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缘何 "崛起大国”云乎哉?- 读芦笛文而感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缘何 "崛起大国”云乎哉?- 读芦笛文而感发   
7171






加入时间: 2009/11/01
文章: 84

经验值: 3699


文章标题: 缘何 "崛起大国”云乎哉?- 读芦笛文而感发 (1268 reads)      时间: 2012-8-03 周五, 下午1:20

作者:7171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缘何 "崛起大国”云乎哉?



读芦大师兄的“崛起大国云乎哉”文,就一个叹: 好文! 痛快,杀根。真个是招招溅血,刀刀见肉。对大师兄观点,基本无异议。这个"崛起大国”的系列文章,围绕的窃以为是对中国当下有背常理,有违常识的国家立世形态和国家处事行为的批判和抨击。

梁启超说:国为人积,人为心器。由此看,所谓国家立世形态和国家处事行为不妨可以看做是国家文明属性的核心-国民性或民族性的放大,外延或具体化。读芦文后,痛快之余,总觉得还应再深入的试究一下,为什么华夏民族性会是这么的一种属性?应该怎么看这属性?

之所以是如此应必有其历史根据和逻辑理由。现班门弄斧的试作个小探。

从历史根据来看。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应该说是始自于秦朝。秦朝以武力灭东方六国,并以书同文,均平衡,开驰道,立郡县的手段以图万世一系的国家存续。秦虽二世而亡,但汉袭秦制,且汉制代表的中国国家结构基本在后续的朝代更替中保持了下来。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家结构和形态在历史这条纵线中,自秦汉以来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这个事实应是无大疑问的。如黑格尔所说的,中国几千年只有空间的变化而无时间的演进,如同泡在酒精瓶里的一个标本。但问题来了,无论是站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还是持西方种种唯心主义史观的史家们都有这么一个看法:即秦汉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是无法支撑这么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民族混杂,语言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灾害频频的大一统国家结构或样式的。金观涛的以控制论解释中国历史的书中注意到,汉代渭中一带的农业亩产量合现代衡制约三百来斤左右,跟当代中国49年解放前后
差不多。(国内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常态性运用化肥农药之后的亩产量另当别论)即是说,秦汉的生产力水平一直到清末没有什么质的飞跃,那么,顺理成章,秦汉以来的中国各朝各代其立国和治国都缺乏必要的硬件基础。一个古代的超级大国是无法在这么个低级水平的物质生产基础上存续的。

这些看法部分的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历史会老是“合久必分”,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历史又为什么会老是“分久必合?”

国内史界在思想解放直至八十年代末的的讨论中,渐渐形成了这么一种不是表述得很清楚的看法,之所以说“不是表述得很清楚”,是因为中国史界的所有论述须有个前提:言必马恩列斯毛。用马恩列斯毛的理论来阐述自己看法不是不可能,但常常辞不达意,且有时根本南辕北辙。这里,现可以将这种看法尽可能清楚的转达出来。一则,这里是个堂堂正正讲话的地方,对错不究;再则,现在几乎人人都多少懂点IT皮毛,而用IT理论来解释,似乎一点就透。这个转表达的看法是,国家的运作如同一个IT装置如电脑般那样,其运行同理。不错,秦汉的生产力是达不到Run 这个超级大国的硬件水平,但这可以通过软件的设计设置和调节来配合硬件。一个灵光的超强的软件系统是可以在一个落后的硬件基础上来协调各个个性特异的文件运行的。而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民族混杂,语言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灾害频频。。。无非就是国家这台“电
脑”要处理的各个个性特异的文件罢了。

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采纳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妨可以看做是中国历史在自身的运行中必然的淘汰了众多的操作系统并选择了一个以“孔孟儒术”为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从IT理论来看,中国历史大致可以看做是这套独特的操作系统结合不够“硬”的硬件基础RUN或整合各种不同文件 的过程和结果。两千多年下来,这套系统运行得如何?可以这么说:好得很。有两点事实可以支持这个判断:一是跟华夏同期的古代文明基本都被淘汰了,唯独这个超级
IT Machine 还在自成一体的RUN。二是,这套操作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或与时俱进升级换代能力亦是无与伦比,只要还在这个硬件基础上运行,天不变,道亦不变。历来的改朝换代不过是硬盘编号的不同罢了,从D 到 F 或再 G,whatever, 但有一点不会变,即孔孟之道的操作系统不会变。这我们已经可以从清末太平天国的中兴看出,即使洪秀全胜利了,那也不过是又一次硬盘编号的变异而已。他的天父还是会上孔庙的。

但宇宙在物质和能量上都是守恒的。得到什么也必然的会失去什么。如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要读完大学课程,从理论上来看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心智还没发育完整完全,但在某种极端的人工催谷强置条件下,未成年孩子是有可能在智力方面超常发挥而完成大学课程的。科大少年班的存在即为一例。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这批常人看来的“出类拔萃之辈“在体魄,体格,情商,
性商等常人所应有的综合禀赋上是偏离正常值的。这,或许是他们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那回到我们的题目,可否这样看,在不可能的条件下,华夏文明或中国历史在其运行中显示了其独特的无以伦比的超越性,稳定性,和伟大性。而它在大局上的恢弘,壮观,繁盛,又是以微观个体的沦落,猥琐,渺小,为对称为代价的。逻辑上,它宏观上的特性是以微观上的特性来互补的,因而华夏文明或中国历史的灿烂必定是也只能是以愚民,苦民,伤民,残民来实现的。你要这样,只能那样。“孟姜女哭长城”,长城的长,高,厚,和它不能否定的伟大,必然是只能是以亿万孟姜女的惨,悲,怜,愤,无奈,血泪和白骨来垫底的。历史没有“巧窍”或捷径。

说回来。孔孟之道是什么?那解说或阐述是千千总总,从IT理论来看,其最大特点应该是后期升级换代中倡行的 “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无非就是皇帝。“君为天子”,”立天道莫以君为大“,“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这套操作系统是以剿灭个体特性,无条件服从和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
(Core-processor?)为核心的。还有一个从IT理论看的特点是,孔孟之道以国家机器配置的强大屏蔽能力为后援,彻底根绝与外界交往,具有特强的杀毒能力,任何文件哪怕有最微小的比特(bite)异常,整个系统可以总动员而立马Delete。这或者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中国的历朝历代都会有的激烈的“思想路线“之争和随之而来的大规模整肃(Format?),而赢家必定是维护大一统的一方。
(提到皇权,不由得想插一段题外话。前段时间,国内讨论“9.13林彪事件”,似乎气象一新。但说来绕去,无非就是林彪到底有无谋杀毛润之的计划等等之类。而有意无意的就是没有人提或者敢提这么一个在我看来是林彪事件的核心问题:昏君无道,可不可杀?毛润之乱来,用喷火器轰轰他,又有何不可?由此,亦可见“皇权”概念在国人心目中不可撼之一斑)

前辈万润南在这里贴了个很传神的中国人的文字肖像:

耿直却又圆滑

坦诚却又世故

多疑却又轻信

讲实惠却又重义气

尚礼仪却又少公德

主中庸却又走极端

美节俭却又喜排场

守古法却又赶时髦

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

烧香拜佛却又无宗教感

这种奇特的民族性在个体表现上的悖论恰恰可以跟国家宏观特性和个人微观特性共存的悖论现象相对映。抽象的和具体的,宏观的和微观的,国家的和个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对外的和对内的,迎上和俯下的,这几对概念在观察或讨论华夏民族性中都可以看到其互为相悖的共存特性。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中性点的看,所谓存在有理就是说存在是有支撑的,而且其支撑的力度要大于反向的力度。无论从哪个角度,哪种理论来看,孔孟之道对华夏文明和民族性的影响是深远的。固然,抹杀个人特性是孔孟之道的一大特点。但它又有投迎人性,唆怂个性的另一面。当然这种投迎唆怂是以维护大一统为前提的。被扼灭个性的人性也是一种人性,一种歪曲的扭曲的不正常的人性。而孔孟之道在操作层次上为这种不正常的人性恰恰提供着发育寄生的肥沃土壤或强大支撑。这或许就是华夏民族性之所以如此悖论性存在的逻辑理由。

有一个非常鲜明和突出的例子可能可以对此做个注解。众所周知,中国封建中后期的妇女缠足是个极其违反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规律,灭绝人性的社会化残害现象。“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从现代正常人的角度,“三寸金莲”的审美意义或性取向是不值一提不可思议的,毫无美感性感可言,真正是匪夷所思。可一个有意味的事实是,在“旧社会”,一个成功完成了缠足的女性,一个缠足得越小越好的女性,却从此获得一种社会认可和社会身份。袁世凯一妻九妾,在争风吃醋中取胜的不是亮门庭出身,看脸蛋漂亮,斗才思才艺,而就
是看谁的脚缠得更小。被损害的被凌辱的被摧残的“小脚女人们”在与天足的社会化竞争中破茧而出,势不可挡。在众星哄月的社会颂捧中于物质和精神得到全面补偿。而且,如同开科取士一样,这种竞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一视同仁,不讲门第,不讲后门,不讲任何先天条件,要的只是一个结果,拿尺来量便是。两会代表倪萍有句名言:我当这么多届代表,从来不投反对票。这不,她能说这话资格的本身不就是一种社会恩赏赐举的说明吗。

也许,我们过多的看到了孔孟之道作用于人性个性上的压制控扼方向上的一面,而较少的看到它还有扶迎推送方向上的一面。而正是这两方面的交合作用,才得以使华夏民族性顽强的,“怪怪的”, 常存不变。说白了,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这样存在的好处比失去的大。

话似乎说完了,孔孟之道也说得差不多成万恶之源了。但我并不觉得孔孟之道是种邪恶的操作系统。从IT理论看,无所谓邪恶与否,关键是看它在什么条件下作出了什么样的事。在有限的"前386"硬件基础上,它成功的将这么一大堆乱糟糟的文件整合了两千年,至少,它使华夏民族在语言文字上,在认同感上,在历史感上,都 Format 成同一个制式。这个成果在今天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今天,中国的钢产量数亿吨,发电量数一数二,粮食产量居首,国家光缆干线四通八达,高速交通网几纵几横,统一的教育制度,统一的法律制度,统一的时间表,统一的XX,XX, 。。。, My GOD!, 大概所有大一统国家必需的N项硬软件基础设施统统都在中国实现了吧。而这即使在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也做不到,单它的法律和教育体系就是州自为政,各有一套的。更诡异的是,在没有这些硬东西之前,中国却早已是一个大一统国家存在了两千多年。

那么,结论是什么呢?我曾经这么表述过,英国“光荣革命”后的西方文明体系,在经历过几个世纪的辉煌之后,它带给世界的好东西正在历史的辩证的走向它的反面,也就是说好东西带来的是坏结果。美国的持枪权法律即为一显例。而东方中国在落后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大一统体系,在带给子民们这么多的苦难和悲剧之后,它运行在今天的硬件物质基础上,也在历史的辩证的走向它的反面,即显现出正面效应,或者说,好结果。

好坏是指什么?这可能又是一个鸡跟鸭讲,永远难扯清的“元”问题。这样说吧,这里说的好与坏是指在满足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水平的意义上而言。我这里不带丝毫感情色彩,而只是种纯象牙塔式的推论。如果从这样一个视角去看华夏文明或民族性,或许能有更开阔的思路。

作者:7171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7171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66962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