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黎星萍 : 读小说《战争与和平》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黎星萍 : 读小说《战争与和平》
加人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标题:
[转帖]黎星萍 : 读小说《战争与和平》
(589 reads)
时间:
2017-11-08 周三, 上午12:10
作者:
加人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每天上下班在火车上消磨近两个小时,为了打发这点时光起初是读华尔街时报,在时报被卖给默多克以后就改为睡觉。久而久之,开始觉得超额的睡眠是一种对资源的无谓消耗,确切地说是对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生命的浪费。为了抒解内心的负疚感,同时也是为了偿还一种宿愿,我购置了一台亚马逊的kindle fire作为给自己的圣诞礼物,重开了阅读小说的生涯。
据说kindle fire自去年十一月上市以来卖得不错,其良好的性价比对消费者是一种诱惑。虽然业者说机器的售价比成本还要低20美元,但厂家的小算盘是通过网上售书收回成本并最终创造利润。当然,作为统计上的异数,我却只下载已经作古的人写的书。我这么做第一是因为这些书由志愿者扫描后推到网上,阅读是免费的; 第二是因为这些书经过了时间的筛选,对自己投出的精力和时间风险较小。俄国小说《战争与和平》(英文版)就是这样一部经典,我对自己的选择颇感幸运,从头读到尾花了近一个月,比起出游来说更是另一番享受。
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百部杰出小说之首,自然有它的道理。我读到一半却开始有些纳闷,因为书中有许多的巧合在生活中出现的几率是很小的。左思右想,醒悟到这些场景要么为了隐喻一番道理,要么为了刻画一种美好的人格,其手法有点像欧洲的古典雕塑,既逼真而又理想化。例如,主人公之一安德列与情敌同时躺在战地手术室里,而后他的病榻又奇迹般地出现在以往情人娜塔莎的家中,这些近乎宿命的巧遇是作者为了传达宽容精神的刻意安排。总体说来,无论是战爭的背景,还是人物的境遇都只是浓淡相间的笔墨,故事的核心是人性。同样为了描写人性,很多小说的主人公只有一个,例如近代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笔下的克里斯朵夫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想。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却是例外,它具有时而平行时而交错的多条线索,内心善良而又性格迥异的多个主人公,
象一个多棱镜把作者阳光般透明的灵魂分解为一道彩虹。这些人物各自经历着人生的挫折和内心的挣扎,波澜之后却又殊途同归,在恬淡而又深情的家庭生活中谢幕。书中充满挚爱的主人公们深爱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作者似乎在特别声明,人类之爱是美好的天性,一个博爱的人自然首先会爱自己的亲友。当爱超越了自己生活的范围,就是博爱。这种博爱超越了国家和阶级,包括皮埃尔在疯人枪下解救敌军上校的冲动,也包括皮埃尔对被一起关押的农民士兵的同情和敬仰,甚至包括他最终对虚荣的前妻和决斗对手的宽容。
小说《战争与和平》所叙述的重大史实发生在1805至1815年之间,距作者出生还有十余年,而成书时(1865-1869)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了近半个世纪。这个时间差使小说的描写如同隔岸观火,冷静而清晰。
虽然作者对法国革命在自由平等旗帜下的杀戮表示质疑,席卷欧洲的历史浪潮对对俄国的冲击却是无法忽略的。这种西风东渐首先表现为自由主义思想的端倪。例如小说的一位主人公皮埃尔在法国留学多年,早年沉迷于法国的新思潮,幻想着自己的姓氏与拿破仑有着某种古怪的联系。他的激进行为(包括宗教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好友安德列,后者把自由还给了自己庄园里的农奴,为农奴建立了学校和医院。安德列虽然不如皮埃尔那样充满激情,但冷静和实干却使他走得更远。我一方面对贵族的特权感到吃惊,一方面在书中却可以读到权利(包括女权)的字样甚至实践。例如,当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为战争征求意见时走过两个大厅,第一个大厅里站满了贵族和将军,第二个大厅里是工商业者。这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平民已经开始进入政治决策。然而,就像安德列为国家撰写有关公民权利的法律无疾而终一样,关键时刻他对平民的温情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当安德列的队伍在战场上败退,法军逼近家乡时,妹妹玛丽亚的法国女伴深信法军不会杀戮不肯离城,而农民则不仅不肯离城,反而把妹妹的住所团团围困,对柔弱善良而又笃信基督的女主人造反。这场景与大革命中巴黎市中心的断头台颇有相似之处。无疑,作者对暴力杀戮无辜者持有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宽容和爱。
此时,书中出现了另一个巧合,一位骑兵军官路过庄园把玛丽亚从农民手中解救出来,并且和她一见钟情。这位骑兵军官是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而娜塔莎是安德列的旧情人。娜塔莎虽然与玛丽亚在性格上有冲突,但命运最终使她们达成谅解,成为知心的挚友。
与人类之爱相抗衡的就是书中说到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个措词出现在法军在莫斯科用发抖的手枪杀俘虏的描写上。而事后法国看守又人性复归,与俘虏相处得很融洽,直到强大的力量再次出现。在作者看来,这种强大的力量如同海底的暗流,推动着那些为孽者,而这些为孽者既是那些造反农民也是拿破仑。对于拿破仑作者把他描写为一个侥幸而又傲慢的顽童,在历史的摆布下侵略和杀戮。而法国军队的最终溃败,表面上看是出于拿破仑的傲慢和无知,出于莫斯科的空城和大火,实际上却源于对手的不可战胜。这个对手不仅是俄国军队,更是深厚的传统,包括传统中的务实和仁慈精神。这种传统首先表现在那些性格古怪而言语直率的年迈贵族和军官身上,这些仁慈的老者中有安德列和玛丽亚的父亲,有尼古拉和娜塔莎的父亲,有俄军最高司令独眼元帅库图佐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库图佐夫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法军被驱除的次年,俄军尚未攻入巴黎时辞世。死后,其家产传给嫁到托尔斯泰家族的女儿。
================================================
加人
黎星萍是我敬佩的网友。我和他网上说过几句话。 我和他都非常喜欢
俄罗斯歌曲和文化。他谈到 一次在街道上听人弹手风琴。
他心里暗叫,喀秋莎,喀秋莎。结果那人真的开始弹喀秋莎。
而我弹手风琴,我会弹那首曲。 那已经是起码4年多以前的事了。
那时候我开始读英语小说。 当然 选了战争与和平。 但这本书太冗长。
于是我开始读短的,容易的书开始。把 这本巨著放到后期。 我也买了哈利波特
现在读了180 本书。自己有信心了。有底气了。觉得自己能读英语书。不能说
一个人读了几乎200本英语书,没有读英语书的能力。
我会继续看英语书。过几年读 300 本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俗语说:熟读唐诗
300 首。 我准备熟读英语书300 本。
但有些书我的确看不进去。
一个是哈利波特。一个是战争与和平。 我读英语书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趣味性。一个是增长英语能力。 战争与和平非常有名。但我连电影
都看不下去。觉得很闷。 而且书的原文是俄语。 翻译成英语后。变成俄式
英语。 不实用。于是,虽然我要花钱从 亚马逊买这书。但我也把它清除了。
我的个人电子图书馆必须 整洁。将来展示给朋友看。我对我喜欢的书都能
作出评论。自己的见解。 还有,莎士比亚的古书实在啃不下。 不读了。
最多将来找 莎士比亚 书的现状翻译版。
黎星萍 是我的攀比对象。 他的中文,他的文采我永远都比不上。
他上班途中读小说。我是在上班时候有很多机会读英语小说。
我的工作经常是口不停地说英语。我的英语表达力不会比我的偶像黎星萍差。
我没有他分析的深度 和精密。但我的长处是 幽默感。善于说英语笑话。
( 他一个月读完这本书。我对他还是佩服的)
好,可惜我无法和黎星萍交上私人朋友。我喜欢这样的文学“青年”
顺便说,今晚我值班,其中一个病人是俄罗斯姑娘。30多岁。
来自莫斯科。我要和她握个手。我说,我是第一次和来自莫斯科的姑娘
握手。握手时的感觉我将终生难忘。 (崇洋媚外,不好意思)
我的人生进程。从看俄罗斯小说,电影。列宁,高尔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到 想自学俄语。不成功。只懂几句话。 到拉手风琴弹俄罗斯歌曲。
到 遇见俄罗斯同事。大家一起聊天。到和俄罗斯姑娘握手。。
.... 我认为 和俄罗斯人交朋友,这样更能进入俄罗斯小说。
我的旧手风琴坏了很多。等我退休。买部新手风琴。
作者:
加人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2180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