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事後諸葛亮論治史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事後諸葛亮論治史   
唐好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3/20
文章: 3893

经验值: 67892


文章标题: 事後諸葛亮論治史 (1325 reads)      时间: 2012-1-12 周四, 下午8:15

作者:唐好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對於歷史上的一些重大決策, 有搞清楚事實真相的需要, 但這很困難, 就算是軍國大事, 很多事情都是私底下討論的結果, 甚至沒有紀錄. 這也是專業的事情, 沒有十年八年的寒窗訓練, 不精通德文俄文, 不到德國和俄羅斯檔案館住上一陣, 最好不要就[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形成的過程大發謬論.

接下來, 探討為何會做出這些決定. 史達林和希特勒都是獨裁者, 他們決策雖說[定於一], 但還是和部下討論的, 這裡就牽涉到時空和文化背景. 這也是相對專業的事情, 評論者需要對當時的德蘇政府的構架和當時的人有充分了解—誰對這兩個獨裁者有影響力, 決定的關鍵因素為何, 等等. 這裡也是應用史學的著力點之一. 詳細討論這些決策的過程, 為未來決策者做參考, 避免同樣的盲點和陷阱, 這就叫以史為鑑.

最後, 評估這些決策的後果. 這就相對簡單, 因為這是在做事後諸葛亮. 尤其是重大決策, 那是重大事件引起的, 也對後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所以會有大批專業史學家專注在這些事情上. 其實對這些決策的評估也不需要知道細節和過程 -- 1938慕尼黑協議, 1939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德國對波瀾宣戰, 英法對德國宣戰. 1940德國入侵法國. 1941德國入侵蘇聯, 日本轟炸珍珠港, 等等重大決策的後果是啥, 有必要去翻檔案麼?

我不是搞歷史的, 所以有自知之明, 只能做事後諸葛亮. 我在這裡評論歷史, 基本上是在做事後諸葛亮. 做事後諸葛亮, 除了尊重歷史學家們的主流意見, 不需要啥特別本領, 不過很多人腦子僵化, 看到事後諸葛亮說些違反他們習慣偏見的常識, 就大驚小怪.

作者:唐好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唐好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9661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