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什么‘一国两制’?---歪批胡平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什么‘一国两制’?---歪批胡平
LS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26
文章: 284
经验值: 2788
标题:
为什么‘一国两制’?---歪批胡平
(495 reads)
时间:
2004-4-17 周六, 上午12:10
作者:
L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80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通称‘一国两制’,时人褒之伟大设想。1997年,大陆顺利收回香港主权,然而台湾问题却更趋复杂,以至现在很多人大弹‘一国两制’破产的论调,胡平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在他最近的文中,以他政客的眼光把政治家的’一国两制‘仅仅理解成权宜之计,即是’针对年事已高的蒋经国而量身定做‘的,而不知道这一政策首先是着眼于制度的决择。
其实一国两制,并不是邓小平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邓小平对历史大势的运筹帷幄。当年,刘邓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西南,兵发西藏,逼西藏当局签城下之盟--19条协议,其原则就是’一国两制‘:即回到统一的中国,但基本保留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其根基在于对自己根本制度优越性的体认,这也同样体现在对台湾的决策中。
从中国的传统来说,中原地区是富庶而文明的诸夏王朝,而北方游牧文化则是夷狄,虽然’天子不治夷狄‘,但以夏变夷仍是历史的前进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国两制是其现代版而已。
在世界历史上,也曾经存在‘一国两制’,比如当年独立战争后的13个北美殖民地,在讨论成立统一的联邦时,雇佣制的北方为维持联邦,默认南方的奴隶制,这同样也是基于对自己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正如林肯所言,那是注定要perish的。
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要消灭剥削,避免两极分化,只能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现成的资本主义的道路。
关于剥削,胡平先生‘在看过许多书后,宣布其并不存在’,只是遗憾的是,他看的书太少了,而且即使是他看过的书,其实也并没有搞懂。他的徒弟,网上以‘戏侃马克思’一文而成名的樊弓教授网上经过多人的教导,现在已经收起曾奉为圭皋的雇佣劳动是‘愿打愿挨,公平合理’的胡平理论,胡平先生应该去看一看樊弓教授的思想是怎么转变的。
其实,对于胡平先生的学识,我是早有领教的,当年,他眯着眼睛,摇头晃脑,指点西方自由主义右派掌门人诺齐克先生--‘我对诺齐克的智慧一向佩服,不过对他这一论断(指诺氏‘自愿为奴’理论)却不以为然’(见胡平‘答灵山’一文)。在他给出错误百出的胡氏解答后,却让人忍俊不禁,为之汗颜(详见‘关于胡平回应‘自愿为奴’的文章’一文)。这样一个对自由主义不通,对社会主义不懂的人,如此妄言,还被称为‘民运第一理论家’,实在是令人感觉再滑稽不过了。胡平先生确实应该重回哈佛继续其未竟学业,只是诺齐克先生是不会再教他了。
面对‘一国两制’,台湾的蒋经国先生更为明白,对付社会主义制度,唯一可用的就是民主理论,要‘一国良制’。其实,这也是个老套,当年与林肯辩论的道格拉斯参议员其手中王牌就是南方人民的民主,而南方的奴隶主们当然心领神会,组织派遣奴隶主们去人烟稀少的新州,投票采用奴隶制。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邓小平本人也很清楚,‘一国两制’最后也还是要‘一国良制’的,只是社会主义还需要时间去发展完善,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是不可能了。
历史已经走过邓小平时代,然而,和平统一只能通过‘一国两制’,否则,就如毛所言,‘一百年后由子孙后代解放台湾’。这是毛和邓对历史的洞察所做出的预言。
古人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象胡平先生这样,看了几本不懂的书就乱批,掌管一个社就当成国,书生不象书生,政治不象政治,‘不如回家卖红薯去也’。
作者:
L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360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