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谁指控谁举证——再回飞鸿黄(RE) (2)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谁指控谁举证——再回飞鸿黄(RE) (2)   
若迷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8/05/16
文章: 3610

经验值: 164705


文章标题: 谁指控谁举证——再回飞鸿黄(RE) (2) (215 reads)      时间: 2010-4-25 周日, 上午5:58

作者:若迷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谁指控谁举证——再回飞鸿黄(2)
作者:若迷1 2010-04-23 03:53:35 [Reads:27] 返回共舞台首页

--------------------------------------------------------------------------------

在此贴之前的前两贴中经过我的反复讲解,你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指控”,也就是你终于明白了你才是就刘晓波的两个说指控了他撒谎。但是,“谁指控谁举证”里面的第二个动词的意义你仍然没搞明白,因为你居然说“明明你文章下面引用了我的证据,又说我拿不出来证据.”。你举了什么证?请回到我的《谁指控谁举证——回飞鸿黄》再看看,我里面全部把你在此之前的一个帖子里的话都纷纷逐段copy了下来,哪一段哪一句是你的举证?它们和你的的指控——刘晓波“清场时我没看见打死人”为撒谎有什么关系?难道仅仅提了三个人的名字并泛指他们书中如何如何说,这就叫举证?他们具体的话是什么?所以,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举证。无论是法庭还是文字批判,哪里能将如此空洞的漫天一指当证据的?

因为你指控的是刘晓波说“清场时我没看见打死人”是撒谎,那么你必须,而且是唯一能够成立的证据就是有人能够明确地指证刘晓波看到了清场时打死了人。否则此项指控就不能成立。这才叫举证。而到目前为止,你没有拿出任何一个证据显示这一点。

如果你要使用排除法,那么你就必须证明凡是在纪念碑一带的人,每一个人都必然看到了清场时打死了人,从而才可以推断出刘晓波也一定看到了。然而到目前为止,你也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退一步,即使在你的《只局限两个问题,能够大规模减少篇幅》贴中也仍然没有提供和你的指控相关的证据。因为你无法证明每一个在纪念碑一带的人都看到了你的三个所谓是证据中的情景,那么你又如何断定刘晓波必然看到了这一切?

而且,即使是你所谓的证据也很不完整,还必须由我这辩方自己再去查证核实。并且它们全都经不起推敲。现在只好由我来逐一分析之:

1)你的第一个跟刘晓波无关的证据是说“吴仁华描述清场过程,在学生撤退过程中受到军队驱赶追击,在邮电大楼附近受到坦克碾压造成11人死亡,多人受伤.”。这还得由我来把吴仁华文章的相关段落调出来分析一下,他是这样写的:

“清晨七时许,撤离广场的学生队伍行进到西长安街。我与中国政法大学约二十余名师生处在邮电大楼附近。……

就在这时候,三辆坦克从天安门广场方向一边喷放着淡黄色的烟雾,一边沿着正行走着数千名学生的自行车道快速地辗过来。……

尽管在广场上经历了血腥镇压,但学生们还是料想不到军队会残忍到用坦克继续追辗已经撤离广场,并正处在返校途中的和平学生队伍。……

待坦克过去,比我们所处位置稍后的学生已惨遭不幸,十一名学生当场惨死,另有两名学生被辗断双腿。(事后得知,其中一名被辗断双腿的是北京体育学院的学生方政。)发生惨案的现场位置在六部口。”
http://www.boxun.com/hero/64/27_5.shtml

请注意,“六部口”距离天安门广场一公里多,尤其是这里面的“已经撤离广场”,连作者自己都明确指出不是在天安门广场,更不是刘晓波所说的“清场时”。这时的学生也绝对不可能像原来在纪念碑一带那么集中,因为吴仁华自己都说“我与中国政法大学约二十余名师生处在邮电大楼附近”。连吴仁华自己所能关注到的师生人数也不过二十余人,可见当时学生队伍的离散状况,远远不是在纪念碑一带由于集中而能够目击的几千人。而更重要的是,这时的刘晓波没有和吴仁华走在一起,也没有其他任何人说过刘晓波看到了吴仁华所看到的现场。因此,这一项根本就无法支持你的指控——刘晓波“清场时我没看见打死人”是撒谎。

2)你的第二个跟刘晓波无关的证据也无法支持你的指控。因为丁子霖的名单上是这样写戴金平的,“6.3.晚11時左右,遇難于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附近。”。

因为1)6.3.晚11時左右不是清场时;2)毛主席纪念堂附近很不确切,因为它第一不属于纪念碑一带;第二他遇难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可以是在离纪念碑更近的纪念堂北侧,也可以是在离纪念碑更远的纪念堂南侧,等等,所以,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点上来讲,这一所谓证据跟你指控刘晓波说的“清场时我没看见打死人”是撒谎无关。

3)再看你的第三个跟刘晓波无关的证据。据和程仁興同在一个研究所的老师讲:“醫生告訴我程仁興被抬到北京醫院時大約是六月四日凌晨二、三點鐘,抬到時就因流血過多而斷了氣。”
http://forum2.hkgolden.com/view.aspx?message=1736645

六月四日凌晨二、三點鐘程仁興被抬到北京医院。又据丁子霖说“6.4.凌晨於天安門廣場國旗旗杆下腹部中彈”。那么事发一定是在部队开入天安门广场的过程中,地点大概应该是在天安门与广场之间,和这个视频里面的混乱场景相符合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ERlszXVikc&feature=related

视频时间由4:37起始,显示部队已到达天安门城楼与广场之间的长安街上,与市民发生冲突,并开枪杀人。之后,军队包围了天安门广场,将留守的学生围在中间。圈外的群众对着他们高声叫骂“刽子手!”。随后又是一轮开枪杀人。

综合以上资料,可以基本得出判断,程仁興应该是在这个时间段和地段遇难的。那么,请问,当时的情况那么混乱,死伤的人那么多,你怎么能断定刘晓波就一定亲眼看到了程仁興被枪杀的情景?而根据录像来看,刘晓波在程仁興遇难的时间段里,应该是在纪念碑一带和学生们在一起的,他又怎么可能会准确目击到國旗旗杆下发生的事情?

总之,从以上三例就足以看到你对什么叫举证完全没搞明白,因为你所举出的所谓证据全都和你要证实的刘晓波就“清场时我没见到打死人”撒谎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连间接的关系都没有。


=====================


只局限两个问题,能够大规模减少篇幅
作者:飞鸿黄 2010-04-22 09:57:53 [Reads:16] 返回共舞台首页


嘿嘿.是一个进步.

不明白什么叫做拿不出来证据.明明你文章下面引用了我的证据,又说我拿不出来证据.你到底想说什么令人费解.

回到第一个举证的问题.对你而言,仿佛只要无法证明刘晓波说假话,就是真话? 对我而言,无法证明刘晓波说假话,也不能代表他说的是真话.这好比天气预报,不是因为我无法证明明天气温下降,就意味这明天气温肯定上升.你需要证明这一点.假定你能够反驳我关于气温下降的证据,只是说明我无法证明明天气温下降,并没有证明明天气温是上升还是下降,或者与今天一样.法庭审判是如果不能判罪,则认为是清白的.在刘晓波这里是不适用的,你需要证明刘晓波的清白.这就好比对待土共关于领导人慰问救灾的报道一样,关于灾民情绪稳定的报道一样,关于校舍质量的报道一样,是需要证实才能够相信的.请问你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证据证明刘晓波“清場時我沒見到打死人”是真实无误的?


你所举的几个条件,是你自己预设的条件,首先就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我们双方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你甚至没有询问我的意见,就要求我按照你提供的条件寻找证据,请问为什么我要按照你的条件来寻找证据?

你的条件设置的荒唐可笑,难为你自己没看出来.我已经问你了,难道出了广场一米以外就不属于清场包括的范围了? 这问题你没有回答.刘晓波指的是什么地域范围? 我没有看到过刘晓波关于清场地域范围的限定,请问你地域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吴仁华描述清场过程,在学生撤退过程中受到军队驱赶追击,在邮电大楼附近受到坦克碾压造成11人死亡,多人受伤.算不算在清场过程中呢? 你知道邮电大楼六部口离天安门广场有多远? 嘿嘿

吴仁华著作六四血腥清場內幕,把清场时间结束与六月四日上午十时.为什么在你这里变成"从军队进入广场,到学生全部从纪念碑一带撤离广场"? 你能说说时间划分的依据么?

嘿嘿

根据丁子霖的回忆文章."戴金平和程仁興,都是被戒嚴部隊射殺于天安門廣場的。前者倒在毛澤東紀念堂附近,後者倒在天安門前的旗桿下。" 根据传言能够断开枪杀人铁案的刘晓波,这个时候不能亲眼看见了.

http://www.gongwt.com/show.php?BD=0&ID=87220

作者:若迷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若迷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412075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