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给智叟扫扫盲--从“云”说开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给智叟扫扫盲--从“云”说开去   
还乡团副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给智叟扫扫盲--从“云”说开去 (218 reads)      时间: 2004-9-06 周一, 上午6:4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给智叟扫扫盲--从“云”说开去

智叟又有新论:
归并了一大批同音字,使得本来就贫乏的汉语词汇进一步下降(指的是单音词汇),使一词多义的模糊语言更加模糊。 ...“云”,如果不是简化字归并,则也就不会同时具有“说”和“云彩”的意思。

不错,“古人云”与“云彩”都用了一个“云”,但识字的人读来都不会产生误解。这是因为那是同声同形的两个字,一个做动词,一个做名词。再加上标点符号,意义就分开了。不信,请用“云”造个句,让大家模糊一把。同样的,没有简化的“革”(革命、皮革)与简化了的“后”(后面、皇后)也是很难让大家模糊一把。同样的,没有简化的“革”(革命、皮革)与简化了的“后”(后面、皇后)也是很难造成表达模糊的。

英文里对应的例子:just
形容词:Honorable or fair (a just ruler,a just cause)
副词:Preciselyor barely(just enough,just missed)

这两个just会混吗?

智叟对表音与表意的语言对比也有高论,认为表意的文字“原始落后”。岂不知语言的发端虽起于呼朋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语言愈来愈成为表意的工具。它帮助被空间、时间分离的人们进行交流。信件、书籍、法律,哪个不是早已脱离了原始的表音?翻开现代的化学专著,英文表述的大分子有多少人念得出声?

智叟指出同音字过多的弊病也还有几分道理,而这正是“汉字拼音化”的命门。咱下回再批全盘拼音化。

另外也给批评简化子的人们补点常识。国学大师如钱玄同、胡适都是亲自推动汉字简化改革的。

汉字经历过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形演变,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简化。

虽然历代都有简体字在民间流行,但把简体字作为正统文字(正体字)来用的主张,却是到了清末才有人提出来。1909年,清末学者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
“五四”运动以后,与国语罗马字运动(拼音化)兴起的同时,简化字运动也得到发展。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三期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字。
1923年,胡适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刊头语》中说:“中国的小百姓做了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他赞扬钱玄同等提出的简化汉字的主张。
1934年出版了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和徐则敏的《500俗字表》。
1935年,钱玄同还主编了《简化字谱》草稿,收字2400多字。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6582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