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闭门造车专业户”当不得--与鲁肃网友闲聊几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闭门造车专业户”当不得--与鲁肃网友闲聊几句   
大汉子






加入时间: 2004/03/12
文章: 2453

经验值: 5


文章标题: “闭门造车专业户”当不得--与鲁肃网友闲聊几句 (300 reads)      时间: 2004-7-31 周六, 下午11:18

作者:大汉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所谓闭门造车专业户,这里是指“思而不学”,在公共空间发言时一味自说自话,却以为自己做出了某种“开天辟地”式的“创造”的现象。殊不知,“太阳底下无新事”!个人以为是独特发现的东西,其实很可能早已被古人前人和同代人研究讨论过千百次了,只不过由于自己学问不及而有所不知罢了。
“闭门造车专业户”的基本特点,是在公共空间经常使用某种几乎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私人话语”来与他人进行争论。生造概念,或者对人们所熟知的某些基本概念进行“歪解”或“邪读”,以及怪论叠出,是最常见的现象。其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虽然有时也可能对某些事情有所领悟,但知识的缺乏却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既不晓得以往的有关研究情况,也不晓得人们在公共空间讨论相关问题时,通常使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语词或概念。这里不妨略举几例:

1)人们在讨论现实问题,如政治、经济或科学领域里的问题时,目的和手段是彼此相关相对的。只有“神学目的论”或“历史目的论”,才会把“目的”与“手段”完全割裂开,将前者从人本身排除出去,而将它交予神或上帝或神秘的“理性”。不言而喻,这时,“人”在他们那里已经变成实现某种预定目的的纯粹手段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神学或历史目的论所说的“目的”是超验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目的”则是属人的,可以在经验中得以实现的;而与属人的目的相应的手段,虽然常常可以有所选择,但选择的范围却总是极其有限的(这一点意义重大,这里没法展开)。第二,对于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之洗礼的西方来说,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人本身就是目的)和人权,以及政教分离原则等等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动摇。因此,神学目的论对于现在的西方世界,也早已是无关大局而且基本无害的学说了。
但鲁肃网友好像并不知道“神学目的论”这类概念,他也不晓得“形而上”与“形而下”、信仰与学术(含科学)的界限。尤其跟别的网友不同的是,他是在此类目的论的范围内谈论“目的”的,因而实际上便将自己安置在与其他网友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中。
但鲁肃网友跟真正的神学家也挨不着边。我印象中,西方现代的神学家或者神职人员,显然不会象鲁肃这样跟人(特别是非基督徒)讨论问题。因为他们明白上述分野,他们是“明智”的,其明智就表现在对现实领域里几乎一切知识(包括科学和人文知识)非但不提出异议,相反,他们的说教往往建立在对常识常理常情的尊重之上。而且,他们的宗旨也不在否定或排斥后者,而是试图将人从后者的局限中“提升”起来,提升到神和神的世界的高度。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现代神学的教养!

2)鲁肃说,“因果关系”不能“逻辑化”。首先这“逻辑化”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猜他的本意是在逻辑范围内将因果关系“形式化”。读过点逻辑史的人,我想都会质疑:“因果关系怎么不能形式化”呢?“因为。。。所以。。。”不就是以日常语言将因果关系形式化了吗?而数理逻辑中的“蕴涵式”,则将因果关系的逻辑形式朝抽象化的方向更加推进了一步。

至于逻辑上合理的“因果关系”与经验是否一致,那是属于另外一个范畴,即“真理论”研究的对象,后者就更加复杂了。

说实话,以上所说都只是常识,而且是“很常识”的常识。然而这类常识,对于鲁肃来说,似乎还相当陌生。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毕竟也有它自己的一套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的体系。就此而言,文科与理、工科没有始终区别。二者对象不同,方法有别,但逻辑基础是完全一样的。我不相信,一个逻辑能力欠发达的人能够在人文领域会有所作为;我也不相信,一个有浓厚兴趣(无兴趣者当作别论)讨论社会历史和政治问题、而在概念和言语程序上却相当混乱的人,他在理或工科领域会是一个真正的杰出者。
无论如何,讨论问题总要先确定论域,这样才可能选择恰当的语词和概念,做到逻辑清晰;参与争论的人也才可能有某种“共同语言”,并且在此基础上真正有所交锋。而要确定论域,你就要对各种学科甚至某些专题及其历史,包括它们所使用的预设、术语或概念等等,有个基本的了解。一味自说自话如同瞎唠叨,是毫无意义的。
不是说不可以对通常的概念或命题提出质疑,也不是说不可以创造自己的新的概念和概念体系。但质疑和创造都是有前提的:你得先了解前人已有的成就,在现当代尤其是如此。“闭门造车专业户”是千万当不得的。

作者:大汉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大汉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711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