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政治民主加上经济自由,构成了一个社会民富国强的充分必要条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政治民主加上经济自由,构成了一个社会民富国强的充分必要条件   
人权天赋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 政治民主加上经济自由,构成了一个社会民富国强的充分必要条件 (158 reads)      时间: 2002-3-20 周三, 下午8:3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民富国强的关键:中国为什么比美国穷?



【博讯3月20日消息】 (transfer)

民富国强的关键是什么?答案在中国的成语辞典里就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换成经济学的语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四位一体公式,用来描述财富如何被生产和分配:



土地——地租(所有者)



资本——利息(投资者)



劳动——工资(劳动者)



管理——利润(企业家)



这个公式大致可以这样解释:首先,天上不会掉馅饼,生产财富需要一定的生产要素(横线前面,即所谓的“人、财、物”);其次,生产要素单独存在是没有作用的,要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财富;最后,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会无私奉献,他要按一定的价格获得收益(横线后面),即财富的一部分。



以上表述,主要说明财富的来源,我相信多数人单凭生活中积累的经济常识,也能大致理解。但是,如果有人深究一步,问道: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到底要生产什么?如何去生产?这就触及到了要害——经济学中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关键问题:资源配置,即生产要素如何分配和使用的问题。



一切的贫富问题,都是资源配置问题。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是过去几十年中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最重大的事件。这里面,有很多关于人性和政治的命题可供思考。然而,在经济学看来,悲剧的本质,就在于资源配置错误。典型地说,“大跃进”错就错在,不该让那么多的农民,用砸锅卖铁和土炉鼓风的方法,去炼钢铁,而不种庄稼。在文革中,城市里的大街不该用来游行批斗和贴标语,应该用来开连锁店和挂广告牌。



今天的美国,为什么富甲天下、称雄世界?可以从它的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管窥一斑。想想看,美国的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农业人口比重却不足5%,这是何等的高效率。美国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在国际市场固然节节败退,但美国在航天、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的领先地位无人能及,而这些,恰恰是需求层次和附加值最高的产业。这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和先进之处。



或许有人说,既然如此,咱们把人力、物力、财力大量投注在美国人的先进产业上,不就可以赶超先进了吗?其实不然。如果这样,就正好犯下了第二次“大跃进”的错误。



美国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状况,不是美国政府一声号令、美国民众坚决拥护就能确立起来的。而是美国的经济体制和美国民众的个人奋斗共同作用、长期演变的结果。美国的土地,很多都属于私有,每一寸土地如何使用,是种土豆还是盖高楼,不用政府操心,业主自会投入最经济的用途;美国的劳动者,没有国家包分配,找工作也不看户口,是去微软还是去福特,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对方愿意支付的工资;美国的银行,是真正的商业机构,它的经营目标,是生存和盈利,不会给开不出工资的企业发放“安定团结贷款”。一句话,在市场经济下,个人和企业以赚钱为目标,再参照各种商品的价格去行事,就能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地分配和使用。



很少有人意识到,价格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繁荣发挥着何等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北京王府井的地皮,如果没有价格,如何决定是用来盖商场还是用来建仓库?新疆出产的棉花,如果不问运价,是该用飞机还是用火车运到全国各地?大学里的学生,为什么不全都改学历史?企业里的老板,又凭什么总是比别人少睡觉?原因就在价格。正是因为有了价格,有了各种各样的价格,才引导人们采用最节约、最高效的方式去生产和工作。



价格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价格的背后,是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行为。具体来说,地价取决于土地的供求和业主与使用者的讨价还价,工资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和企业与员工的讨价还价,利息和利润也是同样的道理。由于买卖各方的竞争,价格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概括如下:



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升高>生产增加且购买减少(资源流动)>价格下降且供求平衡



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减少且购买增加(资源流动)>价格上升且供求平衡



总之,无论市场状况如何,价格会发出信号,引导生产要素流动,使商品的供求趋于平衡,即经济学中所谓的市场均衡。在市场均衡里,资源配置必然最优。原因在于:当一切商品(包括生产要素)都达到供求平衡的时候,实际上就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供过于求)和短缺(供不应求)。而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不可能获得任何额外的收益,也就实现了特定条件下的最大福利。这样的社会,就是资源配置合理和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



然而,市场均衡并非一成不变。在市场均衡里,可以避免浪费和短缺,但同时也杜绝了超额利润。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人为了生活得更好,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超额利润。怎么办?除了违法乱纪,只有去尝试创新——技术上或制度上的创新。创新成功后,能提供更优质和更廉价的商品,获得超额利润。此时,市场均衡就被打破了。但正如前面所说的,市场对此将做出反应,其它的资源会进入高收益的行业,逐渐形成新的均衡。就这样,经济在均衡和创新的往复中不断梗股缁岵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0327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