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芦笛:中国需要“屁股上的疼”──五谈马悲鸣现象(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芦笛:中国需要“屁股上的疼”──五谈马悲鸣现象(一)   
若迷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8/05/16
文章: 3610

经验值: 164705


文章标题: [转帖]芦笛:中国需要“屁股上的疼”──五谈马悲鸣现象(一) (848 reads)      时间: 2009-1-31 周六, 下午5:47

作者:若迷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标题: 中国需要“屁股上的疼”──五谈马悲鸣现象(一) (492 reads) 时间: 2002-11-24 周日, 上午5:00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中国需要“屁股上的疼”(一)



──五谈马悲鸣现象





芦笛





马悲鸣现象值得我来谈到第五次,说明这现象确实有意思。不过这第五谈跟前四谈不一样,那四篇中的三篇都是骂老马的。如今这网上,不恨或讨厌、鄙视老马的人可能找不出几个来。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老芦不但是骂马派的元老,而且对老马的修理,无论是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人聒噪的总和。谓予不信,请去看《奇奇书屋》中本人文集中的《评马系列》。对那些高质量的反驳文章,老马至今答不出一个字来。前两天见到网友把他那《共军进藏和日军侵华的类比》贴出来。如果转贴的网友看过我那相应的批驳文章,大概也就不会多此一举了。



话说芦笛诞生前,有个前身叫韵谷,专门跟老马过不去。那时韵谷还不知道世上有中文论坛这回事,只是订阅了《华夏文摘》和《枫华园》,经常看见老马的文章,每每给气得七窍生烟。例如老马竟然在某文中冷血地嘲笑六四死难民众:“晚喽!擎(净)等着吃枪子吧!”教训人民“如果老百姓屁股又痒痒,可以到失业大军里去尝尝挨饿的滋味,千万别去找政府打屁板子解痒”,诬蔑被政府逮捕的异议人士是“抢着去坐牢”。在我眼中,说出这种屁话的人来简直是丧尽天良。忍无可忍之余,便用最原始的中文软件(严永欣先生发明的,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大概平均打一个字需要15-20分钟,优点是文章一定会写得非常短小精悍)千辛万苦地打出文章来,uuencode完毕,寄去驳他。



可惜老韵虽然没人断粮道,却是无名小卒,屡投屡拒,令人断肠(如果现在老芦去《华夏》投稿,编辑可能要受宠若惊了吧,呵呵)。算下来我写了大约十来篇驳马文,只有两篇登在《枫华园》上,其中的《谈“马悲鸣现象”》就是本系列的开山老祖。在那篇文章结尾,我说:“我希望马悲鸣现象早日成为历史”,而这句话就是后来老马那著名的《笑看芦笛现象成为历史》的由来(Alas,他老人家笑早了些)。



三年前,我在网上看《多维新闻》,又看见老马的大作(他那时是该网的专栏作家),又一次气炸了肺。记得他在那篇文章里,诬蔑六四死难民众是“混混”,我再度忍无可忍,又一次想投稿驳他。但以前投稿失败极大地动摇了我的自信。我对多维是否会登载拙文非常怀疑──毕竟,人家是那儿的特聘作家,我算什么玩意呢?不料我意外地发现那儿还有个什么《大家论坛》,不管阿猫阿狗,谁都能往上贴玩意,什么junk都有,其中自然有大量的两性生殖器,端的是美不胜收。于是我想,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当下就把《枫华园》拒稿《再谈马悲鸣现象》简化了一下贴了出去。



我看过老马的自序,知道如果从政治上驳他,他一定会指控我压制他的言论自由,所以开头就声明我不管政治观点,只指出逻辑和常识(=18岁前的偏见)错误,要让他输得无话可说。在那篇文章里,我总结了马悲鸣现象的五大特点:



一、作者根本不懂形式逻辑为何物,连正常思维活动都无能力进行。常见的错误是自相矛盾,概念混乱或偷换概念,无关类比,等等。



二、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是常识(=18岁前的偏见)性的错误,而且违背常识(=18岁前的偏见)可以到认为“强奸是做爱”、是“爱了一次”的程度。



三、充满稚气的直线思维。



四、见木不见林的“隧道眼”。



五、引用史料出错频度为一般文章的数倍至数十倍。



对这五大特点,每条我都详细给出了例证,剖析凸显了其荒谬绝伦之处,最后我说:



“马自谓‘多言无忌,不羡时尚。好读邪书,但求歪解,偶有会意,必欲一吐而后快;然亦常遭诘难,不为世容’,咬死那是‘中国人普遍的不容异见的残酷本性’所致。其实,荒谬混乱、浮嚣刚愎的东西当然‘不为世容’,不仅不容于当世,而且不容于万世。‘马悲鸣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国人的、特别是刊物编辑们的文化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普遍低下,是中国文坛的耻辱。”



那文章我原来也没指望老马看见,因为他那时自重作家身份,曾公开说过不屑到那种地方去。不料文章贴出后却被《多维观点》编辑选中刊登(其实老芦是《多维》发现的,对这点我始终怀有感激之心,虽然跟他们大闹过)。这下老马自然看见了,于是他用专稿发文,我在论坛里答话,过了大概十几招。我嘲笑挖苦越来越甚,老马却始终很客气,打拱作揖地求我放过他。所以,老马在隔壁说我不知道尊重人,这话其实也没说错。我这人对思维混乱的人一向很鄙视,至今是个智力上的势利鬼,而老马当时在我心目中就是浪得虚名的伪劣作家(=作家)。记得我那时还说自己是网上“王海”,专门打假(=真),云云。



这种鄙视一直延续到老马来和后生的芦笛交朋友。正是这种不道德心态,使得芦笛也多次公开嘲笑过他(当然比韵谷温和到不可胜计了),后来我又主动坦白其实芦笛就是韵谷。新仇旧恨加起来,便导致老马在我和易家军大战时突然从一片石冲出,使出九阴白骨爪来,劈脸连抓我三把,演成马芦大战,引出了芦笛的《评马系列》。如今使用“换位思考”,站在老马的立场上,我得说,其实老马当初是一片诚心地来和芦笛交友,后来翻脸,说起来应该是我的错。对他确实不尊重。不光是他,对好几个网友都如此,伤人自尊心似乎成了我的网上专业。所以,借老非的话,老芦实非交友之人。



这当然是题外话了。却说我那次和老马开练,成心要断他的粮道,把他的成名作彻底撕毁,实践我对他放的狠话:“我要让你变成网上的笑话!”我很知道老马的弱点何在,他在隔壁说不在乎名声,不在乎别人骂自己。那话其实半真半假。真的那半是他和老芦不同,毫不在乎没水平的叫骂、侮辱和“玩弄”,假的那半是他其实非常在乎有水平的批驳。当初在《大家》,骂他的人多如恒河沙数,他充耳不闻,却单接我的招,而且一再求我放过他,说明他怕的是我这种入木三分、句句打在痛处的骂。于是我把他和“贺文”的大多数作品找来,开始写《评马系列》,但越写越犹豫。写到大概第七篇,我就停笔不干了,觉得再干下去就是犯罪。要撕马一点不难,但真把他变成网上笑话后又怎么样?中国还能再出个马悲鸣么?



要撕马,当然得看他的大作。其实老马和芦笛交友之初,就把他那本“雪夜催眠良药”(我后来挖苦他的话)给我寄来了,但我看了两行就扔下了。后来“带着问题学”,临阵磨枪,不得不通读了许多篇(但还是没看完,例如谭嗣同那篇佳作就错过了),看到后来,我不禁对老马刮目相看,觉得此人真是中国文化圈难得的异数。我如果把这异数给掐了,简直是一种对民族的犯罪行为。



【有事出门,诸位等大半天再说吧】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作者:若迷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若迷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024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