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凤逸龙蟠何处好,谁来与我同居?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凤逸龙蟠何处好,谁来与我同居?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凤逸龙蟠何处好,谁来与我同居? (497 reads)      时间: 2004-4-19 周一, 下午8:06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枭鸣天下之四二八:
凤逸龙蟠何处好?

隐逸传统源远流长,以黄帝时传说中的赤松子,到伯夷、叔齐、巢父、许由、务光等,《论语》中记载的“隐者”如荷蓧丈人、接舆、长沮、桀溺等,皆隐逸者流。儒家思想以入世为主,亦有出世的一面。汲汲于修治齐平的孔子曾多次对隐逸生活和避世之人表示憧憬赞叹。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老子、庄子以及由他们开派的道家是隐逸思想的阐释者和集大成者。儒家的隐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是对丑恶现实、黑暗政治的消极抗争无奈逃避,“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所以往往心有不甘,隐而不逸;道家的隐则是主动、积极、彻底的,旨在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逍遥”。如果说儒家的隐属玩票性质的话,道家的隐就是正宗、大牌的正角。

老枭亦儒亦道,具有很强烈的出世思想。年轻时读李白“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偕卧白云”等诗,也象李白一样对鲁仲连、张良、范蠡等功成身退之人充满羡仰,也象李白一样希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后便“散发弄扁舟”,逍遥乎江湖。

命运没有给我为民为国“建功立业”的机会,从军未果,入仕无途,此生无奈,竟作商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下海,便为自己作好了“四十岁以后,当从商界退出,觅一处山青水秀的所在,实现我隐逸逍遥的构想”的打算。十几年来许多诗词都表达了我的这一愿望,如“雨玩湖山晴玩月,此间端合隐诗家”(《西湖》)、“豹隐龙蟠何处好,扬州最合伴双痴”(《赋呈秦子卿教授》)、“天下无山供我隐,壶中有物试君猜”(《写怀寄夏钦明先生次韵》)、“隐向烟波深处去,不容俗士见孤踪”(《偶然二首》)等。《山庄归隐图》五首更是集中形象地描绘了我理想中的隐逸生涯:

其一
笔吐真情痴更好,商行正道富何妨。
黄金待觅三千万,好筑逍遥处士庄。

其二
吹箫说剑竞风华,灵石奇书共一家。
后院闲留三亩地,晴栽红豆雨栽花。

其三
水山佳处白云屯,架满琳琅酒满樽。
笔炼乾坤新意象,院多松竹好儿孙。

其四
三楼练武二楼书,门对青山窗对湖。
轩号逍遥研秘典,堂名众乐会高儒。

本来就没官过、“显”过,商本就是一种“隐”,但商海非性之所宜,离四十岁还差着好几年,三千万黄金更是毫无着落(商行正道,不被海水呛死淹死就是大幸,还想富?),但我已“坚持”不下去了,不顾亲友们的反对独自逃上岸来归隐书林了。古人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几年来,主要在南宁市居住,算“中隐”吧。但这里实在不太适合我隐居。一是居所位于市中心,空气不够清,环境不够静,车尘市尘,尘尘飞扬,车声市声,声声入耳;二是广西饮食不合我胃口,菜肴大多有色无香,有香无味;三是广西美眉太少(除了很久以前一个短暂情人略可人意外,没发现广西有美眉),穷山恶水,本地几乎不产美眉,穷乡僻壤,外省美眉又多不来。十年居此地,实在是委曲了我的肠胃和眼晴啊,呵呵。

下海之初的《人生规划》中就说过,“隐居之地,离城市不宜太近,太近则扰攘烦嚣,也不可太远,太远则购书、交际、儿女就学都不方便。地则苏杭一带最佳。”1999年在杭州购一公寓,“踏遍千山成倦客,西湖归隐愿初偿”,但不到一年又返广西了。此公寓不是离城市太近,根本就在闹市里。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即然改变不了现实、大庇不了"天下"、成就不了民主大业,那就做一个独善其身的"自了汉"、一个主动、积极、彻底、正宗、大牌的隐士逸民吧。出不了国浮不了海,如果能在杭州(或苏州、扬州)市郊购置一小片土地自建农家小屋(如有“价廉物美”之现成别塾亦可)以隐居养老,于愿足矣。周边风景、风水要佳,可供将来醵资修建集耕作垂钓、娱乐休闲、学诗玩拳、养气习武于一体的休闲农庄,以维持生计,以邀朋结友,以打发时光。如此,一生事毕矣。古人云,百万买屋,千万买邻。如果有谈得、玩得到一块的同道与我为邻,则幸甚。与老枭为邻,会很有趣、很快活、很充实的,绝对值个一二千万,哈。久不出门久不问商事了,于苏杭地价房价及各种情况皆无所知,也不知股市上侥幸剩下来、衣食住行中艰苦省下来的几个小钱,是否买得起一座茅屋、一片清景、一个小妾、一个小梦?

,这就叫“问鼎无缘聊问舍,求仁不得且求田”!

东海一枭2004、4、8

首发新世纪 www.ncn.or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0080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