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乱谈中国的宫殿建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乱谈中国的宫殿建筑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乱谈中国的宫殿建筑 (1020 reads)      时间: 2004-6-27 周日, 上午9:58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适才见到网友歌颂中国宫殿建筑,觉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其实中国最差的除了音乐之外,大概就是宫殿建筑。别说跟西方没法比,就连人家阿拉伯兄弟也远远比不上。在我看来,传统建筑有如下重大缺陷:

一、基本上是木结构而不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那样,使用坚实持久的石块作建筑材料。用鬼子的话来说,西方的建筑象征着征服自然,而中国的建筑却给人对付、凑合的感觉。人家的房子能把冬天关在门外,咱们可就作不到这点。因此,使用简易材料造成的第一个缺陷就是缺乏气势。

二、由于材料强度不足,限制了建筑物的高度。因此,哪怕是宫殿也只能搞成平房。提高建筑高度的办法便是垫高地基。在下面看着还有点气势,等到拾级而上,到了建筑物面前便毫无气派可言。

三、因为建筑材料不经久,因此中国根本无古迹可言。故宫那些宫殿,论年龄还没有英国牛津剑桥的古老,而人家那些中世纪盖起来的教堂和教室至今还在使用中。每次改朝换代,前朝的宫殿都要毁于战火,大概只有明清交替时是例外。

四、不把建筑当科学,由知识分子专家当学问研究并传诸文字,形成合艺术与科学为一的渊深学科,而是由丝毫没有美学修养、不懂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甚至连制图都不懂的文盲木匠们口口相传。除了园林设计有画家和园林设计家主持外,宫殿建筑都由文盲木匠承担,毫无美学设计,建筑毫无美感可言。所谓宫殿就是个大屋顶,其高度甚至超过了墙面,于是便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压抑感,而呆板对称更加加深了这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凸显了专制统治的僵化、呆板与毫无生机。

五、在力学设计上,因为不懂科学,唐宋时代的合理美观的“一梁三拱”到明清变成了“一梁五拱”,不但不合理地增加自重,而且在外观上显得繁琐重复。

六、设计只求以傻大黑粗求“气派”,丝毫不考虑功能问题,于是便造出了采光不足、供暖成问题的无法居住的建筑群。试问有谁能真能住在乾清宫那种空空荡荡、毫无永久性供暖设施的大庙里过冬?皇上只能住到养心殿那些黑古隆东、伸手不见五指、狭小逼仄的“暖阁”里去,那建筑无论是论气派还是讲舒适,都还赶不上江南的富家翁。

总而言之,中国的宫殿建筑是世上最失败的建筑物,既无气派可言,又不美观,还毫无舒适可言,甚至没有起码的可住性。倒是中国的园林建筑堪称一绝,尤以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等出色。配合湖光山色的楼台庭阁也极佳,杭州就是个例子。在我看来,中式建筑可以以小巧、精致、美观取胜,但无法弄出气派宏大、外表美观、居住舒适的宫殿建筑来。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整个紫禁城的建筑,唯一能入眼的就是角楼而已,但王家园林没有哪个差的。

这其实也就是如今的高层建筑非得照搬洋货不可、无法体现民族特色的原因。虽然梁思成毕生为此努力,但所谓“中国特色”其实也只有一个无比单调、压抑、头重脚轻的大屋顶,偶一为之无妨,真要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地盖上那乌龟壳,实在是难看。所有此类建筑中,似乎只有北京美术馆设计得颇漂亮,但那也是胜在纤巧,并非以气势宏大取胜。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3625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