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看大家都在谈,再贴个以色列的政治正确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看大家都在谈,再贴个以色列的政治正确   
土土007






加入时间: 2008/04/19
文章: 780

经验值: 28579


文章标题: 看大家都在谈,再贴个以色列的政治正确 (757 reads)      时间: 2009-1-23 周五, 下午11:34

作者:土土007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以色列“政治正确性”点滴


作者: 张平



以色列的国家电话局叫“白载客”,当然这只是音译。因为长期独家垄断,“白载客”一点也不“白”,而是黑得要命,电话费一向高得吓人。如果你给“白载客”的服务号码打电话抱怨话费太贵,却正好赶上接话员在倾听另一位顾客的抱怨的话,你就会听到录音留言抱歉地说:“请你们等一下。”当然你马上就知道这个留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电话这头多半只有你一个人,可那头却不说“请你等一下”,非说个复数。虽说如今有了会议电话,但抱怨价格太高显然用不着开会决定。

 
这句奇怪的留言是特拉维夫大学语言学系女教授M的杰作,也是以色列“政治正确性”运动的标志性胜利之一。“白载客”的留言本来是“请你等一下”,但希伯来语第二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形式是阴阳两性分明的。如果用单数形式,那么你要么说“请你等一下”,要么说“请妳等一下”,并无第三种说法。“白载客”遵从传统语言习惯,在性别不明的情况下使用阳性,便做成了这条“大男子主义”的留言。谁知这M教授是以色列第一位女权主义语言学家,她认定这条留言歧视妇女,与白载客交涉未果,竟自己掏钱(其父是以色列数一数二的富豪),把白载客告上了法院。几年官司打下来,法庭判决M教授胜诉。白载客走投无路,只好想了这么个“请你们等一下”的歪着,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希伯来语动词第二人称的复数祈使式没有性别区分,否则电话的那一头大概就只好沉默了。
 
这是七十年代末的故事,那时候的“政治正确性”运动还在形成阶段,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等我九十年代初到达以色列的时候,以色列的“政治正确性”运动早已声势浩大,深入人心。差不多人人都已懂得了“政治正确性”的基本准则,人人小心谨慎,很少有人犯规。以种族问题为例。以色列的国会经常是吵翻天的。如果阿拉伯议员跟犹太议员开骂,人人都明白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然而奇怪,你一般不会听到一个跟民族名称有关系的词。通常骂到最严重的时候,犹太议员往往骂阿拉伯议员是“奸细”、“叛徒”,阿拉伯议员则反骂犹太议员是“纳粹”,但你极少听见“犹太人”、“阿拉伯人”这类词汇卷在里边。几年前巴勒斯坦恐怖主义攻击最激烈的时候,犹太宗教党沙斯党的精神领袖不小心把阿拉伯人比成了毒蛇,立刻遭到以色列左中翼政治势力的口诛笔伐,右翼党派也忙着撇清关系。看着昨天还被自杀炸弹震得头昏眼花的以色列人群起替阿拉伯人捍卫“政治正确性”的那股劲头,我不禁觉得还是在某些穆斯林国家当政治家轻松,至少可以随心所欲地说“犹太人”如何如何,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臣民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我来以色列之前并未受过西方“政治正确性”的系统教育,只是看过一些文章,一知半解而已。来了以后,慢慢了解到这东西的利害,所以说话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免得触犯禁忌。以色列人在这方面总的来说还算随和,愿意较真的人并不多,就我所知,在这方面比主要西方国家还是要宽松一些。饶是这样,我还是免不了跟那些在“政治正确性”环境里长大的以色列人磕磕碰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大约十年以前,以色列的一位流行歌手在欧洲流行歌曲大赛上拿了头奖。以色列是个比赛奖牌很少见的国家,偶尔得上一个便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上课时学生谈起此事,我便随口问了一句“他是男的还是女的?”谁想这歌手是个变性人,本来是个男的,做变性手术成了个女人。学生听了我的问题哄堂大笑,但有几个便开始表达不满,说我这样问不符合“政治正确性”的原则,还说些什么“她想当男人或者女人是她的权利”,“我们不该嘲笑她”之类的话,让我第一次领教了“政治正确性”的深入人心。
 
中文课需要编写一些教材。为了让学生们学起来有兴趣,我试图把教材编得有趣一点,虽然绝口不谈任何跟政治有关的事情,却也常常闹出“政治正确性”的问题来。
 
第一次出事是因为第一课的翻译练习里有一句“以色列是一个小国”。第一次用这个练习便有一个坐在前边的浓眉大眼的男生气哼哼地发问:“这话是谁说的?”我问他这句话难道说的不对么,他说事实不错,但不应该这么说,因为这不符合“政治正确性”的原则。我把他学过的寥寥可数的几个中文词拿给他看,问他是不是能给我想出别的练习句子来。折腾半天,最后我说拉倒吧,你就把国名改成美国,“美国是一个小国”,好不好?他不吭声,埋头做他的翻译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政治正确性”的荒唐:你不能说真话,得撒谎才能符合“政治正确性”的原则。
 
跟这次事件相似,比较句的练习里有一句“希伯来大学比特拉维夫大学好”。这次轮到一位漂亮的女生美眉不干了,“张老师,这句话‘政治不正确’!”我吓了一跳,心想那些世界大学排名莫不都有“歧视”的嫌疑了。她跟着教训我,说两个大学各有所长,有些系希伯来大学水平高一些,有些系特拉维夫大学好一点,笼统地说一个比另一个好不但不准确,而且会伤害像她这样的特拉维夫大学学生。这次我真的无计可施,只好说你看着改吧,只要做个比较句,什么“政治正确”就写什么吧。最后她鼓捣半天,写了一个“这张桌子比那张桌子好”,桌子没感觉,当然不存在伤害不伤害的问题。天底下大概没有哪句话比这句更“政治正确”的了吧。
 
后来我明白,凡是跟人有关系的集团名词都不适合用于比较句,也最好避免用于形容词谓语句,否则就很可能跟“政治正确性”撞车。你最好别说“中国比以色列大”,免得让以色列人不高兴;你也别说“大学生很聪明”,免得有人较真,说难道没上大学的就都是笨蛋啦,你这不是歧视高中文凭吗?最保险的是尽量使用单数名词做主语,一句话只谈一个人,这最保险,应该不会招惹任何人。
 
然而我想错了。
 
我的补语练习里有一句“那个漂亮的女学生写字写得很不好看”,连着用了几年也没任何问题。谁想今年班上一个女生突然发难,说你的课本里怎么净是拿女人开玩笑的句子,为什么你要这样挖苦女人?这不是性别歧视么?她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郑重要求我把这些句子改掉。我说课本要编得有趣,当然就免不了要开开玩笑,天底下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你难道让我改成两性人不成?那不更是歧视了?随后我又给她看了课本里的另外几个句子,比如“以后少跟他上饭馆去,他总是在吃完饭的时候不知道钱包上哪儿去了”之类的,说:“你看,这里边的‘他’是个男的。”她这才不说话了。这件事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语言课本都编得那么枯燥无味,大约那些编者们并不是不懂幽默,只是不愿意象我这样时时惹麻烦吧。
 
这些还都是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碰上跟以巴冲突相关的问题,以色列“政治正确性”运动的积极分子们就更加不依不饶。二年级的补充课文有一篇谈中国人对以巴冲突的看法,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补充相关词汇,以便跟中国笔友通信时有话可说。虽然课文只是概述一些看法,而且我在编写时还尽量避免使用刺激以色列人的词句,但还是有一位女学生在阅读时气得摔书打桌子,没念完就摔门出教室去了,嘴里还不停地说什么“我们又没招惹过中国人”、“他们凭什么来裁决我们”一类的话。
 
当然“政治正确性”并不全是捕风捉影,有时也有有道理的一面。比如“犹太人”那个“犹”字的反犬旁,不少以色列学生跟我提出过抗议,说怎么在我们的名字上加了一个跟“猪”字一样的偏旁,让我们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为此我专门在一个班上讨论过这个问题,结果发现虽然抱怨的学生是少数,学到这个词有不舒服的感觉的学生竟是大多数。我以为如果中文里可以根据韩国人的要求把“汉城”改称“首尔”的话,那么给“犹太”去掉那个反犬旁也似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总的来说,以色列人对“政治正确性”还不是太敏感的。我住了十多年,也就碰上这几件事情,但已然让我时时感到压抑了。“政治正确性”的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这些年在西方的左派中显然有被滥用的趋势,以至于任何对弱势民族、弱势团体的批评都会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严重损害了人们对群体性错误行为的批判能力,而911,漫画事件等一系列事件显示这种过分的“政治正确性”并没有达到其促进种族和谐的目的,也许的确到了人们应该反思一下这种“政治正确性”是否真的“正确”的时候了。
 

作者:土土007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土土007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991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