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看客观感(五) |
 |
dxk10001
加入时间: 2009/07/03 文章: 469
经验值: 13206
|
|
|
作者:dxk10001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看了金先生的文章,再读一遍芦先生的跋三。写这个题目是看着别人的文章胡思乱想的过程,这就叫“思想碰撞”?不,准确地说似乎是“思绪激荡”。
我在其他场合给自己取的名字是“闹事看客”,自从我从“体制内”出走以后就彻底地消灭了自己不合时宜的“济世”的念头,客的身份感逐步确定的过程中还没闭上眼睛,于是自称看客。置身于这个大变化的年代只要没闭上眼睛身在何处都有在闹市的感觉,这是名字的由来,题目中有。金先生担心小D的叫法让人产生联想,透着好人的厚道和读书人的敏感,没关系的,这种叫法的不足在于可识别性比较差。
金先生说到自己和孩子的事情很有意思。犬子正值少年人的逆反期,这两年在与儿子的碰撞交流中,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期。回顾当年先父与我的“碰撞过程”,能够体会到当年的那个老顽固固执中的可爱,看来教育不是单向的是对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的知昨非而疑今是有利于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保持必要的谦逊。
金先生“拍马拍到了马蹄子上”是你自己的错,与粉丝们谈论其崇拜对象是没法找到共同语言的,这是在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除非你自己就是那人的粉丝。改进关系的进入点应该选在比较容易取得共鸣的地方。
说腐败和权力之类的事情多是把眼光放在最近的三十年,芦先生说“后毛共社会与毛共社会的最突出的区别,是引入了私有制”。实际上到现在当局都没有把私有制三个大字明目张胆的拿到自己的大旗上来,为啥?不能拿啊。共军进入哪里就把人家的地分了,还杀了不少人。被杀者何罪?有地之罪也。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把工商业的资产没收了,刚开始的时候还说是赎买,文革发生后连这点钱都省了。搞私有制说的出口吗?大的制度改革必须有社会发展需求,还要有起码的道德基础和法理基础,否则别说对天下有所交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即使是说服自己队伍里的人都做不到,那还咋干事!二杆子之一就是笔杆子,笔杆子要有的写才行,写东西是为了让人家信服。否则笔杆子的作用就只能是虚声恫吓了,这作用与直接用枪口对着别人没有本质的差别。相信枪杆子能代替说理的人别说带领一个大国实现变革,当一个小班长都不够格。平时压制下的顺服没法让人家在战场上为你拼命。
邓小平等人在“改革”之初应该是看到上述问题的,打左灯往右拐是无奈之举。在深知“改革”的必要性又没法说清“改革”的“合理性”的情况下,要推行改革只能赎买了。今天在说太子党的时候,很多人不提它的起源了。82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听到一种说法,北京的“第三梯队”80%都是高干子弟了,实际上我这里当时也是一样的,“第三梯队”里的“年轻人”父辈最少都是当过厅级干部的。对才的要求就是要能通过工农兵大学生的确认学历考试。这是胡耀邦一手操办的事情!它在当时起到的迅速消弭党内对邓路线的反抗的作用可能对“改革”来说很重要。后来的高干子弟走私,高干子弟利用双轨制倒物资(批条),高干子弟经商都有类似的作用。“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从来就不是事实,真相是“腐败是双轨政治管制下的经济的通行证”,是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腐败性质的赎买倒确实曾经是“改革”能够进行下去的润滑剂。
不争论是因为没法说清楚,最近又提到邓小平先生退下来以后关于两极分化的谈话,从那个谈话中可以看出问题来。邓先生恐怕是带着深深的不安离开这个世界的。这不安不仅因为不久前欠下的血债,对他自己放出来的腐败这个润滑剂会不会成为吞没世界的滔天洪水的担忧可能更重要。这是一个参予夺天下的人,当年国民党的贪渎、卖放是如何使一个刚刚取得一洗百年国耻的全面胜利的政权在三年内就失去整个大陆的历史应该还在他的记忆力。一个国军军官给我说过这样的故事,渡江前我党给对岸的守军将领金条让他在渡江时别认真,过江以后双方握手言欢之余共军对国军说,金条该还给我了吧。
在一个不久前“均贫富”的国家搞私有制,如果不说清搞私有制的理由就没法制定规则,在无规则的情况下硬干,只有执政团队是由一批有着相同信念,肯为国家前途无私献身的志士组成才是有可能成功的。因为这是利益格局的大重组。当时的邓、赵、胡缺的就是这样的团队。赎买换来的“改革”有今天这样贿赂公行、道德沦丧的结局没啥奇怪的。反思这段历史,前共产党国家真正成功的转型方式可能还是东欧方式。
今天的“按权力分配财富”是不仅有中国特色,还有时代特色。这个时代凭借权力获得不义之财与以前的情景不同,以前的待遇、等级是有明确的制度安排的,享受特权的人享受得“理所当然”。今天的权钱转换不为现行的法律甚至他们自己的党纪所容。这样的转换得不到惩罚的话,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因而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民众养不起。
这种权钱转换的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用这种钱无法形成摩根财团、通用集团、松下公司这样的工业、金融实体。这种实体必须经过长时期的积累才有其组织、专业队伍和技术积累。首先是靠抢发家的人不敢把财产摆在明处,芦先生说的那个买厂子的迅速的兑现就是这个缘故,其次是拿惯快钱的人对办企业逐步扩大的过程感觉不过瘾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中多数人没有搞好一个企业的本事。
权力对各方面的侵入的后果中,“全民”腐败是最表层的现象,是结果。权力对各方面的伦理基础的扭曲才是“全民”被动的“腐败”的原因。我在体制内的时候知道“政策”制定过程,在文件治国的国家,各种级别的文件都是有“政策”性质的,它对相应行业、范围的效力甚至超过法律。在中国位阶越高的法规越有被架空的危险。制定“政策”时,如果把政府自己的“有利权力”放在一边,从社会、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规则的话,应该可以公开争论的,如果掺入执行机构的“有利权力”的因素,公正和社会需要就被放在后面了,由于两者有必然的不相容,受损的一定是后者。在大陆制定政策的部门往往就是执行政策的部门。由于上述缘故,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有利权力”的范围不断过大,而政府部门的责任被不断削减,变得日益虚无。这种公共权力与社会的直接争利是大陆企业生存条件急剧恶化的源头。这是行政管制丧失执政伦理基础的表现。几年前这种现象还停留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中,尚不敢明目张胆的搞,程度也比较轻。这几年中央政府的各部门也这么干了,这就是所谓的“部门利益”。
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一部分人而言是对的,对大多数与权力无缘的人来说他们的越轨行为多表现为欺诈,这是一种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求生行为,随着环境的改变这种局面不难一举扭转。就拿养猪的人喂猪吃激素、瘦肉精来说吧,国内不是没有检疫机构,当这个机构是可以买通的时候,市面上的有毒猪肉就会日益增多,这种毒猪肉的数量达到一定时候,猪肉的价格就由毒猪肉来决定了。一个有良心的养猪人只有两种选择:从众或改行。毒牛奶事件中的毒奶源就是沿着这个过程蔓延的。当社会的管制体系腐败、瘫痪的时候各行各业都难免出现这种局面。解决之道只是政治清明、司法独立。制度决定论者把这种局面归结为制度建设问题,这是一种掩饰的说法,掩饰的就是执政团体的堕落。即使按照现在的制度绝大多数腐败现象都是违法、违纪的。万润南先生在隔壁推荐的那篇文章实际上就是企业界对权力侵入的反应。
有一篇文章把这种权力腐败导致的执政伦理、职业伦理、社会道德全面扭曲的局面称为溃烂,十分形象。小小衲先生在回帖中提到从做生意的里面看到希望,先生的观察十分敏锐。工程招标是个最黑暗的领域,但私人开发企业的工程招标就相当干净、理性。现在的政府基建投资很大,政府的招标要不就是黑幕重重,谁的关系来头大、给的钱多就给谁;要不就是蛮横无理,最近流行的最低价中标简直让中标人不搞偷工减料就没法完成工程。而私人开发商看中了一个施工方(一般是经过合作建立信任)直接就找你,至于价格上的优惠条件必须适可而止,如果你让的太多,他会怀疑你有没有诚意按质按量做完工程。这种工商领域必要的诚信对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随着国外企业在大陆增多,一方面外商受到国内的污染变得虚伪,我的日本同学告诉我,现在大鼻子滑得很他们知道大陆官员想听啥,肉麻的话说得比共产党员还肉麻;另一方面外企内部关系和行事的方式的简单、理性对大陆雇员的影响很大,当这些人在大陆创业的时候,其企业文化应该会有不同。
大陆经过这三十年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工商业的部分私有化使得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必须的信誉、平等、公正等概念得以实践,权力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压迫和扭曲也日益使企业家和部分知识分子思考政治法律环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这类问题在十来年前才是由杨小凯先生在大陆公开提出的。工商社会对等级观念有着天然的解构作用,今天在制度上对人的等级没有规定,这几年这种观念的沉渣泛起是与权力向各领域侵入过程相伴随的,当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途径日益狭窄的时候,身份的固定化就必然强化身份歧视。这种情况会随着权力回归它应有的位置迅速改善。
强调稳定的时候说明不稳了,叫嚷和谐的时候恐怕就不太和谐了。权力的无所不在不仅会对被管制者产生十分压抑的感觉,反弹的力量也会给掌权的人们感到惶恐。强力压制是没办法漂亮地解决问题的无能反应。这是一个暗箱政治体系,外表的粉饰无法改变严峻的现实,现实中发生的反抗他们看得比我们清楚,而且有近距离的感受。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个县的信访局长女儿被刺事件就很能反映执政团体本身也不安全。四川灾区的一个县的宣传部长的自杀更表现了体制内有良知者的绝望。
论者多强调掌权者出于对绝对权力的贪念而拒绝改变,实际上另一方面,他们是手足无措。芦先生的人按住狼的比喻很有意思,双方都怕对方所以只有相持不下,即便双方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不同的是,政府与国民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据说是万里写的那一篇文章中我就看到了一丝希望。当权者退出这场角力的顾虑是被清洗,退出的动机是这种退出对他们是彻底的解脱。剩下的就是寻找一个退出的路径了,我觉得以大平反和结合惩罚的“原罪”大赦、开放媒体开始是最低条件。
识字分子,妙。我记得有这么一个笑话:班长统计新兵的文化水平,走到一个作家面前问道:“文化程度?”,作家回答:“文学学士,发表过某某作品、某某作品、某某作品……”,班长记录:识字。马克思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社会的需要比建立一百所大学更能推广科学技术。在以言获罪的事例还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有这么多识字分子在思考,在表达,而且还不乏深刻,在重建文明的前夜,这应该不算很坏的情况。毕竟识字分子们表达的渠道有限。
对形势比人强这个说法以前没感觉,这几年经常出现在脑子里。89年学生们劝工人罢工,工人们说:有工资有奖金罢啥工?几年前据说贫困人士说现在就差陈胜吴广了。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学生不知道或者说不出他们要什么,今天连工商业人士都在思考制度保障的问题了;当年各界都对改革有自己的展望,今天对改革走到死胡同实际上没多少人还有异议了(体制内的人不会说出口);当年连姓资姓社都不争论,现在共产党的原高官都提出三权分立了。一位原共产党官员在一篇文章中说:现在政治改革的时机已经熟透了。我有同感。
每每看到芦先生对中国前景的论述感到十分心寒,这可能是芦先生的文章一部分热血青年的抵制的原因。先生说过希望自己的预测是不对的,这是先生的仁心。
暴力现在已经成为异议者们谈论的话题了,零星的暴力事件在大陆越来越惨烈。这应该就是人与狼的搏力在大陆的真实表现了。芦先生在通钢事件发生后说:他们只认识暴力,这是对的,这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说明的事实!不过这次暂时的妥协也暴露了他们对二杆子里最倚重的枪杆子的信心不想原先外界以为的那么强,至少没有89年的时候强。为何?枪是拿在人手上的,北京那一次据说就有战士把枪扔在街上了,在民怨沸腾的今天他们不怕拿枪的人愤而掉转枪口?失人心者失天下在平时看不出来的,起码在极权国家如此。罗马利亚的部队反水了,苏联的部队中立了,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回家了。这个贿赂公行的军队面对民众的时候会有啥表现?如果我是总书记,没啥信心。
中国会向哪里去我不知道,当前的这种政治局势是无法长久的,这是我明确的感觉。变化过程中有没有暴力说不清,但有两点我敢确信,一是有限的局部暴力反抗有助于和平过渡,甚至是和平过渡的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毕竟他们内部也需要变化的理由,没什么比烽烟四起更好的理由了。二是如果不幸演变为全面的暴力,其惨烈程度很可能不像预想的那么惨烈,大清朝被一个走火爆炸的炸弹炸翻了是谁也没想到的。至于对内使用核武器,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发生这样的事,这个政权将不容于人类,他们自己的下场不想而知,即使是他们的子孙可能在这个地球上都难找容身之地了。面对这样的结果即使是智力平庸如政治辅导员者,也不敢干这事。
上面这段话可能会使一些人觉得有鼓吹暴力的嫌疑,实际上我觉得是否出现暴力不是识字分子可以影响的,大陆出现的这几次悍不畏死的暴力事件只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发生。古人的话“坑灰未冷天下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都忘了吗?抓书生的人长没长脑子?(以后的文字另找题目吧)
作者:dxk10001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以看为主,不打算吵架 |
|
|
返回顶端 |
|
 |
- 读先生的文章从头至尾都有共鸣的感觉。 -- 金枪鱼 - (0 Byte) 2009-8-29 周六, 上午9:30 (112 reads)
- 拜读大作。其中对老芦文章受热血青年抵制的分析有道理 -- 钟声 - (269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6:25 (225 reads)
- 很深刻。我觉得芦老可能低估了暴力(暴乱)的可能性。前两天看报道说,江浙一带私人武装达200万人众。有钱什么武器都可以买到 -- 小小衲 - (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6:02 (163 reads)
- 真真好文! -- 豆腐 - (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2:37 (145 reads)
- 有几个问题向先生请教: -- 布朗运动 - (75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1:51 (263 reads)
- 党内反对力量确实需要一定的民间暴力作为行动的由头,分析的很有道理。 -- jzhou - (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1:36 (191 reads)
- 这才是真高人,顶! -- 锦瑟华年 - (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12:40 (126 reads)
- 顶! 这个要强顶! 关于暴力的问题, 分析地很好. 现在的土GOON, 天天念的就是 -- 诚灵 - (89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12:08 (228 reads)
- 先生观察的深刻 -- 齐飞 - (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12:01 (128 reads)
- 高人高论. -- 汉城王 - (0 Byte) 2009-8-13 周四, 下午11:55 (109 reads)
- 不敢 -- dxk10001 - (0 Byte) 2009-8-14 周五, 上午12:00 (114 reads)
- 好!越写越精彩了,要带回去仔细研究。有限暴力说值得探讨 -- 芦笛 - (224 Byte) 2009-8-13 周四, 下午11:38 (350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