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群狼争肉--------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蚕食、瓜分游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群狼争肉--------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蚕食、瓜分游戏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群狼争肉--------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蚕食、瓜分游戏 (276 reads)      时间: 2004-8-19 周四, 下午11:46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群狼争肉--------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蚕食、瓜分游戏
[喜欢数学的女孩] 于 2004-08-18 21:39:36上贴


群狼争肉--------国有股流通与国有资产蚕食、瓜分游戏

无论隐或显,用尽各种手段对国有资产进行蚕食和瓜分,构成了近20年各利益集团的基本指向。最终,这种蚕食和瓜分已经从实物大规模向资本升级,一如经济的发展。前期的股份化游戏有意无意为此铺好了道路,其中的奥妙就不用多说了。而目前有关国有股流通问题的争吵,其实质背景就在于此。至于什么国有资产保值增殖之类的废话,纯粹是瞎掰。试想,如果最终这堆东西都要给分掉的,保它增它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什么防止国家股一股独大、保证中小投资者利益之类的,就更是骗小孩的玩意。

国有股是最大的肥肉,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这几年陆续把中国最好的资产都股份化了,又陆续在上市了,真是费了大心了。费心是要求回报的,在这场国有股流通的大合唱中,所有利益集团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国有股要流通。而所谓的定价、方式问题,只不过与胃口有关。

把国有股流通和蚕食、瓜分联系在一起并不是什么荒谬的事情,特别当国有股的流通被当成理所当然的时候。而实际上,流通、特别是上市流通并不是股份存在的必要条件,例如优先股就可以不流通、更无须上市流通,而国家股和优先股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至于用所谓国际惯例来说事就更无聊了,唐朝时候,中国的惯例还是国际惯例呢。

其实,说白了,目前有关中国股市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其他地方的多。之所以有问题,就是所谓的问题后面有着太多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算计。那么一块肥肉在那里,怎么能不引来群狼争食呀。手段和花招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的指向,不看明白这点,其他都是瞎掰。


李韧: 中国公民被打和美国主流媒体的脸

送交者: 102737 2004年8月18日16:43:42

中国天津女商人赵燕7月21日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尼亚加拉瀑布的彩虹桥附近参观游览时,无端遭受美国移民局警员殴打,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在号称“民主国家典范”的美利坚合众国出现粗暴虐待、殴打他国公民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起,而美国主流媒体对待这起事件的态度和报道方式尤其值得玩味。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新闻流通的不平衡问题就已显现,西方少数几家新闻通讯社控制了全球的新闻。二战结束后至今,全球新闻和信息的流通仍然处于西方主流媒体(尤其是英文媒体)的主导之下,它们报道下的“世界”成为全球大多数受众眼中认识的“世界”。它们自诩坚持“真实、客观和公正”的新闻理念,并且强调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递给受众。

然而这一次,率先报道中国公民赵燕惨遭殴打消息的是在美国境内发行的中文日报《侨报》。这份1990年创刊于美国纽约的(按:中共喉舌,比人民日报还左的)报纸7月23日在头版头条以《美移民警察暴殴天津女商》的标题报道了这一事件。中国新闻网转载美国《侨报》的报道说,“纽约《每日新闻》、《纽约邮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多家当地主流媒体25日陆续派出记者,采访了目前正在纽约朋友家中养伤的赵燕。《每日新闻》和《纽约邮报》均在26日的地区新闻栏目中详细报道了赵燕被殴的经过以及这起暴力事件给她的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

《侨报》的这段话很有意思。首先是关注这一消息的媒体中,除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外,《每日新闻》和《纽约邮报》都很难说有多少影响力;其次是时间,由于长期以来新闻市场竞争激烈,西方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特点一直非常重视,然而这些媒体在《侨报》23日报道三天后才触及此事,其报道时间的延宕颇费思量;再者就是对这则新闻的处理方式有些奇怪,上述两家英文媒体把对此事件的报道放到了地区新闻栏目中。中国公民被打一事有五个关键词:一是人权,二是侵害,三是中国女商人,四是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五是外交。这些关键词都符合西方倡导的新闻价值标准,即便上不了媒体的头版头条,这条新闻的分量也是毫无疑问的。

笔者登陆了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网站,在该网站首页的搜索栏里键入汉语拼音“Zhao Yan”(赵燕),点击“Past Week” (过去一周)选项,仅找到一条该报26日刊发的消息:China's Li Talks to Powell Over Beating(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就殴打事件致电美国国务院国务卿鲍威尔)。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条消息还是路透社从北京发出的综合中国媒体的报道。在另一家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上,则没有搜索到任何对此事的报道。笔者在全球搜索引擎Google上键入“Zhao Yan”、“Robert Rhodes”(那位打人的美国官员的名字)和“beating”(殴打)三个关键词,在40多项查询结果中也没有发现美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

笔者突然想起十年前发生在新加坡的迈克·费(Michael Fay)事件。1993年9月在新加坡一个豪华住宅区的车辆连续两周被发现被涂污,新加坡警方派人埋伏,随后将一位涂鸦者逮捕。在后来的询问中,这位涂鸦者供出了其他共犯,其中包括一位18岁的美国人迈克·费。经警方调查,迈克·费被控53项罪行,454件涂鸦行为。1994年3月4日,根据新加坡法律,这名美国年轻人被判处4个月徒刑、3500元新币的罚金和6下鞭刑。这起证据确凿、明显违犯所在国法律的案件本没有什么可以说三道四的问题,但却遭到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指责,新加坡亦被美国媒体视为“野蛮”国家。美国参议院甚至通过决议要求美国政府阻止新加坡执行这些判决,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也呼吁新加坡赦免迈克·费,但新加坡政府坚持司法独立及法律尊严,依旧执行,仅赦免了两下鞭刑。

仅仅因为是美国人,美国媒体甚至不惜丢掉“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准则去指责、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何况这个美国青年确确实实——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犯了罪。根据现有的报道,中国公民赵燕在美国持有合法签证,却遭受美国官员的非法殴打,也是证据确凿的事情,美国主流媒体的默不作声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点。

赵燕的挨打不是一件幸事,她通过诉讼寻求司法公正伸张正义的路也不见得会平坦,因为她起诉的是一名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赵燕的挨打于我们又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因为她的遭遇让我们能够看清美国主流媒体的脸。



"富有"是怎么得来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说: 因为制度资本的欠缺才使人们单位时间的产出(生产率)不可能高,每天能创造的价值低,反过来又使人们的收入不可能高,迫使劳动收入只能很低。因此,制度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们的低收入水平。比如,从申请注册公司到真正得到营业执照以至开业,一层层审批过程是创业者要经过的第一道关,走完这一道关所需时间的长短基本能反映一国、一地区的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创业和更广义的市场交易。在加拿大, 这一过程最快,只需2天,美国需7天,意大利最长,需时121天,在中国需要111天。--耶鲁大学教授: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

联合国发出警告:北韩经济条件的变化使食品价格上涨
,以致数百万人无钱购买粮食。
[世界粮食计划署]说, 饥饿和营养不良遍布北韩的广大地区。这个联合国的机构还说, 该署有足够的粮食来为北韩这个共产国家六百五十万被认为最急需的人口提供。这六百五十万人当中包括了怀孕的妇女、哺育婴儿的妇女、婴儿以及老年人。
但是 [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说,国际上的援助,甚至在平壤的一定支持下,仍然满足不了这个国家的需要。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里查德·拉根警告说,市场上的食品价格在暴涨。而工资则依然停滞不动。拉根说,许多家庭都无法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
拉根说,“一些家庭把百分之八十可花费的钱都用在了购买食物上。这就成了问题。如果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钱从当地市场上购买食物,而食品价格又在不断上涨,那对他们的影响就大了。”

由于受到中国方面的打压,两部印度制作的关于西藏的电影将从8月21号在孟买举行的亚洲电影节放映名单中取消。
据西藏时报报导,印度文化自由委员会和西藏之友联合发布声明说,由于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方面的直接压力,致使他们提供的两部电影被从放映名单中取消。声明说,亚洲电影节组委会对他们说,迫于中国大使馆的压力,他们只能屈服。声明表示,中国对印度施加压力的作法令人震惊,前所未有。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日同时被中国国安部逮捕的北大法律系研究生王家骐先生介绍,「袁红兵先生是一位中国政治异议人士中敢于批评政府和社会黑暗的代表,是一个少有的,一生致力于追寻生命真理的法律专家。他传奇般的一生,在强权社会‘敢于在法律--这个刀刃上行走’的品行,激励和影响了很多勇于追求人类良知与道义的知识份子」。现年四十四岁的北大法学研究生王家骐先生,被北京当局认为是当年参与组建「劳动者权力保障同盟」的核心成员之一,王家骐与袁红兵先生十年前同日在北京被大陆国安部逮捕,后被关押在其家乡唐山市的武警部队。「为寻求公开说话的机会」,三月二十七日王家骐传奇般的成功逃离唐山武警部队关押所,并于同年四月逃往香港,后经英国来到美国。王先生和他的家人现居住在纽约皇后区。

北京的独立撰稿人刘晓波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党内机制的反腐败是完全失效了,必须通过其他方式,而这个县委书记,他黄金高把自己的遭遇公布在网上,就是说这个县委书记他已经看到了有一个独立的舆论监督对于反腐败的有效性,当他在内部的这种保护得不到一种生命安全的保护的时候,他就要诉诸于公众舆论,诉诸于独立的社会舆论来保护他 ,可见这种独立的社会监督对于反腐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郭罗基点评东海一枭《续传统慧命,创文化盛业》:“文化多极化现象和文化冲突”的提法不妥。
文化本身不会发生冲突,发生冲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
的民族、国家;冲突的根源是利害,因此,只有政
治冲突,没有文化冲突。人们以为阿拉伯世界与美国
的冲突是文化冲突,乃大谬不然。其实是为争夺石油利
益而引起的政治冲突。土尔其是阿拉伯文化,但没有丰
富的石油资源可争夺。在那里,却是阿拉伯文化和西方
文化结合,把土耳其造就成为民主国家。土耳其非但与
西方国家没有冲突,而且是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文化
是多样化的,但不是多极化的。人们常常滥用多极化、
多元化的概念。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一元与多样
的统一。古代希腊人,关于多与一的思考似乎比许多现
代人高明。他们认为,多中有一,一含有多。文化的价
值是一元化的,因此多样化的文化才可以交流、融合。如
果文化是多极化、多样化的,不同的文化只能是绝对隔
离、永远对立。在独立作家笔会文库我的文选中,有一
篇《冲突与融合》,可作参考。

六妇在北京中南海附近抗议官吏腐败

BBC:在中国首都北京,六名妇女抗议执法人员腐败,在中国高层领导人办公的地点中南海附近的大厦悬挂抗议布条。

两张长长的布条悬挂在六层高的大厦达七小时,不过这些布条并不是直接向着中南海,因此从中南海是看不见的,但两处只相差150米。

有关单位派出便衣人员与示威者谈判,消防员则在地面放置巨型的气垫,以防示威者跳下来。


妇女站在天台上对辽宁公检机关提出控诉

在中国,群众示威抗议,许多时为了引起对事件的注意,都会威胁从高楼或大桥上跳下来。

警方最终在当地时间下午三时,把这些妇女带走。

抗议布条上的内容,是投诉东北辽宁省的警察和法院官吏腐败。在当地,对官员渎职的投诉相当普遍。

在中国,抗议官员腐败渎职的事件也越来越普遍,而且规模正有扩大的迹象。


“诽谤省委主要领导”是何罪名?

刘隐

中国又一个贪赃高官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落马了。人们在谈论这一话题时
总少不了提到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曾经担任石家庄市建委工程处处长之职的郭
光允。正是此人以正直之良心和无畏之精神,首先揭露程维高黑幕,由此遭受打
击报复残酷迫害,被戴上“政治犯”帽子,以“诽谤省委主要领导”罪名而被关
进监狱长达八年之久。

在中国,因“诽谤”(实际是批评)领导人而受到打击报复、监禁刑罚、直
至砍掉脑袋者,应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反右”时,顶碰一下上司可以
定为“反党分子”,戴上“右派帽子”让你永世难以翻身。若再犯下什么“恶攻”
罪,那就必死无疑了。然而,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健全法制、依
法治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竟然还会出现这种动辄就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并且堂
而皇之地以“省委主要领导”名义定罪,这就不能不令人倍感遗憾了。

何谓“诽谤”罪?先查词典得知:诽谤者,乃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
誉者也。再查有关刑法知识,也确有“诽谤案”一说。但郭光允告程维高的材料
中并无丝毫诬蔑不实之词,压根跟诽谤挂不上边,中纪委在程维高的处理决定中
谈到郭光允反映程的问题时所用“如实举报”四字即是明证。这已是有案可稽铁
证如山因而不容置喙的事情了,这里需要加以特别考究的倒是动用专政机构给举
报人郭光允定罪的“省委主要领导”这一特殊身份。按说,若真犯什么诽谤罪,
则无论你所诽谤的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五赵六,都必须依法受到惩处,, 而郭光
允一案却非同小可,它的非凡之处就在于所涉对象不是一般庶民百姓,而是身居
高位的“省委主要领导”。这就麻烦了,管你反映的问题“如实”与否,先按
“诽谤”罪论处再说,而且还必须从严从重,“罪加三等”(审讯人语)。照此
推论,若涉及的对象是比“省委主要领导”还要高一级乃至国家权力顶尖级的人
物,那么,定罪时是否还要“罪加十等”,不杀不足以正国法呢?斯塔尔传唤克
林顿,赫顿传唤布莱尔若发生在中国,执事者仅仅砍头示众恐怕打发不下了,须
得满门抄斩户灭九族才肯罢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这里完全失效,
执法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身份高低为依据,以领导人
言为准绳,这跟封建社会将人分九等刑不同法的恶劣行径有何区别?

其实,类似程维高将自己身份特殊化的绝非仅此一例,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
天亦不少见,那些频频见诸报端的利用职权打击报复者即属此列。试想,如果身
份不特殊,手中无特权怎样打击报复?更有甚者,各种媒体上,包括官方的红头
文件中,不是经常可以看到“诬蔑×和××领导人”的说法吗?十分明显,这一
罪名所要突击的仍然是涉及对象的特殊身份。因其位高权重,所以绝对碰撞不得,
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严厉的指责;也无须立案调查,即可首先定你个“诬蔑”
“攻击”之罪。当然,如果要说各级官员真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他们比一般群
众的要求更严更高,而绝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某种特权。这些人既是各级权力
部门的掌权人物,同时又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公众人物,人们对他们办事的公
开性、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他们既要随时随地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也
要面对公众沸沸扬扬的议论。权位越高,公众性越强,因而受到的关注越多,这
难道还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毫不夸
张地说,从这一现象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一个国家文明民主的程度。

中国官员的特殊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的特殊化,这不仅受到长期封建意
识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法律制度方面的保护。什么叫“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揭露批评、投不信任票算不算“煽动”?如果只能唱赞歌、举拳头,那么,广大
人民又将如何行施监督权力?“言论自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一个政权仅仅让
别人批评一下就会夸台,岂不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再说,一个国家又怎样
“颠覆”?“国破山河在”,你总不能把喜马拉雅山翻个过吧。避开外敌入侵姑
且勿论,单就国内而言,所谓“颠覆”,无非是权力的加速更替罢了。“你方唱
罢我登场”,政治舞台是公平的,谁表演得好谁上场,想不拉屎只占茅坑是不行
的。旧的政权必然要比新的政权所替代,新的政府的诞生必然意味着旧的政府的
死亡,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正是在这
种不断的更替中前进着,发展着。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常胜不衰的将军。
将权力绝对化,永久化,必然产生无法遏制的腐败,也会给国家带来经久不息的
灾难,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中国,要想彻底杜绝冤假错案,根治权力腐败,仅仅
革新一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革新一下法。


中国拘押忠于梵蒂冈神父

(VOA桑德 香港报道) 设在美国的一个基督教团体说,中国拘押了八名忠于梵蒂冈的天主教神父。

*警察挨门挨户搜查*

总部设在美国的“龚品梅基金会”说,中国警方上星期在河北省一个小村子搜寻支持教皇的神父。龚品梅基金会发表声明说,二十辆警车包围了这个小镇后,警察随即挨门挨户进行搜查,最终抓到了八名男子,另外还有两名神学院的学生。中国的法律规定,天主教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北京,而不是梵蒂冈。中国在梵蒂冈批评其人权记录后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了自己的天主教会。

*中国拒绝独立团体*

中国人权组织的贝克奎林说,北京拒绝允许独立宗教团体在中国大陆进行活动。贝克奎林说:“中国不承认宗教自由。就个人而言,你可以信仰某种宗教,但是,就宗教活动和教会团体而言,一切必须由国家控制。”梵蒂冈说,中国目前约有八百万忠于教皇的天主教徒,而隶属于中国政府认可的教会的人数大约是五百万。

*中国逮捕一名活佛*

在另外一方面, 【路透社】星期三援引美国佛教基金会的话说,中国以违反宗教活动政策为由逮捕了一名“活佛”。据报道,这位宗教领袖是最近在内蒙庆祝一座佛教寺院翻修竣工的仪式上被拘押的。贝克奎林说,限制宗教活动的中国法律无所不包,对违反者的惩罚可以极其严厉。

贝克奎林说:“严格地讲,在中国政府控制体系外从事宗教活动的任何人都要受到制裁,其中包括行政拘留、劳改、甚至刑事判罪。”不过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放松了对宗教活动种种限制,并且重建了在60年代文革期间被摧毁的数百座寺庙、教堂和清真寺。中国最大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



台海冲突,南韩中立

薛理泰

作者为美国史丹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最近汉城与北京就高句丽历史上究竟归属何方的问题发生争吵,若干南韩官员甚至放言,将重新检讨韩、中关系,停止对大陆投资等。其实,这些争吵只是表象,在幕後,韩、中关系已经发生了影响长远的正面变化。

不久前,一位南韩高官访问史丹福大学,与笔者讨论国际重大事态时,谈到南韩外交优先事项已经发生的微妙变化以及发展中的韩中关系,并且透露了南韩高层对台海冲突的立场和政策。他的观点颇为有趣,发人深省。以下是他的谈话要点。

南韩像其他国家一样,在制订国际战略和推行外交政策中,有优先处理的事项。换言之,即确定在足以影响南韩国家安全的重大国际事态中,哪些国家是现实的或者可能的盟友、敌人以及中立国家。一旦确立了优先事项,由於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惯性作用,一般在至少十年期间内,将左右南韩政府对重大国际事态的立场,并决定其对亚太地区性冲突的政策。

随着时间的迁移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南韩政府会对这类优先事项的程序适时作政策性调整。无论是确立优先事项的程序还是对此程序作政策性调整,其贯彻始终的目的,万变不离其宗,是维护南韩的国家利益。

长期以来,南韩外交上有五个重大事项,即美国、联合国、中国、日本和俄国。在这五个事项中,以往南韩政府优先处理的程序是:美国第一,日本第二,中国第叁,俄国第四,联合国第五。

近年南韩政府已经对此程序作出了重大调整,目前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日本第叁,俄国第四,联合国第五。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在南韩政府优先处理事项的名单中,排列第二。不唯如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可能在五至七年以後,中国将後来居上,与美国并驾齐驱,成为南韩最优先处理的外交事项。

南韩政府对其外交优先事项作出政策性调整,主要出於对其国家利益以及周边事态重新进行审慎评估所致。据悉,下面几个基本因素促使南韩高层认为有必要对变化中的韩中关系再次作出评估。

首先,固然美国能够威慑北韩不致於入侵南韩,并且在一旦南北韩发生冲突时对南韩提供保护,然而,中国却能够对北韩入侵南韩的企图予以釜底抽薪,使之不至於成为事实。

其次,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南韩最大的出口国家;再次,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南韩最大的投资国家。而且南韩在华投资设立企业,最终产品还是出口到美国,不但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竞争能力,而且减少了同美国的贸易摩擦。再次,按照官方统计,南韩在中国的留学生已达叁万六千人,已超出了在美国的留学生叁万人,真实的留学生可能在五万人之谱。若干年後,这些人在南韩的影响力会超过从美国回流的留学生。最後,中国已经成为南韩人最大的旅游目的地,这是中国对南韩扩大影响力的另一途径。

一旦台海发生军事冲突,南韩将持何等立场以及采取甚麽对策?答案是:南韩将保持中立;作为最敏感的南韩具体对策是,将不允许美国军机从南韩的机场起飞轰炸大陆(南韩是否允许美国军机从南韩机场起飞介入狭义的海峡之间的直接冲突,尚无定论)。

万一台海两岸爆发战争,南韩政府对此将保持中立的基本评估因素是:第一,两岸应该和平处理纠纷,南韩不希望台海发生激烈军事冲突。第二,说到底,两岸纠纷是中国的事务,如何处理,同南韩国家利益无关,南韩也管不了。第叁,一旦台海发生战争,南韩参与战争,只会承担风险,遭致损失,即使美国及其盟国最终挫败大陆,结果日本将不可避免地从东亚崛起,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强国,韩国却不会从中获得甚麽好处。因此,南韩在这一重大事态中的利害关系同日本大不一样。第四,倘若南韩唯美国马首是瞻,决定介入两岸军事冲突,必然会从根本上破坏了培育不易的韩、中关系,导致北京急剧改变对朝鲜半岛的政策,造成不可预测的恶果,对南韩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直接威胁。

至於为甚麽南韩政府不允许美国军机从南韩机场起飞,对大陆进行轰炸,南韩政府的基本评估因素是:第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与美国陷入重大危机。美国当即给予苏联明确警告,美国将把从古巴射往美国的任何导弹视同从苏联本土发射的导弹,对苏联予以无情还击。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成为先例。南韩为免遭致大陆反击,不会允许美国军机从南韩机场起飞对大陆进行轰炸。

第二,韩、美签订的防务条约也为南韩政策提供了法理基础。韩、美防务条约规定,美国对南韩的军事援助局限於朝鲜半岛发生的军事冲突,美国提供的援助是单方面的。条约并没有规定南韩必须对在亚太地区发生的其他军事冲突向美军提供援助。这与目前日本、美国签订的防务条约性质完全不同。

南韩最终将对两岸军事冲突采取何等立场和政策,尚在未定之天。无论南韩采取何等立场和政策,据信将对日本发生一定程度的牵制作用,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

澳外长称台湾如独立将是严重错误

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表示,美国不应该指望澳大利亚在中国武力攻打台湾的时候,自动提供对美国的支持。澳大利亚外长唐纳星期二在会见中国总理温家宝后对记者说,一旦中国武力攻打台湾,美国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澳大利亚会向美军提供支持。

唐纳说,根据“澳新美安全条约”中关于三国共同防御的规定,澳大利亚、新西兰或美国任何一方受到攻击,其他方则应启动共同防御机制。不过,唐纳说:“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活动不会启动这一机制。”

*美国有义务保卫台湾*

但是,美国则不同。由于美国有“台湾关系法”,所以当台湾受到攻击时,美国有义务按照“台湾关系法”的规定保卫台湾。

据报导,中国总理温家宝16号在会见到访的澳大利亚外长唐纳时提出,双方应以战略的眼光发展两国关系。唐纳表示,在澳中双方目前经济层面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对澳大利亚的中期外交政策非常重要。

唐纳说,澳中两国更全面,更紧密的关系正在形成,澳大利亚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台湾如果宣布独立“将是一个严重错误”。唐纳说,他跟中国领导人的会谈表明,中国加强针对台湾的军备,目的是遏制台湾宣布独立,而不是某种军事远征的序幕。有报导说,这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在台湾问题上表明的最强硬姿态。


美国撤军促欧洲考虑战略现代化

(VOA白克贤 卢森堡报道) 美国从欧亚撤军七万的计划促使欧洲防御官员考虑本国安全战略现代化的问题,以应对21世纪的威胁。

*美国打算从德国撤军三万*

布什总统本星期宣布的计划是美国战略的一部份。根据这个战略,美国将在今后10年里,从欧洲撤出大规模部队,用人数更少却更机动的部队来取代它们。美国打算仅从德国一国就撤军三万,从而取消美国在欧洲最大的军队集中地。美国官员表示,更靠近巴尔干和中东等动乱地区的东欧国家可能成为美军的新跳板。计划的细节仍在制定中。“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跨大西洋项目主任乔伊斯就这一观点接受了英国电台访问。他说,“广为流传的一个观点是所谓‘浮萍’论,也就是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小型战略枢纽。美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这些枢纽向世界任何地点调动军队。”

*北约组织并不感到吃惊*

北约组织对美国重新部署军队并不感到吃惊,因为北约为了应对新的全球威胁已经开始了重新调整。北约发言人普什特尔表示,军队转移并非新情况。而且,人们还是理解这种改变的必要性的。他说,总体而言,美国的计划与北约的集体承诺相吻合。我们致力于组建和部署更轻便、更灵活的部队,以满足新的安全环境的需要。普什特尔表示,冷战时期的大规模东、西方正规军的对峙已经结束。现在的军队必须能够对国际社会出现的热点迅速做出反应。欧洲防御决策者对此是有认识的。普什特尔说,首先,我们需要不同的军队。其次是地理状况今非夕比。现在不再是需要静止型密集部队的冷战时期。我们要的是可以部署的轻型军队。这些我们是从实际的具体经验中学到的。无论是巴尔干地区还是阿富汗地区都不例外。

*欧盟快速反应部队目标*

普什特尔指出,要提升军队能力,欧洲官员必须在精锐武器、大型运输机和先进卫星通讯设备方面进行投资。他表示,虽然这么做需要花钱,但欧洲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应该有能力支付这张账单。欧盟25国原则上已经接受了这个主张,并制定了在2010年之前创建几支快速反应部队的目标。不过,有些分析人士说,现在还不清楚欧洲是否能够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承担起责任和应对重大危机。90年代在波黑和科索沃,美国都助了欧洲一臂之力。不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目前在海外驻军20万,其中大约10万在欧洲,包括在德国的7万。其余的分布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


中共擅用「抹黄」伎俩

凌锋

中共经常抱怨西方国家如何对它「抹黑」,但反观中共如何将政敌「抹黄」,则西方媒体要自叹不如了。熟悉中共术语的人,都知道他们常常使用的「乱搞男女关系」与「鬼混」,就是抹黄的词汇。由於这两个词汇语焉不详却又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因此中共可以在抹黄以後再轻易脱身。例如「男女关系」者,就没有说清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关系,还是毛泽东式的肉体关系。「鬼混」又是甚麽?与鬼混在一起?

文革初期,看小报报道政治局委员彭真与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如何一面吃饭一面摸女护士的乳房,将信将疑;文革後期有关毛爱人江青一大堆「面首」的小道消息满天飞,不论真实性如何,都是中共党内斗争抹黑对方的需要。这种伎俩延续到现在,「抹黄」不但是搞臭对手,还可以勒索对方,如圈内流传最多有关某时事杂志主编在中国嫖妓被捕後,杂志就急剧左转。

最近热门新闻之一的福建省连江县县委书记黄金高,因为揭露官场腐败而被迫害,只能上网求助,引起轰动,令上级部门非常被动。当局除了命令传媒噤声外,最近也使出「抹黄」绝招,通过香港报章揭露黄金高多年前,在莆田担任招待所负责人时,就和一名军人的妻子、招待所服务员「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在中共的法律,与军人妻子通奸是很大的罪名,不论主动者为何方,男方都要判刑,因为被认为会影响军心。果然黄金高有这个罪名,为何当时不将他判刑而到这时他不听话了才揭露出来,不正好说明中共官场官官相护的腐败吗?

而对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何伟途八月十二日到东莞公干时,以嫖妓罪被捕。显然也是「抹黄」的伎俩。中国的异议人士已经有多个曾以嫖妓罪入狱,如彭明、张林、魏泉宝等,香港与北京成了「一国」,而且必须是「前提」,香港的异议人士当然也该遭到同样命运了。

相信何伟途不会笨到在选举的敏感时刻到东莞嫖妓,但是何伟途也的确不够聪明,忘记「危邦不入」的古训,身为受中共打压的香港异议人士,却没有必要的警觉性。更可悲的是香港民主党的一些议员恐怕都没有这个警觉性,在「和解」声中被薰昏了头脑。

中共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何伟途「定案」,判处六个月徒刑,目的并不像一些民主党人士所认为的,何伟途因为在狱中而不能参选,它的目的,是以「抹黄」手段搞臭整个民主派,以拉低他们的得票。

当然,或许会有人问,你怎麽能够保证何伟途没有嫖妓?我的回答是:首先,法治精神良好的香港警察都有「砌生猪肉」的情况出现,何况无法无天、精於炮制「黄脚鸡」(仙人跳)的中国公安!其次,即使退一万步说何伟途确有嫖妓,在中国黄业成行成市,妓女嫖客多如牛毛的情况下,何伟途的被捕并且速速判刑,也显当局的苦心了。既然北京直接插手了,香港民主派在选举中就要对中共的抹黑抹黄伎俩保持高度警惕,并做危机应变的准备。去年区议会选举投票前夕对何秀兰、梁国雄、阮品强、何淑萍的抹黑行动,难道就因为「和解」的空口白话而不会再出现吗?

热衷於「还证於民」者,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请小心「还监於民」。


苹果日报:风停波止结束时代

梁文道

作者为牛棚书院院长、商业一台前总监

在主持《风波里的茶杯》叁个月里,其中一样令我疑惑不解的是自己被媒体称做「新晋名嘴」。照字面来看,「新晋名嘴」其实是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因为「名嘴」应是个凭实力和经历逐渐得到大众认同的节目主持人;一个主持人既是「新晋」而且才新了叁两个月,不只没有经验,其能力更是欠缺时间的考验,又怎可成为「名嘴」?可见「新晋」之所以为「名嘴」,不能照一般的理解去解释。那麽,是甚麽使得任何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主持成为名嘴呢?答案就是《风波里的茶杯》这个节目。换句话说,不是你做节目做得好就能当名嘴,而是因为你是《风波里的茶杯》的节目主持,所以你就自动过户地成了名嘴。

《风波里的茶杯》到底是个怎麽样的节目呢?这得从它的源头说起。我们都还记得当年亚洲电视的《龙门阵》捧红了郑经翰、黄毓民和陈耀南等叁个主持人,然後当时任商业电台总经理的俞□先後把黄毓民和郑经翰请来每天开咪(当时黄、郑二人都曾在商台做过每周一集的节目)。很多人以为後来使得黄、郑二人声名大噪的,就是自《龙门阵》开始的大胆风格和激昂声调,这麽想其实是错的。因为同是时事节目,在电台和电视上就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电视时评节目如果没有足够的画面补充,单靠叁两个主持人的表演是很难把观众留住一小时以上的,所以电视根本做不到好看的烽烟节目,而烽烟之有无正是电台与电视的最大分别。每一种崭新媒体的出现都不一定会立刻淹没旧媒体,反而可能迫使旧媒体寻找自己得以立足的本质,建设新的方向。正如电视的兴起,固然打击了电影院的生存,使得电影院放弃播映新闻片,但也使得电影更专注於影像的艺术与娱乐功能。电视和其他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收音机找到它的生命线,那就是受众透过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内容。无论是过往的电话谈心和後来的电话论政,重点都不在听众发言的质量(如果质素很高,那是意外之喜),而在於它活生生的即时性和它对节目内容及结构的高度参与能力。这都是电视和其他传统平面媒体做不到的。

深夜谈心节目的相对衰落和烽烟节目的兴起,则是时势使然。九七前的政争和回归後非常不济的政府表现,使得港人对政治事务的兴趣日浓。在这时期创立「娱乐台」和「财经台」的新城电台等於主动放弃最大的市场。至於首创烽烟节目的港台则根本只有冷冷的phone-in,没有可以点燃大火的烽烟。为甚麽商业电台可以在这个时期透过两个时事节目烧起这麽大的声势呢?这就得把黄毓民和郑经翰分开来看了。黄毓民其实是个相对传统的时事节目主持人,他的《政事有心人》与港台同类节目形式类似范围相近,不同的是他清晰的立场和极富煽惑力的表演风格。从一个传统的时事节目来看,黄毓民的功力可说是最顶端了。作为一个传统的节目主持人,他的影响力在华人世界□,恐怕只有在台湾力主台独的汪笨湖可比。

郑经翰的《风波里的茶杯》却完全是另一类型。很多人以为黄郑二人的分别是前者爱谈政治後者多说民主,这想法只是很表面。我认为他们真正的分别是黄毓民专注於「观点」的表达,郑经翰则更有意於「事件」的催发。郑经翰其实相当清楚电台在当代是个弱势媒体,要出奇制胜抢得大众注意,就必须夺得每日新闻议题的设定权。以我的经验来说,很多人其实不一定是《风波里的茶杯》的忠实听众,但却好像很清楚它最近说过甚麽,他们的认识明显来自其他媒体的转述及跟进。通常它的运作是早上的节目发掘出一个话题,电视和报纸如果跟进报道,则又成了第二天的节目话题。在这个过程□,若大众的注意力被唤起,而相关各方面又在媒体的不断催促下表态介入,一宗事件就告成功「炒起」了。至於这宗事件有多政治化则根本不是要点,重要的是它有没有新闻价值。

传统的听众phone-in是在节目既定议题底下的各自表述和讨论,而那个议题则往往来自其他媒体。《风波》式的烽烟如是投诉就可能是炒热事件的第一把火,再不然就是主持人批评某机构或权贵时的助燃剂。其威力在即使被接出抨击某个官员的听众只有六、七个,听下来还会感到一种民意一面倒的「幻觉」。郑大班和《风波里的茶杯》的民望就是这样累积起来。既然坐拥民意,又有设定新闻议题的技巧和判断,这个节目也就有发动社会运动的能量了。沙士事件中的「一人一口罩」和反对填海运动都是这个节目推动社会运动的好例子。一个时事节目主持人同时是新闻议题设定者,又身兼社会运动家,恐怕是华人世界绝无仅有的了。郑经翰的离去和《风波里的茶杯》的转型,对香港社会的影响,远比想像中要大得多。虽是滥调,但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