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
|
|
作者:和合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春运难题为什么不能用加挂客车箱解决?
和合(1/3/2009)
我们都知道,每年春运都会有短期大量的客运量,远远超过铁路系统平常的运客量。
我想提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能在春运期间,大量地加挂客车车箱,以增加客运量?
我记得曾经有人回答说,加挂客车车箱太多,会影响铁路系统的管理,并且造成安全隐患。
例如,客车车站的站台长度都是有限的。通常大概仅仅能够容纳二十辆车箱的长度。
如果加挂更多的车箱,客运站站台的长度就无法容纳了。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只要通过动脑筋,想办法,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给予解决
的。
例如,可以安排二十节加挂的车箱,配制一台车头。仅仅承载那些从终点站到另外一个终点站的旅客。统一在另外一个地方上车。在客车开车前,把加挂车箱和附加的机头连接到主机车的车尾。等开到终点站,由附加的车头牵引,使加挂车箱整体卸下,开到另外一个地方让旅客下车。
我们都知道,铁路货车的车箱数量要远远多于客车车箱数量。既然货车可以同时运输大量的车箱,为什么
就不能从技术上解决让客车也一次运载大量的车箱数呢?
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的。我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中国的铁路系统,不愿意超越当前的常规运输方法,去寻找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春运难题为什么不能用加挂客车解决?》共15件评论
匿名游客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5:23 am
不懂的专业问题,不要随便质疑。
lianjianlen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8:34 am
列车停在沿线各个大小车站股道上时,不能超越原股道有效长度,不能压住道叉,别的股道进出车辆都必须经过车站的咽喉道叉,另外,行车车速安全系数与车身长度,载重量密切相关,不能任意加长!
lianjianlen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8:55 am
让全中国的数万个车站,为了春运都延长股道来加挂客车,行吗?你可以估算为此必须征用多少土地?仅这一项费用就是天文数字!跟何况还有无数的技术,设备,操作,控制问题,有必要为春节一时之急,如此全国大动手术吗?这还只是纸上谈兵,真为此实施根本不可想像是多么巨大的工程!
匿名游客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10:43 am
基本上是党委书记领导生产的思想方法
保守派和合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1:09 pm
我文中已经说明,加挂仅仅是从终点到终点的。
至于所谓的站台长度问题,还有岔道口长度问题,我是理解的。
加挂车并不是要在所有的车辆上都加挂,而是那些快车,或者特快车才加挂。
这些车在沿途几乎不停。要停也仅仅在大站停。
请注意我说的,加挂车本身配制一辆车头,可以随时脱离主机车,拉到另外的地方停车。
别忘了,中国的货车长度可以是客车长度的几倍。实在不行,为什么不能在货车的车站建立临时客运点?
和合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3:44 pm
继续谈:中国应该建立铁路系统应急运输系统。
铁路是中国运输的主要系统之一。中国的铁路网年年都在扩大。
但是,却没有应急运输系统的设计。
铁路系统的运作,是按部就班,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铁路系统运输的弱点就是,难以调整运输量。也难以调整运输方向。
但是,物资和人员运输的需求,却是多变的。特别是遇到灾难、战争、特别的节假日,等情况时,更是需要对运输量和运输方向有巨大的临时变化要求。春运就是一个年年都发生的,对运输量临时变化的巨大要求。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从技术上给予解决的。我在上文中,已经提出采用加挂大量的客车车箱的建议。
显然,这个方法还有许多具体细节的困难。例如,站台长度,和扳道口距离等问题。
但是,我认为,可以采取措施,在一些大站,建立应急和备用的岔道,专门服务于紧急加挂,从而实现铁路系统应急运输的要求。
许多大站,都有卫星小站系统。例如,北京就有丰台站,可以作为紧急加挂的上下点。所以我认为,临时加挂列车,并非难以解决的问题。
匿名游客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7:25 pm
加挂车箱不利于稳定,违反了锦涛同志的指示。
lianjianlen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8:04 pm
如果只设想加挂特快,快车,因为它们只停大站,所以就容易是吗?你见过特快快车的临时停车吗?知道为什么要临时停车吗?既是临时,就没法预定,同时多是因意外且无法抗拒的因素,能绕过小站的股道长度吗?所以,想当然很天真,很容易很浪漫,这个题目出的文章完全是笑话!
冷語的評論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9:56 pm
供求不足又豈是這種簡單做法所能解決的。
根本之道是如何能令民眾春節一定要返鄉渡歲的風習淡化一點,情一如有人十分重視生日,但本人則是生日如常日,常日都是生日。
和合的评论
January 5th, 2009 at 10:53 pm
请问8楼,你应该知道货车的长度远远长于客车,怎么就能够通过小站的股道?
既然货车可以自然通过小站,加长的客车怎么就不可以?
lianjianlen的评论
January 6th, 2009 at 6:55 am
我已说明,就是股道长度解决了,还有无数的技术设备操作控制问题,再举一例:货车停车需要站台{俗称月台}吗?但是客车就不行,客车是运载活生生的人,多数紧急情况临时停车没有站台是不允许的,人无法上下车厢地面之间能行吗?货车就可以,货车多数被甩到货物线上去,楼主能理解吗?你在10楼责问货车长度可以,客车长度为什么就不可以,就没想到人和货的根本不同本质!且况你设想只是大站到大站也不符合中国春节潮的流向主体在民工,流向乡村居多,小站停车需求居多!
老大难的评论
January 6th, 2009 at 7:24 am
都是毛贼户籍制度造成的.
Nobody的评论
January 6th, 2009 at 10:38 am
“都是毛贼户籍制度造成的.” 有道理。户籍制度造成人口爆涨,城乡隔离,极不人道。 现在只有让农民进城和建城郊贫民窟,之后再慢慢消化这些人口。拉美化也是不得已!只能自作自受。
和合的评论
January 6th, 2009 at 12:13 pm
11楼的,我当然理解会有许多技术设备操作控制问题。但是,这些都是技术问题,并没有绝对不可解决的难题。站台可以修建临时的。可以象搭积木一样很快搭建,就像军队中使用的浮桥。使用后,很快拆除。这些结构性的东西,在技术上非常容易解决。
至于所谓的旅客流向问题,据我感觉,到大站的旅客至少在一半以上。例如,从广州首先都是到长沙,武汉,郑州,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然后才进一步分流。你一旦解决了到大站的问题,主要分布就解决了。许多分流可以通过长途汽车解决。火车其实越来越倾向于注重大站之间的运输。而靠长途汽车解决分流问题。
和合的评论
January 6th, 2009 at 12:29 pm
9楼的,你不是想去改进工作,满足社会需要。而是企图消灭社会需要。
我说的社会需要,并不仅仅存在于春运这个问题。我认为,紧急的、大量的人员运输问题,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社会需要。例如,灾难(包括天灾,巨大的事故,难以预料的瘟疫等。),恐怖袭击,战争,节假日现象,等等。
即便是在美国,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大规模空城人员转移现象。例如,在92年底时候,佛州南部多个城市因为安德鲁台风,而大举撤离。不久以前,新奥尔良因卡摧那台风也是全城撤离。加州大火灾难。苏联的核电站事故,等等,都要求举城迁移。
在美国,运输工具主要靠汽车。但是,中国的国情造成了中国人必须依靠火车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运输。
关键问题是,你必须认识到,人口大规模紧急迁移,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社会需要。中国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为这种社会需要做准备。
就像火灾问题。你必须要建设一套应急措施,为可能发生的火灾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说,只能通过消灭火灾,而不去建立消防机构。
其实,这种应急机制的建立,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需要建设大量的设备,而是需要为应急设置一定的准备空间而已。例如,我们办公的大楼,几乎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电闸。当然是大部分时间几乎都不用的。作为应急机制,建筑规范是,要求每个房间,在电闸前,不得堆放任何东西,以保证达到电闸的通道不被阻挡。这样的机制就足够了。再比如,每个大楼,除了电梯外,都设有消防通道,和消防楼梯。以备失火的时候,全体人员可以紧急撤离。这就是一个应急的机制。我说的在大城市中,建设铁路系统的应急运输机制,就类似于整个大楼的消防通道。你难道能够说,这种机制是不需要的吗?
作者:和合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