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河边:补英文与学汉语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河边:补英文与学汉语   
NABC60






加入时间: 2008/04/24
文章: 2899

经验值: 136626


文章标题: 河边:补英文与学汉语 (297 reads)      时间: 2017-10-29 周日, 上午9:58

作者:NABC60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河边:补英文与学汉语

发表于 2017 年 10 月 24 日


补英文与学汉语,或者是学英文与补汉语,这两件事恐怕是海外华人躲不开的的话题。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加上有同学问到这样的问题,使得我动了要就此话题写点想法的念头。

一、补英文

1、

我们搬到芝加哥的新家后,小儿子也进了新的学校,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二。上周收到学校发来的邮件,通知我于10月25号去参加校区为本区三个中学的有关家长组织的家长会,介绍学校的“英语学习者”课程。这个课程是为家里说两种语言的学生准备的,就是家长的母语不是英语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恐怕他们有语言困难,所以要为他们特别补课。我看了通知后觉得我的孩子一向英语课都是优等成绩,又是自小在这里上学,不是最近刚来美国,所以觉得这个课程与他无关,因此就在开会通知上勾了“不参加”,回了过去。

没想到前天星期天接到丽莎老师给我一个人发的邮件,写了长长的一页,说明这个“英语学习者”课程如何重要,又说学校已经对我的孩子进行了测验,发现孩子的英语不过关。来信又说,如果我坚持不让孩子参加这个课程或者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给她打电话或发信,她可以进一步给我解释。我想想觉得奇怪,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英语不过关。

于是我把小儿子叫了过来,问起他学校对他英文测试的事。孩子说上周二被叫去参加了测试,只有两个学生,都是亚裔。孩子说测试题很多,很长,有读写听,但是都很容易。我问他是否知道自己没通过测验,孩子愣住了,说是不可能。我问孩子是否想参加英文补习班,孩子说不想。我问他为什么,他答说他不想被别的孩子看作是不会说英语的学生。

2、

昨天我就给丽莎老师去了电话。相互问候后我便告诉她我的决定,并说我想告诉她我的决定的理由。

—-孩子一向英语语言课成绩优秀,过去上学不论小学还是初中都没有老师说过他的英语有什么问题,反倒是表扬他在英语课程上的表现。

—-尽管孩子的英语不是十全十美,但让孩子参加“英语学习者”课程额外补课,有损孩子的自信与自尊,孩子不愿意。

—-我作为家长,在家里要求孩子一定要与父母天天都用语言交流,但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说中文,而是任凭他选择。我们根据他的选择使用同样的语言。

—-我从没有给孩子单独开设中文课,也没有送他去中文学校,只是自然地在家长说中文,让他有机会听,也会在平时鼓励他力所能及地说点中文。我告诉过他,如果他对说中文有兴趣,可以随时问我们有关的问题,尤其是不要害怕说中文。

—-我认为我的孩子的语言天赋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我不认为因为他祖先来自中国所以他就必须学中文、说中文。他现在的母语是英语,这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语言,他需要首先把他的母语充分掌握好,如果还有余力并有兴趣,再选一门外语,语种看他的兴趣。

3、

丽莎老师听我说后,说她理解了我的想法,又说她看了孩子的成绩单以及最近的考试成绩等,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补英文。又说她们的做法是根据州里的规定,不是专门挑我的孩子出来。我问老师,她的那些针对家里说两种语言的孩子的测验如果用到家长的母语是英语的孩子身上,他们都能通过吗?丽莎没有回答,只是说这个测验是计算机做的。

丽莎又跟我说,母语是非英语的孩子开始学英语时比较慢,后来会超过只说英语的孩子。我说个别孩子或许有这样的能力,但是我没有这样的天赋,在我看到的英语非母语的人中间,学习英语更加费力的更加多。我还说,这个现象对于母语是非汉语的学习汉语者好像也不例外,很少有说自己的非汉语母语能够帮助自己学好汉语的。

4、

我还想对丽莎说,我认为她的课程对于我这样的家长倒是有用。可惜政府似乎认为,凡是幼年移民来这里的都必须要学好英语,为的是要学习这儿的文化,而他们的父母不管英语再差,学不学习这儿的文化都不是政府的事。这真是匪夷所思的逻辑。难怪成年后移民美国的人,很多人在美国建立家庭后把孩子抚养成人后却失去了两代人之间的真正的交流。

不久前遇到一位美国出生的华裔,说自己会说广东话,父亲不会说几句英语,他们就靠广东话交流。我说你们可以做到无话不谈吗,他说可以。我说,那就请你帮我翻译一下,我试试跟你父亲谈谈。没说几句,他就说不知道广东话的“科研” 如何说(我说自己曾经搞过scientific research),说自己跟老爹一向没谈过这样的话题。

二、学中文

1、

那时我住在加州,小儿子开始上学前班了。妻子有天说,要把他送到中文学校去,就是那种每到周末开班的中文学校。我听了后,问她为什么要选中文学校,她说中国人小孩子不学中文学什么。我又问,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什么理由?妻子说,多学一门语言总有好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说如今我们的孩子学什么语言的决定因素与我们当年在中国学什么语言是一样的。首先是所生活的社会的官方语言决定了自己的母语,在中国就是汉语,在美国就是英语。学第二门语言则取决于需要,通过它可以学习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思想,进一步则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选择英语是因为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的兴趣、未来的生活的实际需求,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如果我当年想的是将来要研究藏族社会或阿拉伯社会的文化,我就会决定学习藏语或阿拉伯语。做这个选择时,所有的考虑里都没有“我是中国人”这个因素。

2、

妻子想了一下,说,孩子学好汉语可以与祖辈交流呀。我说,如果仅仅为了这一点,在家里学会的就够了。况且,祖辈们也可以学孩子的语言,还可以锻炼脑力,益处更多。妻子又说,她的朋友都送孩子去中文学校,说学好了将来还可以去中国做生意,多一个出路,还说XXX的孩子就是一个例子,他现在被公司派到了中国工作。我说,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恰恰不喜欢经商,喜欢研究阿拉伯历史的话咋办?再说,有14亿人能说流利的汉语,有几个经商是成功的?至于去中国工作,我的老大直到现在都有被派去中国工作的机会,可是他恰恰喜欢在美国工作。你也有这样的机会不是?为什么没去?再退一步说,我们不是也看到无数中国人都被逼着学英语,可是花了那样多的时间与精力后,真正将它用起来的比例是多少?值得吗?这中间的道理有什么不一样?

妻子又说,那孩子学好了汉语可以读汉语的作品。我说,那恐怕要孩子自己来决定。先不说他,但说你自己,你每周除了看微信上朋友的汉语信件,其他的汉语作品你读过哪些?如果一周太短,那就说说一个月、一年、五年,你来美国后都读过哪些汉语作品?看过哪些汉语的电影?

3、

妻子改变了看法,没有送孩子去中文学校。现在孩子大了,我与孩子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越深,我会将《论语》的英文译文拿出来让他读,告诉他曾经有一个叫孔子的人提出了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价值观,它与另一个人类价值观“己所之爱,惠及与人” 同列为“不损人”与“要助人” 这两大道德准则。原来语言不过是承载思想的工具,在人类相互交流日益深入的现代,汉文化里丰富的思想未必不能通过其他语言来学习,也未必是说汉语的人一定最了解汉文化的优秀遗产。

三、西方与东方

1、

汉文化的传统之一是爱好历史,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但是,绝大多数汉人不知道的是,最为权威的详尽的中国历史是美国人费正清(John Fairbanks)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到费正清去世的1991年,一共出了15卷共17册!(其中有两卷分上下册)中国的历史学家从来没有编写出如此巨幅的通史,现在连中国政府组织的对这17册的翻译都还没有完成。

中国人很多都知道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写了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厚厚的7大卷。

第一部关于汉语音韵学的系统研究是瑞典人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做出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发表于上世纪20年代初,汉译者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家鼻祖赵元任,加上羅常培、李方桂等合译才得以完成。高本汉此书是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奠基著作。他的另一本书是有《中国上古汉语音韵纲要》。不仅如此,法国人马伯乐(Henri Maspéro)也是研究汉语语音的专家,还专门写文章与高本汉辩论。

第一部中国音乐史是中国人王光祈(见下图)写出的,名字就是《中国音乐史》。这是王光祈到德国学习音乐理论与历史后于1931年在柏林写出的,王还写过《中国古代之歌剧》,得到过波恩大学博士学位,可惜英年早逝,1936年辞世。

Image_02

美国人明恩溥(Arthur Smith)于1890年写出《中国人的性格》,此书据我统计在大陆至少出过10个不同版本,现在还在出。鲁迅深受此书的启发,后来的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人文的研究也都深受它的影响。

其他的关于敦煌学、关于战国思想家、关于中国社会、中国政治等等诸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西方人首先开的头。甚至中国猿人北京人也是瑞典科学家与美国、奥地利等国的科学家 与1921年在中国首先做出的发现。

2、

西方人之所以有那样多的“首先” ,是因为他们是首先掌握现代科学方法的人。这是因为欧洲白人比其他人都聪明吗?其实这些白人的祖先于公元5世纪宣布在欧洲打垮了罗马帝国时是连文字都没有的落后民族。看看他们后来赖以成功的诸项重要文明要素的来历吧:

—–欧洲所有语言所用的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的文字都是直接来自罗马字母与希腊字母,都不是自己的发明,历史也就1000年左右。

—–欧洲人的宗教的根子在亚洲的以色列。

—-牛顿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的根基是代数,代数是阿拉伯人的发明。

—-阿拉伯人从印度引进了 “零”的概念后才创造了阿拉伯-印度数字体系,才有可能发明代数。

—-最早的系统逻辑包括平面几何学是希腊人的发明。

缺了上面的任何一样发明,现代科学思想方法都不会成型。前面提到的对于中国文化做出各种贡献的欧洲白人的祖先并不是上面这些发明的创造者,他们不独缺了这些,还缺了“我家祖宗最厉害” 的思想,所以就唯独不缺学习接受人家的发明的精神,并且又处于一个文化交汇地,所以他们才首先成就了现代科学思想,成了现代化的发动人,把现代化推到了世界各地。

四、传统与现代

1、

我刚到美国时与一个美国黑人同学同居一个寝室。熟悉后他听说我上班从家骑自行车要花45分钟时,问我为什么不开汽车。我说我没有汽车,中国人没有私人汽车。他听了大吃一惊,说,那咋行,日子咋过?

所有的所谓各种文化冲突,归结起来其实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每一个向现代化过度的文化里面都能看到,只不过最先开始现代化的文化已经过了那个年代,在后来人眼里似乎生活原来就是如此。再过100年,如果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在各方面都更加深入了的话,那时的人会以为一切向来如此,本该如此,如同今天在中国出生的孩子无法理解什么是 “大饥荒”,为什么要“省吃俭用” 一样。

2、

现代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地理上的全球化,人类可以越来越自由地流动。这是一个使人开心也使人恐惧的事情。一下子要和从未见过的人当邻居、一起工作、说自己不懂的语言,等等,所以老是要想着自己和人家不一样。“中国人要说中国话”、“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等等这样的想法,只要把其中的“中国”换成“XX国”,就一样说得通。

我的邻居是印度人,两个孩子在美国出生。上周末那位五岁的小姑娘来我家敲门,我没听见,结果邮递员正好路过,看见了,就帮她来按门铃。把事情一说,原来是她自己跑到外面来玩,结果发现再进屋时,爸妈都不见了。她一点不惧怕,跟我说,“你看,门开着,车子都在,就是不知道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我于是和她一起回到她家,果然屋里没人,喊了两嗓子也没人答应。我是小人心态,想着或许她爸妈躲回楼上自己房间做爱去了。再到厨房转了一圈,似乎听到有人说话,小姑娘似乎也听到了,原来她爸妈都在后院里,把通往后院的门关上了,所以家里静静地似乎没人。看着这位天真烂漫的小天使,想想在媒体上看到的生活在印度贫民窟的小女孩,我问自己,“印度小女孩” 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3、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在我看来就是前者比后者给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就是自由。限制人的自由的做法很多,其中包括自己限制自己的自由。自己限制自己的简单做法就是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身份添加虚假定义。例如,明明我的孩子就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一个人,所以他有学习各种外语的自由,并且社会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但是,如果我首先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再看看有14亿中国人说汉语,于是我就开始为自己的“中国人孩子”不会说汉语恍惚起来,非要把他送去学汉语,而不是考虑孩子的真正需要,我其实不过是在丢失了他的机会同时往说一种语言的14亿人中在加上一个人。

五、多元文化

英语世界(或者是任何一个语言所涵盖的世界)是一个单元文化还是多元文化?我以为答案取决于使用这个语言的人与其他文化的接触、研究、理解的程度。所以,比较而言,英语文化是最为多元的文化,除了汉语,没有一个非汉语的其他语言文化里比英语文化中包含了更多的汉语文化。而在对于汉语文化的研究上,有的方面汉语文化自己都比不上英语文化所达到的深度。前面举的费正清、李约瑟等都是这样的例子,汉语文化要通过从英语文化翻译来学习了解自己的文化。

美国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根据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写了一本主要是记录中国文化人思想认识的《北京夜话》,因为时间涵盖1989年,不知道大陆是否准许出版。林教授在书中说了下面的故事。某天他在聚会上见到一位中国研究生,这位研究生研究的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见到了美国人林培瑞,于是就问林教授是否可以向他请教一个关于马克-吐温的问题。林说当然可以,不过自己的专长是中国近代文学,恐怕回答不了他的问题,其实倒是他林某人应当向这位研究生请教才对。这位研究生说,你是美国人,当然比我知道多一些美国人马克-吐温。林说,这和哪国人没关系,只和研究有关系。虽然你是中国人,我如果问你一个中国作家你未必知道。这位学生不信,说这咋可能。林举了两个30年代的不那么知名的中国作家,这位研究生答不上来,摇摇头,悻悻然离去。

现代化社会的多元文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不同的种族混在一起,同时还是每一个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这是一个机会,把握这个机会可以增加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所以切切不要不经意间夺走了孩子这样的机会。

作者:NABC60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NABC60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55130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