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东欧剧变意味着什么?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观点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东欧剧变意味着什么?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观点   ZT   
志志雄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东欧剧变意味着什么?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观点   ZT (468 reads)      时间: 2004-6-11 周五, 上午1:3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國革命的悲劇》譯本序言

鄭超麟





╳╳╳,為了理解1925-1927年的中國革命,特意選擇美國人伊羅生半個世紀以前寫成的《中國革命的悲劇》(第二次修訂本)來翻譯。譯成後,她要我寫幾句話。



也在半個世紀以前,即1940年,我讀了一遍此書的原版本,在上海影印的。在40年代後期,我曾先後翻譯了此書的若干章,供給當時的青年人研究和理解那次革命的意義之用。這些譯稿的一部份,總有一天會從某一檔案館裡發掘出來的。1979年後,我聽說作者曾經修訂再版此書,此次從╳╳╳所譯作者《前言》中,又知道此書還有第二次修訂本出版,╳╳╳就是從這個1961年新版本翻譯的。



我只讀過此書的初版本,未曾見過後來的兩個修訂本。╳╳╳要我在她的譯本上寫幾句話,我義不容辭,但身邊既無初版本,又無修訂本,可供參閱,怎麼能寫呢?即使我有英文原本,甚至有╳╳╳的譯稿在身邊,我今天也無法重讀全書或一部份。因為我與世紀同齡,今年91歲了。我不是「健康老人」,且不談別的病,個說眼中白內障嚴重,幾近失明,能照習慣在紙上格子內寫字,但書刊以至友朋來信,都須別人讀給我聽。



我只能憑藉半個世紀以前讀此書時保留下來的模糊印象,參照年輕時投身此次革命中所保留的記憶,在此發表一點個人粗淺的議論。



1925-1927年的中國革命,在其高潮時,莫斯科流傳一種評價,說:「歷史上有二個大革命,一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一是1917年俄國大革命;現在中國進行的則是第三個大革命。」我初次聽莫斯科回國的人說這話時,心裡很得意。少時學習法國革命史,常恨不早生一百多年,自己能同雅可賓黨人共同戰鬥,又恨1923年到俄國時革命高潮已經過去了,自己來不及參加,現在好了,中國進行的也是「大革命」,我能親身參與,何幸如之。「大革命」之說起於蘇聯,但在革命失敗後,中國也流行此說了。有人寫此次革命的歷史,書名就叫做《中國大革命史》。直到現在,書報中,提起此次革命時,仍有人稱之為「大革命」。我自己偶然也用這種稱呼。可是歷史說明,1925-1927年的中國革命,稱為「大革命」是受之有愧的。



可是,就革命遺留的教訓來說,1925-1927年的中國革命,並不遠遜於法俄二國大革命。對於未來革命的教訓來說,意義也許更重大些。



總結那次革命的教訓,評估它的意義,今天比過去更加需要,更加有議論可發。因為今天已經暴露1917年俄國大革命,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大革命確定地失敗了。不僅東歐那些所謂「社會主義的」國家紛紛復辟傳統的資本主義,而且革命的策源地俄國,也走了這條道路。總結俄國革命失敗的教訓,更可以理解俄國革命成功的經驗,由此可以幫助我們去總結中國那次革命的教訓。反之,我們今天總結中國那次革命的教訓不是也有助於總結俄國革命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和教訓,以利於未來的世界革命嗎?中國那次革命是同俄國革命從成功到失敗的經驗密切不可分的。



革命史本來是思想鬥爭史的一個部份。一場革命過去,各種不同黨派都要用自己的思想去總結經驗。在中國國內的出版物中,寫出那次革命歷史的,似乎只有一個觀點;但在國外,在世界範圍的出版物中,則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寫那次革命史。伊羅生這本《中國革命的悲劇》,就是一般人公認為用托洛茨基主義的觀點去寫1925-1927年那個革命的歷史的。這本書1938年初版還有托洛茨基本人寫的一篇長序,放在書的正文前面。在這次革命晚期,尤其在革命失敗以後的內部鬥爭中,托派的組織和主張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是應當有代表托派觀點的革命史寫出來的,——不管寫作者是中國人或外國人。托派的觀點首先是國際主義的觀點,因之是從世界革命的形勢來看中國革命(以及任何一國的革命)的。



托洛茨基的基本觀點,是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他在特為本書而寫的長序中也著重說明了他的不斷革命論,這就是說:世界已經進入無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那些已有資本主義發展,卻未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的國家,是不能靠本國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來完成這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的,只能靠無產階級來完成它。農民不管在革命中有如重大的作用,但它本身沒有政治獨立性。它只能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發揮它的革命作用。所以革命政權只能是無產階級專政或無產階級領導貧農的專政。而不是無產階級和農民的民主專政。這是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的第一點。這一點,知道的人很多,不需要多說。



但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還有第二點,那就是他在這篇長序中說的:



可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制度,就其本質說來,決不能自限於資產階級所有制的框框以內。無產階級的統治,自然而然地要提出社會主義革命於議事日程。如此一來,就沒有什麼一定的歷史時期隔離著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了。這兩種革命是密切而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的。或者這樣說更恰切些:社會主義革命是有機地從民主革命生長起來的。社會由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進程是快是慢,以及轉變結果形成什麼樣式的社會?——那不僅是由國內條件決定的,而且是由國外條件決定的。



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這個第二點,他在另一處說得更明白:「無產階級先鋒隊,正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勝利,還在它統治的初期,就不僅要最深刻地侵犯封建的所有制,而且要最深地侵犯資產階級的所有制」。(《一九○五年》新版序言)列寧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也說了相同的話:「現在是在20世紀,只有對土地的統治,沒有對銀行的統治,是不能改變和革新人民的生活的。」(《大難臨頭出路何在?》)十月革命以事實證明:無產階級在城市建立了專政,沒收了銀行及其它資產階級所有制,差不多一年以後才在農村沒收土地及其它的封建所有制。



十月革命證明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是正確的,列寧也已把「工農民主專政」口號送進「老布爾塞維克博物館」去了。可是不肖門徒,隨後斯大林所控制的共產國際仍舊用那個舊公式來指導中國革命,甚至遠離開列寧的反對資產階級領導的路線,而採取孟什維克的與資產階級合作的路線。這些,伊羅生書中都說了的。



這裡,我不能不繼續說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第二點的命運。它的第一點,說的人很多,它的第二點,則很少人說。特別可注意的,是某些自命為「托派」的人簡直不提這第二點。這些人把「無產階級專政」口號和「把民主革命推行到底」口號結合起來,以為這就是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了。他們以為不斷革命論就是「必須經過民主革命」。他們主張以無產階級專政把民主革命推行到底,然後開始社會主義革命。他們不知道,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正是認為不待民主革命進行到底就要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的,認為不開始社會主義革命就不能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這些人,如用他們的觀點去寫那次中國革命的歷史,那就要寫出笑話來的。



記得托洛茨基說過這樣意思的話:斯大林斷送了那次中國革命。但即使有正確路線來領導,那次中國革命,也不是一定勝利的。因為敵人太強大了。這話,今天回顧起來,是完全正確的。那時十月革命所挑起的世界革命浪潮湧向西方受阻,改變方向,向東湧來,同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客觀條件本已困難了,加上布爾塞維克黨發生內爭,代表特權階層的一派逐漸纂奪了權力,並控制了共產國際,而在中國施行孟什維克路線,中國革命的失敗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十月革命所挑起的世界革命浪潮便隨中國那次革命的失敗而平息了。如果要找一件具體事實作為結束的標誌,那就是1927年12月11日廣州暴動的失敗。恰好在同一個月內,托洛茨基被蘇共第15次大會開除黨籍。這也是標誌著蘇聯熱月政變的完成。從此,掌握蘇聯權力的,就不是一個特權階層,而是一個新的剝削階級了。「墮落的革命」便成為「被背叛的革命」了。



那次中國革命,雖然是在敵人強大力量之下進行的,但若共產國際能施行正確的革命路線,革命也不是必定要失敗的。那次中國革命,如果獲得勝利,那麼它可以反過來影響蘇聯的黨內鬥爭,即可以壯大布爾塞維克列寧派的力量,而阻止熱月政變的完成。如此,本世紀20年代至90年代的世界歷史就要重寫了。這雖然是假設的,但並非完全幻想的。



那次中國革命失敗是歷史事實,蘇聯完成了熱月政變是歷史事實,第一次世界革命浪潮已經平息也是歷史事實。第二次世界革命浪潮的到來,則是歷史的必然。我們現在處於兩個革命浪潮之間,一切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事變都可以由此得到正確的理解。



例如,近年我們看見東歐諸國以及十月革命的策源地發生了的和繼續發生的重大事變,究竟意味著什麼?一般的輿論說:意味著社會主義的破產。我們說:這不是社會主義的破產,這是斯大林主義的破產,即蘇聯內部鬥爭中獲得勝利的那個熱月黨所形成的制度的破產。十月革命所挑起的那個世界革命浪潮早已平息了,即失敗了。它並未曾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世界上惟有我們能說這話。因為惟有我們自始就堅持一國不能建立社會主義。



托洛茨基的破不斷革命論及其在中國1925-1927年革命中的反面檢驗,是未來世界革命浪潮所必須汲取的教訓之一。未來的革命自然有未來的問題,等待未來的人去解決,但過去的革命,其成功和失敗的教訓,也是未來的革命家首先應當汲取的。



伊羅生這本書對於未來的革命家,對於今天為未來革命作準備的人說來,都是有益的書。



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9761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