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请教老金在线 | 
		    
  |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 
		
		
					  
					  
  | 
					   
			
			
			 
			 
				
  | 
			 
			
				
					
					  
					  
					    作者:河边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金先生大作说了很多让我深受启发的东西。在下实在是史盲一个,连《论语》长得啥样子都不知道,只是曾经零碎古狗过一点,还是读不懂。先生的文章让我感到耳目一新。我想请教先生几个问题,虽然都是很基本的问题,但却是领我入门的问题。
 
 
“义理之作”在这里的意义究竟如何?是否应当理解为对儒学的梳理整合加上个人的解释?如果的确如此,首先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在末尾所说的:“《论语》虽然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遍了,但是沉隐于文本之后的文化秘密、情感秘密、符号承载的存在秘密,以及,它将会展开和透露的理性深度秘密,还远远没有被揭示出来。”---就其原因是因为《论语》太深奥,难以理解,还是因为古汉语的“模糊”而留下了给人太多的解释发挥空间?
 
 
第二点是关于儒学的核心理念的问题。您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中,为首的两个“公道”和“仁德”对我这样不懂古文的人来说就很难理解“仁德”究竟是什马(您解释了“公道”)?还有每个观念前面用不同的动词,仅仅是为了修辞效果还是这些动词都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主公道”和“讲公道”究竟有什马不同?十大概念中,“行仁德”在这里应当理解为“抱持仁德”的观念,还是应当理解为“施行仁德”之举?如果是后者,神马样的行为才是“仁德”的?
 
 
再如您解释“有教无类”时用它推理孔子有“倡导的受教育者权利平等的原则理念,而不是机会平等的原则理念。譬如,“互乡”人与“里仁”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孔子所坚持的观点;但不一定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假如受教育者不肯或不能拿出“束修”来。”我觉得孔子的职业既然是教师,如果把孔子的“有教无类”解释为他认为“信守合同”(这里是取了学生的束修后即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很重要不是也合理吗?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我觉得是建立在对自由经济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孔子的“付了学费我就收”似乎是建立在普遍的对“信用”的理解之上的。
 
 
类似的问题还有。也许我根本就没读懂您的文章(或者是孔子的原意),所以才会有这些疑问。不过我的确同意您说的儒学对本土道德构架的影响,很想能够读懂您的大作,进而更好地理解儒教对我们的影响,所以冒昧地提几个外行的问题请您指教。先谢了!
  作者:河边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