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周XX 文摘:希望连胜德以及其他当事人能勇敢的澄清( 湖南三壮士)历史的本来面目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周XX 文摘:希望连胜德以及其他当事人能勇敢的澄清( 湖南三壮士)历史的本来面目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 周XX 文摘:希望连胜德以及其他当事人能勇敢的澄清( 湖南三壮士)历史的本来面目 (356 reads)      时间: 2004-8-06 周五, 下午12:0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历史事实

湖南三壮士之一余志坚先生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高自联把
他们送给了中共当局;学生对他们三人的态度是冷漠和不信任,广场
上的学生纠察队让他们蹲在地上;广场学生领袖在决定是否送他们到
公安局的问题上以一票之差决定了送他们去公安局;公安局的便衣到
广场去要人,让学潮指挥者为难;柴玲、李录、王丹、吾尔开希等学
生领袖肯定知道这事……余志坚的表白无疑将历史责任推到了高自联
和几乎所有的学生领袖头上,而对具体决策人没提供任何有效线索。

是高自联送了三壮士去公安局?我作为前高自联主席,应该怎样面
对?历史事件需要有历史承担的个人,二战时国际社会没有因为纳粹
党和希特勒而放弃追究制造历史悲剧的其他个人,也没有因为日本天
皇的军国主义而放过其他战犯,这种社会观念发展到今天,人们更是
以法律观念来看待历史事件。澄清历史悲剧的具体制造者和责任人员
是反思的第一步。

回想起两年前我在中国大使馆门前向毛泽东像再次投鸡蛋的活动,当
时我还请了我的最好朋友连胜德先生一同参加这次活动,连先生没有
到场。但活动结束后,他与我当天见面时说:这3个人是我送进去
的,这没错。要是今天他们还这么做我还把他们送进去。出于对朋友
的关心,我急切的对他说:“你的讲法与人们对‘三壮士’事件的议
论严重对立,至今15年了,人们不会太多的责怪当时的学生领袖,你
只需有个新的认识就行了。”连说:“这3个人无组织无纪律,破坏
了学生运动的整体性和严密性……”关切此事的学者辛灏年多次直接
或间接劝连胜德表个态,但至今为止他仍一言不发,也不愿意讲出将
三壮士送给公安局的具体决策过程。

1989年5月23日,我已到天安门城楼西侧帮助组建工自联,记得在下
午1点左右,赵品潞从外面回来向我报告说:“天安门城楼下聚集了
很多人,有3个人向毛泽东像泼了墨水,几百人正在吵吵嚷嚷,可能
要出事。”我马上让他带领工人纠察队一小队前去察看究竟,约半小
时后,赵品潞带回来一个外地人,衣着十分朴素,神态疲惫。当时岳
武带人取下了他的手表,放到我的桌上,说给他没收了,我当场感到
极为不当,亲自将表还给了他。我问他为什么向毛主席像泼墨水,他
没有回答,带着一脸的沉思。我将工自联中所剩不多的面包和汽水给
他吃,他只小声的说了一声“谢谢!”我当时和赵品潞等工人领袖商
量让他自己走,这事没必要管,可是不一会儿刘涣文,韩东方两人从
广场中心回来,说高自联要人,并说高自联已逮住另外两人,需要他
们三人一起澄清事件。我当时虽然已离开广场学生的领导工作,但天
生的纪律与服从观念没让我多想,就决定让刘涣文、韩东方等人将这
个人送到“高自联”去了。

前几天至电三壮士之一的鲁德成,他为我证实了当时去过工自联的正
是喻东岳先生,喻东岳至今仍然没有出狱。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失
去了他生命中该有的一切,并正在生命本身。我后悔当时没有给他更
多一点的保护。鲁德成先生向我讲了他所经历的情况:

1点钟左右我们向毛像扔去装有墨水的鸡蛋壳,招来了许多学生和北
京市民的围观,许多人给我们鼓掌。大约半小时以后,广场指挥部的
纠察队冲了过来,先对他们的身分进行盘查,然后说要带他们去指挥
部做出澄清。围观的群众当时有许多人反对,工自联的纠察队趁机带
走了喻东岳。最后我和余志坚仍然被带到了广场中心。很快他们安排
在历史博物馆前台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及其它中外媒体的采访,中
央电视台记者陈铎的采访在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中就播出了。采访完
以后,我们3人又被带到金水桥前的一辆面包车(当时叫绝食车)
上,在车上一呆就是近4个小时,等待决定。纠察队对我们进行了看
管,其中我记得最清楚有两人,当时有两个学生领袖,一个叫郭海峰
(当时是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秘书长),另一个叫杨朝晖。在车上
还有一个《中国农民报》记者对我们3人进行了采访。我们3人还被隔
离分开,说是分别了解情况。后来在送我们走的时候,郭海峰还向我
们要求签名留念。郭海峰当时表现出一脸无奈的神情。大约六点钟左
右我们被送到东城派出所,在东城看守所被关了15天,就送到了北京
市第一看守所(K字楼),我们几乎没有与决策的学生领袖有过接
触,去公安局也不是我们自愿的,我当然希望我们的苦难能得到补
偿,学生领袖能给我们一个新的说法。

带着鲁德成的问题,我将电话打到了河南省安阳市找到了现在做物业
管理的郭海峰,向他了解这个历史事件,郭海峰并没有谈到太多的相
关经过,他讲到:

这3个人是在金水桥前被纠察队扣住的,然后被带到历史博物馆门
前,学生主要担心他们是来成心破坏的,为了不给当局找到镇压的理
由,我们当时让他们澄清他们的行为与广场指挥部和学生无关。我亲
自把这3个人送到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天安门管理处,并要求处长
给予签收。当时高自联已经撤离广场,搬到了北大和清华,广场上的
学生90%是外地学生,外高联主席连胜德是广场上“保卫天安门广场
指挥部“的重要决策人之一。

我通过多方查寻,至今无法找到杨朝晖的消息,希望杨朝晖做为“三
壮士”事件主要的当事人之一,不要再保持沉默。

在《自由亚洲电台》《不同的声音》节目里,封从德先生说,那天他
不在广场,回来知道这事以后,责备了纠察队长。封从德先生是保卫
天安门广场指挥部副总指挥,他在节目中表示这三个人并不是最大的
受害者,毕竟他们没有象其他许多人那样被枪毙。但他也表示这是89
天安门广场最大的失误之一,他自己也有责任。

在节目中,曾担任纠察队总指挥的张健先生讲到,这事他并不想澄
清,因为当时大兵压境,学生运动是和平的理性的,不想给当局找到
镇压的口实,不想有人火上浇油。现在想起来当时没放他们,很内
疚,很后悔,这是我们的错误或者叫误会。我当时做为纠察队部指
挥,我的任务就是保卫天安门广场,保卫学生的生命安全。

节目中作家郑义也表示他当时不在广场,郑义作为一个比学生年令大
一倍的作家,一直在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据说对柴玲等广场的学生领
袖有巨大的影响力。郑义在节目中对三壮士表示歉意,他认为抓送三
人的理由是为了防止类似“国会纵火案”事件的发生,同时他也讲
到,送这三人去公安局,是犯罪,是助纣为虐,他是同案犯之一。

民运领袖唐伯桥先生是湖南三壮士的同乡,长期以来为湖南三壮士鸣
冤,作了大量的工作,他在《不同的声音》节目中讲到,10年来学生
领袖和海外舆论对湖南三壮士的冷漠和忽略是不应该的,他曾多次对
学生领袖连胜德、辛苦、白梦等人进行劝说,希望他们改变对“三壮
士”事件的看法,对遭受苦难的湖南三壮士给予起码的人道关怀,但
至今并未看到实质性的效果。唐伯桥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领袖
当中有心病和认识不足造成的。心病是学生领袖们不愿意面对自已的
错误,而认识不足是那些学生还停留在天安门孩子的心态,封闭自
大,排斥他人。

现居四川遂宁的“6.4”重要学生领袖陈兵,也认为当时学生将这三
人扣住并送至公安机关,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事不用怕讲。

“6.4”重要学生领袖,现居洛杉矶的程真女士表示:我当时不在广
场,未参与决策也未参与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几乎与他们没有任
何关系。我认为学生的这种处理绝对欠妥,不过当时学生如同惊功之
鸟,任何小事情都有可能做出过激反应,尤其当时广场的学生可能认
为三壮士的行为,破坏了学生运动的纯洁性;虽然历史事件虽然很难
澄清,但仍然应该是谁决策谁负责,不能让所有的学生来承担“三壮
士”事件的责任;“三壮士”事件毁了这三人的一生,任何人都无法
掩示对他们的同情;国内的人因为信息沟通和生活环境的原因,至今
不能拥有正确的认识这无可厚非,来到海外的学生领袖,受西方文化
熏陶10几年,如果还停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认识,或者拒绝承担历史
责任那就更可悲了。

21位被通缉学生领袖之一的马少方,现居中国深圳,他表示当时他不
在广场,但听说这事后感到非常惭愧,学生不该做出这样过分的事情
来。

21位被通缉学生领袖之一的郑绪光现居北京,他说当时他不在广场,
高自联在23日前就已撤离广场,而留在广场的新成立的“保卫天安门
广场指挥部“有连胜德参加。纠察队员大多是外高联的学生;送三人
去公安局的事从未在高自联讨论过,常委会议也从未决定这件事情。
郑绪光也认为这件事情做的实在不应该。

21位被通缉学生领袖之一王志新,现居山西省榆次市,还处于为生活
而奔波的阶段。“当时我在广场,但在'北高联',没在广场指挥部。
事后当天我在广场知道了这个消息。““抓住3人可能是学生自发
的,后来作出决定的是广场指挥部。当时'外高联'在广场很活跃,主
席连胜德参与了广场指挥部。我和连胜德的交往主要是关于两个高联
的工作协调和一起在历史博物馆门前开记者会等。“王志新还表示,
这作事做得太过分了,“要是我有机会参与,绝对不会让这事发生,
勇军兄你知道,我们政法大学的学生绝对没那么傻。“

刘晓波,天安门广场四君子之一,现居于北京师范大学,自由作家,
作品无数,却找不到一篇关于“三壮士”事件的文章。我去电向他
要,“我没有写过,你知道我的笔下尖刻,当时广场上的学生领袖还
是18、9岁的孩子,不忍心……“刘晓波在电话中对我说。刘晓波也
表示他当时不在广场,学生的作法可以理解,但绝对不妥。刘也赞赏
余志坚在接受采访时所表现出的宽容大度。

周舵,天安门广场的四君子之一,表示他当时他不在广场,他认为送
3个人去公安局,对这3人是不公证的,但这件事情还不足以否定整个
八九运动。学生当时不仅不应该送他们到当局手里,反而应该暗中给
予保护。

刚来美国不久的著名政治意见人士,21位被通缉领袖之一的王有才先
生表示:

“我5月23日不在广场而在北大参与改组高联,我不愿意介入探讨此
事,因为我(当时)不知道,但我认为各人做的事各人负责。王有才
还表示广场上扣住湖南3人可能是自发的。'北高联'当时没有就此事
进行表决,即使表决也是无效的,因为这不是由'北高联'作出的决
定。据我所知,党时的北高联没有参与此事,因为'北高联'总部己经
不在广场,那天常委们也己到北大重组'北高联'。每个人做的事要对
得起自已的良心。“王有才还表示广场上扣住湖南3人可能是自发
的,因为三壮士的行为有损学生的理性克制,学生运动当然也不能因
小失大,当时学生运动并不想推翻政府,否定现行法定制度,如果湖
南3个的行为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法国大革命式的暴民政治。

21位被通缉者之一的周封锁表示5月23日他不在广场,他随高自联撤
到清华北大,广场指挥部主要交给了外高联的学生,他表示这件事情
当然做得不好。

曾以青年教师身分参加89学运,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吴仁华先
生,现任洛杉矶《新闻自由导报》主编,他在电话中对笔者讲道:当
时我不在广场,回到广场后正看到工人用布将毛像盖住,我根本不知
道广场的决策过程,也不知道哪些人参与了送三壮士去公安局的决
定。当问及到对三壮士事件的看法时,吴先生婉拒了:“勇军请不要
套我的话,江湖上的事我不评论,不介入,但心中有杆称;我现在一
心办报,并作自己认为应作的事。“

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领袖,不是表示沉默不介入,就是表示当时不在
现场。只有连胜德在私下或半公开场合肯定了自己在这件事件中的角
色。那么以一票之差决定那三人命运的说法又从何谈起呢?希望连胜
德以及其他当事人能勇敢的澄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8522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