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三聚氰胺:“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冲突结果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三聚氰胺:“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冲突结果   
司徒兰





年龄: 38
加入时间: 2008/07/05
文章: 85
来自: 中国
经验值: 2943


文章标题: 三聚氰胺:“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冲突结果 (331 reads)      时间: 2008-10-27 周一, 上午11:11

作者:司徒兰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5日公布新一轮检测三聚氰胺的结果,有2个样本不合格,其中包括大连生产的“佳之选新鲜鸡蛋(特大装)”,是香港首次发现鸡蛋含过量三聚氰胺。在三聚氰胺几乎“横扫”奶制品之后,人们由喝牛奶转向了吃鸡蛋。当看到三聚氰胺鸡蛋的报道,这些由“喝奶粉”而“吃鸡蛋”的人们,不知作何感想。三聚氰胺还可能在什么食品里出现?我们还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不知道。
  
英国学者施诺提出两个文化:一个是人文的文化,一个是科学的文化。前者以“人”为中心价值,后者则以“技”为中心追求。身为化学家却兴趣在小说的施诺说,两个文化的分裂,使人不能对“过去”作正确的解释,不能对“现在”作合理的判断,同时也不能对“未来”有所展望。施诺“两个文化”的观点自然是说大学和学术的。但在大学影响社会的今天,大学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对立,对社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回过头来看三聚氰胺。无论是把它添加在牛奶里,还是作为饲料添加剂遗留在鸡蛋里,都是一种科技作用。前者是希望牛奶中的蛋白含量增加,后者则是有利于蛋鸡下蛋。但作为一种化学品,三聚氰胺食量过多,有害人体健康。利用三聚氰胺增加蛋白含量、提高蛋鸡产量的“科学的文化”,显然是没有考虑“人文的文化”,因为人文的文化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

食品里添加三聚氰胺是标准的要“科技”不要“人命”。而这恰好是“人文的文化”不敌“科学的文化”在社会的投影。如果那些发现三聚氰胺有利于增加蛋白含量、有利于提高蛋鸡产量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尊重人、敬畏生命,还需要用生命和健康为国人普及三聚氰胺知识吗?

作者:司徒兰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司徒兰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0870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