅这座雷锋塔来压迫“白娘子”。郭沫若当了院长
后,做“洗脑”英雄去了,把自己最辉煌时期骂了个狗血淋头。茅盾先生
则一心一意去数稿费,搞“茅盾文学奖”去了,相信没有人能超过《子夜
》的水平。所以,能接鲁迅的班来扛“遵命文学”大旗的“最伟大和最英
勇的旗手”,非江青属了。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647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