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郴江幸自绕郴州,为谁流下潇湘去?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郴江幸自绕郴州,为谁流下潇湘去?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标题:
郴江幸自绕郴州,为谁流下潇湘去?
(818 reads)
时间:
2004-5-15 周六, 上午7:03
作者:
芦笛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郴江幸自绕郴州,为谁流下潇湘去?
芦笛
上次我自称诗盲评枭诗,老枭说我是假谦虚,真的也罢,假的也罢,在老枭这21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面前,谁敢不谦虚?你若不自称诗盲,就不要评论他的诗,因为他贴出来是让人无耻吹捧的,不是让人批评的。倘若你不胡夸死捧,他就要说你不懂是外行。
因为我知道他这毛病,特地抓了个诗盲帽子自行戴上。果然,前两天我才说他现在写的诗没法看,他立刻就忘记了先前指责我假谦虚的话,改而说“芦爷不懂诗”了。其实那话得解读为“芦爷不懂拍马屁”才是。真没想到逃出国来还有人逼你拍马屁,当真是马屁之邦阿,连国产诗人(简称“国师”)都精通伟大领袖那套。
好在“不懂诗”并不是什么奇耻大辱,似乎也不是被王司令划阶级敌人的标准之一(请教司令,您的标准是什么牙?)更不影响我谋生,所以老芦便认了也无妨。
其实这话我早说过多次了,我确实不懂诗,到现在也不明白李白那儿语式的<静夜思>妙处何在,也不懂同样浅薄鄙俗的<赠汪伦>有何魅力。几年前我就请教过枭爷,可他老人家除了背诵一通我早就读过的P 话,似乎根本也就没说出个名堂来。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坚定地认为后人对这些儿歌的吹捧,完全是一种皇帝的新衣式心理:因为所有的人都啧啧赞叹,自己不跟着吹,势必要成丢人现眼的诗盲。
今天白天没事的时候,突然想起秦观的词来,秦观的词写得纤巧之极,大概用鬼话来说属于miniature吧。 老芦虽然天生气质忧郁,但据认识我的女性的一致评价,我这位同志的男子汉气还是很足的(请诸位淑女再投我一票,谢谢!),所以喜欢东坡和稼轩的豪放,不喜欢少游美若好女,当然有的佳句令人绝对无法忘记,例如“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另本作“寒鸦数点”,我觉得没有“万点”入画)就是这样,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算最喜欢。
却说少游有这么两句词,就是本文题目引用的那两句,特别邀东坡的欢心。据说他曾特地把这诗句写在扇面上,反复吟哦,还说什么:“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老芦不懂古文,猜测那意思大概是:“少游盖了(北京土话),哪怕来一万人也顶不上”,那万人当然不是指引车卖浆的文盲如我辈,而是指老枭这样的国师,可见评价之高。
老芦毕竟是诗盲。这两句诗(其实是词,不过说“这两句词”似乎不那么顺嘴)从年青时就读过,一直吟哦到今天,仍然没品出味来。在我这粗人看来,用现代口语无非是:“郴江啊,你就绕着郴州作护城河算了,到底是为谁流下湖南去呢?”这诗到底妙在何处,为何哀婉之极,实在是超出了我的美学鉴赏能力和intellectual的理解力。
因为老枭是国师,所以今天想起这俩句子来,便信手打出这帖子,以请枭爷点化愚顽,庶几教会咱们如何欣赏诗歌则个,则不唯老芦受益,且全网同幸,谢谢!
作者:
芦笛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一点更正
--
老杜
- (23 Byte) 2004-10-27 周三, 下午8:51
(152 reads)
芦爷,寒鸦万点,黑压压一片,诗意全无矣。少游此词,早被炒糊了,我懒得凑热闹矣。
--
东海一枭
- (0 Byte) 2004-5-17 周一, 上午11:49
(14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28538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