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野夫:水生风起 ------关于基层政权运作现状的观察 (2)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野夫:水生风起 ------关于基层政权运作现状的观察 (2)
NABC60
加入时间: 2008/04/24
文章: 2900
经验值: 136653
标题:
野夫:水生风起 ------关于基层政权运作现状的观察 (2)
(432 reads)
时间:
2011-9-09 周五, 下午9:11
作者:
NABC60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七
基层政权面对此类越级群访,早有惯例和预案。无论是书记或者县长在办公室,都会很快获知消息,但是他们一般不会马上直接出面接待。按分工安排,政法委书记和分管农村的副县长,会负责调停应对。维稳办和群工部【其他地方叫信访办】基本是一个班子两套牌子,他们会很快来将人群劝说到他们所在的僻静院子里去;以免堵在县委政府大院门口有碍观瞻;万一被突然前来的上级领导看见了,会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来访的人数不少,公安局会抽调几个警察来维持秩序,国保大队则会有便衣前来混进人群,旁听群众议论,以便发现哪些是主谋领头羊,哪些是凑热闹的随从。如果事件朝激进的方向发展,秘密摄像拍照搜集证据,那也是他们的日常功课。他们对群众要反映的问题并不关心,因为这不是他们能解决的。他们只负责控制局面,不能让群访陡然变成骚乱。更不能让城里有其他诉求的上访人群,也闻风而动参与进来鼓噪。
如果发现有外地人拍照采访,警察会出面先去检查证件。如果没有合法记者证的,那会要求你离开,删除你已经拍下的照片。如果发现是真的记者,那会马上通知宣传部来人接待。基层的宣传部表面上来说,是负责对外宣传对内鼓动的。但是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出钱邀请主流媒体的记者来宣扬成绩,以及堵防社会媒体的记者来揭露阴暗面。而后者,甚至成了一项主要事务。
近些年来,几乎从新华社到各省的小报,都有一些记者专门吃这碗“新闻敲诈基层”饭。近年来曝光的矿难封口费事件,记者受贿被抓捕事件,对大众来说是新闻;对任何一个宣传部来说,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通常宣传部会来尽量劝阻记者采访,隔离采访对象,请记者喝酒拉感情。如果发现记者已经掌握了一些不利于地方的材料,他们会变相议价贿买这篇稿子。也有记者真的是出于良知,非要报道这个负面新闻。那基层宣传部通常都在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有些朋友上级等关系,他们会恳请上级出面给该报社领导电话,尽量封杀这篇文章。
六组张老汉带来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诉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废除合同收回堰塘,或者修订合同提高承包金额。群工部将问题记录在册,然后首先是要六组所属的镇村两级领导,亲自来把这些乡民带回去——这叫谁家的娃娃谁家抱。人群散去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工作。
今天的县级信访部门,多数绝对不敢像过去那么官僚。在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后,他们肯定会在政法委的主导下,马上召集联席会议。该镇、村、组的负责人必须来详细介绍矛盾冲突的起源,问题的症结和麻烦所在,可能解决的办法和不可控的几种倾向。国保大队和该镇派出所的警员,必须迅速调查摸清事件的组织发动者,主要积极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必须马上在该组发展收买线人。这些线人还必须是积极闹事者之一,或者他们的近亲,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深入内部打听到情况,才可以知道他们下一步的想法和动向。
群众怀疑组长的贪贿,这个查无实证,不能因此罢免组长——相比平常的管事能力来看,似乎很难找出比他更能坐镇此地,且有利于政府其他工作的人来。如果按群众诉求收回堰塘,那必然面临承包户的起诉。承包户根据几年的投入和预期的利润,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几十万元,并非完全无理。但是他总共交给该组的钱才有几万,镇村组三级都没有能力赔付。
如果要求法院不受理或者不依法审判,眼前似乎更不可能。现在所谓的法治社会,虽然远未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国,但至少在民事诉讼这些小事上,法院多还是愿意秉公办理的。虽然县政法委可以兼管法院,可以根据维稳的第一需要,对一些案子做特别指示;但是法院还有个条块管理的问题,它的上级中法还可以纠正和批评他们的枉法之处。
更重要的是,摆平承包商在实际生活中,比摆平农民更难。如果因为农民群访就可以任意撕毁合同,那承包商也可以组织人员上访。他有钱请人专门天天去堵政府大门,而且他更有便利越级上访——他本来就来自市里,他比农民进城更要方便就能将事件放大到上级领导部门。更何况就事论事,他还要更具备合法地位。
如果完全倾向组民处理此事,还会有几个潜在的不利后果。投资商是本县前任书记招商引资来的客户,在此地还有其他一些农副投资项目。现在的县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依赖的就是招商引资;如果因为本地人的不守合约且偏向执法,造成投资环境的恶劣化传言,那就会带来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而这,绝对是基层现任主官不愿背负的恶名。
另一个潜在的原因也不得不重视,那就是承包商和前任书记的私交,据说也还不错。逢年过节的正常走动,在基层社会来说并非难事,更谈不上格外的忌讳。而前任书记并不是卸职赋闲的老人,相反还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维稳是其职责,但维护司法公正也是其不会忽视的。地方上的前任后任之间,往往是很微妙的一种关系。许多事情继任者并不能去直接请示意见,只能靠自己的为人处世去揣摩。拿捏好了分寸,上级会认为你懂事;处理得欠妥,则可能无意间拉开缝隙。
张老汉的水费一下子弄出这么大一个难题,让县镇村组四级领导都不免头疼起来。然而,这还仅仅是乡村官民博弈故事的一个开始,也许更大的困惑还在后头。
八
安家镇距离县城不远,现任镇党委书记是从县委办出来的,政策水平并不低。这几年搞城乡统筹,他们的场镇建设较有特色;因为过境公路穿越其中,给往来经过的客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全县每年的考评,他们多能获得县上的嘉奖。
六组的群访事件发生,老板【当今基层对县委书记的口头习惯称谓】的问责电话自然首先打到了镇委书记的头上。现在官场的惯例是属地管理,你名下的百姓只要涉及稳定事端,镇委书记肯定便要首当其责——因为他是真正最底层的公务员,村一级便是农民身份了。通常情况是镇委书记还根本不清楚缘由,便要先挨骂一顿;然后第一件事是包几辆车去县城【更远的要去省城甚或北京】,把正在闹事的群众劝说回来。
劝说上访农民回家,是这些年基层官吏的一个日常功课,是主官们称为“考手艺”的时候。一般不外乎恩威并济,尽量好言相劝;也有遇见死硬不回的,那也难免要动用派出所警员强行带离。总之不能在外面丢人现眼,不能让上级领导闹心,天大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出发点来解决。至于是否能解决好,那是后话,眼前第一步劝访,那就得花钱。
乡镇一级的财政,几年前就已经收归县上,他们现在只是报账式财政。也就是说,县财政局根据核定的人头,每年工资办公费加在一起,划给他们一个额度,他们可以在此额度内去报账使用。在纹江县,各镇委镇政府镇人大等等工作人员,核定吃财政饭【铁饭碗】的人头是十三名,县财政划拨的资金额度大约是120万。这是基本费用的底线,至于奖金,县里只给大致限额,必须自己去赚钱来发。
我和镇上的领导详细算过一笔账,每年他们称为的“开门费”【日常办公和基本奖金等支出】,至少就需要300万。那么意味着各镇每年都有一百多万的缺口,需要镇委书记和镇长们去设法找回来。否则,镇上的工作基本就要瘫痪;工作人员也就会出工不出力,那各种上级布置的任务就难以完成,乡村事故自然就会加大。至于他们怎么样去找回每年的这个缺口,这是另外的一个学问,我在下一个专题会来解析;眼前先说他们需要花哪些钱。
一般来说,一个乡镇要下辖十个左右的村,每村十来个组,每组几十户至百多户人家。由于乡村事务太多,现在所有管理服务部门都是合署办公,实际工作人员一般都在20-40人左右。具体构成情况大致如下:书记镇长各一人,另有五个左右副职,然后是党政办主任,社会事务办主任,大学生村官十来人,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组成的农业发展服务部八九个,以及临时工比如司机、打字员、厨师和门卫等。
很显然,乡镇的支出首先要保证上述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等,然后是办公费,车马费,接待费,公关费,大的支出还有场镇的路灯及公共水电费,街道的清扫垃圾费——仅此一项,每年就要20万左右。更头疼的是,每个乡镇都有巨额的历史欠债;也就是历任领导拖欠下来的社会债务,多则几千万,少的也有几百万。具体来说,比如以前修路啊建房啊,欠的人家的工程款等;也包含请客送礼留下的白条。但最大的债务则是当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破产时,形成的巨大黑洞。【这个话题后面再专述】
每一个新任命的乡镇书记,上岗履新首先要接手的就是原有资产和债务。这和古代一样,你要不敢认几辈前任的这个亏空,那你就无法补缺这个官位。对于好不容易等来的这个任命,谁也不会知难而退,于是只好在自己的任职期间,尽量设法填补这些漏洞——这也是今日乡镇所要支出的费用,县级财政一般是不会为此买单的。
还债和新支,事实上都还可以拖着慢慢办。甚至更多的书记,还会在任上增加新的债务。离任审计时,只要你没有明显往自家口袋装,上级或者接任者大抵不会刁难。但是乡镇在今日,还有一笔随时必须支出的费用,那就是——维稳费——这个却是一点不能含糊的。因为欠债不会丢官,但是稳定出了问题,那却是必须问责的。于是,张兴武老汉为了两百元水费而组织起来的群访事件,就成了安家镇眼前要面对的一次财政危机了。
九
有高官说——今日之社会矛盾,本质上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什么叫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是用人民币可以解决的矛盾。
著名学者于建嵘分析,中国底层人民现在对政府的维权诉求,多数时候要钱不要权——本质上是利益之争,而不是想要夺取政权。
这些观点应该说都切中要害,钱确能摆平诸多事端。但是国家有钱,基层政权却未必敢事事拿钱。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太多,这是永远难以填满的窟窿。或者说,我们六十年来欠农民的太多太多了,这边按住葫芦,那边就会起来瓢。
就拿张老汉他们村组的这一诉求来说吧,看似多么简单的一件事——由两百多元的水费开始的。组长肯定不敢免费,因为每户都在看着,这个钱加起来就很大,他也垫不起。镇里也不敢因为群众闹事了,就免收他们的水费,因为全镇都要免的话,上级水务局就会停他们的水,那农民就真的要暴动了。再说,只要水费制度存在,镇政府即便有钱,也不敢帮全镇农户代缴。因为你这个镇免费了,周边镇子就会要求他们也模仿实行,那带来就是全县的震荡,县委书记也不会允许。
张老汉和六组的诉求,要说也合理。堰塘出租太廉价,提价的钱足以帮全组代缴水费,那也省得组长年年和群众扯皮了。可是承包者肯定不愿,强制执行既违法,也会引发另外一方的群体事件。镇里花钱雇车接回来群众,先安抚稳定之后,就要来商量权衡此中利弊了。总之,事情已经发起,不解决肯定是不行的。而解决,还得回到钱上面来。
解剖一个乡村关于水的故事,骨子里是要借以揭示基层政权究竟是在怎样维稳。管中窥豹,足以看见这个体制面对诸如此类事故时的惯例动作。
镇党委政府首先必须开会研究对策——这件事看起来并不复杂,领头者也清楚,谈不上什么阴谋组织和敌对势力操纵。问题似乎也简单,几百元水费引发的群访。但是如何处理,大家都面面相觑了,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都显得一时手足无措。
因为问题的根子是水费,这是无法免除的。乡里话说——这种口子开不得,一开就会撕大,成为一个填不满的窟窿。一般来说,上访问题涉及的只是个案就很好办,一对一的解决。实在是遇见钱也解决不了的,那也好采取强制措施。
但是水费是普遍问题,而且在这里又是以堰塘承包不公的面目出现的,假设要以组织群访的名义,马上就把张兴武老汉劳教或者送精神病院,这还是不妥也无法服众,甚至还有引起大面积风潮的危险。基层政府面对这些日常问题,首先就是要评估其各种可能的风险,谁也不想无端被拿掉自己的帽子。再说,这个问题关键他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领导来的,因此没有私人的仇愤在其中。
近些年来,越级或者进京上访,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之一。一方面,国家要坚持上访制度不废除,是为了对基层官僚集团有所震慑。另一方面,国家又要求基层政府限制访民越级或进京,并以此考评各地政务,是担心“刁民”聚集酿成城市大面积突发事件。这样一种矛盾的制度设计,必然要给基层治理留下一个法制上的不良出口——这就是劳教制度至今还要保留的原因。
十
面对张兴武老汉所发起的越级群访问题,通常基层政府只有几个办法。一是满足其合理诉求,撤销原来的堰塘承包合同,或者要求承包方加价——但是眼前镇政府已经找那个商人谈了,对方不肯妥协,政府根据前面所述的各种原因,无法强制其满足村民要求。第二,镇政府垫钱解决,这个也不可能,因为势必引起其他组各种相似要求出现。第三,动员说服组民放弃诉求,中止上访。他们也去反复做思想工作了,但是,今天的农民并非过去那样好糊弄。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一旦发现政府色厉内荏不在道理了,那他们就肯定要坚持讨一个说法。毕竟要是赢了,总能减轻一点每年面对的掏钱问题。
上述是指的主动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旦失效的话,基层通常还有几种无奈的方式应对。一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拖,反正官员是流动性质,拖到下任来了去面对处理也行。但是这个前提是要能稳住群众不再进城,否则上级不会让你拖。
要想稳住群众不再上访,在今天的基层,在不能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通常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宁可花钱安排线民随时掌握动态。因为只要信息掌握了,干部就能在村民出发之前去拦截阻挡。村民尽管众多,干部的阻拦一般也不需要强力,因为村民上访本质上是做姿态。大家平时都熟悉,通常不会都翻脸硬闯。因此多数时候拦截是有效的,但是这样一来维稳的成本就要加高。
说到线民制度,其实各国都有。但是在警察系统之外还另外由维稳办掌控一批的,这个恐怕不多。因为这个系统的线民,并不针对刑事治安问题,只是为了严密掌握乡村动态和舆情而设置的。发展对象都是农民和小市民,没有固定的保障制度和退出机制,也没有基于信仰认同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每一条信息都是按质论价,从五十元到两千元不等;其中难免会出现为了谋利而故意夸张谎报的芜杂信息。
但是在今日基层,多数地方维稳办会选择这一方式来掌控社情。因为任何群体事件都可能有个密谋的过程,只要掌握了动态,就能及时遏制和预防。也正因此,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用拖的办法也是能应付一阵的。
万一拖不能解决问题,遇见了一批坚决的缠访者,他就是要一再进京怎么办呢?这就是中国目前被媒体针砭但又确实普遍存在的一个手法——送牵头的人劳教或者强制精神治疗。因为除开这样的手段之外,实在没有别的高招可以因对了。而这样的手段相对来说,简单实用,成本较低且风险不大。只需要县委书记默许就能执行,又不需要经过检察院和法院,公安局的自由裁量权在此刻是肯定配合地方政府的。
但是对于张兴武老汉这样的案例,基层哪怕明知他还要组织上访,一般来说还是不会轻易启动这一手段。因为本质上这个事情虽然麻烦,但性质并不恶劣。尤其关键的秘密在于——他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具体的官员,因此在基层并无私仇。那些被送劳教或精神病院的,多半情形是他的上访可能直接针对和决定某一个人的安全,才往往被对方借用公权痛下辣手。所以,此刻张兴武是安全的,只是他的身边已经有最信任的人,被基层政府收买了。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基层政权的耳目之下。
因为,现在基本上多数农民都有手机了。每一个手机事实上其功用,就相当于过去的电报机。一个线民随时可以发一条短信给指挥他的人,张兴武的威胁正被消解。
作者:
NABC60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68820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