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708 reads)      时间: 2004-6-13 周日, 下午8:21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雪中的奇迹

苏芬冬季战争〔一九三九~一九四○〕

作者:Ripper Cliff (本文属于『战争的艺术』http://www.chinesewwii.net/所有,不得再转贴)

前言失去的环节

这是一段冰封的历史,千千万万的年轻生命在一场丑恶而无意义的政治争斗中变成了无名的墓标。由于我们这个星球上同时正展开一场更大的厮杀,这段小小的历史也化为一个失去的环节。当人们想起寻找这个环节的时候,他们无法看到任何壮烈的名言,也无法找到任何瑰丽的词语。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失去自己优秀儿女的芬兰母亲和苏联母亲们。

并向老友杨威利致敬。



序篇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名俄罗斯帝国骑兵军官快速走过站台,跳上远行的列车。黑皮军帽上的流苏在车头吐出的蒸气中瑟瑟摇动。他抿起浓密胡子下的双唇,向堆集在站台上的亲友告别-他们中间不乏怒气冲冲者。列车从赫尔辛基中央车站出发沿芬兰湾向东行驶,穿过被无尽枯木包围的卡累利阿地峡,随即南下通过帝国首都圣彼得堡来到莫斯科城。在这里他换乘西伯利亚铁路,近卫骑兵团的老朋友们赶来和他道别,莫斯科火车站挤满了整装待发的士兵和亲属,很多人烂醉如泥,嘴里不时冒出“乌拉!”的喊叫。在这个季节,本就不好客的西伯利亚铁路变得更加令人难受,但是其余的列车都为军列让路、退避在支线铁路上。胡子军官将自己1.88米的身躯压缩在狭小的房间里,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书写日记。军列在伊尔格茨克止步:西伯利亚铁路绕过贝加尔湖的路段还没有完成,所以全体乘客必须下车乘船渡过巨大的湖面。胡子军官离开赫尔辛基已经三个星期了,渡过大湖之后他又在列车上晃了两个星期,来到了东方的大城哈尔滨。他将为了一支弹压自己祖国的军队和一支新兴军队在一片不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土地上展开搏斗。
他的名字是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芬兰人,现任俄国骑兵中校。当他报名参加这场战争的时候正在俄国贵族子弟专属的尼古拉维茨基骑兵军校任职。他的父亲——一名瑞典贵族、在瑞典和俄国宫廷任职的老人暴跳如雷地来到圣彼得堡对他一顿训斥:“古斯塔夫!你竟然要为弹压我们芬兰的俄国人卖命?!”他的兄弟姐妹也大多数表示了反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劝阻。但是他显然不愿意再继续这种安逸的生活,从十几岁入伍以来的二十多年中他没有参加过实战,这对于血气方刚的古斯塔夫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当时俄国上下弥漫着喜悦,一致认为短腿的日本人将在远东被击溃,而胜利即将和战争的结束一起到来。曼纳海姆当时三十七岁,他为了抓住最后一次显示军功的机会而来到了日俄战争的最前线,并分配在第五十二涅森龙骑兵团。这次远征在他本人的倔强之下,得到了家族的默许,但也激怒了很多人-因为古斯塔夫的兄长曼纳海姆上校因为参与芬兰独立运动而被俄国驱逐。曼纳海姆在海参崴〔俄称符拉迪沃斯克〕骑上爱马,跟随龙骑兵团前往沈阳〔俄称穆克坦〕南方二十一公里处布阵。他们的目标是更南边2.4公里靠近日军阵地的地点。前线俄军的战况不利,很多军官为了掩盖自己指挥失误而大肆夸张日军的兵力,指挥官们则为了一点私仇互相算计。日军正向旅顺〔俄称亚瑟港〕进攻,两军在沈阳附近进入胶着状态。俄军司令克罗巴特金上将手下的官兵虽然战斗凶猛,但是军纪差劲,肆无忌惮的袭扰劫掠当地的中国平民,引起了广泛的愤怒,士兵生活放荡、嗜酒普遍,而且极不讲卫生!
曼纳海姆严禁自己的军官和军士染上俄军的痼疾,起先他建议在军务之外进行体育活动,野外体煅在芬兰是普遍的全民爱好,但在这里却引起了一番耻笑:俄国军人看来没这方面的兴趣。于是他要求手下至少不许违反书面上的军纪,在他表示随时准备行使枪毙权限之后,整个部队安静了,甚至飘起了一股“文学”的味道。很快他等待的战斗机会到来了:第五十二涅森龙骑兵团转属著名的米希琴科中将指挥,此时旅顺已经被日军攻占,在进行了灭绝屠城之后,日军向中国东北纵深开进。龙骑兵团的任务是截断日军从旅顺到沈阳的铁路交通,并对设在营口的日军补给基地突击,烧毁日军的辎重物资。此次攻击于一九○五年一月六日发起。大约一万名俄国骑兵分成三路纵队在暴雪中奔驰,第五十二涅森龙骑兵团在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少将的率领下位于右翼。曼纳海姆中校则带领两个骑兵连组成的分遣队。攻势完全的失败了,骑兵队在中途减慢了速度,和辎重部队一起缓慢地行进而丧失了冲击力,而且给了日军在营口加强工事和呼叫步兵增援的时间。在米希琴科中将失利之后,俄国第二集团军向日军左翼的沈旦堡发起攻击。第二集团军司令正是在土耳其战役中赫赫有名的奥斯卡·古林朋堡上将——他也是芬兰人。这次攻击圆满成功,古林朋堡的部队突破了日军秋山支队的防御完成了迂回包围,如果此时克罗巴特金上将在正面发起总攻的话,日军将很难支撑下去。但是克罗巴特金没有发起攻击,古林朋堡的努力全部白费了。日军随即转向攻击沈阳,曼纳海姆中校转到第一西伯利亚军在沈阳西部展开。在一次危险的侦察中,他率领的两个小规模步兵分遣队和三个骑兵连被日军排枪扫射,瞬间即损失了十五名官兵和二十匹马,负责传令的甘古林伯爵在递交报告之后被射穿心脏,和他的爱马克里斯曼死在一起。根据甘古林送出的情报,克罗巴特金得知日军已经开始合围沈阳,他惊恐地下达了弃城命令。这种匆忙的决定造成了全城大乱,挤满了士兵和物资的火车争抢铁道,公路被一望无际的军人堵塞……当这群败兵涌出城外来到大雪原上,却又被日军火炮轰个正着。曼纳海姆在日记中讽刺道:“勇猛的狮子军团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只剩下几百人的乌合之众。”半埋在沈阳火车站积雪中的俄军败兵们突然听到了少见的“芬兰骑兵进行曲”。曼纳海姆中校率领第五十二涅森龙骑兵团整齐列队,他们独特的蓝色领章在风雪中张扬,有序地奔赴前线。曼纳海姆对正在追击俄军的日本部队进行了奇袭,虽然称不上成功,但是为步兵的逃脱争取了时间。日俄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
曼纳海姆仍留在俄军中,并且以少将军衔开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一七年晋升中将。当他指挥一个军对抗奥匈帝国军的时候,国内传来了革命的消息。前线的俄军动摇,秩序发生了混乱。感觉到生命危险的曼纳海姆立即换上便服扮作平民乘坐列车回到祖国芬兰。由于革命迫使俄国沙皇退位,俄国对芬兰的殖民统治结束了。

回到祖国芬兰的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
他是现代芬兰历史上唯一的芬兰元帅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六日,芬兰召开议会宣布国家独立,但是他们不能控制局势:支持暴力变革的芬兰赤卫军和支持议会制度的芬兰白卫军在国内展开激烈争夺。当曼纳海姆回到国内时,议会请求他担任白卫军司令,以保留刚刚争取到的独立。
后来的苏联宣称:“芬兰政府为了镇压国内运动,向德国寻求支援。”事实是:当时的苏俄政府首先干涉芬兰内战,派遣四万军队支持芬兰赤卫军,顷刻之间便占领包括首都赫尔辛基在内的芬兰三分之一领土,议会不得不将政府暂时转移到波斯尼亚湾附近的巴萨。一九一八年一月,曼纳海姆率两千名白卫军在巴萨登陆,并且与坦贝雷近郊的会战中一举击破赤卫军合围。之后如同苏联宣称的,德国派遣格茨将军率领一个德国师支援芬兰白卫军,并最终击溃了赤卫军。可以说,在这场“代理人战争”中,苏俄要为芬兰内战的扩大负更多的责任。苏俄和德国干涉芬兰内政的行为导致了芬兰内战的激化,都要为芬兰战后对左翼分子进行的清洗悲剧负责。继续引用苏联的史料:“在这次内战之后,新生的芬兰政府右翼议员通过议案,开始在芬兰湾诸岛和卡累利阿地峡一带建造各类掩体和碉堡工事,这是为了日后进攻苏联作准备。”完全是梦呓。在芬兰内战之后,芬兰人对苏俄的信任早已降到冰点以下:身边有这样一个喜欢对他国内政指手划脚的邻居在,每一个正常人都会保持一份戒心。在芬兰军民利用休假时间轮流义务劳动下,“曼纳海姆防线”建成。根据苏联的指责,这是“战争准备,是芬兰对苏联侵略战争的桥头堡”,换句话说,是一个人口三百七十万人的国家企图对一个人口一亿七千万、拥有欧洲最强大陆军的国家发起“侵略”时的“桥头堡”。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025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