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梁实秋、芦笛式归纳推理之引人莞尔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梁实秋、芦笛式归纳推理之引人莞尔
天天天天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梁实秋、芦笛式归纳推理之引人莞尔
(320 reads)
时间:
2004-11-22 周一, 上午4:3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梁实秋的原话是∶「物质的状态是变动的,人生的态度是歧异的;但人性的质素是普遍的,文学的品味是固定的。所以伟大的文学作品能禁得起时代和地域的试验。《依里亚德》在今天尚有人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现在还有人演,因为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的作品之基础。」
***(天天评,下同) 这里,梁实秋用的实际上是归纳推理。用《依里亚德》一个例子,推论出“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的作品之基础。” ***
鲁迅的原话是∶「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
*** 这里,鲁迅用的是诡辩的棍子来打梁实秋。他没那个兴趣和功夫去例证 ***
芦笛:[...和鲁爷那些“深刻教导”不同,本文的“深刻”,在于它揭示了国人普遍的智力贫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艺术家我比不赢鲁爷,作为“思想家”我可是胜他多多:]
*** 芦笛用的还是归纳推理。然而,鲁迅作为思想家,本来并不是芦笛所归纳的那几篇杂文所能抵消的。***
*** 英雄所见略同呀!作为写作家我比不赢芦笛;作为思想家,我可胜芦笛多多。***
*** 归纳推理的例证若不够充分,则结论可能令人忍俊不止。***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哈哈,那些至多算得上是写自己的感受而已,哪里能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呢?
--
叶酸酸
- (0 Byte) 2004-11-22 周一, 上午5:05
(9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2482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