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韦小宝胡言乱语的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韦小宝胡言乱语的问题   
云儿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关于韦小宝胡言乱语的问题 (886 reads)      时间: 2004-12-04 周六, 上午10: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句话说出来,虽说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普通人的看法都比较接近,有很多的共通之处。但一些特别的有心人,有时候就会找出别开生面的特别阐释来,那真是普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关于这一点,金庸小说《鹿鼎记》,有许多很好玩的例子。我觉得最好玩的是葛尔丹闯少林要求比武一段:

葛尔丹双眉一挺,大声道:“如此说来,少林寺乃是浪得虚名。寺中僧侣的
武功狗屁不如,一钱不值。”晦聪微笑道:“人生在世,本是虚妄,本就狗
屁不如,一钱不值。五蕴皆空,色身已是空的,名声更是身外之物,殿下说
敝寺浪得虚名,那也说得是。”

葛尔丹没料得这老和尚竟没半分火气,不禁一怔,站起身来,哈哈大笑,指
着韦小宝道:“小和尚,你也是狗屁不如,一钱不值之人么?”

韦小宝嘻嘻一笑,说道:“大王子当然是胜过小和尚了。小和尚确是狗屁不
如,一钱不值。大王子却是有如狗屁,值得一钱,这叫做胜了一筹。”站着
的众人之中,登时有几人笑了出来。葛尔丹大怒,忍不住便要离座动武,随
即心想:“这小和尚在少林寺中辈份甚高,只怕真有些古怪,也未可知。”
呼呼喘气,将满腔怒火强行按捺。

韦小宝道:“殿下不必动怒,须知世上最臭的不是狗屁,而是人言。有些人
说出话来,臭气冲天,好比……好比……嘿嘿,那也不用多说了。至于一钱
不值,还不是最贱,最贱的乃是欠了人家几千万、几百万两银子,抵赖不还。
殿下有有否亏欠,自己心里有数。”葛尔丹张口愕然,一时不知如何对答。

晦聪方丈说道:“师弟之言,禅机渊深,佩服,佩服。世事因果报应,有因
必有果。做了恶事,必有恶果。一钱不值,也不过无善无恶,比之欠下无数
孽债,却又好得多了。”禅宗高僧,无时无刻不在探求禅理,韦小宝这几句
话,本来只是讥刺葛尔丹的寻常言语,可是听在晦聪方丈耳里,只觉其中深
藏机锋。

澄观听方丈这么一解,登时也明白了,不由得欢喜赞叹:“晦明师叔年少有
德,妙悟至理。老衲跟着他老人家学了几个月,近来参禅,脑筋似乎已开通
了不少。”

一个小和尚胡言乱语,两个老和尚随声附和,倒似是和葛尔丹有意的过不去。

这个地方,禅学精深的晦聪方丈,武功绝顶的澄观禅师,可谓有心人了。哪怕市井无赖小儿的胡言乱语,都可以从中妙悟至理,层次之高,非我等常人所能及。最有趣的是澄观禅师。韦小宝在禅房调戏美女阿珂,叩头耍赖,诅咒发誓,听在澄观耳中,都是了不起的佛音妙乐:

澄观一直站在禅房门口等候。他内力深厚,韦小宝和那女郎的对答,虽微细
语,亦无不入耳,只觉这位师叔“劝说”女施主的言语,委实高深莫测,什
么老公、老婆、孙子、爷爷,似乎均与武功无关,小师叔的机锋妙语也深奥,
自己佛法修为不够,未能领会。后来听得小师叔跪下磕头,自击面颊,不由
得更是感佩。禅宗传法,弟子倘若不明师尊所传的微言妙义,师父往往一棒
打去,大喝一声。以棒打人传法,始于唐朝德山禅师,以大喝促人醒悟者,
始于唐代道一禅师。“当头棒喝”的成语,由此而来。澄观心想当年高僧以
棒打人而点化,小师叔以掌击而点化这位女施主,舍已为人,慈悲心肠更胜
前人……

看起来,澄观和晦聪,都是至诚君子;他们因韦小宝胡言乱语而欢喜感叹,发自内心,真个是没有半分勉强。对他们的别开生面的理解,我觉得应当尊重。

但是尊重之余,我还是要说一句老实话:韦小宝所言,市井小儿斗气抠人之语也;韦小宝之于阿珂,存心不良也。假如澄观、晦聪两位老兄因此指责我“猜动机”,“有诛心之嫌”,我只好笑笑,由它去。

金庸真是看透人情。他笔下的晦聪澄观们,今天仍然时有所见。一些朋友之于鲁迅,我觉得颇有点晦聪澄观之于韦小宝的味道。

快70年前,有人在《申报》上发表一篇短文,里面有一句,“当圆圆的西瓜,被瓜分的时候,我便想到和将来世界殖民地的再分割不是一样吗?”这本是酸文人东拉西扯的无病呻吟,属于偶尔生起的一点个人感慨,文句中并不蕴含要别人都如此联想的意思,更与所谓的“设定抗敌战略”没半点干系。

这位酸文人运气不好,正赶上文坛领袖鲁迅先生脾气不顺的时候。那些天,鲁迅先生因为夫人许广平不给他开电灯,很是不愤,“见人即加以攻击”。等到翻报纸看见这酸文人的文章,就故意跟他作对,先捏造名目,造出一些原作者文字中没有的意思,说他是“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然后就生出无数的联想,说什么战士吃西瓜时才不会遵循“应该怎样想的上海设定的战略”呢,只知道西瓜好吃,不会“整天哭丧着脸去吃喝”。

一些朋友把鲁迅当圣人,说这些话深刻地揭示了若干了不起的微言大义。对此我感觉也是应当尊重的。

但是我还是要冒着飞来“诛心”大帽的风险,老老实实地说一句,我觉得那不过是酸文人冒酸气的斗嘴呕气而已,跟韦小宝与葛尔丹的斗嘴呕气并无二致。自然鲁迅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这就跟韦小宝那段“最臭的不是狗屁”也不是没有道理一样,有心人都可从中提炼出高深的人生哲理来,呵呵。

原载于 2003-8-4《罕见奇谈》,有修改


附录一:鲁迅原文

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加以攻击;到得自己能走动
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期中,全是精华的刊物已经出
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容妙法”,“古木发光”,或者
“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昂慷慨的文章。……把清朝的宫廷
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
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
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
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
在肚子里咕咚的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
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的把这西瓜吃下,成
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
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如吃西瓜,是否大抵有一面
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大概只觉得口渴,要吃,味道
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过西瓜,精神一振,战斗起来就
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的确有关系,但和应该怎样想的上
海设定的战略,却是不相干。这样整天哭丧着脸去吃喝,不多久,胃口就倒
了,还抗什么敌。


附录二:鲁迅上文中提到的
1936年8月12日《申报·春秋》之《点滴》专栏全文

酸梅汤宛如个争面子的人们,表面上衣冠楚楚,其实内中百孔千疮,
那种又酸又甜的滋味,绝如以酸梅汤出名的故都北平呢。

当圆圆的西瓜,被瓜分的时候,我便想到和将来世界殖民地的再分割
不是一样吗?

扇子被人们一扇一扇的风度,绝如一个夏天里的恩主,但一到凉天,
便要下野了呢。

冰琪琳,荷兰水,刨冰,宛如一个时代的英雄,失了势便无人提起了
的!桃子,好象是个燕肥环瘦的女人,风度翩翩。荷叶荷花,在夏天
里,婷婷玉立的在水中央,一望过去,如服一贴清凉散,宛如个雅人
墨客潇洒自然,使人见了之后,俗虑全消!

(姚明然)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98361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