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乱侃诗词格律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乱侃诗词格律
老杜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5/16
文章: 3642
经验值: 12583
标题:
乱侃诗词格律
(713 reads)
时间:
2004-8-28 周六, 上午3:23
作者:
老杜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乱侃诗词格律
1. 序
俺以为,现在写古诗的人不必讲究诗词格律,就象俺和幽灵一样,瞎摆乎两句,自己高兴就是了。其中的道理是:
-- 古诗已经被前人写完了,今人无论如何写,也难以写出新意,更不用说超越了。俗话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古诗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了。不说盛唐,就是宋诗,清诗,现在的人也难以望其项背。所以说,胡诌几句自己高兴高兴是做古诗的宗旨,如果谁想着在古诗上“起八代之衰”,独树一帜,恐怕多少有点脑袋进水。“李杜文章在”,我们还搞什么搞?
-- 太难。不说别的,就仄仄仄平平就能把人搞死。如果每写一个字都到平水韵里去找,那还写什么鸟诗?
但话虽然这么说,喜欢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还是不少的。老驴头有几篇谈诗词格律的文章,堪称深入浅出的典范。读读那几篇,查查白香词谱,写的诗会大体合律,想深入一下,可以看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俺写的东西,目的是让你全然不顾平仄,或者根本不写古诗。
2. 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诗经,汉乐府,古风等统称古体诗,或者说,不受诗词格律约束的,都是古体诗。近体诗对字数、句数、平仄、对仗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近体诗由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求四声、八病等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发展而来,至唐初沈(人全)期、宋之问时始定型。下边说道的,都是近体诗。
3. 押韵
押韵又叫合辙,指偶句的最后一个字同韵,押韵的字也叫韵脚。奇句的,除了第一句外,不能押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一般首句不入韵。
古诗的韵脚,一定用平声字,不能用仄声字作为韵脚。
押韵的字并不是指普通话里元音相同的字,而是要到古代韵书里去查同韵的字。平水韵,詩韻集成,詩韻合璧,都是最常用的韵书。但由于语音的发展,古代同韵的字现在不同韵了,现在同韵的字古代不一定同韵,但因为是写古诗,所以必须用古韵。用普通话的韵,读起来也许好听,但岂能骗过那些老古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按普通话,“原”和“昏”不同韵,但在平水韵中同韵,属上平,十三元。
做到以上这些,就押韵来说只能是入门,嘿嘿,俺已经把你带入们了。
4. 四声与平仄
古代有四声,叫平上去入。和平仄的关系是,平声是平,上去入算仄。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大都归入去声,古今都属仄,不用考虑;但也有不少变成阳平的。所以要讲究平仄,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诗一个字一个字的和平水韵比较。
老驴头总结的五字真经比较经典。五言诗的平仄,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也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有兴趣可以参看老驴头的总结,俺就不多说了。
5. 对和粘
古诗里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平仄是相反的,叫对;第二句和第三句头两个字的平仄是相同的,叫粘。加上这一条,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就有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和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6.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上边说的是基本原则,但也可以变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意思是,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但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第七个字是韵脚,也必须合乎平仄。就五言诗而论,应该“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是必须分明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一个通俗的讲法,有时也需要注意。比如“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再如“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7. 拗救
孤平和三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一句好诗,不舍得因平仄坏了原意,因而就有了各种救助办法。比如“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但如果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种解救叫做“孤平拗救”。比如: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当然还有许多别的办法,俺就不一一介绍了。
8. 对仗
一般来说,绝句不对仗,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仗的的联,句式相同,词性相同,一般说来同一首诗中也应避免出现同一个字。像“秦娥梦断秦楼月”,“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都不符合这一条,但也一样是好诗,嘿嘿。老杜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等等,都是其中的楷模。
9. 如果对以上所说的,来一个综合的、感性的认识,可参阅声律启蒙。
作者:
老杜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我作诗呀
--
幽灵
- (125 Byte) 2004-8-28 周六, 上午9:05
(232 reads)
唉,俺的诗没一首合乎平仄的
--
老杜
- (28 Byte) 2004-8-28 周六, 上午10:20
(206 reads)
你我惺惺相喜呢。
--
幽灵
- (107 Byte) 2004-8-28 周六, 下午1:56
(19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232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