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观念大于理论——答越南人与齐飞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观念大于理论——答越南人与齐飞   
我要注册






加入时间: 2009/10/04
文章: 764

经验值: 36499


文章标题: 观念大于理论——答越南人与齐飞 (299 reads)      时间: 2010-8-31 周二, 下午10:59

作者:我要注册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来写了一大段文字答复越南人,可是是值班时在医院里的公用电脑上写的,突然来个病人办入院手续,一转身,一个年轻实习医生就窜到我位子上网,上来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我的网页关了,那个恨呀!!

说到这事,就又想起昨天的事情,也是在医院用电脑惹的祸,我准备用电脑刚要坐下,我身后的另一个年轻实习医生刚好要用凳子,顺手就把我的凳子抽了,害得我一屁股坐空,“反五体投地”的躺在地上,我还怕周围人担心,忙不迭的说“没事、没事”,后来后背隐痛了好长时间。

问题关键在于,在这两件事情上,这两个年轻实习医生没有任何道歉的表示,甚至在脸上找不到一丝歉意的表达,不由得让我这几天感慨:怎么我也开始讨厌起这帮做事毛毛躁躁的小年轻来了?难道自己真的老了?真的,我现在真觉得年轻人很讨厌。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以前与年轻人交往大多都是师生关系,而现在和他们身份一样了,都是在医院做实习医生,所以心理上有落差。

闲言少叙,书归正转,把我那通没有保存下的文字再敲一遍:

(1)越南人说:
----------------------------------------------
我们再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古代中医"表像理论"会大行其道?

比如:中医们可以直接说,
根据复数病例,得了哮喘,下午吃药效果较好.--谁都好理解,
但他们为什么扯什么"金木水火土"呢---我觉得是神秘主义,
可以让中医更受尊重,从而得到更多的治疗费.
有了这样的神秘,解释权就握在自己手中了,
外人包括他们的弟子都难以理解并发展这样的理论了---医圣就诞生了.

像这样编一个理论来解释自己观测到的客观现象,岂有与现代理论有"不暗合"之理?
——————————————————————

我在《细说......五行理论(1)》中有这样一段话:

“可以肯定,五脏与组织器官对应关系的理论,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实践中的观察,来自于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只不过在汉代崇尚“天人感应”、盛行谶纬之术的文化范式中,医家理论家们也就习惯于将零星发现的医学规律纳入到解释天地变化的术数体系之中,并让其具有简约而对称的结构,这样的理论就具有了容易被人们认同的真理形式。或者说,如果医家不把临床发现术数化,就难以融入当时的文化范式,难以被其他人接受”。

也就是说,“根据复数病例,得了哮喘,下午吃药效果较好.--谁都好理解, 但他们为什么扯什么"金木水火土"呢”,这是范式对医学进行塑造的结果,而非越南人所说:“可以让中医更受尊重,从而得到更多的治疗费”.

其实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流行过对某种神秘信念的崇拜,认为符合这些信念的东西就很有可能是真理,今日也不例外。先说远一点的事情:大约三百多年前有小伙子叫开普勒,他是个毕达格拉斯主义的狂热信仰者,他相信天地间一切复杂的现象都是由简单的“数”在主宰,他曾经写过一篇论文,用正多变体边长的比例来解释行星的轨道半径,并且还把这套理论与音律理论联系在一起,他的论文受到当时的天文学泰斗第谷的高度赞扬,遂将其收入门下。于是这个对“数”充满宗教热情的小伙子从堆成小山的“电话号码本”中,果然总结出了主宰他们的“数”的规律,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普勒三定律——要知道,没有开普勒三定律就不可能有万有引力定律,没有万有引力定律......你知道的。

这个故事说明几个问题:(1)在开普勒时代,对“数”的崇拜是一种文化范式,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受到第谷的赏识,如果放在今天的文化范式中,他就成个神经病了。 而这种崇拜“数”的文化范式,与先秦乃至两汉对五行、数术的崇拜并无本质区别。(2)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有时是在错误信念、错误信仰的指导下产生的,所以并没有理由去嘲笑先人对某些神秘信念的执着不移。

其实,现代科学也照样是在坚持某种神秘信念,现代物理学对对称的信奉、对简单性的信奉,其实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说明基本规律是简单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应该是对称的——简单性、对称性,也包括芦区网友经常喜欢拿出来的“奥卡姆剃刀”,都不过是现代人崇尚的某种神秘信念,或许再过500年回头一看,现代人对对称、简约的崇拜,和战国秦汉时期哲学家们对五行、术数的崇拜并无本质区别。

(2)越南人说:
————————————————
过去讲属性属金最有利肺;而现代理论讲利用"体内时钟"提高药效,减少药物负作用. 两理论,看上去差不多吧?

其实差太多了:现代研究表明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这就是进一步实证理论,而不仅仅停留在表像学的解释了. 表像学的解释不可能深入发展下去,而对脑中视交叉上核的研究,会得出成堆的新结论.
————————————————————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黄帝内经》中的时间医学与现代的时间医学的异同吧:

从产生的基础看,二者都是通过临床观察产生的。而且,两种医学都运用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论,对这种临床上发现的规律进行了解释:

《黄帝内经》是用五行理论解释的。现代医学是用“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解释(如果真的是这么解释的)。

我和越南人都相信用五行理论解释是错误的,但我与越南人的差别在于,我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用“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解释是正确的——当然,我对”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的问题毫无研究,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证据能证明这个结论。

假设“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的解释并无证据,那么古代时间医学与现代时间医学就处于同样一种境地:都用自以为正确的理论进行了解释,但相信自己的解释是对的,但其实都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去嘲笑古人,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至于越南人所说:“表像学的解释不可能深入发展下去,而对脑中视交叉上核的研究,会得出成堆的新结论”.

成堆的新结论?有吗?有吗?有吗?现代的时间医学不是新兴的东西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成堆的新结论???!!!我孤陋寡闻,我没见到。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并不在于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新发现——我无数次论证过这样的观点:对于人体这样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即便构建起了正确的还原论试的理论体系,也无法真正指导发现太多有用的临床成果——记得断章师爷写过篇文章,论述材料科学的困境,就是基本没有通用的模型,都是要不断试错,甚至新材料的研究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大意如此,可能理解的不太准确)

因此,对于这种复杂学科的发展而言,观念比理论更重要,因为这种学科的发展基本要靠不断的“试错”去完成,而决定“试错”方向的,是观念而不是理论。就拿绘画来说,指导绘画的是画家对事物的理解,而非颜色如何产生了视神经冲动的认知学理论。

因此对于复杂系统,最重要的不是基础规律,而是基本观念——知道 “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使得人体具有周期节律是一回事,认为时间节律对健康、对疾病的治疗是另一回事,一个是理论,一个是观念。

如果重视“时间医学”观念,就会促使医家、医学研究者注意去观察时间与健康的关系,去尝试把时间节律引入疾病治疗,在大量试错过程中就必然会有大量新发现。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知道了“体内时计中心在脑中视交叉上核”,用这个原理进行推理演绎,我相信这产生不了几个真正有用的临床成果。

于是我就可以这样回答齐飞对我的嘲笑“你们西医花了几千年才发现人体和时间有关系,俺们早就知道了。你们是不是也落后的太多了点呐?”

确实是这样:先进的观念,落后的理论,可以产生先进的实践;落后的观念,先进的理论,只能产生落后的实践。这也就是中西医的根本差异。中医的许多核心的医学理念是先进的,因此中医具有很多高效实用的临床疗法。而西医理论很先进,但是它的基本医学观念却十分落后,因此西医的很多治疗方法是原始落后的,徒具先进的形式与外表。

(3)

最后想说一下,中医在理论上的落后,也并非是盛行神秘主义,信奉阴阳五行的结果——开普勒三定律就是神秘主义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中医理论之所以没有沿着战国至秦汉的学术道路发展壮大,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场延绵两千多年的文化浩劫。

作者:我要注册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我要注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6866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