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原创]关于“苏联计划进攻德国”和“大雷雨计划”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创]关于“苏联计划进攻德国”和“大雷雨计划”   
kingsmill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11/10/16
文章: 253

经验值: 8523


文章标题: [原创]关于“苏联计划进攻德国”和“大雷雨计划” (867 reads)      时间: 2012-12-02 周日, 下午1:50

作者:kingsmill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1941年(没错,是1941年),主要主张人是希特勒(没错,就是那个小胡子)。老希为什么要主张这个理论是很清楚的:因为他先发制人撕毁条约,出其不意的入侵了苏联。为了正当化自己的行为,希特勒就主张苏联早就准备撕毁条约,而德国不过是洞烛其奸,先下手为强罢了。当年不管是西方盟国或苏联都没有搭希特勒的茬儿,后来德国失败,这件事就少人提起了。

到了1980年代,一位在1978年叛逃英国的苏联前军官Vladimir Bogdanovich Rezun(可不是元帅)起了个笔名叫Victor Suvorov(真是好理解的俄国佬。。。),写了一本叫《Icebreaker》的书。这不是什么回忆录,而是他的票友历史研究著作。书中他提出了苏联早在德国动手前已经准备进攻德国的主张,并举了若干论据:
1. Suvorov称,他有证据苏联在1939年后就向部队下发了德国本土及德国占领下的欧洲地区的战区地图。这种地图是专用的,不在这些地区大涨根本用不上。而且主管这项工作的将军逃过了斯大林败战初期的歇斯底里大枪毙。
2. 斯大林于1939年修改征兵法,将兵役年龄1下调到18岁,并开始大量征集兵员,明显是准备打仗。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于1939年,斯大林显然是在做撕毁条约对德战争的准备(否则当时没啥可打的人了)。

Suvorov的论点概括如下:
1.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扩张,而斯大林的目标是欧洲
2. 1920-1920年代,苏联的扩军备战努力人所共见,可见苏联也在准备出去打人
3. 通过和德国密约以及搅和波兰等国的外交自保努力,斯大林把欧洲局势搅浑,使德国有能力向英法发动战争,希望使欧洲陷入混乱,好浑水摸鱼
4. 斯大林是希特勒二战初期的事实盟友,他们瓜分了东部欧洲
5. 斯大林计划于1941年7月攻击德国
6. 德国人早就知道了斯大林的计划,并在1940年就制定了先发制人的计划

Suvorov的论点很快登上了美国,以色列和英国的大众媒体,一方面被二战史学界的多数人斥为信口开河,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少数历史学家的支持。

支持Suorov的历史学家们认为,1939-1941年间苏联确实有备战的行动,主要论据有两个:一是巴巴罗萨初期,东线的力量对比是苏军军力远胜德军。二是朱可夫曾在1941年五月上书斯大林,要求准备对德先发制人打击的计划。另外,还举出了苏军在1941年进行过以德国为假想敌的沙盘推演等事实。

反对者们的证据则要充分得多:首先,如果苏军准备进攻德国,为什么在整个1941年的夏季和秋季苏军几乎输掉了每一场战斗?这绝不像做了准备的样子。其次,苏军的演习只可能是针对德国,东边的日本深陷泥沼,除了德国他们还可能打谁?南下中东去打土耳其还是越过整个德占区和英法开战?毫无可能。再次,苏军是庞大的武装力量,平时就会进行大量的换防及调动,1939-1941年的调动没啥稀奇。至于征兵,斯大林本身就需要军队去打下苏德密约中分给苏联的部分,而且在芬兰战争初期还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Suvorov被迫举证证明自己的说法,而他极度缺乏任何形式的直接证据。他举出的证据多是可以做出多种解释的,如苏军的一些武器开发计划及对伞兵部队的扩充等。至于他对苏联计划的描述,多基于circumstantial evidence的推理而非有真凭实据的结论。批评者们则举出证据证明:苏军伞兵可不是空降猎兵,他们缺乏装备与训练,并被大量用在防御战而非敌后进攻战里。类似的,Suvorov举出的武器开发计划多数都出现于1941年冬天或以后。

一种中间观点是当时苏德双方都在准备背后捅对方一刀,希特勒计划的较好,掩饰的较好,对敌人的了解也较好,而斯大林犯了错误,准备也不够。他绝不可能准备于1941年夏天进攻,但希特勒如果不动,斯大林可能过几年会给他一下子。

目前,西方历史学家只有极少数支持Suvorov的这一假说,支持他的多是俄国历史学家,但远非全部。

中文网络流传的所谓的“大雷雨计划”这一说法就是照搬了Suvorov的理论,再按中文特色多加了很多感叹号和形容词:)

zhangyuyu兄,下次可以先自己查一下哦

作者:kingsmill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kingsmill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307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