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
|
|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郭国汀:质疑东海一枭良知大法(东海附言)
质疑东海一枭良知大法
郭国汀
今天抽空一阅东海君之《良知大法》,客观地说,东海兄用精甚多,该文涉及面甚广,论及诸多哲学论题。总体上言,文中多少能反映东海有关宇宙本体论的主要论点,有些论点清晰,但也有不少含糊不清。由于我并非此行家更非专家,只能提出一些问题供东海兄参考。全文存在主要问题如下:概念含混不清,例如:心与物,物质与意识或精神相混淆;良知的概念何指不确定;论点太多,论据不充分,形式逻辑不周延,论证不清,质言之,该文犯了论文之大忌:论题太大,导致内容繁多以致客观上无法充分详尽论证,这也是国人论文的通病,因而似乎缺乏说服力。为便于结合上下文理解,我的问题以双括号黑体字放在原文当中,东海兄若有空不妨指教。
2008年12月21日凌晨
上篇
一、心物一元
。这里的良知,指的是宇宙本体亦即生命本性,那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事实存在,非心非物、亦心亦物、心物一元(此处之心与物又何指?)。它不是意识与物质(唯物论与唯心论亦即精神与物质是宇宙中最基本的两大要素,既非物质也非意识那岂非什么也不是?),不是感官可以把
握的自然事实,无法从自然科学的知性范畴去推演(自然科学主要是能量化精确实验实证而非社会科学的推演),只能通过内在体验来肯定(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体验,没有公认的标准),故非心非物;它能够“生”天“生”地“生”万物“生”人类、“生”出宇宙万物与
人类的肉体身意识来(亦即无中生有的神密东西,神是也),可见它兼具意识与物质的性质(与前述之“它不是意识与物质”自相矛盾),故亦心亦物。
也就是说,良知不是宇宙万物和肉体生命,但它潜藏着宇宙万物和肉体生命的种子,良知不是意识心,但它潜藏着意识心的种子,机綠成熟,就可以“生”出宇宙万物与人类肉体与意识来(能够生出宇宙万物的宇宙本体,却又无法解释清楚的万能者,唯上帝造物主耳,东海兄独创出“良知”造万物说似乎有点牵强附会?)。
就本体言,心物浑沦为一(同一文中概念必须同一,心与物与物质与意识(精神)并非同一概念,似有概念混乱之虞?),就现象言,心物不二而又有别:物质与意识都是现象,同“出”于一体(东海似说物质与意识都出自良知?
其实物质与精神在哲学层面实质上是一回事,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精神,反之亦然),但两者表现形式不同。好有一比:干、枝、叶、花都从
一粒果核里萌生,同“出”于一体,但形式各异。种子不是干枝叶花而又兼具干枝叶花的性质。以果核喻本体、干枝叶喻物质、花喻识心,就容易明白了(由此处可见东海将心与物,等同于意识与物质,然而在物质与精神之上者实乃上帝是也,只不过,东海将上帝置换成良知罢了)。
这个本体本性,借用唯识学的名相讲,它能藏、执藏、所藏一应俱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种子都在里面(所谓“种子”,指—切精神的、物质的信息)[自然世界是由106种元素组成,每种物质元素性质由组成该元素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金属与非金属,温度压强的不同决定了其固态气态液态,而且一切元素皆呈等比级数规律性变化;有些元素有天然的超强记忆力:如硅元素;有些元素则有天然的生命力;有些则是天生的懒汉,有些则是活跃分子,这一切均取决于元素本身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各种不同元素在不同温度压强物理化学生物条件下化合分解产生万事万物]佛教称这个“东西”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意译即“藏”,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是名藏识,是一切事物得以保持的自性和本源(这是哲学或宗教的解释而非自然科学的实证)。关于阿赖耶识的能藏、执藏、所藏功
能,冯学成居士的解释颇为通透。他说:
二、大光明佛 。这个法身佛,相当于东海儒家的良知,可以方便称为良知佛(良知成了法身佛或良知佛)。
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宇宙人生万法是由于无明烦恼而有,而东海儒家强调,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繁荣、制度的进步、政治的昌明、科技
的发达,都是良知的光芒、佛果的芬芳(既然良知佛生长于中国,那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制度政治科技都应当首先在中国发杨光大才是,为何由西方文明占尽一切先机?),也就是“无相大光明”的作用和显化。如果说无明是根本,无相大光明则是根本的根本。无相大光明就是本体本性、就是良知佛呀。
人人皆是良知佛,此乃至真之理、至实之谛,区别在于觉不觉悟、觉悟到什么程度和境界(那么人人都是潜在的生万物的种子了?因为,良知佛即是良知即是生一切万物的始祖本体本性)。只要对良知大法信得及、解得透、行得深,便能一超证入、立地成佛。
答曰:良知既是个个各有又是人人共有,而且是宇宙万物共同拥有(良知生人,还是人生良知?
人人各有共有万物共同拥有的良知是同等的还是多层级的?标准何在?如何量化?如何实证?)。熊师曰:“天地万物共有之生命,即是其各各能有之生命;天地万物各各能有之生命,即是其共有之生命。奇哉,谓其是一,则一即是多,谓其是多,则多即是一,谈理至此,无可复问矣。”(《乾坤衍》)。
另外,说宇宙万物共同拥有良知,毋宁说是良知执持、拥有人与万物。人与万物都存在于良知这一大光明藏里(良知又成了“大光明藏”了)。
三、绝大气派
。真正证到良知佛果,自然能“生”出那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自在和“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的大气派。那时,自心就是最高标准、最大“规律”(自心即是最大规律?自然规律乃永恒不变周而复始无穷无尽重复无限的运动,可以预见准确无误;“自心”是人类的自心还是个体的自心?是中国人的自心还是西方人的自心?
如果的个体的自心,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绝不雷同的自心!),不用也不会再被任何人牵着鼻子走。世间一切清规戒律算什么,甚至释氏算什么,孔子算什么,东海又算得了什么,
从心率性地行去就是“道”(道是道家语境里是宇宙最高范畴,相当于造物主上帝,在东海兄则是可以从心率性的?),纵习染未尽,小过难免,大方向、大方面绝对错不了。
而尽心尽力地宣传这一至高真理,让越来越多的人消除对儒家的各种思想误会,树立良知信仰,找到生命归宿,则是世出世间的绝大功德,造福苍生,造福社会,造福自已(汝如何论证良知就是至高真理?通篇大话太多,细致论证欠缺太多)。用不着我鼓励,真正证到了、致得了良知的儒者,一定会那么做,也自然会富有“宣传”的能力和辩才。
我一再强调,东海儒生在“讲道理”时要真气不要客气,甚至还要他们适当“狂”一点,先做豪杰再为圣贤(无知者无畏,谦虚谨慎是美德,尽管不妨在适当的时刻狂一把,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味狂妄不已好象并不好)。大良知学如能够导出几个大儒大德来,与东海一起讲学传道,争取早日儒化中华化成天下,那功德、福德可就大了。
四、空花妄想
。道,说简单非常简单,用儒家话说,两个字:良知;一个字:仁。说高深又高深莫测,所有儒典加上佛经道藏,也只说出了一点皮毛(“良知”等于道等于仁,高深的良知则所有儒典加上佛经道藏也仅说出了一点皮毛?!东海君想必是唯一撑握此“良知”者,那东海岂不成了比上帝还上帝的造物主了?牛皮吹得也未免太大了点吧?)。说准说确了,也不过指月之指而已,何况很多经典说偏说差了。对于中下之士,不论真如佛性还是良知仁性,要理解证悟进去,比登天还难。
关于我“宇宙本体非心非物、亦心亦物、心物一元”(译成标准哲学概念乃是:宇宙本体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既是精神也是物质,精神与物质互通互变;辩证法?还是诡辩论?)的论断,对此有个台湾心学家如是回应:
“宇宙本体就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的‘心’”
这句就大错。广宇悠宙之间,绝对没有这么一个“独立存在的绝对”的本体或“心”(汝又如何证实或汝已经论证绝对不存在此绝对本体或心?)。空花妄想而已,自欺欺人罢了。
本体本心统摄意识与物质,离开众生意识心就无本心可言,故它不是“独立存在”的;离开肉体和万物也无本心、本体可言,故它不是“绝对”的。古人云:理一分殊。本体是理一,万物是分殊。分殊不碍理一,理一深入分殊,本体怎能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的”?(本体乃造物主之另类表述,既能造物当然也能毁物,被造者是由造物主决定的,因此被造者的灭亡并不必然导致造物主的消灭;上帝造人说乃上帝用泥土按上帝的形象造人,人死后化为尘土回归自然。因此,本心本体并不以被造物的肉体或万物的存在为前提,宇宙世界毁灭人类灭绝几度轮回,唯规律永存,唯道永恒,唯上帝永在)。
近有名家说“东海一枭的理论里也没有彼岸世界”,不对。在东海儒家,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超验世界与现实世界根本不可分,对于东海儒家来说,没有离开此岸的彼岸存在,离开彼岸也就没有了此岸,“两岸”不仅相通,而且圆融一体、一体同仁。(那么汝之彼岸世界何指?如何抵达?超验世界又如何与现实世界不分?仅“圆融一体、一体同仁”八个字就论证了一切?)一念彻悟,彼岸就在此岸,就在当下。
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这两句偈文引自《法华经》。据《法华经》中记载,世尊应舍利弗之请而为大众说甚深难解不思议法,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寒、优
婆夷等五千余人退席而去,世尊默然而不制止。他认为如是增上慢人,不堪信受甚深法义,退席离去是好事,就如同淘汰了闲枝叶而只留下果实一样。(五千人退席,说明其人演讲枯燥乏味至极,若听众仅剩下三两人并非好事,至少表明演讲者不识时务不看透对象不分青红皂白乱讲一通,没有繁盛技叶果实又如何可能香甜?果实需能量供应,叶绿素主要来自大阳能经物理化学变化而成的生化能,因此没有绿叶即没有果实。)
中篇
一、绝对真理
。这个君子之道或中庸之道,就是良知。这是适用于世出世间一切的至高真理,是任何思想学说主义信仰都不能违背的核心原则(良知又成了中庸之道,而且成为至高真理,是任何思想学说主义信仰皆不得背离的核心原则;迄今思想科技学说信仰成果千千万万,那些对中庸之道闻所未闻者,那些不知“良知”为何物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又如何创造发明那么多人类文明硕果?)。任何学说信仰体系对这一真理的证悟不足、认识不够,精微度、含金量、真理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理就成歪理,学就成邪说,教就成邪教。
例如,科学如果悖离良知原则,就会走向科学主义,轻者出偏有害,重则造恶犯罪;政治如果悖离良知原则,就会变成苛政乃至暴政(暴政的根源在于不受任何有效力量制约的绝对权力的本性,而非所谓悖离良知原则;杜绝暴政的不二法门乃宪政法治民主基础上的分权制衡,而非高喊以德治国或和谐社会,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江胡有关良知道德的高调难道还少吗?)。为政以德,德为政本。人类内在道德良知会显现为某些外在道德规范,某些道德规范进一步硬化----制度化及法律化,形成良制良法(符合自然法或上帝法原理的法一般均是良法,反之,大多为恶法)。
现当代中囯的政治,对良知原则不是一般的偏离,而是全面彻底的违悖(关健在于为何会全面彻底偏离良知原则?如何纠正?一党专政条件下是否有可能改善?)。有东海儒者提出“良知风暴”一词。现在是到了在个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掀起一场良知风暴的时候了。大良知学真理度之高是空前的,良知复兴运动的开展乃是时代的呼唤。
二、至高至“大”。这里涉及怎样对待欲望的问题。欲望本身是非常美好的,是人生追求创造的“发动机”和成德成圣的原动力(欲望本身无所谓好与坏,食色财欲仅是人之本能)。欲望发而中节便是善心善行,逾分过度,才成
为恶。所以对待欲望,关键在于怎样节制、引导、转化、升华,而不能够加以禁止和灭绝,那是违反人性天道的。熊师十力批佛教反人生(禅宗例外),法眼独具。
三、不二法门
。尽管不够全面和透彻,传统儒佛道三家毕竟认识本性本体,都是得了人生宇宙“真谛”的,其余古今中外所有学说体系在这个问题几乎都是茫茫然,既使局部正确,也不过“俗谛”而已,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不识根本甚为浅陋,甚者如法家权术势思想和马家斗争哲学,悖逆良知错误不堪(东海恐怕将全人类的思想成果过于简化了,哲学大师中国出的不多,仅有远古的老子,孔孟等屈指可数的几人,且他们的论述过于抽象而不俱体,以致成了人人可以加进自已的东西的宝瓶,近、现、当代则几无值得一提的思想大哲;西方思想大家则层出不穷,而东海君居然断言古今中外所有学说体系在“本性本体论”问题上几乎都是茫茫然?)。
四、各有妙用
。大良知主义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没用的。垃圾放在合适的位置,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道在屎尿,换过来说,屎尿有道,屎尿在道。
同时,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不可转变、改良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垃圾也可以性质转变成为珍宝。既使没有条件转变性质、没有合适的位置,垃圾也未必“没用”。有时“没用”本身就是一种用,就象细菌对于健康之必要一样。(癌症,爱兹病毒如何?病入膏肓的流氓中共专制暴政可改良否?!)
五、辨异求同
。任何外道包括邪教信仰,在法律层面都应该得到平等的保护,信仰者的人权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如果真有专门教唆信徒杀人放火强奸的X教呢?其实共产党正是此种邪教,法西斯不过是极右的极权主义,共产党则是极右的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在德国被明文禁止,共产党同样将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如果外道信仰者的人权受到侵犯,文明人特别是文化
人,都应该站出来为之呼吁、对之援手。这方面,情归情、理归理、信仰归信仰、人权归人权,文化人应该区别清楚、分开对待。(《反对神本主义,弘扬中华文
明》)
东海大良知学是极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高明的时候,佛经道藏都是垃圾,尽精微的时候,佛来也杀祖来也杀:这是论义理时一丝不苟寸土不让;极广大的时候,见魔拜魔见鬼拜鬼,道中庸的时候,牛溲马勃无非妙药:这是致大用时无不可用无所不容(此处东海即表现出对其他学说经典的极度不尊重,自大狂也)。
六、制恶复仇
。《教父》中有句话:只要愿意,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能寻找向最强大的势力报复的机会。说得好。但此言仅从“报复”的角度强调人的潜力,尚不透彻。特借来下一转语:只要愿意,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有机会造就最强大的势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正如枭诗所写:上帝摩罗不敢侵,真强至大是仁心。人天强势休违逆,违我终沦黑洞深。仁心即良知,确是真强至大。强大到什么程度?上帝摩罗不敢侵!
每个人都可以敢言敢怒敢爱敢恨、不淫不移不屈不挠,与历代圣贤一样了不起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总是垂头丧气总是低三下四总是信不过自心大能,所以起
不了。(唯心主义观唯意志论?)
总是,人人都是潜在的良知佛。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善恶悬殊,千差万异,就是因迷悟不同、良知开发程度不同(如果儒家仅讲今生,那么东海之论十有八九不能成立,佛教讲九道伦回倒能说得通)。就象吃饭一样,说食不饱,他人代食,更不能饱,良知潜能要每个人“亲自”去彰明和开发。
九、参赞化育
。天之本体即人之本性所蕴藏的功能是神奇无限、神妙莫测、开发不尽、显化无穷的(人之本性是天之本体?人与天等同?本体与本性相同?是人类整体的抽象的本性还是个体人的本性?如是前者将人类等同于天,若是个体显然不能成立更不能成立)。显化是天之主动,即“天之所为”,开发是人之能动,是“人之所为
”。这种潜功能的显化和开发是逐步、渐进、永无止境的,是人类永远无法完全开发甚至是意识永远无法完全想象(这里的人类是指整体人体而非个体人)。用庄子的话说,“莫知其极”。
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宇宙生命大系统本体所“生”,但人在自然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就是“参赞化育”。儒家特别讲究尽心尽性,不仅应尽
己之性,还要尽人之性,并进一步尽物之性,从而参与、助成天地之化育。这是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人与天地万物都是东海“良知”所生,可此处又成为宇宙生命大系统本体所生)。多么积极进取,多么“主观能动”。这是儒家
与佛道两家不同的地方。《中庸》说:
小结
。对于个体来说,良知是生命之本、道德之根、一切学问之头脑(依此推论:没有良知者即没有生命,无良知者无道德,缺良知者无头脑;然而没有良知者未必无生命,有头脑者未必有良知,道德是历史概念,尽管有永恒的道道标准,同性恋历史上曾绝对被否认,如今法律承认之。男女授受不亲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道德规范)。以之指导学习生活工作,规范自己的人生,可少走弯路、避开邪路,以之指导科学、文化、社会、政治等各种实践活动,将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至于精力旺盛精神纯粹身心健康,更是不求而然了。
下篇 。一、误判欲望
。欲望人人皆有,如果笼统地视一切欲望为恶、为龌龊,又将欲望当作本性,自然认为性恶论符合人性是真理了。殊不知欲望本身是非善非恶非净非垢、超越人间善恶净垢概念的至善至净,人间的美好,人类的延续,一切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科学的发展,在在都离不开欲望的驱动。(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恶?还是性本中?无善恶,人之本性应属中性无善无恶,取决于后天的环境教育;狼孩的故事可以印证;欲望本身即有善恶之分,创造的欲望,进取的欲望,利人的欲望多多益善;损人利已的欲望,贪财的欲望,好色的欲望,恋权的欲望一旦过分即成恶欲。)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曰:“为末世对治重障,以烦恼虽多,惟淫欲为生死根本,最能障往生法。故令行人观凡夫身内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循业发现。深观得悟成智慧光,非唯不障往生,且能将送行人托上上品。所以净名(指维摩诘)赞淫怒痴,以其体即藏性,而染净功用,在反掌间耳。”撇开其余观点不论,所言“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循业发现”,确是至真至确之理。(“淫火即如来藏性空真火循业发现”具体含义何指?又如何即成了至真至确之理?)
顺及:严格地讲,食色之性—生理欲望---及孟子仁义礼智之“善端”属于本性的作用而非本性。能够产生仁义礼智“四端”与发动欲望的“那个东西”,才是本性(食色性也,人之生理欲望与仁义礼智信根本不属同一层次的概念。前者无需任何教导天生使然,故属人之本性;后者与产生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一样需人之思想创造传授教导故并非人之本性;按东海君的说法,食色非人之本性而是良知的产物,因为唯有良知才是人之本性,可惜不通)。仁如果作为本性看待,则是统摄又超越义礼智的,不宜并列。故孟子以仁义礼智之四端为人之本性,略欠透彻。
本性是超越世间善恶概念、超越仁义礼智等“善端”的至善。(本性是至善,那么至恶是如何产生的?)在佛教中,禅宗所悟与儒家所证最为接近。慧能在大庾岭头开示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这个超越善恶二分法的本来面目,指的就是人之本性。(性恶论与性善论皆有其道理与依据;就人类总体言,人的本性乃中性,即不恶不善;但就具体的人而论,则有性恶性善之别,人之性恶与性善,与人之出身的环境密切相关,更与后天的环境教育条件不可分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
二、大善之欲
。正常的欲望包括种种色欲物欲等私欲都不应禁绝的,它们本身是一种至善(实在谈不上至善,充其量仅是人之本能)。在儒家,欲望冲动只有发不“中节”才是恶:在内过了“度”,则为恶念,在外犯了“规”,则为恶行。不中节,就是非礼。
三、恶从何来
。人人本性至善,欲望亦至善(就人类而言,人之本性乃中性,欲望同样属中性;就个体人而论,既有性善也有性恶,取决于先天出生条件与后天教育环境),但个体的善恶优劣千差万别。何以故?
换一种说法,习性有善习恶习之分,以恶为主。恶习的发于意识为恶念,发于行为则成恶行,恶念恶行的积累又成恶习,相续不断(先有恶习还是先有恶念恶行?显然先有恶念恶行,恶习是重复多次恶念恶行行成的习惯)。荀子云,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东海曰:本性领导习性者为善人大人,习性抢班夺权者为小人恶人(南郭以为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人出身的条件环境及后天的教育成长环境因素,即外因条件起主导作用;而且儿童少年是人定性定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置身于臭气熏天之所者不可能不带臭气;正如穷山恶水出刁民,山清水秀一般皆地灵人杰。
本性如何领导习性?人之理性往往要到成人以后才能形成,领导只能是有意识的行为,若无意识的影响谈不上领导;习性则是在反复进行某种行为时形成,故儿童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
朱子"气禀"说、象山"资禀"说,都与习性论有些类似(见东海《习性论》)。关于习性,儒家只论今生,佛教则论多生累劫,如《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所说:“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从贪嗔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轮回相遇,受形非一。”所以在佛教,本习都是与生俱来的。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天生的恶人”和“天才”(不过,佛性真如如来藏终究是更加根本的)。
(其实,人之善恶首先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若三者皆佳,决定了此种社会中的人大体上善者居多,恶者也不至于大恶;若家庭坏,学校好社会良,人可能善也可能恶,取决于谁的影响大;反之,若家庭好,学校社会不良,人仍可能善恶交加亦即决于谁的影响大,家庭影响大则善,学校社会影响大则恶,因此外因才是决定人之善恶的决定性因素)。
四、性恶论者
。性善论者是否致得良知、识自本性,不一定,但性恶论者不识本性则是一定的(西方大哲诸多性恶论者,他们一定不识本性?)
由于性恶论者将欲望及习性当作本性而又不自知其肤浅错误,在学术上也可以是相当真诚的。(好色贪吃恐怕是人之本能,贪财恋权妒忌自私懒惰喜新厌旧贪欲无穷实乃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的原罪,这就是为何人类社会需要法律道德制裁约束的原因,如果人人都是至善的天使,那还用得着政府管理法律制裁道德约束吗?提倡道德是因为社会缺少道德人类喜好公义是因为现实中不公不义太多)他们“返观内视”,只见恶欲蠢蠢恶念滔滔一不小气(心)就失控,于是认定“性恶论”为真理矣。
性恶论者认为人之所以“不逾矩”,是受到制度法律及道德规范的制约所致,而善心善言善行及任何高尚道德都属“人为”之伪,故对他人以及自己的本性
都信不过,看人生看社会看他人看自己都比较灰黯消极,容易滑入冷漠虚伪和利己主义的泥坑,优异者也难免思想浅陋,不是以民主为本、奉制度万能,就是以神为本、捧上帝万能。
就象极端利已主义对利他行为奉献精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一样,性恶论对良知善性也有极大的压制扭曲功能。一些性恶论者修养较高,纵无外在制约,也能压抑自己的不良私欲,从事利他济世的事业。但由于道德缺乏内在根基,很难“修”到高处,而且不稳定,容易“掉”下来。(真诚的信仰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虔诚的宗教信徒极少犯罪而且善人居多是客观事实,人的原罪观来源于基督教理论,即性恶论;中国人严重缺乏公德心,缺德作假者成亿,国人持性善论者不少,好象有点讽刺?)
“一切众生”悉有良知,唯世俗之人普遍为习性所蔽,极难致之(好坏善恶是社会的概念,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产生善恶概念,若将初生婴儿逐出人类社会,诸如狼孩,其只会有狼的概念而不可能有人的观念,而在自然状态中,大鱼吃不鱼,小鱼吃虾米,森林中老虎为老大,草原上狮子呈霸王,皆属正当。)。一旦致得,就会发现性恶论的偏误,绝不可能认同性恶论。说性恶论未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乃是一种事实判断。
五、不得不然
。外在制度法律及道德规范可以让人“不逾矩”,内在本性更可以让人“不逾矩”,而且比起外在的一切硬性软性约束,本性的约束也为本质(也最没有客观标准故无法在人类社会中实际执行,谁是判断人之本性的优劣的法官?信仰的约束力极大,这是宗教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秩序的功能)。制度法律及道德规范也不过是良知本性在社会层面的“规范化”而已。
六、信解行证
。彻,彻底、透彻、通达。彻上彻下彻里彻外之意,简言之,即内外通透圆圆满满、上下贯通完完全全。说良知彻上彻下彻里彻外,意谓良知作为宇宙生命系统本体,是最“高级”、最根本、最普遍的“道”,是无时不有、无处无在、无人不具、无物能外的。(那些丧尽天良辈有良知否?!比如杀人如麻的中共流氓强盗土匪有良知吗?!)
东海一枭
郭兄,所说问题都不是问题。没看进去罢了。恕不一一解释了。
提一两个兄以为最严重、我最难答的问题,我可以简复一下。
郭国汀
我得声明,本人对东海“良知”说没有研究,仅是凭常识对东海君的大作提出一个门外汉读者的初步质疑,仅在一篇文章中即有如此多的疑问,要么表明读者愚不可及无知透顶,要么证明原作本身说理不够透彻,论点不够明确,论证不够有力,至少原论存在问题值得论者三思改进。
我提出的质疑每一个都是大问题,正因为论题太大涉及面太宽广,论者很难论证清楚,这就是我认为该论文犯了论文大忌的原因。论文应当论题尽可能小,论证尽可能详尽。东海君之良知大法应当是一部甚至数部专著才能论清的论题,当然不可能用短短的万言说清楚的。
因为我是门外汉,故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作进一步深论,但东海作为创始学说者则理应加以完善才对,或许你自认为已将所有问题说清楚,然而读者却不然.说实话看一遍该文即耗时至少两小时,要提出问题则费时更多.但对论者而言应当不成问题.无论如何东海兄学有专精,尤其是对国学有心得独创值得庆贺.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社会国家的走向.文化沙漠上当然无法建立现代宪政民主政府.因此,东每君的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东海附言:哭笑不得!对郭国汀的启蒙,须从中华文化abc开始,恕东海偷懒了。谁愿费心启之,功德无量啊。
2009-2-13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