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老毛指使林育英冒充共产国际代表-等诈骗史被汪幸福揭穿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老毛指使林育英冒充共产国际代表-等诈骗史被汪幸福揭穿
天天天天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老毛指使林育英冒充共产国际代表-等诈骗史被汪幸福揭穿
(424 reads)
时间:
2004-10-17 周日, 上午8:4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主席亲自交重任
汪幸福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与林育英作了一次长谈。
毛泽东问林育英:“你现在回来了,有什么打算?”
林育英知道,这是毛泽东找他征求意见,以便安排他的工作。他对毛泽东说:“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及《八一宣言》我已传达了,我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也已畅通,我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现在,请求中央分配我的工作。我是共产党员,中央决定我做什么工作,我都乐意干。”
***********
(天天天天提示:林育英对毛泽东说:... 我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现在,请求中央分配我的工作。)
***********
毛泽东点了点头,又用商量的口气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目前,中央有两件大事需要你来做,你看怎么样?”
“哪两件大事?”
“一是党的白区工作没有负责人,而这项工作在当前又特别重要,你能否将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的书记担当起来?”
林育英马上说:“如果中央认为我适合负责这项工作,我服从组织决定。”
毛泽东又说,“第二件事是中央和红军领导人的团结问题也急于要你来帮助解决。你是共产国际派回来的,目前只有你做这项工作最合适。”
“那……”
毛泽东见林育英答得不爽快,接着详细解释说:“我们在长征途中的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6月28日,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定》。这个决定指出:今后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歼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根据红军总部制定的《夏洮战役计划》,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和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总指挥随右路军行动。8月21日,右路军开始北上过大草地。经过6天6夜的极其艰难的行军,右路军才走出草地。正当右路军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时,张国焘却节外生枝,提出种种借口,不同意部队北上。9月9日,他又下令部队南下,并妄图危害党中央。幸亏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发现张国焘的阴谋后,马上报告了我,我和张闻天、周恩来、博古连夜带领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才避免了红军部队的流血冲突。9月10日,我们又去电催他北上,他拒不执行中央的指示。随后,他又给林彪、聂荣臻、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发电,煽动他们与中央对抗,要所有的红军往他那条死路上去。9月14日,中央给张国焘发去急电,指出他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没有出路,令他尽快率部队北上,他仍执迷不悟。特别严重的是,10月5日,张国焘不顾朱德、徐向前等人的反对,公然在卓木碉另立中央,自任主席,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破坏革命的道路。12月5日,他又狂妄地给中央来电,宣称他已用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总司令部对外发表文件,并要中央改称北方局、陕北政府和北路军。目前,左路军有七八万人,指战员的处境十分危险,要尽快设法将他们拉回来。你现在回来了,可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配合我们做工作,力争左路军早日回来。”
林育英听了毛泽东的叙述,马上说:“我如能起作用那当然好,就怕工作做不好。”
“也许能起作用,”毛泽东又说,“目前,张国焘与我和闻天、恩来的关系很僵,我们发电去,他听不进去,朱德、徐向前等同志在那里很为难,也很吃力。张国焘比较相信共产国际,正好你又是共产国际派回来的,你如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工作,他有可能要听。”
*********
(天天天天注:很明显,林育英虽然是从共产国际回来,但其身份并非钦差大臣---共产国际代表。而老毛要求林育英冒充。)
*********
林育英仔细一想,感到毛泽东交给的这个任务很重,责任也很大。为了党和革命事业,自己应尽力帮助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多做工作,以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他对毛泽东说:“这样吧,我尽力配合你和中央做工作。”
毛泽东点头笑了。
当时,中央办公厅安排林育英住在张闻天、刘英夫妇的隔壁。张闻天也几次找林育英谈话,希望他全力配合中央做好争取张国焘的工作。
1936年1月16日,林育英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的意见,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给张国焘发去了一份电报。电文中说他奉共产国际委派,回国解决一、四方面军发生的分歧,并带有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问题的意见和密码,可与国际直接通电。
************
(哈哈!林育英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的意见,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给张国焘发去了一份电报。)
************
林育英在电报中还说:中共中央已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中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张国焘很快收到了林育英的电报。
张国焘虽然对林育英的电报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却仍然不愿带领部队北上。因为,他已另称“中央”,如果北上,则被他称为“北方局”的又要领导他这个“中央”。
中央不见他回电,又给他发了电报,责令他立即取消伪中央,并尽快带领部队北上。
1月17日,中央举行了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讨论行动方针和组织分工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与计划的报告,会议还决定彭德怀、林育英到中央政治局工作。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林育英、何凯丰随红军主力行动。
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林育英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专门讨论张国焘分裂党、危害红军的问题。与会的所有领导对张国焘的行为极为愤慨,纷纷发言谴责张国焘。会上,还一致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决定中说:
张国焘同志自同党中央决裂后,最近在红四方面军中公开地成立了他自己的“党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与“团中央”,张国焘这种成立第二党的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党中央除去电命令张国焘同志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党内公布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决定。
为配合中共中央作出的这个决定,毛泽东、张闻天又建议林育英给张国焘、朱德发去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路线,张国焘处可成立西南局》的电报,电文如下:
**********
(看!毛泽东、张闻天这两个家伙的无耻嘴脸。---- 显然,这个共产国际的意见是自编的)
**********
国焘、朱德二同志:
甲、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的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
乙、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
林育英
24日
张国焘看到这封电报,心里颇不是滋味。
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的电报肯定了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张国焘的主张和做法是错误的。从心里讲,张国焘很难接受林育英的这个电报,只是由于林育英的电报中说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他才不得不考虑林育英的意见。他再一意孤行,带部队南下,就要背“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
与此同时,在朱德等人的斗争下,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受阻。
对林育英发给张国焘的这封电报,过了数十年后,张国焘在他的《我的回忆》一书中,作了完全颠倒的说法。
过了几天,张国焘连续给林育英发了3封电报。在这几封电报中,张国焘的气焰再没有先前那么嚣张了。
这一时期,林育英单独或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联名给张国焘等人发了数封电报,要求他们取消伪中央,尽快率部队北上。只有北上,部队才有生路。
经过毛泽东、林育英以及朱德、刘伯承等人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取消了“中央”,并同意北上。
1936年8月3日,林育英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又联名给朱德、张国焘发电,欢迎他们前来会师。并说,为“注重目前团结,过去的争论一概不谈”。电文中还说,林育英将亲自到前方去接他们。
9月27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毛泽东、林育英、张闻天,表示尊重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指示、意见,部队马上前来与一方面军会合,先头部队8日到达界石铺,决不再改变。
随后,四方面军按计划日夜行军北上,并按期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毛泽东交给林育英的这一任务,林育英完成得很好,很出色。事后,毛泽东高兴地对林育英说:“你这位共产国际代表没有白当,你为党和人民立了一大功。”
对林育英争取张国焘北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除有党史记载和有关老同志在回忆录中作了记述外,张国焘所著的《我的回忆》中,也提及不少,只是内容作了不少歪曲,如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哥,他说成是林彪的叔父。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还说,他对林育英“极为看重”。在这本回忆录中,有很多内容是颠倒错乱,胡说八道,但对林育英争取他回陕北所起的作用,却说得大体差不多。
为了做好红四方面军的工作,1936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林育英去接红四方面军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说,林育英此次去红四方面军,主要在政治方面完成统一团结,将红四方面军的政治、军事、文化水平提高一步。对张国焘过去错误的性质与程度问题,原则上不讲,但如果谈到,应该指出这一错误是严重的政治上组织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应该指出,这是个别的,是机会主义性质的,但不是整个路线错误。因为,就其整个历史来讲,还只是某个时期个别的错误,如果张国焘以后不再犯这样严重的错误,将来不一定提这一错误。
与会人员都赞成毛泽东的这一意见。会后,毛泽东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告诉了林育英,希望林育英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马上到红四方面军去。
10月19日,林育英从保安启程,代表中共中央赶往宁夏同心县城迎接二、四方面军。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于11月3日抵达同心县城,林育英会见了部分二、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后,得知朱德、张国焘还在关桥堡镇,又往前行30公里,在关桥堡镇见到了朱德、张国焘等四方面军的领导人。
10月30日,毛泽东又发电给林育英,叫他与朱德、张国焘略谈后,即去二方面军,提高其士气,然后再回头到朱德、张国焘处,如张国焘的态度不对时,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诚意相处,避免硬化。林育英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脑中立即考虑了一个与张国焘打交道的方案。
在关桥堡,林育英与张国焘单独作了长谈,并向他做了许多说明、解释工作,使张国焘消除了一些疑虑。
随后,林育英在红四方面军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报告,他首先代表中央欢迎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回到陕北,然后着重宣传了中共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意义。林育英的报告,受到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欢迎。
1936年12月16日,朱德、张国焘回到了保安。为显示中央对张国焘的欢迎,林育英向毛泽东建议在红军大学举行一个欢迎朱德、张国焘回到陕北的联欢晚会。毛泽东同意了这一意见,当即指示红大校长林彪组织500人的队伍到路边去欢迎,并搭建一个土台子,以供他和张国焘作演讲时用。
联欢会之后,林育英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代表中央找张国焘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将功补过,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
张国焘见林育英又找他,心里很不自在。他结结巴巴地说:“林育英同志……”
林育英看出了他的心思,连忙接上去说:“张政委,你这几天辛苦了!”
此时,张国焘别的没有考虑,最担心的是中央是否给予他处分,今后怎样对待他。他试探性地问:“洛甫(即张闻天)、润之(即毛泽东)、恩来他们近日开什么会没有?”
“开了会。”
“哦……”
林育英见他心里有些紧张、害怕,对他说:“国焘同志,我今天特地到这里来,主要是受党中央之托来与你谈谈心。”
“嗯……”张国焘不自然地点了一下头。
“你有什么新想法,也可与我谈谈。”
“育英同志,”张国焘做出一副很诚恳的样子说,“我对你说句心里话,我对你这个‘共产国际代表’是很信任、很尊重的。要不,我恐怕回不来,甚至两路红军还有打起来的可能。我回来后,别的想法没有,就是我今后还要工作,还要做人,望你向党中央反映一下我的要求,希望同志们今后不要歧视我,不对我的夫人杨子烈及孩子们另眼相看……”
*****************
(张国焘被假的共产国际代表击垮了!---- 关键原因在于,中共到1943年之前,组织上隶属共产国际。所以,即使张国焘有心对抗国际,张国焘的部下们如陈昌镐徐向前等人,也要跟国际走。会师之后,张国焘即失去了兵权。陈昌镐徐向前等人带着红四方面军完全听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
*****************
林育英见他对自己的错误没有认识,光想自己的问题,对他说:“你这次回来,中央是欢迎的,但有两点你必须做到,第一,真心实意地服从中央的领导,这个服从,不是口头上服从,而是心里要服从;第二,对自己在长征途中的错误要有正确的认识,最好是向中央写个书面检讨材料,以取得同志们的谅解。如果你这样做了,我想,中央对你的问题会有个实事求是的决定,同志们对你和你的家属也不会歧视,更不会另眼相看。”
“你估计中央对我的问题会有什么结论?”
“这就要看你的态度了。”
“我……”张国焘心里很紧张。
“国焘同志,”林育英耐心地对他说,“红军在长征途中出现的分歧,在全党、全军造成的影响是很不好的,损失也不小。希望你对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一下,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你应负什么责任。至于其他的问题,如中央给你的问题作什么结论,给你分配什么工作,暂时不要去想它。如果你把问题说清了,对自己的错误又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相信党中央会公正合理地研究处理这个问题的。”
张国焘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林育英又多次找张国焘谈话、做工作。
对于林育英在争取张国焘北上直至回到陕北的工作,老革命家王鹤寿等人1982年3月10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纪念林育英的文章《忠心为国,虽死犹荣》中,曾有大段的叙述。
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理论家、史学家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也有详细的记载。
********************************
受命援救西路军
汪幸福
1936年10月下旬,原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2万余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为西路军。
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四个多月,歼敌2万余人。由于这次西渡黄河作战系战略上的失误,战术上起不到大的作用,加上环境生疏,准备不足,没有后方
,补给困难,西路军陷入了困境。
西路军进入祁连山地区后,曾连续给中央发电,请求中央派部队援救。
为救西路军,2月24日,毛泽东给在西安的周恩来发电,告知听说围剿西路军的马步芳很爱钱,请他考虑是否送一笔钱给马步芳,要求马容许西路军回到黄河以东。周恩来接电后,与国民党的代表张冲等人作过多次交涉,没有起作用。
1937年2月26日,根据西路军的要求,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组织援西军问题的指示,并决定抽调第四、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军及一个骑兵团组成援西军。2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任援西军司令员、林育英任政委。
西路军组成后,毛泽东特地将林育英请到窑洞里问:“中央决定你和刘伯承组建援西军,你有什么意见?”
在毛泽东找林育英谈话之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已决定林育英任中共中央工农部部长,张闻天已将中央的决定告诉了林育英,他思想上已有所准备。现在毛泽东又说要他任援西军政委,他没有讲任何价钱,马上回答说:“中央的决定我服从,只是……”
“只是什么,说完嘛。”
“我怕完不成这个任务。”
“怎么完不成呢?”
“我过去长期做党务工作,没有打过仗。这次一下子去带万余人的部队,恐难胜任。”
毛泽东见林育英有顾虑,对他说:“我听洛甫、林彪他们讲,你是个很聪明的人,相信你会完成任务的。”
谈了一阵,毛泽东又问林育英:“你还有其他想法没有?”
“没有。”
“信心足不足?”
“有信心。”
“那好,”毛泽东又接着说:“不过,这个任务很艰巨。长征途中,许多干部战士在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的危害下,曾三过草地,吃苦甚多,又牺牲了不少人,干部战士有怨气,还有一些人受张国焘的错误思想影响较大,因而,援西军的政治思想工作任务很重,没有一个得力的人去不行。所以,中央决定派你去。军事上,伯承同志很强。这样,援西军的文武两将都是硬角色。”
“伯承同志很强,我向他学……”
未等林育英说完,毛泽东大笑起来:“你也很行啊!你是湖北人,湖北不是有‘惟楚有才’的说法吗?你也是楚才嘛!”
“主席过奖了!”
又谈了一阵,毛泽东对林育英说:“西路军危急,时间紧迫。你赶快与伯承同志商量一下,先把陕北的部队带出去,再在甘肃镇原县将部队全部集中起来,然后相机援助和接应西路军。”
“我马上就出发。”
林育英出窑洞时,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祝你们旗开得胜!”
林育英点了一下头,然后向毛泽东挥手告别。
第二天,林育英与妻子涂俊民、堂弟林彪告别,然后与刘伯承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征途。
*************************
(西路军失败的责任算到了张国焘(早已失势,已不能参与军事决策,根本不应该负责)的头上------ 实际上责任应该老毛头的中央军委负。然而....)
*************************
.......
由于干部、战士对援西任务、目的不明确,林育英到部队时,一些干部、战士纷纷向他和刘伯承提问:为什么刚回陕北,又要去甘肃?当初,为什么要调西路军过黄河?有些同志听说这次援西路程有3000多里,而且又要过沙漠,有畏难情绪,还有的找种种借口,不愿去“援西”。
部队在镇原住了一段时间后,干部、战士们一想到2万多人的军队失败了,纷纷要求中央追查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和责任。大家七说八说,最后又说到张国焘的头上,认为西路军的最后失败,是张国焘的分裂逃跑路线造成的,中央应追究张国焘的责任。
很显然,援西军的部分官兵的思想又出现了混乱。
恰在这时,任弼时受中央委派,到援西军传达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他在传达中央决定时,号召援西军的指战员在反对张国焘的斗争中,要明辨大是大非,不要为一些小问题老纠缠不放,要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
(注意!西路军刚完全失败。老毛头就派亲信来传达精神斗争张国焘了。---- 认为西路军的最后失败,是张国焘的分裂逃跑路线造成的,中央应追究张国焘的责任。----- 这与后来的皖南事变异曲同工。老毛头找替罪羊的本事真大!)
******************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援西军随即展开了批判张国焘错误的斗争。
这场批判一开始,援西军的部分干部思想上就出现了偏差。有的认为,西路军失败的责任在中共中央,还有的人在批判张国焘的错误时,将红四方面军与张国焘混在一起,似乎整个四方面军中没有好人。许多连队、机关开会讨论时,不同意见的人常发生争论,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
林育英很快发觉了这些错误的倾向。
为了统一全军的认识,把批判张国焘的错误引入正轨,他深入各军、师、团,一次又一次地向干部、战士作报告,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对基层官兵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张国焘错误的严重性,提高广大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并按照中共中央规定的政策界限,将张国焘与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严格区别开来。他说:
红四方面军是好的,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对党是忠诚的,有的同志跟着张国焘犯错误,是因为张国焘是中央派来的,对他不了解。所以,过去的错误应由张国焘负责,广大干部、战士是没有责任的。决不能因为张国焘的错误,就抹杀红四方面军的功绩。
我们批判张国焘的错误,目的是使广大干部战士深刻认识张国焘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危害性,并从他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我们党和军队今后再不出现类似的错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林育英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使援西军的干部战士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还肃清了张国焘错误路线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影响,官兵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
********************
主席亲自抬灵柩
汪幸福
1942年3月8日,延安细雨纷纷。
上午4点至9点,延安各界人士万余人向林育英的遗体告别。这一天,毛泽东亲自为林育英题了挽联:
忠心为国
虽死犹荣
朱德、叶剑英、陈云、李维汉及林彪等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3月9日,中央决定公祭林育英。
公祭之前,毛泽东对朱德、任弼时等人说:“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对革命的贡献很大,他的去世,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同志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为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我提议,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抬到桃花岭。”
朱德、任弼时都表示赞同。
上午9点,林育英的公祭仪式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门前的广场上举行,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仪式。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祭,李克农读祭文。中央领导号召大家学习林育英对组织忠诚、英勇不屈、吃苦耐劳、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正派的好品德、好精神。
祭礼结束,万余人参加出殡。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杨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岭上,又亲自为他下葬。这是毛泽东一生惟一的一次给人抬棺、下葬。之后,毛泽东还亲自为林育英题写了“张浩同志之墓”的墓碑。
据笔者所知,从延安到北京,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中,只有林育英享受了这一殊荣。
安葬林育英的这一天,《新华日报》还发表了《悼张浩同志》的社论,对林育英一生的贡献和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
……张浩(即林育英)同志是职工运动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战斗的一生。……他在艰苦奋斗的一生中,学习和掌握了革命理论,领导了职工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优秀的战士……
*******************
(尾声:然而,老毛头后来变成了“红太阳”。“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最优秀的战士---张浩(即林育英)同志”的光辉事迹和最大贡献被隐瞒了。老毛头统治的几十年间,张浩的名字几乎从党史、中学历史消失!)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些洋奴也可怜.八万多人,林某一纸电报就把他们全送去西北喂了马.
--
赛昆
- (0 Byte) 2004-10-17 周日, 上午11:48
(82 reads)
三个骗子的结局很不一样。
--
天天天天
- (57 Byte) 2004-10-17 周日, 上午9:41
(122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546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