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犀利公:总理现象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犀利公:总理现象
加人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标题:
犀利公:总理现象
(232 reads)
时间:
2011-12-18 周日, 上午1:17
作者:
加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朱总理出书与温总理讲话,是近来较为热门的话题。分析家喜欢从2012换届背景上着墨,议论者更热衷于从肃贪角度来托付自己的梦愿,揣测与假托,热闹得很。关于前总理的那本《讲话实录》,笔者独对朱健国先生所言“(朱)希望能证明今天的社会顽疾并非他的错”印象深刻,尽管这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关于现总理在大连讲到的五大政改难点,犀利公觉得第四点(公民的选举权)算是干货,窃以为:选票若果真发给我们,那其它四点都算不上难了。本帖无意评价《实录》与讲话,仅就由此而归结出来的“总理现象”饶几句舌。
1、“总理现象”
建政62年来,中央政府已换了周、华、赵、李、朱、温6任总理。无论是任期长达27年的周,还是仅仅过渡了4年的华,每一任都有其作为之处,当然也有胡为之处,如亩产大跃进、水电大跃进。论眼下的影响力,朱、温自然是翘楚。前者铁面,后者亲民,这是民众大致的印象。除此之外,朱、温二人让民众念念不忘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敢言体制之弊,前者曲笔,后者直言。有好事者总是喜欢比较这二位“贤相”谁更贤。
笔者不知“贤”之标准,
只知道几条常识:在位时敢说,比退休后再说要贤;
说的少做的多的,比说的多做的少的要贤;
直言比曲笔要贤;拔罂粟者比种罂粟者要贤
( 权贵经济乃当今中国最毒的罂粟花)。
客观地说,其他四位总理对体制不畅也是深有感触的。
即便是伴虎30年的周,对政制弊端给经济工作造成的困境也是苦不堪言,从他支持有悖于“圣意”的刘少奇和邓小平的经济政策上,即可看出。
与高于政府的党和人大,以及低于政府的政协、纪检等部门相比,最高领导层中,惟有政府首脑,敢对体制的弊端发牢骚,甚或直抒己见(如赵、温)。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姑且称之为“总理现象”。
2、“总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当家才知体制堵
总理抱怨体制不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因为他们当家,需要直面现实,既无退路,又无可以委过之人。
总书记、委员长们则不同,具体问题可以甩手。总理考虑更多的是杂乱如麻的“事”,而总书记考虑更多的则是危机四伏的“权”。然而,体制不畅,甩手掌柜们难道真的不知道吗?非也。尝试简析两个最早的“掌柜”——极权毛与威权邓。
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毛是知道的,暂停吃红烧肉,半是恤民作秀,半是灵魂愧疚。对失误和罪恶的处理办法,毛与刘周邓,显著不同。
毛先说是“敌情”,抓一批县委书记,并威胁要枪毙,说他们是混进革命队伍里的阶级敌人,故意把老百姓饿死;
后又说是“天灾”,雨下少了。刘周邓主管一线经济,自然不能像毛那样耍政治流氓。为了彻底让毛退休,在七千人大会上,便直言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人祸,其实就是体制之祸。经历了在七千人大会上认错的羞辱和惊吓之后,毛尽管对灾难的根源心知肚明,但尽快剪灭身边的赫鲁晓夫、誓死捍卫一人之极权,却成为唯一紧要之事,管不得人民的死活了。可怜的国人,仅仅吃了三年饱饭(1962-1965),只得继续挨饿受辱15年,直到1979。
华下胡上之后,邓成为继毛之后新的“威皇”,虽不主管一线经济,但对“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现状了然于胸,这才有改革开放之说。改革经济,必先改革行政,说明邓对体制之弊相当清楚。
既然毛和邓都很清楚体制的弊端,为何还扼杀主管经济的总理们的政改建议呢?特别是邓自己还任过副总理之职。这就是权力和意识形态在作祟。国人一向有换椅子就会换立场的毛病,为官者尤甚。任副总理实际行使总理职权的那三年(1973.3-1976.4),邓受到毛、江夫妇的掣肘和戏耍,感受不可谓不强烈,这是他日后强力推动行政改革的源动力之一。但改革的底线却是他事先设定好了的——党领导国家、他领导党。换椅子之后(副总理变成太上皇),权力成为邓的主要追求,当副总理那阵子的苦楚早已忘记。胡劝他全退,赵大力政改,都触动了邓最敏感的神经, 后来“风波” 的发生实属必然。
3、“总理现象”出现的意义
朱、温二位总理受到热捧,最大的积极意义在于:政改,需要高层感受,需要高层发声,需要高层作为。然而,过多的期待,也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热捧朱,还是厚望温,这种历史上的“贤相”情结,与“明君”情结一样,都不能根本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民主政体,而建立民主政体的早期发端就蕴含在非民主政体的内部,特别是内部分歧的一方。“总理现象”的出现,表明高层在感受体制之弊方面,差异性越来越大,这是相当富于积极意义的。透过“总理现象”,我们看到了中国政改的一丝曙光。
4、对“习李新政”的一点小建议
如果实在放不下“党政两条线”的二元治理模式,
建议总理与总书记定期换位,(学俄罗斯)
让总理过一过总书记的瘾,
让总书记尝一尝总理的苦。算是玩笑。
作者:
加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1031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