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回乡见闻 (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回乡见闻 (七)   
spring






加入时间: 2008/01/22
文章: 266

经验值: 19644


文章标题: 回乡见闻 (七) (807 reads)      时间: 2009-9-19 周六, 下午9:17

作者:spring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回乡见闻 (七)

这回话题再回到学校。

这些年学校扩招,学生素质下降,是常听老师们抱怨的话题。好在如今学校不再包分配,对学校自身而言,本科生的扩招能多收学费,将来还无须负责,那是再好不过了。现在一个班多了几个学生,课时量基本跟过去差不多,所以倒还听不到太多老师们的怨言。

但是,硕士生、博士生层次的扩招,就问题多多了。比如,光看教师的职称,有教授、副教授头衔的倒是不少,而能写出论文的,一个系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原来每年三五个硕士生还将就对付,现在每年招几十,由谁去指导?不能总是鞭打快牛吧?于是乎大家二一添作五地平分。学生入学时的水平已经不如从前,再由滥竽充数的导师带上几年,能成什么样的材,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现在教育部对大学教师有硬性任务规定,比如副教授、教授每年要在“××期刊”上发表若干论文才算达标(就可以兑现奖酬金了),职称评定时也有硬性指标,达不到的免谈。但中国的事,历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国内的“核心期刊”已经多如牛毛,为了让老师们能发表论文凑数,很多期刊由原来的季刊改为月刊,月刊改为半月刊,甚至听说大学学报有办成周刊的(听说的,未经核实)。还听说,有的老师评职称前论文数只差一篇,急得无可奈何之际想到向同行商借:你这篇铁定发表的论文,发表时让我署名,等我评上了教授,再还你一篇。甚至花钱买论文的事也时有发生(我听到的故事都是有真名实姓的)。凡此种种,据说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教育部对学校的考核,下面也会公开作假。比如你要求教案公开,我尚未做到怎么办?不打紧,两个字:现编!编出来的“数年前”教案纸张、字迹显得太新怎么办?有办法,做旧就是了。甚至连几年前的学生作业本,也可以如此这般地炮制出来。

博士生的毕业学位论文答辩,除了本单位的教授,还要请校外的专业人士。一些名人因此就忙碌起来,除了本校的博士生,还要承担不少校外的答辩。一个学生2、3百页的博士论文,看得过来吗?一位做事还算认真的老兄私下里说:哪有那么多时间!答辩之前,在赶赴现场的路上能匆匆扫一眼目录,大体知道论文讨论了哪方面的问题也就不错了。饶是如此,居然还能在答辩现场振振有词地提问,若不是老师水平太高,那就是学生水平太低了。

我这里谈的只是文科的一个非常小的专业的情况。可能理工农医类那些需要过硬成果的学校或专业不会这么极端吧?但愿。

作者:spring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spring于2009-9-19 周六, 下午9:42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pring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478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