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芦笛谈诗词格律(上篇)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芦笛谈诗词格律(上篇)
邋遢道士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6217
经验值: 18456
标题:
【ZT】芦笛谈诗词格律(上篇)
(521 reads)
时间:
2004-8-28 周六, 下午8:00
作者:
邋遢道士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道士按:
小径多诗友
寒山好打油
平平平仄仄
八月最风流
没想到奥运水深火热期间,这里的诗风却那么鼎盛。好。
读到老杜提纲挈领的大作,钦佩之余,觉得其中的部分要点,
在老芦谈诗词格律的经典文章中,还有不少可供参照的内容。
因为这里有不少喜欢不同格式诗词的新网友,相信会重视老芦的论点,特将刚拷贝下来的资料,依旧分为上、中、下三篇,重新转载出来。
************************************************************
百分之一瓶醋再谈诗词格律(一)
芦笛
昨天见小雪虚心求教没人理睬,看不下去,不揣浅陋胡乱答了两句,没成想今天就挨了舍妹的大棒,说我开三味书屋。她小人家虽没明说是哪三味,我老人家也不难猜出,无非是指馊、臭、酸三味而已。其实老实说,我对旧体诗词感兴趣是青年时代的事,主要是用作哄骗媳妇的敲门砖,这个历史使命完成后,当然也就丢掉了。如果不上网,我做梦也没想到会在撂下三十多年后重操旧技。搁了30多年的东西,饶是记性再好也会忘了,何况我家中毫无藏书,又没有在网上搜索的习惯,当然谈的只能是卑之无甚高论的玩意儿,而且错漏难免。不过让废钢铁这么一刺激,倒还刺激出了谈下去的念头。过去网友曾问过我这方面的问题,我把那球打给老枭,可老颜同志架子大,让人家去看王力同志的著作。因为一直没帮上人家的忙,心里有点不过意。这帖就算聊作弥补吧。
不懂此道的人去看王力的巨著,常常会弄得云天雾地的。其实近体诗格律非常简单,基本句法只有两种,一种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一种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两者只能交错使用,决不能连着出现。这就是近体诗的基本句法,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是用它们组装成的。例如,使用这两种基本句法,就得出两种五言绝句的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及: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如果发展成律诗,就得出两种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及: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那么七绝跟七律又怎么办呢?非常简单,在前头加上两个字就行了。如果后面的是“平平”,则加“仄仄”,如果是“仄仄”,则加“平平”。所以,七律的基本格式也是两种: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及: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其实就是宋之问、沈(人全)期创下的格局。到后来,后人略作变化,将首句入韵,变得貌似复杂了,但其实基本句法没改变,还是上面说的那两种,只是把第一句改成了平声结尾。於是上述五绝就变成了两种基本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及: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细心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里不过是把第四句提上来作为第一句,所以它既能以平声结尾,又不至於跟第二句雷同(所谓合掌)。
这里必须指出,我如此加以简化,主要是便於初学者立刻就能明白它是怎么回事(深入浅出是老芦的天赋,正像浅入深出是舍妹的本领似的,呵呵),其实五绝、五律最多见的还是上述两种基本格式,即首句不押韵,以仄声结尾,上面说的其实多见于七律和七绝,基本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及: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掌握那两种基本句法,也就是两句“五字真经”。记住了那个套子,则无论是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的内在格律立刻一目了然,根本就用不着记住由那基本句法导出来的次生公式。旧诗要写得好,我个人的体会是得先从五律入手,把王维和老杜的五律看熟了,明白了如何从极有限的空间里表达极丰富凝冻的内容的艺术,则以后无论写绝句写律诗都不是问题。
作者:
邋遢道士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天法道,道法自然”
返回顶端
真佩服芦兄,功底深厚。
--
幽灵
- (39 Byte) 2004-8-28 周六, 下午9:48
(137 reads)
【ZT】芦笛谈诗词格律(中篇)
--
邋遢道士
- (2316 Byte) 2004-8-28 周六, 下午8:03
(211 reads)
【ZT】芦笛谈诗词格律(下篇)
--
邋遢道士
- (2819 Byte) 2004-8-28 周六, 下午8:06
(219 reads)
老芦文章时有妙语,令人喷饭,
--
幽灵
- (39 Byte) 2004-8-28 周六, 下午10:05
(17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971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