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作者: 草庵居士 再暴内幕:默默推动力中国政改的独立知识份子―杨小凯先生二三事 |
 |
偷笑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默默推动力中国政改的独立知识份子―杨小凯先生二三事
杨小凯先生离我们远去了,一个孤寂的心灵升入了天堂。世事烟飞,记忆尚存,唯在天之灵仰视方解世人之惑。
本不想在众人悼念杨小凯先生之际再说什么,但几位朋友反复来电话及信件希望我能写一点小凯先生的事情。特别是在明年,中国即将重新启动停滞了十几年的政治改革之前,更应该将小凯先生默默推动的中国政治改革之事写出来,让世人了解小凯先生是如何展现其独立知识份子神圣的一面。
圣经云:“你们务要敬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做大丈夫,要刚强,凡你们所作的都要凭爱心而作。”
我与小凯先生只见过一面。那是在数年前,当时,美国兴起了投资中国热,很多美商对中国跃跃欲试,我所熟悉的汤姆斯教授在学校暑期请我客串到他那里给一些企业家讲一次课,主要内容是如何与中国商人及政府谈判。如何鉴别谎言及规避各种各样的法规限制。就在这次两天的客串之际有幸结识了小凯先生并与小凯先生畅谈了近四个小时(见附图,自右起:杨小凯,汤姆斯,草庵居士)。
在与小凯先生交谈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中国问题,小凯先生特别表达了他的两个观点:一,中国政改必须要从经济和宪政开始,二,知识份子一定要保持独立的声音。或许是因为小凯先生的这两个观点和本人的观点非常一致,致使本来对来自大陆,特别是经历过中共文革时期的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一直保持不信任感的本人有了一个观念上非常重大的转变。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文互联网发展了起来,我开始写些评论中国经济与政治的文章。小凯先生看后曾与我联系说:我们留美经济学会的人都以为你是个花花公子,大家都羡慕你有如此众多的艳遇。怎么转眼之间,你一下就成了经济学家,你在那里读的经济学?自此,本来联系不多的友情日益热洛起来。
在本世纪初,杨小凯先生和林毅夫先生关于“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之争在中国兴起,本人也在中国经济学者聚集的“经济人俱乐部”发贴驳斥林毅夫先生的“后发优势”。以本人观点,这个看似经济问题实质是政治问题的观点之争关系到了未来中国发展走向,特别是林毅夫先生的特殊地位已经在影响到了当时的江,朱政府决策(本人曾在林毅夫先生访美并在UCLA举办学术会议时,与林毅夫先生激辩两小时,但此为后话,留待另凯)。所以,我数次联络小凯先生,希望小凯能与林毅夫先生公开辩论。但当时小楷先生已经被确诊身患绝症,数次婉拒,直到我反复游说,才答应可以写一篇文章反驳。小凯先生当时说:你去下战书,我猜不会有回映。如果他回映,我就马上写你的命题文章。
我在得到了小凯先生的答复后,马上就写了一个战书贴到了“经济人俱乐部”。两天之后,果然得到了答复,不过不是林毅夫先生的答复,而是他的弟子,在国内担任官员的赵晓博士的回帖,大意是:林毅夫与杨小凯先生是熟悉的朋友,会相互交流,不需要在此论战。
坦率地讲,当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非常失望,但小楷凯生却安慰我:你的命题文章会完成,给我一点时间。。。。。。
2002年底,胡锦涛先生即将接手中国,海内外都期盼着这位新贵能改变中国,启动停滞多年的政治改革。在我与在美国担任大学副校长的洪朝辉先生面谈时,我们萌发了一个想法,这就是召集中美的经济学者和部分官员召开一个中美关系展望演讲会,通过民间的交流相互了解和沟通来影响未来的中美双方政府,以期减少摩擦,增强合作。
当我将这个初步的想法转告给几位学者和中美官员后,马上就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小凯先生尽管身体并未康复,不但积极支持,而且还给出了大量的建设性建议。小凯先生认为;尽管这个会议可能不会达到影响中美政府决策的想法,但这个会议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是中美之间首次纯民间举办的交流会议,是海内外独立知识份子首次有实质性意义的行动。小凯先生同时表示:不管身体如何,他都将前往赴会。
到了2003年初,我们募集了近七十万美元的会议费用,美国赌城拉斯维家斯的一家赌场兼酒店也愿意免费提供房间及会议场所。一家美国航空公司也提出了机票免费升等,大幅度折扣等。身在北京的中国经济学家ZW教授负责联系的学者也都筹备完毕,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田国强先生也联系了美国,香港,英国,澳洲等地的知名经济学者,身居高位的国内政府官员L先生也联系了数位中国部长级官员,而本人则也得到主管中国事务的美国官员莫津先生及两任财长等人到会发言的承诺。会议的主题也确定为:《胡温执政后的中国经济与政治走向展望》。聪明的读者仅仅从这个会议主题,就完全可以看出这此会议的主要议题和目的是什么。而我们想达到的也就是希望能通过这个会议,在胡温政府执政前进行中美沟通与交流,相互了解,促进合作。
依照原来的会议计划,我们只召开数日的交流会议。但小楷先生在得知我们有了充足的会议经费,甚至可能会募集到更多的时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全美,甚至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欧洲及澳洲几个主要城市进行巡回演讲,让独立知识份子的声音发挥的更多,能影响更多的人。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了解世界。让会议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更多的影响中国政府,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让经济发展更通畅。
我很奇怪,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情往往就扭转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就在我们确定了会议日期,万事具备的时候,中国发生了SARS风暴,会议被延期。而在中国这次SARS风波中,政治平衡被破坏,首先出现的是原来邀请的在位中国政府高层官员不愿意讲一些敏感话题。就这样,一个由民间促成的首次的,胡,温政府在执政前的政策宣示活动就在SARS风暴中流产了。而想影响利用专业知识影响中美交往,促进中国政治改革的努力也流产了。
到十一月,中断并被推迟了数年的,经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中美第二轨道会议在美国德州召开了。在此情况下,我们再举办这样的会议显然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小凯先生后来对我说:中国的政治平衡往往在一瞬间,任何一点外力都会改变中国,这是中国现实造成的。中国的文革已经将这点显现的非常清楚,这也就是宪政国家与集权国家的重大不同。在与小凯先生谈到独立知识份子的作用时,小凯先生说:独立知识份子的重要性并不输于一个独立政党,特别是在中国无法容忍反对党的时候,独立知识份子的作用就往往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保持清醒,保持独立就可以改变中国。在谈到中国政治改革的时候,小凯先生说:中国的政治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经济必将影响法制上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必将引发中国的政治改革。
今天,小凯生蒙主召唤了。中国的政治改革会如何呢?我不知道中国的未来会如何,但我欣喜地看到中国终于即将开始停滞了十多年的政治改革,尽管这种改革依然会风风雨雨,甚至经历政治风暴,但至少我看到了从根本上约束政府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经实施,中国审计署已经从司法程序上开始了“审计风暴“,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今天在全国政协十届六次常委会上自问自答:推进经济方式转变时,应将体制转变作为重要前提。在政协会上给政治体制改革吹风。而更重要的是,《人民日报》7月12日在首页发表署名文章:《再干一个二十年!──论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开为明年即将开始的政治改革吹风。
小凯先生远去了,或许我们无法亲口告诉他未来中国的改变,但我相信他在天之灵一定会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就如同他默默地,无时无刻推动中国政治与经济改革一样。
感谢主,愿主保佑小凯先生的独立精神永生。
2004年7月12日于草庵书屋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