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
|
|
作者:邢国鑫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3&id=6365869&page=1
8277 次点击
76 个回复
糊涂的旁观者 于 2010/7/30 12:50:5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中美关系如完全失控要出大乱子
齐鲁晚报:7月26日,针对南海问题,希拉里发难,中国外长杨洁篪强烈回击,有人认为,希拉里挑起南海争端,或迫使中国提前“亮剑”,您如何看待?
吴建民:我不赞成“亮剑”这个提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二战,中间只有25年,但二战结束到现在,已经65年没有打过。这跟时代的变化有关。
现在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有分歧就要讲出来,有分歧不一定就要打仗、就要“亮剑”。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阿富汗战争打了105个月了,但没解决任何问题;伊拉克战争基本结束了,也没解决问题。
今天的大国之间没形成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是一个新的现象。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太高了。比如说有一个美国人开玩笑说,干吗要买中国的东西?不买了。我说,那你就要光着身体了,因为从里到外的衣服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
还有一个例子,1975年,我在美国,曼哈顿停电7个小时,整个大街都乱了,当时我就感觉,美国这种国家打不起仗。现在谁都打不起,不光美国。
南海问题,总体上是平静的,有关各方面要和平解决。一旦大国之间出现分歧,就马上说要“亮剑”,这是简单化的想法,我们不能忘记时代的变化。
齐鲁晚报:中国政府已把南海问题列入国家核心利益,如果继续采取谈判解决的方式,恐怕只能维持现状,中国是否允许“核心利益问题”久拖不决?
吴建民:涉及到领土问题当然是核心利益,但不是提到核心利益就要打仗,可以通过对话解决,今天不能解决,明天可以解决,明天不能解决,后天可以。并且现在的亚洲国家都赞成和平解决。我们处在亚洲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相互依存度很高,如果今天出现问题,明天就要打仗,那这个世界就大乱了。
齐鲁晚报:有些人认为现在美国把中国当做假想敌,已经列入事实上的军事包围圈,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这有没有可能?
吴建民:这个问题我要讲一个事情,当初我们新中国刚成立,受到的外围威胁比现在大得多,但我们走过来了。因此,我认为,中国面临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不能麻痹大意,但也不能夸大。因为世界上有两股潮流,一股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一股是冷战、对抗的潮流,而目前前一股潮流是逐步发展壮大的。但由于我们从旧世界过来,20世纪是人类最血腥的世界,有些人还存在冷战思维,因此难免会有这种想法。
有一次在美国,我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把中国当做假想敌,这是某些人的看法,但请你们不要忘记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间是较量过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你们都没占到便宜。我们热爱和平,但如果谁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人,那不会有好结果的。齐鲁晚报:有人将今年定为中美风险年,半年多过去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评价?随后几年对于中美关系的走向,您有什么预判?
吴建民:年初,我参加一内部的研讨会,有些人对中美关系比较悲观。我当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中美的确有分歧,有些问题要吵架。但是要看到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在发展而不是在减少。
在这个前提下,双方都做了努力。华盛顿会议之前,中美之间通过对话进行了进一步沟通;5月份,中美之间进行了经济与战略对话。现在南海问题上出现分歧,我们也还在谈。
总的来说,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双方之间的摩擦和吵架不可避免,但双方认识到对方很重要。我们不能让这种关系完全失控,一旦出了大麻烦,对双方和世界都不利。
中国人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忘乎所以
齐鲁晚报:有人说,回顾这几年来,中国缺乏像吴建民式的对外交事态的理性思维,不缺“愤然而起”的鹰派外交家,您认为您是否属于温和的鸽派?如何看待这种评价?
吴建民:我之前说过,我不属于哪一派别,如果有派别的话,那就是维护中国利益一派。一个人在外交上的风格,跟他的成长和见识有关,同时也跟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有关。
外交是国家行为,外交辞令不是官方辞令,而是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外交家是用实例去说服,拍桌子骂人谁都会,关键是理要讲得清,不是谁的声音响就听谁的。
齐鲁晚报:另外也有人质疑您曾经说过的中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还要再管100年”,并有个别人对您进行人身攻击,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吴建民:“韬光养晦”是小平同志留下的遗产,在国内有些人质疑时,家宝总理出来讲过,“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起码要管100年”,因此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中央的方针。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我打一个比方,一个人在社会上,是飞扬跋扈好,还是夹起尾巴做人好?当然是夹起尾巴做人好。中国在国际上发展,如果张牙舞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谦虚待人,尊重他人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中华智慧。
还有另一层道理,我觉得中国人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忘乎所以。一旦头脑发昏,那要出大乱子的。(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吴建民审阅)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糊涂的旁观者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2:54:22 沙发 再去微评抢个沙发 股票还能炒么?房地产还能炒么?当然能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呵呵。
吴建民想干什么?让中国人永远做专制的奴才?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suirana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3:04:21 第 3 楼放心吧,不敢打。
已被大众痛恨至极的一伙,要敢打,自己先就倒了。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糊涂的旁观者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3:20:12 第 4 楼当权派、既得利益者不想打,也不喊打,但还没当权的、想捞利益的人(或者自己觉得权力还不够大、利益还不够足的人)可能也不想打,但要喊打,否则怎么争权夺利呢?嘿嘿,笑看某团伙的窝里斗。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糊涂的旁观者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3:22:43 第 5 楼前者主要害怕后者喊着喊着,美国就信以为真了,就真的麻烦了,前者知道后者的喊打是假的,但美国人倒未必这么看。三方游戏,没有民众的份。呵呵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糊涂的旁观者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3:56:23 第 6 楼中国在南中国海举行大规模军演
(2010-07-30)
早报导读
(三亚综合讯)中国海军在敏感的南中国海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视察演习时,强调“要高度关注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据《解放军报》报道,由南海舰队组织的海军多兵种合同实兵实弹演练,以实战化为背景,突出复杂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实兵对抗,使联合作战贯穿全程。
报道说,演习共演练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多兵种合同对海远程精确打击、航空兵制空作战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编队综合防空反导等课题,是海军历史上参训要素全、实射导弹多、信息化程度高、电磁环境复杂的一次演练。
据报道,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陪同观摩。
另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解放军海军东海,北海和南海舰队的主力作战舰艇,如171舰,116舰等现代化舰艇全部参加南海演习。
报道说,这次军演是解放军建军以来,中国海军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军演。演习期间,军方高层观摩军演,并作出重要指示。
上周在亚细安(东盟)区域安全论坛上,各国代表提出敏感的南中国海归属问题,中国对遭遇围攻大为不悦。
据路透社报道,该论坛近15年未曾涉及南中国海议题。但上周在河内举行的会议中,27个成员国中有12国提出海域问题,其中包括一些在此类领海争端中并无直接利益的国家。
中通社引述北京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近来启动新一轮在亚洲制衡中国的策略,在中国周边张起一条虚拟“海链”。而中国在警惕陷入美国故意挑起的争端的同时,要更注重加快蓝海脚步,主动突破这条虚拟包围链。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Checkmate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4:07:15 第 7 楼吴建民的思想还停留在50年前,顽固僵化。过去让他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真是误人子弟。
关于他的故事最有趣的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时任中国住法国大使吴建民说,他对于中国青铜时代的文明还是很看重的;吴经常把希拉克这句话挂在嘴边,是乎中国悠久的文化得到了洋大人的认可。
对于中法两国真正需要的思想文明的交流好像没有听到吴认真关心过。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一览众山小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4:54:37 第 8 楼文章提交者:Checkmate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吴建民的思想还停留在50年前,顽固僵化。过去让他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真是误人子弟。
关于他的故事最有趣的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时任中国住法国大使吴建民说,他对于中国青铜时代的文明还是很看重的;吴经常把希拉克这句话挂在嘴边,是乎中国悠久的文化得到了洋大人的认可。
对于中法两国真正需要的思想文明的交流好像没有听到吴认真关心过。
===========================
我倒觉得那些动不动要“亮剑”人,思想停留在50年前。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为50后呐喊 影响力指数:4+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5:47:53 第 9 楼[灌水]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
文章提交者:糊涂的旁观者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
哈哈,楼主居心叵测啊,让老吴冒名顶替前驻美大使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糊涂的旁观者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6:22:23 第 10 楼老吴好像只担任过驻法大使,不知道媒体怎么搞的,哈哈。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
2010年7月30日...2010年07月30日11:35齐鲁晚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吴建民 吴建民 他,22岁进入外交界,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当过翻译。 他,...
news.qq.com/a/20100730/001072.htm 2010-7-30 - 百度快照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
2010年7月30日...2010-07-30 11:51:00 来源: 齐鲁晚报(济南) 跟贴0 条 手机看新闻...他便是即将登上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齐鲁晚报主办的“齐鲁大讲坛”...
news.163.com/10/0730/12/6CRCIPPU000146BD.html 2010-7-30 - 百度快照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
2010年7月30日...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2010-07-30 11:51 齐鲁...他便是即将登上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齐鲁晚报主办的“齐鲁大讲坛”...
china.huanqiu.com/roll/2010-07/972665.html 2010-7-30 - 百度快照
苏州热线—新闻频道: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
2010年7月30日...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 来源:齐鲁晚报 2010-7-30 14:00:40 我要评论() 他,作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一批常驻...
news.sz.js.cn/china/topnews/916492.shtml 2010-7-30 - 百度快照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_时事要闻频道_中国航空新...
吴建民 他,22岁进入外交界,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当过翻译。 他,作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一批常驻联合国工作人员,亲历了新中国外交的破冰...
www.cannews.com.cn/show.php?contentid=66012 2010-7-30 - 百度快照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_gengn_新浪博客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_gengn_新浪博客,gengn,中美关系如完全失控要出大乱子 齐鲁晚报:7月26日,针对南海问题,希拉里发难,中国外长杨洁篪...
blog.sina.com.cn/s/blog_53b1d03b0100kxwe.html 2010-7-30 - 百度快照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_时政要闻_宜春网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 前驻美大使吴建民:中美破裂要出大乱子(图)Www.Jxycw.Com 2010-07-30 12:45:55 我要评论 (0) 吴建民 ...
www.jxycw.com/2010/0730/75690.html 2010-7-30 - 百度快照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为50后呐喊 影响力指数:4+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7:06:24 第 11 楼文章提交者:suirana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放心吧,不敢..。
===================================
哈哈,你比美国人还牛啊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为50后呐喊 影响力指数:4+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7:12:54 第 12 楼中国将提高国防预算--简氏调查
2010年 7月 28日 星期三
伦敦7月27日电---一家国防信息机构周二发布的行业调查报告称,未来四年中国的国防预算可能出现最大规模的增长,英国的国防预算则可能有最大幅度的下降。
调查报告称,西欧国家和美国削减国防预算可能导致军工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但也可能使得军工企业在一些项目上合作以节约成本、进入新市场。
国防信息机构--简氏信息集团(IHS Jane\'s)的报告称:“对发达国家国防市场预算削减的预期,导致新兴市场成为新亮点。”
约300位接受调查的行内人士中,约有80%预计中国的国防预算将出现增长,简氏报告预计截至2014年增长幅度将达56%。
约44%的受调查者预计,同期英国国防预算将下降,报告称下降幅度可能达17%。
2010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国防预算为780亿美元,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真实数字可能更高,英国2010年国防预算为560亿美元。(完)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为50后呐喊 影响力指数:4+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7:13:16 第 13 楼日本《产经新闻》文章称,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基廷近日在美国国会上证实,他去年5月访问中国时,中国军方干部曾向他提议由美中两国共管太平洋,他认为即使这是玩笑话,也可凸显解放军的战略构想。
文章表示,对日本而言,中国的这项“分割共管太平洋”战略绝不能等闲视之。此种共管体制,至少在199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一有机会就向美国提议,主要是中国希望由美中分割统治太平洋秩序,共享霸权,这次的提案几乎可说是中国的海军版战略。
文章也指出,这次中国希望掌控“夏威夷以西”的太平洋,显露出中国想大幅跨出琉球以西的野心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为50后呐喊 影响力指数:4+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7:14:14 第 14 楼据美国环球战略网统计,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远洋训练,从年均3.4次,一下子增加到2009年的12次。
“黄海会成为美国海军的禁区吗?”美国《华尔街日报》用这样一个问题表达了对美国在海洋上向中国妥协的担忧。文章援引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科萨的话说,“我们正在开启一个不好的先例,并允许中国扩大对其核心利益的定义,这样,下一次我们去黄海的时候就会更加困难,更容易引起争议”。
科萨道出了美国政府的隐忧。今年5月中旬,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空海一体战——战役构想的起点》的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明白无误地指出,中国是唯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对美国的影响力及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力量投送带来重大和持久威胁的国家。“随着各国军队,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研发和广泛应用先进军事技术,在西太平洋这一关乎美国重大利益的地区,美军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正日益受到挑战。”
该报告还说,虽然北京表现出温和的意图,但正如古老的军事格言所说:既然意图可以一夜改变,那么我们应关注其军事能力而非意图。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长河月影 影响力指数:0+0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7/30 18:08:09 第 15 楼美国并不是存心与中国过不去。历史上,在所有的西方国家中也只有美国才对中国保持同情支持的态度。就拿抗日战争而言,若不是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上消灭日军主力(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部队就是被美军消灭于太平洋的一个岛上的)、并最终征服日本帝国,试问中国的抗日战争要坚持到何年何月?美国是因为珍珠港事件而参与对日作战的。那么,试问日本帝国为何要挑衅地球另一边的强大的美国呢?
实际上,美国所过不去的,并不是全体中国人民,而是是中国的某个集团。因为这个集团的所作所为,美国人是最看不惯的!
这次的南海风波缘何而起?直接导火索是美韩的黄海兵演!美韩为何要举行兵演?因为在个别国家的“努力”下,联合国关于击沉韩国天安舰的决议不痛不痒,根本无法起到对流氓的震慑作用。
[转贴]粮库的秘密
561 次点击
2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金牌能当饭吃 于 2010/8/3 18:00:5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粮库的秘密
2010年07月31日 00:32
经济观察报
王德力有些“上火”,现在一提到“粮库”两个字,他嘴里就会蹦出一连串脏字。
7月27日,这位河北某大型面粉加工厂的老总接连给濮阳粮库库点打了几十个电话,却始终找不到管事的人。虽然他的面粉厂6月9日就从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拍到了3700吨一等白小麦,20多天前,他也把全额货款打到指定账户上了,但至今面粉厂没能从粮库拿到一粒小麦。
为了完成这笔拍卖,王德力又在该签的合同之外,听从“中间人”的撮合,与粮库签订了一份“协议书”,并在上面按了自己的指印。
王德力形容自己 “按手印的时候感觉像杨白劳”,现在却仍然从粮库里提不出小麦,“都快气炸肺了!”
“中间人”
今年小麦丰收,老百姓惜售严重,王德力的面粉厂和往年一样遭遇原料严重紧缺。六七月份,他两次参加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的竞拍,6月9日拍到3700吨,7月8日拍到2700吨。
王德力6月9日在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拍到的一等白小麦,成交价为1890元/吨,小麦的承储库为中储粮河南公司,代储库——实际储存库点是河南本地的三个粮食储备公司,其中一库点在河南濮阳县境内。
本来粮食拍卖成功,按照国家规定,就应该由中储粮作为卖方,代行粮库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正规交易合同,合同里对买方交款时间期限和卖方供货时间期限,都有明确的限制。作为粮食加工企业,从中储粮直属企业或委托收储库点里提取出合法竞拍到的粮食,应该说并不应该很复杂,也不会有多大难度。
但王德力已经在这一行浸淫多年,多少还是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眼下小麦行情高而且紧缺,他首先要找到在当地颇有权力的“中间人”,由该人士从中撮合和斡旋,否则那些靠储粮“坐收”国家政策补贴的代储粮库是不会正眼看他的。
这次王德力找到的,是中储粮河南公司濮阳直属库的一位 “主任”,他有着监管当地代储库的“大权”。在正式拍卖合同之外,他还需要借助这位“主任”的力量,在签订不合理“协议书”时少吃点亏。
王德力原本笃定,粮库方面会因为国家相关部门“下来调查”而收敛一点,但三方会面之后,他发现对方依然强硬地坚持要加价,理由是小麦“水分低于12.5%”。
“每斤加价5.5分,再加上应该出的1.5分出库费。”粮库的人说。
王德力清楚,以水分低于12.5%为由要求加价,也是毫无道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水分≤12.5%,正是质量指标所要求的”。很明显,收储库点是把 “≤12.5%”故意曲解为“12.5%”,明显是“胡搅蛮缠”。
但为了尽快提到小麦,即便是这样委屈,王德力也认了。想要少吃亏,唯一的办法也就是私下里再使点好处,请“主任”帮忙说合,把“每斤加价5.5分”降低到“每斤加价3分”。
签协议的时候,遵从“中间人”和粮库的要求,王德力率先在协议上按上了自己的指印。“双方都按过指印了,当着我的面,粮库的人还在‘协议书’上改来改去。”王德力把“协议书”往桌子上使劲一拍,愤愤地说,“借口说小麦水分低,杂质多,要我们多出钱,又不给我们开正式发票。”
转卖“出库”粮
签下协议,或许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7月27日的几十通电话,并没有找到濮阳粮库库点的人,手里拿着“协议书”,王德力却没法派人去调取小麦,只能转而再次求助那位“中间人”。次日上午,王德力安排他的三名员工驱车前往河南濮阳直属库,去跟 “主任”见面。
动身之前,王德力已经和“主任”打过招呼。虽然对方态度不怎么友好,但还是答应帮忙继续协调,尽快调出公司在濮阳粮库库点的小麦。
从王德力所经营的面粉加工厂到中储粮河南公司濮阳直属库,驱车还不足一个钟头。然而一行人上午9点多到达濮阳直属库后,却直接被挡在了门外,粮库的人通知说“主任不在”。
隔着铁栅门,王德力的一名手下开始轮番给“主任”办公室打电话,均无人接听。拨打“主任”的手机依然是没人接,打了十几遍后,手机关机了。
中午11点半左右,“主任”的手机终于开通,对方在电话里说,“正在参加婚礼,不确定回单位的时间”,说完就挂机再也不接了。王德力的三个手下在濮阳直属库的门口,等到直至接近中午1点,也没看到“主任”的半点“踪影”。
无奈之下,三人向王德力作了电话汇报,开车返回河北了。
王德力开始着急了,他害怕拍下来存在濮阳粮库库点的小麦,转手又被人卖出去了。因为就在一年前,同样是河北的一家面粉加工同行,就经历过这样的惨痛教训。
前面的情节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到了提取小麦的时候,对方——河南省清丰县一家粮油公司的分粮库主任一再推托说没有工人装车,并拒绝面粉厂自己安排车辆装运。
就在面粉厂感觉已经被拖垮之时,粮库主任终于亮出真实意图——粮库方面根本就不想卖小麦,而是要求买方将此两单小麦 “转让”给 “粮库”。说是“转让”,但粮库方面表示,“暂不付款”,要等到“粮库将这两单小麦卖出后再给钱”。
如果真是如此,则意味着王德力最后将不得不遭遇人财两空的困境。
明规则
王德力很不满。他告诉本报记者,现实中面粉加工企业遭遇的小麦出库难,都是近几年国家实行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交易规则这两个政策孕育出的 “畸形儿”,眼下“潜规则”已经变成“明规则”。
早在2009年9月,王德力本人就上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指出中储粮直属企业和委托收储库点在托市小麦收、储、销中出现了很多极不正常的现象。
如收储库在收购时违规加价抢购,对小麦等级、质量不严格把关;在储存时不严格管理,导致小麦出现发热、变质等;在销售时以种种理由拖延出库时间,或者出现掺水掺沙等掺杂使假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明目张胆以向买方要求加价,甚至出现很多“转圈粮”事件。
在材料中,王德力列举了多个真实案例。他本人经营的面粉加工厂去年加工小麦就高达400多万吨,必须要和中储粮这样的国有大粮商打交道,他把自己多次和粮库打交道的真实感受都写进去了,有的甚至清楚指出涉嫌违规粮库的真实名称。
据王德力所说,他反映问题之后,今年春季国家粮食局方面也下发过检查中储粮直属企业和委托收储库点的通知,但看不出相关部门对粮库收储、销售问题有太大的重视。
尽管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7月底发布的 《关于举办面粉加工企业托市小麦专场交易会的公告》,新的规则比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交易规则改进了很多,但他认为,新规则中“中储粮分公司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规则还没变”。
与王德力的担心一样的是,河南濮阳面粉加工企业的周总也认为,国家对中储粮的企业定位是最关键的问题,中储粮是承担国家粮食储备、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载体,不应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企业,“目前,中储粮一个直属库每年就要完成上千万的利润。每年上千万的利润从何而来?”
“中储粮自身又在各收购地市建立了所谓的监管办公室来自己监管自己,让收购是他们,让停收也是他们,让哪个企业挂牌拍卖也是他们,既是经营主体,又是监管主体。”他表示,《公告》中虽然规定粮源所在地省粮食局会同农发行分行参与对成交小麦的出库进行监督检查,“但依照目前粮食局和农发行的位置,能监管得了中储粮这样的副部级的巨头粮企吗?”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河南一些地方粮食局,有多位粮食局局长、副局长千方百计调入中储粮的粮库任职。“有的已经去就任了。”上述人士透露,地方粮食局局长作为公务员,年薪不过是两三万元,但一旦成为中储粮的一个粮库副主任或科长,年薪就会稳拿10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丰厚的福利待遇以及一些隐性收入。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人物均为化名)
耗子 管 粮仓 。
第 3 楼权力的渗透,无处不在。
作者:邢国鑫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