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政治家崇拜”其实是权力崇拜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政治家崇拜”其实是权力崇拜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政治家崇拜”其实是权力崇拜 (814 reads)      时间: 2004-9-27 周一, 上午12:12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政治家崇拜”其实是权力崇拜


芦笛


前见思云写了篇《政治家与政论家》,也没时间打开看,只是根据跟帖的标题和思云的一贯思想,猜测那是歌颂政治家的铁腕,诋毁政论家的“书生气”的,或许还要认为国事糟就糟在书生论政之上罢。

这当然只是猜测,不知是否对头(川话),不过这种想法在国人中似乎很普遍。所以,不管这是不是思云那文章的意思,我这里就借题发挥,说说早就积蓄在心的感想吧。

崇拜政治家、特别是成功了的政治家,似乎是国人的一个通病。哪怕是失败者,只要他们曾经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事,那也值得崇拜。项羽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哪怕再过一千年,他老人家大概也会是《史记》中最popular 的悲剧英雄,如果那时的人还会看文言文的话。

这种崇拜甚至到了不讲道理的程度。例如三年前我和思云在此坛打擂,他愣要出来歌颂十月革命,说什么“成功是金,失败也是金”,我于是请教他,十月革命究竟给苏联人民和其他被连累的国家的人民带来了什么具体的好处。那问题他到现在也没答出来。

无独有偶,不久前我在此坛骂孙国父乃国贼,思云又出来捍卫,说不同意骂他国贼。我便请他说说,孙国贼究竟为中国人民做过什么好事,哪怕是一桩也成。他答不上来,情急之下竟然使用我党的“人海战术”,说既然大多数人民认为孙是英雄而非国贼,当然真理也就是如此。

如此答话,只暴露了许多国人似乎根本无法掌握西方民主自由的要义。奉行集体主义的东方人来看奉行个人本体主义的西方民主,唯一能认同的大概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条,由此发展出毛共的“人民民主”亦即“暴民民主”,其特点就是赋予多数以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权威,包括裁决学术争论的是非、剥夺少数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财产等等。看来如果咱们按思云的模式去改造中国,还得在中科院、社科院设立“学术法庭”,以陪审团解决学术争论,决定某种学说的命运。

这当然是题外话了,还是来说政治家和政论家吧。

什么是政治家?那就是一小撮权势欲非常强烈的异类生物。这些人不但有强烈的使命感,而且还以人民领袖甚至“救星”自命,一般都认定“自己不出,如苍生何”,但又缺乏具体工作的才能,于是便投向政治,用项羽的话来说,便是不做“一人敌”,要作“万人敌”,既然自己没本事,乾脆去作有本事的人的领导。

只要是搞政治,其成功者的筛选标准就那么两条:第一,心狠手辣。第二,诡计多端。谁要是温情脉脉或是善良忠厚,立刻就会被淘汰。因此,但凡出类拔萃的政治家,绝对是野心家和阴谋家,前一个素质决定了他不断搏击向上,后一个素质决定了他能智胜竞争者。两条加在一起,他才能露出头角来。

这一点其实是我在文革中的感悟。那时我发现毛对旧部非常狠心。例如敬爱的叛徒内奸工贼刘主席吧,我看过他在七大的报告《论党》,知道他乃是第一个出来大树特毛主席权威的好汉。正因为他帮助伟大领袖击败了“国际派”,毛过去一直对他青眼有加,夸奖备至,甚至说什么“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但等到毛怀疑他构成了威胁,立刻便发动突然袭击,把他搞下来。那种决绝无情,端的让人心寒。

于是便想起了《史记》中的刘邦在逃避追兵时,嫌跑得不够快,把亲生子女踢下车去的事,当下便悟出:政治家决不能有普通人的情感,因为那在政治斗争中是一个可能被竞争对手抓住利用的弱点。刘邦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缺乏这种正常人的感情。鸿沟对阵时,项羽抓住了他的老父和结发妻子,绑起来要烹。面对这种讹诈,他居然有那本事嘻皮笑脸地请求项羽把两人烹了,熟了之后分他一杯羹!如果他有正常人的感情,此时不说是乖乖屈服,起码也要方寸大乱,那还不得任老项宰割?

反过来,正是项羽心中残存着人类感情,他才最后败给了刘邦。谁都看过《鸿门宴》,都知道项羽的“妇人之仁”。的确,如果不是他被刘邦的卑词厚礼打动,下不了狠心杀刘,甚至为此得罪了他的亚父都不顾,刘邦还会有后来的帝王风光么?

类似地,如果不是孙国父在陈炯明叛变时只顾自己逃命,把身怀六甲的小星宋庆龄扔给豺狼,害得人家流产,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他后来还有做国父的风光么?

就是从那时起,我便明白了政治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对人类的一种无情负筛选,专门把缺乏人性的同志选拔出来。谁的人味最少,谁就能出人头地。谁婆婆妈妈,温情脉脉,谁就一定会在最初阶段就给无情淘汰了,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合格的政治家只能有一种感情,那就是对权力的无限热爱。

伟大领袖不必说,好总理又何尝不如此?当初他在上海滩租界里搞地下工作,顾顺章案发,他闻讯立刻采取果断措施,杀害了顾的全家。须知顾原是他的老部下,而且顾的家属完全是无辜的,但这些事实丝毫不能软化他政治家的铁石心肠。

顾毕竟还叛变了,贺龙案才真是见不得人的丑事。贺龙是周介绍入党的,是他的多年袍泽故旧。文革中贺遭到林彪暗算,不得已躲到周家去,指望老上级能庇护他,可这老上级就是有本事把他交出去,让他受尽折磨,冤死狱中。

在思云看来,这一切当然只能说明政治家的伟大──为了崇高目的,手段可以不讲,原则是没有的,否则就是“书生气十足”,就是“宋襄之仁”。

这我当然能理解,只是不明白:干下那些正常人万万干不出的卑鄙龌龊事来,如果真的为人民办了点好事,那还可以勉强将功赎罪。但孙毛之流究竟给人民干过什么好事?为什么还要吹捧这些心态异常的另类生物,不许他人谴责为国贼呢?

的确,袁大头不但没干过那些下滥事,论对国家民族的实际贡献还远远超过孙毛辈。只不过因为后来中国先后沦于国共两党之手,洗脑工具为其把持,后者便成了伟人,前者便成了坏蛋。但我们如今跑到自由的海外来,得知了真相,为什么还要如此执著地崇拜独夫民贼,不许他人否定呢?

据大汉子网友解释,那是因为孙毛之流“开辟了新的道路”,所以应该被后人破格看待。

开辟了新道路不假,但那就值得歌颂么?希特勒、本拉登之流,难道不也曾“开辟了新道路”?如果开辟了十月革命、辛亥革命、中共革命那种祸国殃民之路,就成了肯定的理由,那么盗跖老先生应该取代关羽作“武圣”了。天下有这种道理么?

因此,我想来想去,只能想出一条理由来解释国人对这些“伟人”的不可理喻的敬慕心理,那就是,那其实是对权力的由衷崇拜(根据王司令的启示,以下简称“衷拜”)。

上面这些政治家的与众不同之处,一是他们比正常人坏得多,二是他们毕竟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大事,不管是否最后抢到了天下,毕竟一度上升到了万众属目的权势顶峰。这第二点非常重要,因为一般人干不出那种轰轰烈烈的事迹来,所以自然要在幼稚青年心目中引起“衷敬”(Again,根据王司令的启示,由“由衷的崇敬”简化而来)。

几年前我回国,惊奇地发现当代青年心目中的偶像是两个人,一个是比尔·盖茨,另一个是索罗斯。前者以白手起家成了巨富,成为青年的“衷敬”对象倒很正常,可后者之所以引起无数中国青年的“衷敬”,却是因为他以一人之力便搞垮了泰国国民经济,导致了东南亚经济危机!

这种“衷敬”,在我看来与国人崇拜孙毛毫无区别,两类人都是破坏专家。唯一的区别是索罗斯只是让某个弱国破产,还没像孙毛那样干掉成山成海的无辜生灵。所以,如果我们要觉得这种“衷敬”荒唐,也只能认为青年们找的对象还不够狠毒,还有点没脱尽的“书生气”。有如去崇拜这种人,还不如去崇拜傻大木的大公子那个serial rapist,人家干的大事更轰轰烈烈,更是丝毫没有“书生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结唤作“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那是心理学家们根据发生在瑞典首都的一桩绑架案总结出来的。他们不胜惊愕地发现,被绑架的人质竟然对绑匪产生了一种依恋、“衷敬”的心理。经过研究后他们才发现,那其实是人性的普遍弱点。对于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强者,咱们总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由衷的真诚敬慕(简称“衷诚慕”)。这就是为“民主”愤青们痛骂的“奴性”的心理学起源。

不用说,在自己能够掌握命运的成熟民族中,这种幼稚心理的发作机会就要少得多。这就是为何咱们在西方只听见嘲骂政治家的议论,从来听不到思云式的歌颂。而且,“英雄崇拜”一语还常常被人用来作为贬义词使用,以描述某人的不成熟。

这就是东西方的民众心理区别。在西方,政治家从来被成熟公民视为异类,全民睁大了警惕的眼睛(简称“惕眼”)盯着政客们,生怕慢慢眼就让他们哄骗了。整个民主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政治家捣鬼欺骗民众、滥用权力而设计出来的。在国会听证会上,如果总统被发现犯了伪证罪,也就是欺骗人民罪,那也就相当于犯了传统社会的“欺君之罪”,非得丢官去职不可,尼克松就是先例。

所以,中国如果真想学西方那套搞民主,我看民众先得从内心深处破除对政治家特别是大屠夫、大罪犯们的“衷拜”“衷敬”“衷慕”心理。否则哪怕真在那奴才之邦建立了民主制,那也是沙滩上建起来的宝塔,转眼就要垮掉。就算民选总统不想独裁,也迟早要被“衷拜”“衷敬”“衷慕”他的无数子民们惯坏捧杀,宠成了暴君(简称“宠君”)。

更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国人不问是非,只知对“大事业”的崇拜,竟然发展到了血淋淋的暴力崇拜。出自这种政治上的“唯美主义”,他们竟然不管对象,是列宁斯大林也好,是日本少壮军人也好,是本拉登也好,凡是犯过惊天动地大规模杀人罪,便统统成了“衷敬”对象。这种心理如果不迅速扭转,则未来中国一定会在动乱中变成史无前例的杀人场。


【下篇预告:《焚书坑儒的传统与蔑视政论家》】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5886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