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世界日报: 解放軍揚言能毀美大壩 )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世界日报: 解放軍揚言能毀美大壩 )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世界日报: 解放軍揚言能毀美大壩 ) (167 reads)      时间: 2004-6-12 周六, 上午6:19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世界日报: 解放軍揚言能毀美大壩 )



路透社:女儿担心政府对萨斯英雄蒋彦永控罪

去年揭露中国政府瞒报萨斯疫情的老军医的女儿担心她父亲的失踪不是政府暂时的隔离,而是被政府羁押并准备予以控罪。

蒋彦永是在天安门镇压的15周年纪念日的前夜失踪的。此前蒋曾写信要求为1989年被军队镇压而死伤惨重的民主运动正名,因而激怒政府。

蒋彦永住在加州的女儿在一份路透社星期五得到的声明中说:“政府正在逐步构建对他的最终的报复。有可能把他同什么海外敌对组织牵强附会联系起来,然后指控他危害国家安全。”

有分析家认为政府担心如果蒋彦永这个因为揭露政府瞒报萨斯而成为一些中国人心目中英雄的人不被压制住的话,那么其他人也会继而效仿,敢于对公开抗议政府1989年使用军队镇压天安门学生运动。

蒋和其妻是在6月1日失踪的。

“公众都认为我父母是同许多其他的异议人士一样因六四周年纪念日被隔离,并且六四一过就会被释放”蒋的女儿说,“但是,其他人士已经陆续被释放,但是官方却向我哥哥索要我父亲的假牙”证明官方将要对半退休的医生长期关压。

“现在看起来他们只想利用六四敏感期作为烟幕,可能为他们在没有舆论压力下进行审问争取时间,用磨时间来拖垮我72岁的父亲”。

蒋的女儿还说羁押她父母但不告诉他们子女父母的下落是“不人道”的。

政府的盘问审查是围绕着蒋彦永的信是如何被转到外国媒体的,蒋的女儿说。

蒋的女儿为父做了辩护,说他没有违反任何法律。

“我父亲写信完全是个人的意愿,出于他的良心,那被政府镇压无辜而背负惨痛记忆的良心。”她补充说父亲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规定。“他的信同任何一个外国组织都没有关系,如果政府把他同任何组织相联系,都是对他敢于说话诬陷报复”。

蒋曾经在1999年六四10周年的时候提出相似的建议,但那时他没有名气,没有人理睬他的呼吁。

分析家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平反六四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政治上极为敏感和风险性大,有可能造成共产党的分裂,引发夺权的斗争。高层领导人卷入镇压,或由镇压获益的都还活着。

几百甚或几千要民主的抗议人士在镇压中丧生。

蒋彦永工作的301军医院不予置评。

蒋揭露中国政府的瞒报萨斯疫情,引发了政府撤换卫生部长和北京副市长,并如实公开疫情。蒋的女儿说,但蒋虽后遭遇到了逐步的但持续不断恶化的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包括跟踪监视、窃听电话等等。

北京高层对处理着名异见者互相较劲

亚洲时报6月11日冯良撰文:种种迹象显示,中南海领导层对于处理知名异见人士的手法出现了微调,近月来被捕的着名异见者,假如愿意认错,当局都会以种种藉口尽快释放。这种现象反映,中南海确有可能对处理政治异见问题有不同看法,但当中是否涉及传闻中的高层较劲,则要继续观察。

湖北省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11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着名网路作家杜导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据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指出,由于杜导斌获判缓刑,他现时正在返回湖北应城的家中。

现年40岁的杜导斌,被指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间先后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其撰写的《论颠覆政府是合法的》等26篇文章,两中两篇批评了香港的国家安全立法。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判书中声称,有关文章“采取诽谤的方式公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但不少中国知识份子,民运人士团体和人权组织都曾指出,中国政府对杜的判决,属于以言入罪,是侵犯了杜的人权。杜导斌的被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国内,亦有几十名着名知识份子五次联署,要求释放杜导斌。

值得关注的是,十六届领导班子在处理一些备受广泛关注异见个案时,渐渐调整了手法。主要的分别是,过往受到压力时,中国政府的判决反而更严苛,像受到广泛关注的中国互联网“天网网站”负责人黄琦,就在2003年5月9日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5年。

相对而言,近月来被定罪的着名异见者,都是先被检控,然后以种种藉口尽快释放。除了杜导斌外,因为在网上张贴政治改革文章而在2002年11月被捕的大学女生“不绣钢老鼠”刘荻,在2003年11月28日以“取保候审”名义获释。据信息中心指出,刘荻现已返回北京师范大学念书;目前她正在做论文,很快就可毕业。

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些案事件发展峰回路转,背后明显涉及北京内部多方面的角力。这种说法现阶段很难获得证实,但从中国当局先逮捕,后轻判的处理手法上,不同官员对案件有不同看法,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可圈可点的是,新华网重点报导审讯的公正性,(按:明明是冤案,谈何公正?狗屁!)有人认为这是中南海是比过往更重视国际舆论的一种表现。新华网宣称,在庭审中,杜导斌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表示认罪服法。报道又称“法庭充分保障了杜导斌的诉讼权利,杜导斌及其委托的辩护人作了充分辩护”。报道指,杜导斌的亲属、新闻记者以及社会各界群众旁听了公开审理和宣判。

应该指出,中国官方现时的态度是,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着名异见者可以得到宽大处理,但先决条件是该人必须认错,给予中国政府一个“下台阶”。新华网称,鉴于杜导斌在法庭上“能够认识到其行为触犯了刑法,造成了社会危害,根据其具体犯罪事实和认罪态度较好,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一审判决。”

有报道指,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刘荻案表示关注,这也是刘最后获释的关键;不过,这种说法暂时无法获得证实。中国观察家指出,中国政府无疑较过往更重视国际形象,但有争议性的案件,如南方都市报高层分发奖金后被控以“贪污罪”,将继续让中国的开放形象受到困扰。

评杜导斌案:一份阴险恶毒的刑事判决书

秦耕

今天似乎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我和许多人一样从中 共新华社报道的简讯中,知道了我的朋友杜导斌被湖北孝感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的消息。朋友们很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我知道,今天我的朋友杜导斌终于回家了。和他的爱人、儿子团聚了,他走出黑牢,见到自己妻子、儿子,那份激动自不必言,我自己也十分高兴,在手机短信中分享并表达了我的喜悦。但我却十分的愤怒——强加给杜导斌的是一份恶毒的判决书。这是一份用尽心机、棉里藏刀的判决书。与其说是一份判决,还不如说是一个阴谋的开始。

根据中共的〈刑法〉和〈刑诉法〉,反革命犯在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判处附加刑,也就是在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之外,必须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或没收财产。果然,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杜导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两年。也就是说,在四年缓刑考验期满之后,杜导斌还有两年时间被剥夺公民政治权利。加起来就是六年。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内,杜导斌不能行使他的公民权利,他仅仅是一个自然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剥夺公民权利,就意味着中国人今天在法律形式上、也仅仅是在形式上所享有的公民权利也被依法剥夺了。六年内,他不能行使一个公民本来天赋的言论、出版、**、结社、**、示威、选举等项政治权利。就是他离开居住地或者会见来访的客人,也必须报告监督执行缓刑考验的执法机关。如果有违反,监督执行的机关可以报告或立即将他收监执行。缓刑考验失败,继续执行他本来被判处的未执行完的有期徒刑。这就是今天强加给他的判决!

这份判决的阴险恶毒就在于,表面看来,他自 由了,他走出黑牢和妻儿团聚了,这似乎是一份“从轻”的、人性化的判决,赢得许多人的高兴、欢呼、感激甚至幻想。但这份判决的恶毒本质,就在于把公民杜导斌变成了生物杜导斌!在今后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公民杜导斌因为行使法律赋予他的政治权利而入狱治罪,给他的判决却是,我把你释放回家,但以刑事判决书的形式,硬性的、明确的剥夺了你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权利!他在今后六年和其他人的区别在于,其他人的公民权利是法律明确赋予的,能不能行使另当别论;而他却被明确禁止行使一切公民权利。其他人行使公民权利也可能受到和他一样的政治迫 害;如果他企图行使公民权利,却注定被重新收监执行!因为判决书公开宣告他在六年时间内不具备公民资格。对公民杜导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其实他的全部“罪行”,也不过是依法行使了他的公民权利!但是今天,判决书以它的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它的既判力、强制力、执行力告诉杜导斌:你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所谓人 权与猪权,这份判决书无疑对他的猪权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

也许有朋友说,他总算自 由了,但他这种长达四年的监外执行考验是自 由吗?还有朋友会说,他总算和妻儿得以团聚,是的,这就是这份判决的全部意义了,而且,他只是以生物杜导斌的身份和妻儿团聚的!还有朋友会说,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公民资格,这话没错,但我们至少在法律形式上还是公民吧,而杜导斌连法律形式上的公民资格也被明确剥夺了!

这就是我的愤怒!如果我有他这么一天,我希望自己能够拒绝接受这份判决,我希望自己能够像我所尊敬的甘地一样对法官说:不要从轻!请给我以你所能判处的最重的惩罚!

最后,我强烈谴 责这份恶毒的判决!同时祝福我的朋友,为他的家庭团聚真诚的高兴! 2004-6-11

李长春大搞造神运动引发知识界强力反弹

亚洲时报6月9日冯良撰文:就在中国官方近日在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主导之下大搞任长霞的“造神运动”之际,一份北京报章近日直指任长霞是“有血有肉有缺点”和“普通平常的女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对造神”和要求“实事求是”的观点,似乎得到不少中国知识份子的认同。因此,这篇报道也被视为中国知识界对李长春强力操作“造神运动”的一次反弹。

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报业集团合办的《新京报》,6月3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她只是个普通平常的女人》的文章。该文引述任长霞丈夫卫春晓指出:自己从来“没想到,自己心中有血有肉有缺点的妻子在登封如此受人爱戴”。

任长霞是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位女公安局长。任长霞在职期间,不遗余力打击当地的黑社会势力。不幸的是,2004年4月14日晚,任长霞在郑州市公安局汇报完工作,连夜赶回登封部署案件侦破途中遭遇车祸,于15日□晨1时许去世,年仅40岁。

中国官方宣传的主调,就是任长霞如何深得当地民众拥戴,一连几天主要媒体都滔天盖地地介绍在她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登封市十几万群众“十里长街”哭送的震撼场面。可是,《新京报》文章的主体,就是从卫春晓的角度,把任长霞从神坛中拿上来,还原她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女人”的真相。

和中国官方指任长霞异常英明神武的论述十分不同,该文引述卫春晓指出:任长霞第一次审案子时,怯生生的,说话声音特别低。被审的是个老鸨,不论长霞怎么问,老鸨就是不开口。后来说:“小姑娘,别问了,我怕你学坏。”长霞的脸一下就红了。回来她就哭了一场,自己憋在屋里练问话,再问的时候,就严厉起来,像个警察了。

报道还指出,任长霞当年主动追求卫春晓,以及她爱唱潘美辰的歌,还有她生前也有臭美的倾向的一些轶事。

外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些轶事,其实无损人民对她的爱戴,但最重要的是,中国知识界对于中国宣传部门刻意避开事实的某一方面,只求达到政治目的的做法感到十分不满。

近年来,中国公安各地有关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持强□弱的新闻频频曝光,“孙志刚案”“黄静案”中,中国公安都被指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公安的形象大受打击,于是掌管意识形态的李长春不惜一切要搞一个“造神运动”,力图挽回人民对中国公安的形象。

不幸的是,就在李长春企图力挽狂澜之际,中国又传出山西省吕梁地区中阳县公安局局长刘植生充当黑帮保护伞的消息。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公安系统如果不能在制度上改弦易辙,提高对新入职者的品格要求,以及提高公安的待遇去吸引素质较高的人加入,光靠竖立典型,绝对不能改善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去年3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即提出“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即引起新闻界衷心的好评。胡锦涛所指的“三贴近”,似乎和“造神”并无交集。外界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李长春一手搞的造神运动,是和胡锦涛要求的“三贴近”背道而驰。

李长春主管意识形态以来,其表现一直备受争议。外界有一种印象认为,中国对南方都市报数名高层以贪污罪送司法处理,就是以“莫须有”罪名打击新闻界,逼使中国新闻界就范。批评者指出,李长春的做法,刚好和中国就领导层要求加强舆论监督相反。

黑龙江政协主席韩桂芝涉及罕见腐败大案被免职

据传与“宝马撞人案”无关

新快报讯黑龙江省政协九届七次常委会昨天在哈尔滨闭幕。会议通过了《政协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免去韩桂芝省政协主席职务的决议》。

韩桂芝(女,见上图)历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系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2003年10月16日,苏秀文开着宝马车在哈尔滨市街头肇事,致使1死12伤。由于公众认为对该事件的处理存在司法不公现象,网络上盛传苏秀文是“韩桂芝儿媳”。今年1月,韩桂芝向记者证实,她和苏秀文没有任何关系。

权威消息人士今年3月向中国共产党香港喉舌《文汇报》透露,韩桂芝涉嫌经济问题,不久前已被中央有关部门立案审查。其“落马”原因,并非如外界盛传的与“宝马车撞死百姓案”有关,亦与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贪污案无关,而是因涉及另一起罕见的腐败大案“马德案”。

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自1995年以来大肆收受贿赂,买官卖官。马德被“双规”后供认,自己为当上绥化市市委书记一职,曾给韩桂芝送过一笔钱。


「上海首富」走出牢門

對於「上海首富」周正毅案,好像各方面最關心的還是其刑期,這種關心在探討其罰輕罰重之外,還關心到他何時走出牢門。

周正毅於去年5月27日,以涉嫌犯罪被北京來人抓了起來,隨即以「監視居住」的說法關起來,再於同年9月5日進入司法程序,被檢察院批准逮捕。周正毅於今年6月1日,一審判刑三年。由被抓到一審判決,正好一年。

一種說法認為,按刑法的羈押期可抵刑期規定,羈押一天即可折抵一天刑期,周正毅的刑期,可以由去年5月27日的「監視居住」算起,也就是說,周正毅可以在2006年的5月26日,就結算刑期。

但也有人認為,周正毅在去年5月27起到9月5日宣布被逮捕前,被定性為監視居住,則不視為羈押,不能抵扣刑期,他的刑期要由去年9月被逮捕算起。這是因為,監視居住和逮捕都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但監視居住只是「防止被告逃避偵、查訴和審判,限制被告活動領域及其行動的強制方法」。而逮捕則是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法採取羈押方式暫時剝奪被告人身自由的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因此,周的刑期可能要在2006年8月才結束。

這一關於刑期的討論,只要有權威的「羈押」概念解釋,即可消弭。但在這兩個刑滿期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也是極為現實的可能將出現,就是周正毅的假釋。

按照刑法規定,有期徒刑執行原刑期一半以上,就可以在符合法定條件下假釋。不論周正毅是在2006年的5月還是在8月正式刑期滿,他都可以至少在今年11月之後,就可以獲得假釋,獲得有限度的自由。如果依法律最寬的規定,他還可以不受這個刑期的限制,立即就獲假釋。

假釋的條件,一般規定只是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害社會這兩點。以周正毅現在還有的財力,以其有名律師的辯護,以其可能還有人保著的背景,只要他不危害保護者,就可以獲得假釋。也就是說,過了上訴期,周正毅隨時可走出牢門。(雲上風)

美官员和学者讨论天安门事件

美国著名智库传统基金会星期三在首都华盛顿举行6/4天安门事件讨论会,一些一九八九年曾在北京工作 的美国官员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传统基金会的这场研讨会名为“回忆天安门”。一九八九年时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的李洁明、前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两名官员,以及当年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培瑞等,参加了讨论会。他们回忆了当年北京发生的六四事件,也讨论了这一事件对中国,中美关系以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1989年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工作的詹姆斯,侯斯奇是在天安门事件前六个月被派到北京工作的。他回忆说,在他到街道上去熟悉北京情况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社会的不满情绪。六月三号夜里,他也在天安门广场。 (录音)

随后,詹姆斯撤到了天安门广场之外,在建国门大街附近,目睹了北京学生、民众和军队的对峙。 (录音)

当时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任军事参赞的拉里,沃策尔,现在美国凯弗琳舍尔比戴维斯国际研究学院任副总裁。他回忆说,当时传说镇压的死亡数字非常混乱。 (录音)

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作教授的帕里-林克,他的中文名叫林培瑞,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学者。1989年六四事件时,他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访问。

林培瑞表示,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方法,试图抹杀人们对六四事件的记忆。 (录音)

林培瑞说,八九年六四事件之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建立的道德体系全面崩溃,导致近年中国社会道德衰败,也导致中国传统信仰以及基督教信仰在中国迅速复苏。

六四事件发生前三个星期到北京上任的前美国驻中国大使李洁明表示,六四那一天,世界上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死亡,二是波兰的团结工会竞选胜利,结束了波兰的共产党统治,但这些都被天安门事件掩盖了。

李洁明认为,六四事件带给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香港民间和北京高层、台湾和中国的争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北京的六四镇压,使得香港和台湾的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政府的不信任。这种情况在中国内地也同样存在。 (录音)

李洁明认为,六四事件后中国仍然坚持了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许多民间组织越来越活跃,人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越来越多,所以中国的民主前景仍不悲观。

但参加会议的专家也注意到,六四后,中国政府有意地进行反对美国、反对西方的宣传,加强民族主义的宣传,都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世界日报社论: 莊嚴國葬日 論里根革命

今天,美國人民以虔誠肅穆的心情,向一位偉大而平凡的領袖,作最後的道別。第四十任總統里根(Ronald Reagan, 1911-2004)於五日在洛杉磯病逝,享壽93歲。今天,美國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大典。

從首府華盛頓到西岸的邊城小鎮,觀乎民間對他悼念之熱誠,觀乎來自一百多國家元首、總理、和代表帶來的敬意,這是自1865年林肯總統國葬以後最感人的一場盛典。

里根的偉大來自平凡。他沒有顯赫的家世,家族中沒有總統、大使或將軍。他的父親是小城商店裡賣皮鞋的售貨員。他沒有輝煌的學歷,並非哈佛、耶魯、史丹佛出身。歐利加學院至今仍與名牌無關。他由廣播員、演員而投身政界,歷盡艱辛,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成為美國的元首。

在兩任加州州長之後,里根以壓倒優勢當選白宮之主。1981年他首度就職時,年滿70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然而,他充沛的活力與熱情,卻代表著美國蓬勃昂揚的青春。

里根退出政壇已經15年,受老人癡呆症所困,不聞世事亦已10年。美國人為何至今對他情有獨鍾,懷慕不已?

首先應歸功於他那既平凡又卓越的人格。他熱誠坦摯,謙和大度,堅持信念,終身不渝。既是「偉大的溝通專家」,更能虛心傾聽不同意見,大家都覺得他是值得信賴的好人,雖然他也可能作錯事。他崇信上帝,敬天愛人,似乎迂闊落伍。但在社會價值面臨解紐的今日,反而更凸顯出他極不平凡的影響與價值。他重新喚起了美國人的自信、自尊和自愛之心。

第二、在國際關係上,他以堅實的國力為憑藉,對抗廿世紀最大的災難──共產主義勢力。他在英國國會中演講時的名言,「共產主義必將埋葬在歷史的灰燼中」,當時引起的反應是疑信參半。到了1990年代之初竟成為千真萬確的現實。前蘇聯解體,東歐共黨陣營自由化,柏林圍牆被推翻,象徵著共產邪惡帝國的總崩潰,共產神話的死亡。里根的堅定反共政策與自由民主號召是最重要的關鍵。他完成歷史性的功業,卻未發一槍一彈。這正是「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最佳證明:自由民主壓倒了專制獨裁。

第三、更為重要但至今尚未受到充分理解的是,里根在政治上大開大闔的作為,確已發生了「革命」的作用,改變了美國政治的軌道,領導國家開拓新的前途,在這一點上,里根與羅斯福的貢獻可以媲美。

1930年代,美國遭逢空前的經濟大恐慌,整個社會體系有崩解之虞。羅斯福振臂高呼,銳意興革,「新政」(New Deal)把政府的公權力發揮極致。「大政府」不僅挽回了大恐慌的狂瀾,而且矯正了若干積習難返的缺點。社會福利與人權平等,都是最令人稱道的成就。

然而,到了1980年代,世界局勢與美國國情都有了重大變化,受科技進步之賜,美國追求成長(Growth),重於仰賴政府。里根的名言,「不要再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望政府。政府正是問題之所在」。這是「里根革命」與「新政」的最大不同。

當然,流行了半個世紀的政治觀念,不會在朝夕之間完全改變。里根在八年總統任內,預算未能平衡,國債反而倍增,政府未能精簡,機構反有擴增。

但他所倡導的觀念已經深植人心。所謂保守與開明的門戶之爭,在政壇和學術界雖在繼續進行,自80年代以後,選民對於過分激進的政見往往排斥,對於溫和穩健的主張往往支持。連柯林頓也要高呼,「大政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里根曾說,「在美國,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他引述艾瑪森的詩句來形容「美國是明日之土」(America is the Land of Tomorrow)。永遠要朝前看。

里根要弘揚民主自由的功業,把樂觀進取的精神普及人間;今天,所有愛慕自由的人誠心祝禱,英靈不朽,永遠安息。他的大名將成為「明日之土」的歷史的一部分。

里根总统的政治经济哲学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昼夜前来华盛顿,来到国会大厦,向已故的里根总统最后道别。这位电影演员出身的总统因富有幽默感而受到广泛的喜爱。另外,他旗帜鲜明的政治、经济保守派立场受到支持者的热烈赞扬,批评者的强烈批评。

无论是赞美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里根总统生前还是身后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存在。至少,在他担任总统期间,里根的政治、经济哲学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遗产至今左右着美国的政治、经济辩论。

*削减庞大的政府机构*

今天,里根遗产当中最引人瞩目、最引起争议的,大概就是所谓的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了。当选为美国政府首脑的里根曾经以戏剧性的语言对美国人民发表讲话说,“政府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因为政府本身就是问题。”(THE 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HE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为了解决他所认为的政府机构臃肿庞大、窒息美国人的自由和经济活力的问题,里根在担任总统期间推行大减税措施,目的就是通过削减政府的资金来源,缩减政府规模,解决政府这个问题。

里根的减税措施实行之后,长期为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过膨胀高涨所困扰的美国经济呈现连年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却翻了两番,因为人们喜欢减税,却不喜欢削减政府提供的服务,因此政府规模的缩减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里根的赞扬者高声赞美他的经济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令人心情振奋的增长。他的批评者则谴责他以大减税为主要旗号的经济政策是“劫贫济富,”是牺牲穷人的利益为富人谋好处,而且赤字预算是牺牲美国人的长远经济利益。

里根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措施所引起的争议延续至今。布什行政当局如今推行的减税政策引起了同样强烈的赞美和谴责。里根总统自称是一个主张量入为出的财政保守派,他的财政经济政策的实际结果却使联邦政府赤字出现爆炸性增长。

这使有关政府预算赤字的辩论产生了新的问题。本质上是政府寅吃卯粮的财政赤字预算到底是事关重大,还是无关紧要?这是里根经济学给美国的政治经济学辩论贡献的一个重要的新问题。

里根在美国的政治辩论中也遗留下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从他当选的1980年延续至今。里根去世的消息传来,当今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对里根表示敬意,并尽力避免对他提出批评,尽管在很多方面他对里根以及基本观点跟里根非常接近的当今总统布什持强烈的批评态度。纽约时报援引克里的竞选班子的一位发言人的话说,在这个选举年,“假如你要争取中间派,就要这么做。”由此可见里根的政治影响。

里根对美国政治影响的最明显的表现,大概是改变了美国民主党跟共和党两党政治的大形势。政治观察家们普遍认为,民主党人在1980年看到里根击败民主党人总统卡特,开始修正自己的政治战略。民主党从此向中间靠拢,在打击犯罪、联邦政府支出,以及社会福利问题上靠拢共和党的主流观点。

*改革社会福利制度*

里根对美国的社会福利和福利社会持有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目的是在于帮助穷人社会福利造成许多人懒惰成性,实际上是害了穷人。他曾经给美国人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是有一个美国黑人女子明明身体强健,明明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养活家口,但是她却拒绝劳动,靠领取政府发放的社会福利过着不劳而食、悠哉游哉的生活,开着高级的卡迪拉克轿车。

尽管后来查明,里根总统所说的那个有能力工作谋生却拒绝工作、靠社会福利为生的女子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里根毫无疑问改变了美国社会对社会福利的看法。至今依然被许多民主党人所缅怀的民主党人总统克林顿当年在竞选总统的时候,他的一个最响亮的竞选口号就是要“结束我们所知的(社会)福利( TO END THE WELFARE AS WE KNOW IT)。在克林顿当选总统,履行竞选诺言,推动美国国会通过社会福利改革法,收紧了社会福利的标准。

里根当选总统以来,美国的贫富悬殊水平加速上升,今天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里根前总统给美国的政治辩论留下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里根伟大吗 学者见仁见智

里根是伟大的总统吗 对很多历史学家而言,这要看「伟大」二字如何定义。 研究总统的学者伯尔尼斯 (James McGregor Burns)表示:「学术界的自由派学者在这一点与我的看法有出入,我认为他是伟大总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他的信念坚定。」

但曾获普利策奖的历史学家史勒辛格 (Arthur M.Schlesinger Jr.) 说:「我不认为他是伟大的总统,但他是有效率的领袖,他能够改变民众的想法,表达民众内心的感受。」

也曾获普利策奖的历史学家艾利斯 (Joseph Ellis) 指出,能够阐明并实现高瞻远见,同时塑造时代的总统当中,里根是佼佼者,「仅次于罗斯福」。

艾利斯坦承自己是反对里根的选民,然而他说:「学术界偏向自由派,但是里根一手改变政治文化,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历史学家推崇里根深获民心,口才极佳,是冷战的英雄及坚持传统美德。不过,里根的成功是否也为国家之福就意见分歧。

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唐纳德 (David Herbert Donald)表示: 「我认为他是伟大的领袖,但是他领导的方向老是不对。」

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教授威伦兹 (Sean Wilentz) 说:「他的国内政策一团糟,这是我的意见。像是里根有自己的一套经济理论「里根经济」(Rega-nomics) ,原本应使预算恢复平衡,最后却造成庞大赤字。」


旅美台湾人评吕秀莲引发争议

(VOA叶兵 洛杉矶报导) 有报导说,台湾副总统吕秀莲日前在旧金山获得的人权奖是一位美国国会议员个人授予的,不是这位议员所代表的组织颁发的,而且,是公关公司运作的结果。同时,吕秀莲关于台湾中华民国的提法引起了一些旅美台湾人的质疑。

*吕宣称获美国会组织人权奖*

台湾《中央日报》报导说,吕秀莲在出访中美洲行程中过境美国旧金山时制造了两个话题,一个是她说应该把国号改成“台湾中华民国”,另一个是她宣称获得美国国会人权连线颁赠的“人权奖”。

*报导指乃议员个人颁发*

报导说,美国国务院一位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台湾总统陈水扁已经否认台湾中华民国这个名称,并且表示那不是他的政策。报导称,有关人权奖的实际情况是,那只是众议院人权连线共同主席之一的兰托斯以个人名义颁发的奖章。

*公关公司运作结果*

报导说,吕秀莲这次在旧金山获得的人权奖是公关公司运作的结果。台北驻美代表程建人9号也表示,台湾驻美代表处后来协助此事。至于一位美国议员以个人名义颁奖给吕秀莲,而不是拥有二百零八位议员的议员组织,这个奖章的意义何在,国会人权连线不予评论。

*一切做秀只台独为真*

旅居旧金山的支持中国统一的人士关永文认为,吕秀莲只有搞台独是真的,在其他方面不过是表演做秀,不应该获得人权奖。

他说:“她从一开始就是台独色彩非常强烈的一个人物,所以说,把人权奖颁发给她简直是欺世盗名,是一个欺骗,而且对人权奖本身是最大的侮辱。”

*无论谁颁发都是奖*

民进党美西总部主任秘书沈培志认为,人权奖无论是个人颁发还是众多美国国会议员共同颁发,都是有心人士在炒作这条消息,甚至连台北驻华盛顿官员也想让吕秀莲脸上不好看。

他说:“我不太清楚这个奖是谁颁发的。但是不管怎样,它都是一个奖。”

这位旅居洛杉矶的台湾人社区活跃人士强调,它跟奖的大小没有关系,而且是在一个公开的场合颁发的。如果是一个很小的奖没有关系,是个人颁发的也没有关系。她事实上是得到这样一个奖,仅此而已。

*对有意夸大不意外*

亲民党南加州党部的义工李庭亚表示,他对吕秀莲在获人权奖的事情上夸大其词并不感到意外。他说:“连总统选举枪击案都有做假,人权奖玩点花样,就更不在话下。”

*对吕新国名提法不以为然*

对吕秀莲在旧金山过境时提出“台湾中华民国”一说,李庭亚不以为然。

他说:“所谓台湾中华民国当然对我们美国政府来讲也是违反“一个中国”政策的,因为美国政府一再强调不希望任何一方改变现状,在国号上加上台湾两个字仍然是改变现状的一种行为。就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来讲,这也是不合适的。尤其她选择在美国的土地上做这样的宣示,作为一个过境旅客,这给地主国相当大的一个困扰,也是不妥当的。”

他还指出,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对台湾能起到保护作用。

*玩文字游戏无意义*

民进党美西总部的沈培志表示,他不认同把台湾称作台湾中华民国的提议。

他说:“叫台湾中华民国也好,叫中华民国台湾也好,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在字面上作文章,没有什么意义。”

他认为,台湾应该称为台湾或者福摩萨。不过,他强调,台湾无论是继续称作中华民国还是改为任何其他名称,都应该得到台湾两千三百万人民的同意。




环球时报:台军图炸三峡大坝将犯反人类罪

美國國防部向台灣建議「轟炸三峽大壩」曝光後,三峽大壩似頓成大陸在台海戰爭時的致命弱點。新加坡「海峽時報」10日引述接近解放軍的消息人士指出,解放軍除了有足夠軍力保護三峽大壩外,更能同樣以武力摧毀美國本土的大壩,北京當局目前只擔心美台未來會有進一步的軍事合作。 報導指出,北京當局決定興建三峽大壩時,已計算過解放軍有足夠軍力保護這個「中國命脈」。北京當局對美國國防部向台北提出的戰略建議一點也不感到驚奇,就算強如美軍的核彈攻擊,解放軍也有信心能把它們全數截下。(世界日报: 解放軍揚言能毀美大壩 )

美国对中国防治爱滋病的活动人士胡佳可能被拘捕表示关注。 星期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关注被中国政府软禁的为帮助爱滋病受害者而努力的胡佳的近况,并称上个星期胡佳被软禁并且受到粗暴对待。鲍彻说,美国目前不知道有关胡佳的进一步情况,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已向北京表达关注。

不锈钢老鼠刘荻呼吁释放《南方都市报》报人!曾经因为网上言论被关押一年之久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刘荻,又在海外网站发表文章,呼吁释放《南方都市报》主编程益中等人。 这一消息是在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星期五发出的传真透露的。据悉,刘荻在去年10月获释后返回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学业,目前即将完成毕业论文。据信息中心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对刘荻一案表示关注。

杜导斌因为呼吁释放刘荻的自由言论而被判刑三年、缓刑四年。国际记者组织对他在缓刑期间的处境表示关注。 因为在互联网发表政论文章而获罪的杜导斌,星期五被湖北省孝感市中级法院判刑三年,但缓刑四年。总部在法国的《记者无国界组织》表示,比较此前中国对网络异见者的重判,这次对杜导斌的判刑是比较轻的。但该组织又立即指出,首先对杜导斌的定罪就是不公和毫无根据的。杜导斌去年10月因为在网上发表过26篇政论文章,被法庭定罪为采取诽谤方式公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宣判后,杜导斌的律师莫少平表示,庭审只进行了15分钟,他和杜导斌都不获准发言;在今后的4年缓刑期内,杜导斌必须每周向警方报到。莫少平还说,杜导斌不承认犯罪,更谈不到犯了颠覆罪。 杜导斌于去年10月因为在网上发表文章支持刘荻被扣留后,引发今年2月100多位中国知识分子联署要求释放他,以及要求官方厘清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中国政府为了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周四(10日)开通了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1043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