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呐喊丁丁: 深陷执政危机,习皇还能撑多久?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呐喊丁丁: 深陷执政危机,习皇还能撑多久?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呐喊丁丁: 深陷执政危机,习皇还能撑多久? (545 reads)      时间: 2018-8-26 周日, 下午12:55

作者:加人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键词:习皇, 执政危机, 民愤, 官怨


最近一个多月,各种有关习皇执政危机的传言甚嚣尘上,甚至在国内的一些自媒体也半公开地传播,其中,最大胆的猜测是习皇将仿效华国锋式退位,至少习的家奴,尤其是浮夸风总管王沪宁会成为替罪羊下台。不过,“谣翻习皇”的造势并没有成为“遥远的预言”,传说中的“政变”,“退位”,“下台”目前并未发生。北戴河会议后党媒重启造神运动,对美贸易战强硬态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习皇及其奴才依然"掌控着大局"。

然而,"掌控着大局" 并非“高枕无忧”,因为“谣翻习皇”的造势并非空穴来风,中国社会中日益增加的民愤和官怨,不只是舆情对习皇的严重不满,更主要是映射了习皇执政危机的根源。

民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缺吃少穿到丰衣足食,从蜗居到商品房,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牛车到高铁。。。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然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尤其是过去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邪路:经济发展不是为了全体国民的福利增进,而是为了权贵的金钱和官吏的政绩。

其间,政府走了两步大臭棋。一是教育,医疗的“市场化”,二是将房地产推崇为“支柱产业”。这两项“改革”,对于权贵们赚钱和官员们升官发财,还有10%的年增长率功不可没,但这同时形成了权贵资本对平民百姓财富的倒吸机制。

同时,凭空创造信贷逐渐成为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法宝,没有约束的货币发行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实行着劫贫济富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在商品总量固定的条件下,货币发行增长必然带来商品价格的增长,然而在丰衣足食的经济中,货币增加主要引发资产价格上涨,美国股市暴涨10年,中国房市暴涨10年是最好的实例,所以货币发行本质上是引发资本增值,白话就是有钱人更有钱,没钱人更没钱)。

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正是当年薄熙来提出的“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颇得人心的根源。

习皇上台之后,王岐山主导的“反腐”开初深得民心,但是民众很快发现,选择性的“反腐”主要的目的是铲除政敌,习皇并不是要反腐。最近从华融集团原董事长赖小民房产中搜查出3吨现金,包括人民币和外币,折合共计2.7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官场贪腐的新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习皇反腐是假的。

同时,虽说有“习皇带领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还有“精准扶贫”的花架子,但现实中为了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延缓债务危机,继续创纪录滥发货币,习皇上台6年,中国M2净增82万亿,是1990到2012年中国净增货币信贷数量的总和。巨量的信贷创造主要用于维持借贷的旁氏骗局(即借新还旧),不仅对经济增长影响骤减,关键是继续推高资本增值(一线城市房价翻了2倍以上),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财富占有不公平,让富更富,穷更穷。

根据行为经济理论,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主要是依赖“参照物”和以“参照物”为基础的比较,当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富更富,按越来越富裕的权贵作为“参照”,越来越多的国人感到贫困。由于“二八定律”,社会上一部分人由于生活艰辛,进而对现实不满,几乎是自有人类以来的一个历史现象。局部的,少量的,间歇的民怨并不是当权者的大问题,但是当普遍的,大范围的人们感受到的贫困,那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就会灵验。

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相对贫困不满,更有假疫苗之类事件,为民愤散风点火。假疫苗事件引发的不只是质疑医疗体系的诚信,更主要怀疑是政府的公信和管理能力。如果政府失去民众的信任,必然加剧民众的不满和愤怒。

还有,“一带一路”撒币,还有美中贸易战的僵局,中国股市崩盘,都让民怨鼎沸。

民愤问题的严重性,是不满不只限于民间底层人士,而是不满蔓延到社会的各阶层,尤其是体制外和体制内的精英。严厉控制社会、管制新闻和言论、大量关闭《共识网》之类的具有追求宪政倾向的网站,封杀不献媚的大V,以言问罪,迫害挑战政府过失的人士,让精英们对自己的发展和生存环境愤愤不平。

精英的愤怒还来自习皇本人胡扯烂编美化自己,那个自己连书名都不知晓的《读书单》,还有“肩扛200斤走路20里不换肩”的鬼话,现在竟然要借“纪念改革开放40年”来把习家美化成“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改革开放的设计师”,这样的假大空,这类的贪天功为己有,实在让精英们不齿。不然习皇假博士,真小学生的历史不会在中国家喻户晓。

在社会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的同时,习皇重用奸宦媚臣,一方面阻挡了社会精英上升通道,还为庸才奴才上位铺路,这让体制内外的精英们对习皇愤怒高涨。

北大 63 级学生樊立勤在北大实名张贴长篇大字报,直斥习近平违反党章,大搞个人崇拜;董瑶琼上海泼墨习近平画像;退休教授孙文广呼吁习近平不要去非洲“大撒币”,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的《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都是精英们挑战习皇执政的实例。

民众和精英愤怒共鸣,这是习皇面临的最大挑战。

官怨

自从胡耀邦开创了“只唯实,不唯上”的中国官场新风之后,改革开放几十年中,体制内还真出现不少象刘志军,仇和之类敢作敢为的官员,然而,因为“不唯上”,因为一党专制下钱权的交易不可避免,这类官员们和国企的老总们,先后成了习皇选择性反腐的牺牲品。

打击这些“不唯上”,敢作敢为的官员,同时“定位于一尊”复辟封建帝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官场的生态环境。

首先“伟大,英明领袖”统治下的官场中,所有官员都是“输家”。因为“领袖是绝对英明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官员风险决策注定是输家的官场生态:事情办好了是“伟大领袖”英明决定和决策的结果,出现任何差错和失误,完全是官员执行“英明领袖”的教导不力。现实中,几乎所有的政府政治,社会和经济决策,都是官员在风险下的选择,一旦无论如何决策都注定是“输家”,这让官难做。

在行为经济学中,人们痛恨“输”,如果在风险下决策是“输”,那么官员们多决策多出错,注定是输家,为了不出错,最好的避险选择就是不做决策,即为官不为,甘当庸官、懒官、太平官。而“政治正确”为官员避险提供了理直气壮的口实,以“学习,领会”玩概念,讲道理来代替具体的经济运行决策和现实问题突破,进而用意识形态正确和政治正确来掩盖不作为,不干实事。这就让有野心,想上进的官员不满。

同时,习皇上台后,任人唯亲,提拔奴才,媚才,基本上将大多数“非亲非故”的官员们排斥在升迁仕途之外,上进的仕途被阻断,官员们能满意?更糟糕的是“反腐永远在路上”,官员的命运,甚至生存几乎完全是习皇及其奴才定夺,同封建皇朝一样。

官场中还有一股怨气,来自江,胡时代的旧臣。其中不少人年富力强,却被逼离职,退休。刘源被逼退就是一例。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习皇不能让“共和国第一太子”刘源与其争辉,因为按资历辈份,刘源的父亲刘少奇比习皇的父亲习仲勋要高得多,如果刘源依然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对习皇的权威有一种无言的威胁。所以,48年出生的王岐山可以继续做国家副主席,但51年出生的刘源却只能解甲归田。前些天刘源在一个专访中,虽然没有谈论当前的时局,但格外推崇改革开放之初,为从毛泽东皇权的阴影下走出来,邓小平和胡耀邦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释放了旧臣们对习皇复辟帝制,大搞个人崇拜的不满。

不是结束语

习皇及其奴才们执政的不断失误,让当下中国社会中弥漫的民愤和官怨日益上升,而习皇奴才们无耻地胡吹,浮夸,挑战人类基本的逻辑和常识,更是火上浇油,将习皇一步步推入泥潭,深渊。复辟帝制和专制是对现代社会潮流的反动,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选择逆潮流而动,不仅在相当意义上说明包子的愚蠢,也注定了习皇覆灭的悲惨下场。尤其是明后两年中国迟到的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到来,这将加快习王朝的覆灭。


作者:加人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4.21409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